亦称《晋中经簿》,为西晋
荀勖所著,此书以
郑默《
中经》为依据,是一部综合性的国家藏书目录。
内容简介
《中经新簿》,亦称《晋中经簿》,约成书于西晋武帝咸宁五年(279)。据
阮孝绪《古今书最》载,该书正文14卷,附佛经2卷,共16卷,共著录图书1885部20935卷(《
隋书·经籍志》载为29945卷),比《
七略》和《
汉书·艺文志》著录图书多出800多卷。分甲(经)、乙(子)、丙(史)、丁(集)四部,记书名、卷数、撰人及简略说明,为我国第一部四部体系分类目录。今佚。
在《中经新簿》中,荀勖对目录学做了创新,开创了经、子、史、集四部分类法的体例。据《隋书·经籍志》记载,《中经新簿》分为四部,一为甲部,纪
六艺及
小学等书;二曰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三曰景(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赞、
汲冢书。又将佛经另编了两卷目录,附在《中经新簿》之后。
《中经新簿》著录书名、卷数和撰者,有简略的说明,并记录图书的存亡,有助于后世查考图书存秩流传和考辨图书真伪,开后来目录书著存亡的先例。
首次将史部单独列为一部,又将类书《皇览簿》归入丙部,对后世目录书中史部的独立分类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荀勖将书籍分为甲、乙、丙、丁四大类,大致相当于后世的经、子、史、集,突破了《七略》的文献分类格局,勾画出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为后世四分法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是学术史上的创举。
约半个世纪后,中书侍郎
李充在编《晋元帝四部书目》时,将乙丙两部所容纳的著作互换位置,即乙部收录史部书,丙部收录子部书,使原来经、子、史、集之次,变为经、史、子、集之序。自此,经、史、子、集之次始定,秘阁以为永制。
西晋末年已经散佚。“惠、怀之乱,京华荡覆,渠阁文籍,靡有孑遗。东晋之初,渐更鸠聚。著作郎李充以勖旧簿校之,其见存者,但有三千一十四卷。”
创作背景
晋武帝泰始年间,中书省内
中书令张华、
中书监荀勖开始依汉
刘向编撰
《别录》的体例,整理国家藏书。这次图书整理活动准备充分,首先,为了更好地了解图书情况,荀勖首先请人核对了藏书的数量,得国家藏书共有十万余卷,因此上《让乐事表》,请求辞去其他执掌,更加专注于图书的典校,言:“臣掌著作,又知秘书,今复校错误,十万余卷书,不可仓卒;复兼他职,必有废顿。”其次,荀勖虽然依照汉刘向整理藏书的步骤,但是却放弃了《别录》所使用的图书七分法,而使用曹魏
秘书郎郑默所撰的《中经》为编目底本,启用了图书四分法。最后,荀勖广采众本,确定各书书名,审定篇章,校勘文字,然后以湘素抄写,缥囊盛放。这次图书整理活动历时约五年,最终形成了《中经新簿》。
作品影响
《中经新簿》虽然编撰于西晋时,但确实反映了汉魏三百年之间图书事业的发展情况,记录了由于时代变迁、学术发展而造成的图书编撰方面的变化,注意到了魏晋之际史学这一学科的发展,历史著作的体裁开始多样化,出现了
纪传体、
编年体史书,还有
起居注、
地方志、
谱牒等,因此荀勖变革了刘向所采用的七分法,将史学著作从经部春秋类分离,单设一部,顺应了当时的学术发展和典籍收藏情况。
此外,“《中经新簿》还开辟了目录书著录存亡之先例,在目录学史上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后来的目录学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中经新簿》的体例较为简单,“但录题及言,盛以缥囊,书用缃素。至于作者之意,无所论辩。”仅仅著录图书的书名、卷数、作者,而省略了对作者编撰思想的论辩,从国家藏书整理的角度来说,这样做有一定的合理性,且开创了登记式的书目体裁,但就辨析学术发展源流角度来看,这一书目失之简略。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中书新簿》将佛经著作以附录形式著录其中,使得佛教典籍首次进入了国家藏书著录体系之中。
作者简介
荀勖(xù)(?-289年),字公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三国至西晋时音律学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晋开国功臣。为东汉司空
荀爽曾孙。
荀勖少年时聪慧好学。初仕于魏,为大将军曹爽掾属,后迁
中书通事郎。曹爽被诛后,历任安阳令、骠骑从事中郎、廷尉正等职。又任大将军司马昭记室,屡进策谋,深见信任,与裴秀、羊祜共掌机密。西晋建立后,封济北郡侯。后拜中书监兼侍中,领著作。累官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守尚书令。在尚书台时,核罢省中不称职之人。太康十年(289年),荀勖去世。获赠司徒,谥号“成”。
荀勖善于逢迎,被时人比作倾覆国家、搅乱时局的贰臣。但他为人谨慎,每有参预的国家大政,都闭口不言,不愿让别人知道他参与其中。荀勖博学多才,曾与贾充一起修订法令;掌管乐事时,又修正律吕;领秘书监时,曾与张华一同按刘向《别录》整理典籍。有文集三卷,今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