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二级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一个二级学院。
办学历史
1958年,生命科学学院的前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由著名科学家贝时璋先生创建。
1964年,生物物理系并入新组建的物理系,成为生物物理专业。
1970年,生物物理专业随学校搬迁迁至合肥。
1978年,生物物理专业从物理系分出,恢复组建生物系。
1998年2月,正式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00年,获得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授权。
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2007年,生物学一级学科获批准为生物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准成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8年,成为生物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18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系、神经生物学与生物物理系、系统生物学系(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组建)、医药生物技术系(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联合组建)4个系,开办生物科学生物技术2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据2018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建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中国科学院一级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并与中国科学院8个研究所联合培养研究生。
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一级重点学科:生态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生态学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神经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微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生物信息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生态学
专业学位硕士点:工程硕士
师资力量
据2018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的专任教师115名,其中正高级职称57名、副高级职称22名、博士生导师(含兼职博导)60多名;教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30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科技部“973”项目和基础科学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4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人12名、国家杰出青年海外合作基金主持人8名、863计划重大专项课题主持人3名、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主持人13名等一批学术带头人、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9名;“结构生物学群体”、“免疫学群体”和“细胞动力学群体”分别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施蕴渝张明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田志刚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单革姚雪彪牛立文刘海燕田志刚史庆华毕国强龚为民张华凤周荣斌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薛天张华凤周荣斌江维仓春蕾蔡刚梅一德、刘强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周荣斌、王朝、田长麟、田志刚、金腾川、胡兵、温泉、汪香婷、赵忠、单革、史庆华、朱涛、张效初、姚雪彪、周丛照、刘海燕、光寿红、白丽、周江宁、吴缅、刘北明、张华凤、毕国强、臧建业、杨昱鹏、温龙平、孙宝林、姚雪彪、廉哲雄、向成斌
国家“百千万杰出人才”工程:陈林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周荣斌、梅一德、单革、蔡刚、陈宇星、周逸峰、涂晓明
国家级教学名师:施蕴渝
教学建设
据2018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国家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设有生命科学本科实验教学中心,统一管理全学院的本科实验教学;在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建有“生物学野外教学实习基地”,在国家级安徽升金湖自然保护区建有“湿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野外教学实习基地“。
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生物学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科学
国家级教学团队:基础生物学国家级教学团队
据2018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本科培养实行3+1学制,学生有一年的时间在校内科研实验室和中科院相关研究所从事毕业论文研究。学院围绕知识创新和学科交叉,在人才引进、学科方向调整以及新前沿项目部署等方面,建立和发展了蛋白质科学、神经科学与认知科学、免疫生物学和医药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系统生物学、生态学等新的学科门类。
据2018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自首届本科生毕业以来,共有施蕴渝、王志珍、陈霖、饶子和、王大成、陈润生等6名毕业生获得两院院士称号,3人获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5人获国家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9人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4人入选“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3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29人获国家奖学金。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18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国家实验室研究部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2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1个、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级实验室1个;设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所1个、研究部8个、学院研究中心2个、学院实验室(中心、基地)5个。
国家实验室研究部: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部、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Bio-X交叉科学研究部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脑功能和脑疾病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生物医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级实验室:细胞动力学与化学生物学省级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免疫研究所
学院研究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部、神经生物学与生物物理学研究部、系统生物学研究部、医药生物技术研究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研究部、细胞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研究部、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部、植物与生态学工程研究部
学院研究中心:生态与环境研究交叉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医学中心(筹)
学院实验室(中心、基地):生命科学公共实验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实验动物中心、GMP中试基地、集成影像中心
科研成果
据2018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近5年以来,在研各类科研项目670多项,到款总经费4.15亿元(去除外拨);学院作为首席单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项,973计划项目2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3项;卫生部传染病重大专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多项;科技部863、973课题、子课题等140多项;生命学院共发表SCI论文1279篇,以第一单位发表SCI论文697篇,合作发表SCI论文582篇。在Cell,Nature Reviews,Molecular Cell Biology,Nature Materials,Nature Immunology,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Immunity,PNAS等刊物上以第一单位发表5分以上高水平学术论文246篇;以第一单位发表一区论文130篇,二区论文300篇;获得1项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合作),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合作),1项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合作)和多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奖。
据2018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2015-2016年,生命学院与安徽丰原药业签订“人重组白介素-12药物”转让合同,技术转让费总额度5000万元;与合肥瑞达免疫药物研究有限公司签订“NK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和“IGIT等系列免疫治疗药物技术”转让合同,技术转让费总额度5200万元。
文化传统
精神文化
校风:红专并进、理实交融
办学方针: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结构合理、规模适度
文化活动
截至2016年3月,学院举办了“我的公主假日”系列活动、“Sigma-Aldrich” 杯拔河比赛、“创想桌游杯”三国杀狼人杀大赛、红人大比拼知识竞赛、“求职航标”系列活动、“新生杯”排球赛等文化活动。
学院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师资队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1-05-27 21:46
目录
概述
办学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