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中山中学
辽宁省沈阳市公立高中,辽宁省省级重点高中,国民政府时期第一所国立高中
东北中山中学是坐落于辽宁沈阳市和平区南昌街13号的辽宁省省级重点高中,于1934年建校,为国民政府时期第一所国立高中,是唯一一所参加129运动的中学。东北中山中学人才辈出,这里培养出来的优秀学子曾担任清华,北大校长。
历史沿革
国立东北中山中学(以下简称“中山”)是以民主革命先者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全国第一所国立中学,于1934年3月26日创建于北平。学校在“华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险恶形势下不得不撤离北平,辗转流亡江苏、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
为救亡图存创立
一九三四年南京政府团拜时,负责国民党东北党务的齐世英说动当时的行政院次长彭学沛先生拨下五万银洋,与北平的李锡恩、黄恒浩、周天放等友人进行办校,于一九三四年三月二十六日在借到的报国寺、顺天府、原警高旧址等地成立“国立中山中学”,招收了约二千名初一到高三的流亡学生。这是中国第一所国立中学,第一任校长由原任吉林大学校长的李锡恩出任。
从北平到威远
1936年11月,北平危急,学校于11月12日撤离北平,南下南京附近的江宁县板桥镇。从此,救亡图存、不畏艰险的师生们开始了步步惊魂的万里流亡。1937年11月11日,上海失陷,危及南京,学校又于11月19日撤离板桥镇,抵武汉再南下,于次年1月5日到达湖南湘乡县(今双峰县)永丰镇的璜璧堂。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沦陷,湖南告急,学校随即派迁校先遣队入川寻求新校址,并于11月12日撤离璜璧堂,拟入川。1938年12月20日,民国四川省教育厅就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等校借用静宁寺办学发专函给民国威远县政府。之后,该校迁校先遣队立即前往静宁寺做改建校舍、制作课桌等筹备工作。学校于12月26日 函告民国威远县政府称:全体学生业以启程前来,不日到县。由于战局恶化,蜀湘已难直达。学校只得先入广西,经桂林,徒步八百里达宜山怀远镇,并在此复课三个月后,化整为零至贵阳集中,再从贵阳至重庆、至泸州 、至自贡,在经历了非凡的磨难之后,于1939年5月22日到达静宁寺。
静宁寺
位于四川省威远县向义镇静宁村境内,建筑面积2.21万平方米,是川南最大的庙宇之一,曾在川东、川南乃至湖南、湖北、广东等地享有盛名。学校的入住,给这座古庙增添了活力,在它的庭院殿阁之间传播的是琅琅书声和复土还乡的爱国思想。这群来自白山黑水的流浪儿,他们无限的眷恋着长白山和黑龙江。学校的校旗、校徽、校歌表现的均是不忘白山黑水这一主题。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师生们只能以校为家,国难家仇形成了学校极强的凝聚力。刚入静宁寺,学校就为在重庆“五・三”大轰炸中罹难的两位老师和三个同学举行了追悼会。在追悼会上,全体师生悲唱挽歌:“你们安息吧在荒原上,星寒兮月冷兮凄凉!抗战的旗帜正在高涨,报仇的担子让我们承担!” 家乡沦陷,家园破碎,使他们从未忘记家国之仇。他们以歌咏、演剧、壁报等形式积极开展各种民主进步活动,不断传播抗日救亡的爱国主义思想。
中山岁月
在国难深重、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山”师生借歌抒发复土还乡的情怀和激发抗日救亡的斗志。凡是歌颂抗日战争的歌曲,“中山”师生都会唱。在课余、在节日、在假期,歌声此起彼伏。《松花江上》、《保卫黄河》、《大刀进行曲》、《游击队队歌》、《毕业歌》等歌曲激荡着每一颗年轻的心。每年的“九・一八”,全校师生都要整齐列队,面向东北,满怀悲愤,哭唱由学校老师创作的《流亡三部曲》,它充满了对失去的壮丽江山的怀念和对颠沛流离生活的控诉:“泣别了白山黑水,走遍了黄河长江,流浪,逃亡,逃亡,流浪……”。郝泠若老师作词、马白水老师谱曲的《校歌》:“白山高,黑水长。江山兮秀美,仇痛兮难忘。有子弟兮,锁尾流离,以爱国主义为归向……我来自北方兮回北方”坚定了大家抗日必胜的信心。郝泠若老师所作的《九月秋》:“我有恨,在九月秋。我有泪,向腹中流。我有仇,三千万同胞等我们救,千万方的失地等我们收。父母、兄弟、庐舍、田畴,不堪回首。说什么功名富贵,说什么好景难留,一切都非我所有,一切都非我所有。起来!起来!把敌人打退;起来!起来!把强盗赶走!” 激励同学们担负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重任。
演剧是“中山”的传统。每逢元旦、春节、校庆日,学校就会上演一些剧目。如《雷雨》、《以身作则》、《宦海春秋》、《升官图》、《小人物狂想曲》、《血祭九・一八》、《米》、《毒酒》等。剧目也有大有小,有传统的,也有自编的(如展示东北抗日军民反汉奸场面的《毒酒》,就是高中生自编的),并多次到附近县市公演。这些进步话剧的演出,加深了同学们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为他们走上革命道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中山”还非常盛行壁报。早在西迁途中,鄂广居老师就在《中山周报》上作东北十二月风物画,每月一幅,壮绘家乡景物,以唤起学生对沦陷故土的思念。到静宁寺时,已有《圣火》、《路》、《维他命》、《静宁风》、《希望》、《激流》、《青年文艺》等十余种壁报,主要张贴在寺内考仙院的黄庭、清音两阁的墙壁上。《路》以鲁迅“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来启示人们探索国家和个人的路该怎么走;《维他命》则以维护他人之生命,不惜做出个人牺牲为宗旨。《青年文艺》壁报上刊登的仿陈毅《梅岭三章》写成的诗:“国破家忘奈我何,少小离家苦难多。投奔中山为救国,誓除倭寇斩阎罗。” 坚定了大家抗日到底的决心,激励同学们不忘国难家仇。高年级学生常常用自制的收音机,把收到的最新前线战况消息记录下来,登在自己办的壁报上(“8・15”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喜讯,便是由学生最先获悉后,当即用大字书写张贴在壁报栏里的)。众多的壁报使静宁寺显得并不宁静,它向同学们传达时局变化以及民主进步的呼声,使同学们思想日趋成熟。
歌咏、演剧、壁报也锻炼了同学们的才干。百花齐放的壁报孕育了一批像孙辑六(报告文学《欧阳海》作者之一)、丁耶(中国满族作家最高奖――荣誉奖获得者)、杨犁中国现代文学馆第一任馆长)、杨星火(著名军旅诗人)一样,从“中山”文坛走向中华文坛的佼佼者。“中山”的舞台造就了像关尔佳(《智取威虎山》等多种名剧的导演者)、萧向阳(中国电影界多产编导)这样的优秀人物。
重返北方
“中山”的悲惨流亡是日本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一个缩影。学校轰轰烈烈的抗日宣传活动,在威远的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抗战胜利后,学校于1946年10月迁回沈阳,又于1949年1月结束于北平解放,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1996年“中山”复校于沈阳,定名为东北中山中学。
校园荣誉
成绩
东北中山中学始建于1934年,专门招收当时在北平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中学生,是抗战时期教育部直属的第一所国立中学学生运动的中学。之后,辗转流亡南方八省,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学校始终贯彻爱国主义的教育宗旨,成功地为祖国培育了众多的栋梁之材。学校培养了郭峰、李涛、于克、陆平刘嘉禾(冶金专家)、吴光磊(著名数学家)、程世祜(国防固体力学专家)、贾有权(我国光测实验力学的带头人)、赵鹏大地质学家)、郭小川等一大批各个领域的民族精英,在中华教育史上开创了光辉的业绩!
1996年8月,东北中山中学在原沈阳市第39中学校址恢复校名。在复校十周年之际,各地校友会和海内外校友纷纷来信、打电话祝贺母校复校,或写文章纪念母校的光荣历史,并殷切期望母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国家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在悠久的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感召下,我校十年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98年被批准为市级重点中学,1999晋升为省级重点中学,2010年被评为辽宁省省级示范校。
培养目标
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五种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尊师重教精神、刻苦学习精神、团结友爱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五种能力(是非评价能力、情感控制能力、自学创新能力、自理自立能力教学水平。近年来,高考升学率连年在 98%以上,03年关震震同学考入清华大学。06年的高考成绩与往年相比又有较大的提高。学校设有董文琦奖学金,每年拿出5万元人民币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完成高中学业。
东北中山中学全体师生决心不辜负老一代校友的殷切期望和历史重托,正以全新的姿态和百倍的信心,秉承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用积极进取的心态和脚踏实地的工作,在坚持不懈的奋进中走向新的辉煌。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4 13:3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