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贷款清收是指不良
贷款本息以货币资金净收回。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包括不良贷款的清收、
盘活、保全和
以资抵债。不良贷款清收管理的对象是全口径不良贷款,重点是四级分类的
呆滞贷款、
呆账贷款,实行五 级分类后的可疑类、
损失类贷款及其表内外
应收未收利息。时下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清收这一老大难问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不仅直接关系到
金融结构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低,更影响到
金融部门效益的提高和整体的发展,面对困难和问题。
简介
什么是不良贷款清收
不良贷款清收是指不良贷款本息以货币资金净收回。不良贷款清收管理包括不良贷款的清收、盘活、保全和
以资抵债。
不良贷款清收管理的对象是全口径不良贷款,重点是四级分类的
呆滞贷款、
呆账贷款,实行五级分类后的可疑类、
损失类贷款及其表内外
应收未收利息。
清收标准
(一)以现金、银行存款收回不良贷款本息。
(二)票据兑付或贴现后、有价证券变现后收回不良贷款本息。
(三)原“744科目
以资抵债贷款”资产以租赁、拍卖、变卖等方式获取
货币收入,冲减不良贷款本息。
(四)确需自用的原“744科目以资抵债贷款”资产,按
农业银行购建
固定资产管理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后,经折价入账冲减不良贷款本息。
存在问题
不良贷款清收工作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责任性不良贷款清收难。
(二)政府干预形成的不良贷款清收难。
(三)村集体以及政府修路形成的不良贷款清收难。
(四)以贷收贷、以贷收息后形成的不良贷款清收难。
(五)因走死逃亡形成的不良贷款清收难。
(六)因过去办理的
抵押贷款手续不建全形成的
不良贷款清收难。
(七)抵债资产变现难、损失大造成不良贷款清收难。
(八)因信贷人员走逃或开除而形成的不良贷款清收难。
详细问题
一是
信贷资产质量差。基层
商业银行由于历史性、政策性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已拖欠多年,从实际占用形态看已经形成
呆帐,只是商业银行上级行尚无相应的政策规定,无法进入呆帐或进行
核销。如
农业银行扶贫专项不良贷款、粮食企业
附营业务不良贷款,大部分是由
农业发展银行两次业务划转贷款划转而来。再是部分企业有的已名存实亡、有的处于停产或半停产境地、有的
商业企业如
基层供销社划小核算单位后已处于自然解体状态。这部分债权落实贷款责任难度大,且手续复杂,收回比例极低。
二是清收手段单一。基层商业银行清收
不良贷款的主要手段就是对
员工考核时进行绩效挂钩,这种办法对金额小、清收较易的不良贷款效果明显。而对那些清收难度大、金额高的不良贷款,却很难奏效,有些干部职工畏难而退,消极观望,宁肯遭受暂时的经济损失,也不愿坚持原则,去啃硬骨头、打硬仗。
三是贷款责任落实不到位,致使
不良贷款清收工作难度加大。前几年,
商业银行的授权
授信和
内控制度建设不健全,信贷管理松散,漏洞较多,各级商业银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抵押担保和物质保障不足等问题。这部分贷款既有信贷审查不严,对资信条件不符合要求的
企业贷款,也有对未办理任何抵押、
质押、担保手续的
扶贫贷款。在最初形成不良时,由于信贷管理没有及时跟上,本息积欠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致使商业银行
信贷资产质量越来越差。近几年,商业银行虽然通过各种清收手段,进行清理整顿,并对不良贷款责任进行了落实,但由于缺乏有效可行的责任追究办法,而最终造成不良贷款清收无实质性进展。
四是贷款客户信用观念差,致使依法保全
信贷资产难。大部分贷款客户受
信用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不讲信誉,产生逃废金融债务行为,有的恶意破坏和银行之间的
信用关系,不图发展,能拖则拖,更有甚的是转移其
有效资产,致使银企关系进一步恶化,也有相当部分企业在还贷无望的情况下,人为拖欠或拒绝归还银行
贷款本息。同时,在依法保全信贷资产执行过程当中,法律部门执法力度较弱,
商业银行在起诉收贷案件时往往是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实际收到的效果确不理想。多数
不良贷款仍然在收回的执法过程当中半途而废,造成依法清收不良贷款作用有限。
五是
信贷结构失衡,致使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投入萎缩。基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人员仍存有“惜贷”思想,再加上受上级行授权
授信责任追究等制度的制约,基层商业银行基本上不发放新的贷款,就是发放贷款,也只是小额
质押贷款和个人住房消费额度贷款。对那些仍有前途但暂经营困难的企业,不敢给予支持。多数基层行采取
存款全部上存的办法,导致
资金流向经济发达地区,而本辖区
信贷资金需求不能有效满足,形成了当地
企业效益越来越差,信贷资金越来越难收回,
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越来越低的恶性循环。
建议及措施
实行责任清收
严格落实贷款责任追究制度,按照“新陈划段,落实责任。锁定基数,动态监控”的管理原则,对五级分类存量
不良贷款实行新老划段管理:2004年6月1日之前形成的不良贷款,要采取积极措施清收和处理,确保绝对额下降;2004年6月1日(
不可抗拒因素除外)后形成的不良贷款,责任人要全额包赔,否则下岗、停薪、限期收回,确保不出现人为因素形成的不良贷款。对已落实责任、限期收回的要兑现处罚措施,坚决不能一拖再拖、姑息迁就,该停薪的停薪、该包赔的包赔、该下岗的下岗、该法办的法办。
实行协调清收
对政府机关财政贷款、受政府干涉、村社集体承贷、企事业贷款等多年形成的
不良贷款,各社要及时与当地党委政府或主管部门协调,通过
财政拨补、政府及村社的财产进行抵债等方式,协调清收。
实行依法清收
对于有偿还能力但拒不还款的赖债户、非信益企业和个人,要依法维权,运用法律手段清收
不良贷款。
实行招标清收
实行启动清收
要探索启动清收的办法,把清收
不良贷款工作与提高支农服务水平结合起来,积极帮困扶贫,激活农户不良贷款。
实行处置清收
对表内外抵债资产,在妥善保管的前提下,采取转让、重组和租赁等方式积极、及早处置变现。
再有
在
不良贷款清收过程中,各社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采取有效措施,只要措施依法合规,效果明显,有利于调动
信贷营销人员的积极性。
如何防止不良贷款前清后增
(一)加强不良贷款清收力度,尽最大限度清收不良贷款。
(二)加大不良贷款的责任追究力度,做到每笔不良贷款都能落实到人,并限期清收。
(四)加大五级分类中关注类的贷款清收力度,并同时对正常类贷中可能形成不良类的
正常贷款的进行监测,以防止新增不良贷款。
(五)对新发放的贷款,应加强管理,并做到合法合规,坚决杜绝以贷收贷,以贷收息,以防止
不良贷款前清后增。
清收措施
(一)加强领导,高度负责,成立专门清收小组。针对义堂支行
不良贷款当前现状,支行组织
信贷人员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收,成立了以行长为组长,客户经理及信贷人员为成员的不良贷款清收小组,全职进行不良贷款清收,逐一落实,挨家到户,取得了理想的清收效果。八月底合计现金收回不良贷款27万元,
转贷盘活不良贷款87万元。
(二)先内后外,内外兼收,搞好“门前清”。对已经形成的不良贷款,进行分门别类,认真梳理。特别是内部职工贷款或者由内部人介绍形成的不良贷款,要从这部分贷款抓起,实行谁受理,谁负责,限期收回,否则,停岗清收,直至完全清收为止。以内带外,在做好自家清的基础上,再逐笔对外部贷款进行清收,从而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打蛇打七寸”,攻其要害,借力生力,巧收
不良贷款。对于部分关系贷款,摊派贷款形成的不良贷款,特别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清收人员主动去所在部门交涉,并视借款人态度以及还款承诺等情况向其部门领导反映,借助所在单位领导的压力督促其还清不良贷款。比如临沂市
兰山区政府房产科的借款人王某2008年2月18日在我支行借款29万元一笔,于2008年8月18日到期后,多次清收无果,总是应付从事。经清收小组登门催收,很快于2008年8月30日还清了该笔贷款。
(四)灵活清收,通过对担保人施加压力,力促
以物抵债或变卖
有效资产偿还贷款。借款人因经营不善,工厂倒闭,屡次催收均无果,经调查,担保人有代偿能力,可通过给担保人施加压力,促使贷款收回。借款人杨某某在我支行2007年6月30贷款4.9万元于2008年6月30到期后,无力偿还,一直欠息。清收人员了解到杨某某有2亩左右厂房一处系对外出租,同时担保人张某的结算帐户上有
存款余额3万元左右,清收人员及时把相关信息提供了
兰山区执行局并当时给予了查封。担保人感到了压力,主动跟借款人和清收人员联系,最后一致协商担保人张某买下了借款人杨某某的厂房,还清了该笔贷款,很好的盘活了该笔贷款。
(五)通过法院,检察院等权力部门,依法扣划、查封等措施清收
不良贷款。在清收过程中,对于多次催收不积极主动配合偿还不良贷款的贷户,可与其说明情况,采取诉讼、执行、逮人等手段强制收回贷款,借款人许某某2006年3月13日在我支行贷款27万元,于2006年9月13日到期,该笔贷款到期后,一直处于欠息收款。经支行研究决定直接将该笔贷款进行了诉讼,通过法庭从担保人吴某帐户上扣划了借款
本金及所有欠息,保全了该笔贷款。
(六)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协议
分期还款是良策。对于有些
不良贷款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
一次性偿还所有贷款不现实,根据借款人的信誉状况,与其签订分期还款协议,也不失为不良贷款清收的一个良策。借款人王某某在我支行借款4.7万元一笔,考虑到借款人实际情况,与其签订了分期还款协议,每月还款1500元,到现在借款余额尚欠2.9万元。
(七)“放水养鱼”盘活不良贷款。对于因资金周转困难形成的不良贷款,经
信贷人员实地考察,考虑到借款人的经营项目有一定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可根据信用评定和
资信评级适当给予信贷支持,帮助其发展项目,逐渐偿还贷款。例如,特别是养殖贷款,由于资金周转时间比较长,容易形成
不良贷款,但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可考虑经营户的信用状况和养殖项目,适当给予一定的
信贷资金扶持,帮助渡过难关,从而更好的偿还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