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隶属
广东省河源市。位于
广东省东北部、
东江中上游,东邻
龙川县、
五华县,南接
源城区和
紫金县,西连
龙门县、
新丰县,北靠
和平县、
连平县,总面积4070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10月,东源县下辖20个镇、1个乡。2021年,东源县户籍人口58.68万人。
历史沿革
南朝齐永明元年(483),析龙川地置河源、
新丰二县,仍属
南海郡。梁天监二年(503),析南海郡置
梁化郡(即惠阳梁化),河源改属
梁化郡辖。
隋开皇十年(590),改梁化郡置
循州(治今
龙川佗城)。开皇十一年,省龙川,并入河源县,为循州属。开皇十八年,改新丰为休吉县。大业元年(605),又省休吉,并入河源县,改循州为
龙川郡。河源属龙川郡辖。
唐武德五年(622),析河源置
石城县,龙川郡复名循州。贞观元年(627),又罢石城县。嗣圣元年(684),改循州为雷乡郡。天宝四年(745),改雷乡郡为
海丰郡。乾元元年(758),又改称循州。
南汉大宝元年(958),迁循州于雷乡,改旧循州治为
祯州,河源与
博罗、
海丰、
归善县均属祯州辖。
宋天禧五年(1021),改祯州为
惠州。宣和二年(1120),改惠州为博罗郡。绍兴三年(1133),复称惠州。
元至元十六年(1279),惠州升路,河源属
惠州路辖。
明洪武元年(1368),惠州路改为府,河源属
惠州府辖。正德十三年(1518),龙川析土置
和平县。隆庆三年(1569),由长乐县(今
五华县)、归善县(今
惠阳、
惠东,古属龙川县)析土置
永安县(民国3年改称
紫金县)。崇祯六年(1633),河源分割忠信二图之地置连平州。
民国8年(1919),河源属广东
潮循道,道旋废。民国14年,河源隶属东江行政委员会公署。民国17年,河源属东江善后委员会公署。民国21年,属东江绥靖委员会公署辖。民国25年,河源隶属广东第四区行政专员公署。民国29年,第四区行政专员公署由惠州移驻河源。民国38年,改称第六区行政专员公署。
1949年10月,河源先后隶属东江行政委员会、东江行政专员公署、粤东行政专员公署。
1988年1月,河源撤县设置地级市,原河源县划分为河源市
源城区和郊区;
1993年11月,河源市郊区改名为东源县。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4年1月,双江、涧头、黄沙、三河、漳溪、久社、新回龙、半江8个乡改为镇。
1999年7月,撤销漳溪镇,设立漳溪畲族乡。
2001年12月,撤销久社镇,并入黄田镇。
2003年7月,撤销三河镇、黄沙镇并入船塘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0月,东源县下辖20个镇、1个乡:
仙塘镇、
灯塔镇、
骆湖镇、
船塘镇、
顺天镇、
上莞镇、
曾田镇、
柳城镇、
义合镇、
蓝口镇、
黄田镇、
叶潭镇、
黄村镇、
康禾镇、
锡场镇、
新港镇、
双江镇、
涧头镇、
新回龙镇、
半江镇、漳溪乡。258个村,25个社区,1797个村民小组,107个居民小组。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东源县,位于
广东省东北部、
东江中上游,地处北纬23°22′~24°15′,东经114°19′~115°22′之间。东邻
龙川县、
五华县,南接
源城区和
紫金县,西连
龙门县、
新丰县,北靠
和平县、
连平县。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66.6公里,总面积407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东源县,地形地势为东西宽,南北窄,北高南低,东西两侧多山,南北多丘陵,山岭与谷地相间。县境地形似“八”字形。因河流的切割,全县分为河东、河西、新丰江水库区3大块,东北至西南部属新丰江流域,面积2152平方公里;东南面为东江主流河谷,面积1918平方公里。海拔50米以下的丘陵160.3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面积(水域除外)的4%;海拔51~500米丘陵有3386平方公里,占84.5%;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460.8平方公里,占11.5%。属丘陵山区县。
气候
东源县属中亚热带季风区,气温高,湿度大,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年均气温20.7℃,极端最高气温39.3℃,最低气温-4.5℃。年均相对湿度77%,无霜期335~345天。年积温约77700℃。年均降水量1567~2142.6毫米,主要降水时间集中在4~6月。
水文
东源县,境内的河流,统属珠江水系的东江干流水系。东江为境内最大河流,俗称大江,为珠江东部支流,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干流长480公里。由龙川县入境,流经东源县柳城、蓝口、黄田、义合、仙塘等镇,进入源城区。东江在东源县境河长81公里,集水面积402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44.24亿立方米,平均流量267立方米每秒。主要支流新丰江,发源于新丰县。此外,东江一级支流还有黄村河、曾田河、康禾河、久社河等4条,二级支流有叶谭河和船塘河2条,三级支流有忠信河、上莞河、骆湖河及灯塔河4条。
自然资源
水资源
东源县,多年平均降水量1904.25毫米,降水总量77.8亿立方米。地表水径流量为43.3亿立方米,枯水年地表水径流总量26.49亿立方米。全县每人拥有水量:平水年为8200立方米,枯水年为500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水量3.04倍、全省人均水量的2.3倍。
全县有热矿水共26处,其中已探明的有8处(其中仙塘镇热水温泉、黄田镇叶园温泉、康禾镇若坝村温泉、黄村镇温泉已开发),以中温水为主,属重碳酸钙低矿化水,含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最高水温92℃,最低水温31.5℃。
全县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4条,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2.11万千瓦,可开发的水力资源22.36万千瓦(不含新丰江水电站)。已建成小水电站145座,总装机容量19.33万千瓦;年发电量4.8亿千瓦小时,占可开发水能量的22%。
土地资源
2017年,东源县行政区域总面积:400917.04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8243.85公顷,园地面积9897.21公顷,林地面积293797.91公顷,牧草地面积9197.04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0982.7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955.76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412.21公顷,其他用地(包括设施农用地、田坎、沼泽地、裸地)6430.36公顷。
生物资源
东源县境内有野生动物资源164种,其中新丰江水库库区的锡场、半江两镇山地有国家稀有珍贵的野生水鹿200余头。库区有天然林和人工林树种50多科260多种,有药用植物360多种。
矿产资源
东源县已探明的地下矿藏有7类25种。其中储量较多的有瓷土矿储量5000万吨,萤石矿储量586万吨,铁矿储量2781万吨,石英石储量1.7亿吨,水泥石灰岩储量1.8亿吨,铅总金属储量5.26万吨,铜总金属储量1.88万吨,银金属储量260吨,稀土氧化物级储量2275吨,钴总金属储量1741吨,伴生钒总储量208吨。已探明储量的50个矿区中,属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4处。
人口
2021年,东源县出生人口3435人,出生率7.429‰;死亡人口2459人,死亡率5.319‰;自然净增人口1099人,自然增长率2.119‰。户籍人口586867人,按城乡类型分,城镇人口95524人,乡村人口491343人;按人口性别分,男性301456人、女性285411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东源县常住人口348386人。
经济
综述
2023年,东源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816785万元,同比增长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41195万元,同比增长9.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01056万元,同比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74534万元,同比增长3.2%。
2022年,东源县地区生产总值1723088万元,增长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7420万元,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652722万元,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762946万元, 增长0.2%。
2021年,东源县地区生产总值1671914万元,增长12.6%,增速比全市(8.0%)高4.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3:35.5:48.2调整为17.5:37.6:4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2166万元,增长16.3%,占比提升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28026万元,增长17.9%,占比提升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751722万元,增长7.5%,占比降低3.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东源县在库投资项目306个(含房地产项目),其中本年新入库项目165个,新入库项目中五千万以上项目68个。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4.9%,增速比全市(8.9%)高6.0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1%,增速比全市(8.6%)低5.5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长4.2%,增速与全市(4.2%)持平。
商品房销售额增长8.8%,其中12月完成销售额下降63.4%;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1.0%,其中12月销售面积下降69.7%。
财政
2021年,东源县一般财政预算收入133904万元,增长12.6%,增速比全市(5.6%)高7.0个百分点;税收收入241626万元,增长11.8%,比全市(3.0%)高8.8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2021年,东源县农林牧渔业产值458052万元,增长15.9%,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96662万元,增长16.2%。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8个。新增或投产农业项目151个,其中种植类项目91个:蔬菜21个,水果33个,茶叶13个,药材5个、花卉盆栽4个、粮食15个。养殖类项目60个:生猪38个,家禽18个,渔业4个。
2021年,东源县大豆产量1385吨,下降7.0%;花生总产量22690吨,下降0.8%;甘蔗产量27785 吨,下降8.0%;水果产量39906吨,下降0.7%;谷物产量149010吨,增长1.6%;茶叶产量2150吨,下降5.6%;畜牧业肉类总产量36666吨,增长35.6%;水产品产量11573吨,增长5.0%。
农作物播种面积596826亩,农业柴油使用量8037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14431吨,农药使用量342吨。
第二产业
工业
2021年,东源县在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3个,其中本年新上规企业10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76140万元,增长9.0%,增速比全市(10.5%)低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42193万元,增长20.6%,增速比全市(12.5%)高8.1个百分点。
在库出口规上工业企业25个,其中减产企业为10家,占全部出口企业40%。合计出口交货值515102万元,增长11.3%;营业收入744704万元,增长24.8%。
建筑业
2021年,东源县在库资质内建筑业企业27个,建筑业产值301382万元,增长13.8%;建筑业增加值123896万元,增长5.9%。
第三产业
邮电业
2021年,东源县邮政业务总量9850万元,比上年增加2242万元,增长29.5%;电信业务总量29410万元,比上年增加7925万元,增长36.9%。
国内贸易
2021年,东源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6161万元,同比增长7.5%,增速与全市(7.5%)持平,比年初(27.0%)收窄19.5个百分点。在库限额以上商贸业单位34个,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单位14个,其中批发业10个,零售业4个,销售额217192万元,下降15.0%;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单位20个,其中住宿业8个,餐饮业12个,营业额9470万元,增长35.2%。
对外贸易
2021年,东源县进出口总额55.0亿元,增长11.3%,增幅比全市(4.7%)高6.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49.5亿元,增长10.7%,增幅比全市(1.9%)高8.8个百分点;进口总额5.5亿元,增长17.0%,增幅比全市(17.8%)低0.8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0966万元,增长46.6 %,增幅比全市(64.2%)低17.6个百分点。
旅游业
2021年,东源县共接待147.12万人次,增长23.4%;旅游收入82023万元,增长11.2%。
金融
2021年,东源县金融系统存款余额1894173万元,增长8.6%,增速比全市(1.5%)高7.1个百分点;金融系统贷款余额1813133万元,增长21.2%,增速比全市(6.3%)高14.9个百分点。主要保险机构保费收入23079万元,其中人身保险13653万元,财产保险9426万元;各项赔款及给付7306万元,其中人身保险1779万元,财产保险5526万元。
交通运输
东江及205国道、广梅汕铁路、京九铁路、梅龙高速、粤赣高速公路贯穿境内。
京九铁路、
粤赣高速、
河梅高速、汕昆高速、
河惠莞高速等多条全国性交通大动脉贯穿东源全境,距离广州、深圳均约200公里。2021年起赣深高铁、广汕高铁、杭广高铁陆续通车,东源进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
公路:
205国道、
粤赣高速、
河梅高速、汕昆高速、
河惠莞高速、惠河高速公路等
铁路:京九铁路、
广梅汕铁路,赣深高铁
河源北站位于广东东源县
黄田镇东北处;
仙塘镇境内设有仙塘火车货运站。
2021年,东源县等级公路396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5.5公里,一级公路16.1公里,二级公路109.5公里,三级公路565.1公里,四级公路3119.8公里。
2021年,东源县拥有旅游船舶24艘,2132客位;客班船5艘,379客位;客运快艇8艘,80客位;普通货船2艘,净载重312吨。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1年,东源县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8.9%,义务教育巩固率98.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1%;基础教育校园总数162个,其中幼儿园65个、小学68个、初中25个、高中3个,特殊教育1个;基础教育班数总计1879个,其中学前教育431个、小学952个、初中307个、高中185个,特殊教育4个;全县在校学生66818人,其中学前教育12574人、小学30232人、初中14512人、高中9424人、特殊教育76人;当年毕业生总数18704人,其中学前教育5171人、小学5211人、初中4851人、高中3466人、特殊教育5人。
文化事业
国家二级文化馆:东源县文化馆。
2021年,东源县积极开展春节、妇女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节日公益主题活动,参加活动群众300人次;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30余场次,参与活动群众2000余人次;开展诵读会、党史宣讲、送书下乡、送书进军营等活动45场次,参与群众10500人次,捐赠图书约6000余册;各类公益培训班共32场次,覆盖人数超过2000人。
体育事业
2021年,东源县成功举办县直男子篮球赛、青少年周末足球联赛、老年人象棋比赛等全民健身活动。
医疗卫生
2021年,东源县各类卫生机构共计355个,其中医院3个,卫生院21个,其它卫生机构331个;实有医疗床位共计2401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566人,其中执业医师383人、执业助理医师739人、注册护士1018人。
社会保障
2021年,东源县拥有各类社会福利院1个、敬老院21个。共有五保对象2458人,供养标准农村为每人每月936元,城镇为每人每月1359元,发放五保供养金2730万元。低保对象有7303户17606人,其中农村低保对象7001户16923人,城镇低保对象302户683人。农村低保标准585元,城镇低保对象月补助849元,发放城乡低保金9353.18万元。
历史文化
地方语言
河源话属于
客家话语系的一个次方言,流行区域包括源城区、东源县。操河源话区域的各乡镇之间的方言也有不少差异。如埔前、黄村、叶潭等镇的方言与主流客家话(粤台片)差别不大,但黄村方言却有
翘舌音。河源市区(包括东源县的仙塘、义合、久社、康禾和新港等镇)的方言声调变化比较大,东源县河西(包括船塘、上莞、漳溪、三河、黄沙、顺天、双江、涧头、灯塔、骆湖和曾田等镇)的方言声调较平。
民间艺术
苏围村历史上的民间艺术形式多样(猜字、唱山歌、猜谜、舞龙等),但大多数已失传。其中舞龙活动,在当地人的生活中时常“舞”起来,并作为时今乡村文化的一种特色展示在游客面前。
据了解,苏围村的舞龙活动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当时苏家一些读书人在省城(广州)读书时,看到了广州和珠江一带的舞龙活动很热闹且很吸引人,学子们就凑钱买回了龙具,带回家乡,并教会家乡人,于是苏围村就有舞龙的习惯。明清时期,逢年过节,苏围村都举行舞龙活动。民国时期由于该活动耗费大的原因,改为每逢龙年,隔十二年进行一次活动。1950年全国解放初,为了欢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春节,苏围村破例举行了舞龙活动。后来,由于受社会经济影响的原因,30多年都未进行舞龙活动。1988年是龙年,苏围村在义合镇府和河源县文化局的支持下,恢复了舞龙活动。
风俗民情
客家风俗的基本内涵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故颇具凝聚力,把客家民系始终凝聚在一起。客家风俗反映着客家人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宗教信仰和其他各种社会生活事项。或是对神明及祖先的祭祀,或是节日的叙情、娱乐和竞技,或是繁多的禁忌、服饰、生产……客家人在风俗中表达着“慎终追远”的思亲之心、对先贤丰功伟绩的景仰、对民族正气的崇尚以及乡党联欢和亲友款叙之情的抒发。
随着时代的发展,客家风俗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有的仍传于民间,有些则过去曾在民间流行。其间,自有些带相当浓厚的迷信色彩,但作为风俗研究内容的一部分,仍有其文化和学术上的价值。
文化遗产
秧歌
顾名思义是插秧等劳动中唱的歌,所以,它最早是一种歌唱的形式,后来才出现了舞蹈和戏剧的表演形式。这三种形式和秧歌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有的地区将花鼓,采茶灯,旱船,竹马等民间舞蹈形式都泛称秧歌。也有的将高跷称为高跷秧歌,把一般的秧歌叫“地秧歌”。
狮舞
狮子舞的中国民间舞蹈宝库中闪亮的明珠,1000多年来,成为劳动人民最喜爱的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汀州一带的狮子舞在表演上有“文狮”和“武狮”两种形式。每年正月,舞狮表演者通常于城乡走家串户茯恭贺新春并献艺,表演后户主多以红包相赠,以示酬谢。“文狮”表演细腻,柔和而稳重,着重刻画狮子温驯而可爱的性格。“武狮”着重武功,技巧很高,主要表现狮子的威武雄壮、勇猛矫健。
龙舞
闹龙是祝愿一年吉祥如意的活动和联系亲友的良机。汀州制作的龙体一般染成青色、黄色两种,分别称“青龙”,“黄龙”。有的在耍龙灯的同时,施放烟火,爆竹,看去火花四射,只见龙在万点火花中滚进滚出,显得金光灿烂,再配以喧天鼓乐,造成热烈的节日气氛。
灯舞
元宵节的活动,以灯舞最多,各地称呼不一,有称“耍灯”,有称“箅灯”,也有称“闹灯”或“花灯”。长汀的“踩马灯”以反映爱情为主要内容,由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对舞。此舞蹈具有古朴、轻松诙谐的特点。“马灯舞”表演者多为少年儿童,表演者置身于马灯中段,将灯用绳挂在肩上,演出时有4人或8人列队。
踩船灯
踩船灯一般多在春节,元宵节演出,各地的名称虽有所不同,但表现形式基本大同小异,如“跑旱船”,“荡旱船”,“打渔船”,“采莲船”,“花船灯”等。福建有些地区也叫“陆地行舟”,都是同一形式的“旱船”,只是在表现的内容和船形有所差异。
九连环
又称“霸王鞭”,“打莲湘”。表演形式多是且歌且舞,曲调大都是本地区的民歌,内容多为表现男女爱情。它既有两三个人的小表演唱形式,也有边打边走各种队形和摆各种画面的集体舞;亦有持霸王鞭者和拿扇子、竹板等道具者同舞。
风景名胜
镜花缘旅游区
镜花缘旅游区依托万绿湖奇秀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重点突出自然生态、园林、森林、奇石异洞等景观,以《镜花缘》中描述的仙境美景,奇闻趣事为主线,设置了百花广场、百花路、绿香亭、入梦岩、凝翠谷、红颜洞、泣红亭、女儿国、高空飞降等景点和项目,是一个融观光旅游、湖滨度假、森林度假、康体旅游、会议旅游、专项特色刺激型旅游产品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万绿湖风景区
万绿湖风景区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因四季皆绿、处处是绿而得名。景区于200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于2012年被省评为“广东省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基地”、“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被主流媒体评为“最受网友喜爱的生态景区”。它位于京九铁路线上,距河源市区6公里。湖区总面积1600平方公里,其中森林覆盖面积110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70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68倍),总蓄水量139.8亿立方米。与浙江新安江千岛湖是一对“姐妹湖”。
东江画廊风景区
东江画廊风景区位于广东省东江流域河源市东源县境内,东江是广东省三大江之一,全长560多公里,流经东源县境内的达76公里,属珠江水系,是华南地区水质、水量状态最好的江河,供四千万民众饮用,广东省著名的景区万绿湖是其支流之一,景区因东江及两岸风景秀美宛如一幅幅山水画而得名。东江画廊集青山、碧水和客家民俗文化于一体,原始和天然是她的个性和特征。风景区是以弘扬客家文化为主题,突出以客家风情、田园风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旅游景区。推出的客家风情游线路,是乘坐中国最大玻璃钢游船,观客家风情歌舞、参与客家风俗游戏,怡情东江两岸江风、竹影、渔歌、闲鹤,在休闲于东江画廊的同时了解客家文化。
黄龙岩畲族风情旅游区
黄龙岩畲族风情旅游区位于距河源市区59公里的东源县漳溪畲族乡高嶂山脉,占地约20平方公里,由高嶂山、狮型地水库和黄龙岩洞、侧身岩、燕岩石等七个溶洞以及畲族文化展览厅、畲族风情表演等项目组成。黄龙岩溶洞深60米,洞内面积约3900平方米,以幽、深、奇、险而素有“地下龙宫”之称。洞内共有九厅十八弯,可分为群狮堂、九龙厅、水帘洞、古井底、九重门、情侣阁、百仙宫、瑶池室和灵宵殿等,这个龙洞以“奇、深、险、幽”著称。景区内的畲族图腾展厅和畲族风情表演可让人领略到独特的畲族风情文化。
地方特产
东源板栗
东源板栗,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东源板栗,果皮呈红褐色或黑褐色、油亮、涩皮薄易剥离,果仁饱满、浅黄色,味香甜、肉质糯性,生食、炒食皆宜。
著名人物
肖扬
肖扬,1938年8月生,广东河源人。1957年至1962年在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学习。1966年5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曾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副书记、检察委员会委员。
司法部部长、党组书记。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并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
中央政法委员会委员、
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成员、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副主任。
张其彬
张其彬,1935年11月出生于河源黄村三洞村,1955年7月参加
中国人民解放军,1957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下称
哈军工),1964年从哈军工毕业分配至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966年10月27日参加中国在酒泉西北综合导弹试验基地的“两弹”(导弹、原子弹)结合发射试验。
阮啸仙
阮啸仙,1897年生,广东省河源县人。1918年考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春参加广东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党最早的50多名党员之一。回国后,任中共江西省委秘书长、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江苏省委委员兼宣传部长。1930年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河北省委代理书记、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等职。
荣誉称号
2017年10月,东源县入选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2019年11月,东源县入选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县。
2020年5月,东源县入选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
2020年6月,东源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0年12月,东源县入选2018至2020年度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
2021年9月,东源县入选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
2021年11月,东源县入选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第一批)。
2021年12月,东源县入选2021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2022年2月,东源县入选2021年度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县。
2022年11月,东源县入选第一批国家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
2022年12月,东源县入选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3年1月,东源县入选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
2023年3月,入选2022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
2023年11月,入选“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
2024年5月,入选广东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
2024年8月,入选广东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