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地区
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南部黄河沿岸一带
民和县三川地区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南部黄河沿岸,因其境内有三块人为划分的平川而得名,三川即上川中川下川的统称。当地及其附近的人们称之为“川”、“川道”。“川道”借用汉语,是指黄土高原上山与山之间地势相对比较平坦、低洼的地方,即平川。
地区介绍
三川境内河流溪水众多,主要有赵木川河、鲍家河、喇家河、桑布日阿河、朱家河等季节性河流,还有黄河,主要有六条河。
三川地区,东同甘肃省永靖县毗邻,南与甘肃省积石山县隔河相望,西与循化县和化隆县接壤。区内最低海拔1600米,这里气候温和,环境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青海省有名的瓜果之乡,素有青海高原小江南之称。三川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喇家遗址、临津古渡、丹阳古城等历史古迹远近闻名;峡口桃花、三川杏雨、山城落日、黄河风光、丹霞地貌、官亭红山、玛尼山、寺沟峡等自然景观应接不暇;万宗宝佛寺、光华寺、铧尖寺、卧佛寺、官亭古镇、禹王峡等人文景观绚丽多彩;土族纳顿、土族道啦、土族刺绣、土族饮食、三川土族婚礼、三川社火、财宝神、来宝等土族文化源远流长。
下属村落
地理情况
境内乡镇
官亭镇[Guan Ting Zhen]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镇。位于县境南部,黄河北岸,南以黄河与甘肃省为界,距县府驻地90公里。 人口1.5万,以土族为主,占总人口的89.1%。面积67.1平方公里。辖东村、中村、西村、喇家、鲍家、赵木川、先锋、吾石、别洛、河沿、光辉、前进、寨子13个村委会。
中川乡[Zhong Chuan Xiang]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乡。位于县境南端,南以黄河与甘肃省为界,距县府驻地87公里。人口1.7万,以土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4%。 辖朱家岭、虎狼城、河东、河西、红崖、光明、前进、清一、清二、向阳、农场、金田、草滩、美一、美二、峡口、盘格、团结、民主、八大山、魏家山21个行政村。
地形地貌
三川地区最低海拔1600多米,最高海拔2200多米。总面积466平方公里,地貌属第三纪红土断崖发育的丹霞地貌,地层属白垩系。黄河从三川身旁流过,留下了这片富庶肥沃的土地,这就是四万土族儿女繁衍生息的三川大地。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8.6℃,无霜期200天左右,年降雨量350—400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500—2600小时,太阳辐射为年每平方厘米130—135千卡,土壤主要以灰钙土为主。这里气候温暖、环境宜人、风光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有名的瓜果之乡,素有青海“小江南”之称。据古籍《秦边记略》记载:三川在明嘉靖时“水溉田畴”、“枣梨成林、膏腴向望、其地水草大善”。清代诗人吴栻曾作《三川杏雨》诗来赞美三川:曾将烂漫照三川,活色生香谁与怜。柳外青帘堪问酒,水旁红雨白成泉。千家门巷皆铺锦,十里园林尽罩烟。岂是中州文杏好,移来还待探怀贤。
地名说明
三川与五大堡
1、三川的由来
三川是地理概念,自古以来一直都存在。
三川是自然单位,是人们长期以来根据自然村相邻程度等因素而划分的区域。古时候当地人们根据自然村相邻程度等因素将自己所处的这片小型平原人为的划分为上川、中川和下川三块平地。现在指上川、赵木川和中川乡这三块平地。后来,人们将上川、中川、下川统称为“三川”,三川之名从此产生。
2、五大堡的由来
五大堡是历史概念,只是在历史中的某段时期存在。
五大堡是行政单位,是后来政府为了便于管理将三川及其周边地区而划分为五堡,除了三川还包括周边的一些地区。清雍正年间,清政府为了便于管理,在三川及其周边地区设五大堡,即首堡(官亭)、丹阳部(中川)、赵木川堡(包括杏儿)、撒马堡(美一、美二、峡口)、赵化山城堡(今峡口一部、前河一部、甘沟一部)。五大堡之说由此产生。
3、三川与五大堡是包含关系
三川与五大堡虽然相似,但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三川是现在的官亭镇和中川乡的平川区域,而五大堡除了官亭镇和中川乡外,还包括前河、杏儿、甘沟等乡镇的部分地区。三川包含在五大堡里面,三川是五大堡主要的一部分。以三川人熟知的例子来说明,五大堡三川与清二村王家的道理是一样的。可以说清二村王家,但是清二村不等于王家,因为清二村除了王家,还包括聂家、候家等。历史中只有而“五大堡三川”之说,却从来没有“三川五大堡”之说,原因就是如此。
五大堡和三川是包含关系,而不是相等关系。
三川与赵木川
赵木川位于三川西侧7公里,中间有群山阻隔,两地有条沿黄河小道联通。随着近年交通的便利,两地人们互相往来日益密切,有人开始对三川这一地理概念变得含糊不清。由于上川、中川和下川是连在一起、各川的村庄连成一片,所以统称为三川。而赵木川地区既没有与上川相连也没有村庄与其它川村庄连片,故赵木川不在三川范围之内。当地人们将上川、中川和下川都俗称川道,而称赵木川还是赵木川,二者分属两片不同的区域。
三川属于上川、中川和下川的合称。关于地区的合称,需要明白:只有连在一起而且名字相似的不同地区才可以合称。因为地区的单位是“片”、“块”,它是一个整体,不可能是分开的。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为了方便喜欢将名字相似的事物合称。湖南和湖北合称为“两湖”,湖南和湖北不仅相连而且名字相似,它们的名字都是“湖”字加上一个方向词,所以它们能合称。同理广西和广东合称为“两广”。但是不能将江苏和浙江合称为“两江”,因为它们名字不相似。不能将山西和山东合称为“两山”,因为它们没有相连。三川与赵木川的关系就是这样。
历史沿革
三川建置
三川地区是五大堡的主要组成部分,三川在汉代隶属于金城郡,属允吾县管辖。三国时期属魏国辖地,并从允吾县析置白土县《官亭、中川一带》仍隶于金城郡。西晋迁金城郡至榆中,废允吾县,留白土县;东晋仍留白土县。北魏废白土县,三川归枹罕郡管辖。此后至元代三川地区仍属枹罕郡,河州卫管辖。元朝始祖成吉思汗西征,派大将格日利特征服三川,后五大堡地区归西宁州管辖。明代则属河州卫管理。
清雍正年间,改碾伯千户为碾伯县,三川地区归碾伯县管辖,由三川世袭土司管理外,在三川及其周边的前河、甘沟等地区设五大堡,即首堡(官亭)、丹阳部(中川)、赵木川堡(包括杏儿)、撒马堡(美一、美二、峡口)、赵化山城堡(今峡口一部、前河一部、甘沟一部),五大堡之名从此产生。
民国19年(1930年)从乐都县和循化县析置民和县、五大堡属民和县辖地,设第四区辖官亭、中川、杏儿、大马家、镇边、卧田、丹阳等二十乡。民国29年(1940年)官亭改镇建置,仍保留兴文乡、丹阳乡、静和乡等。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大堡地区设第五区辖一镇三乡,即官亭镇、兴文乡、丹阳乡、静和乡。1950年9月,人民政府成立,五大堡地区仍设第五区辖九乡一街,即官亭街政府、第一乡(官亭)、第二乡(辛家)、第三乡(美田)、第四乡(田家)、第五乡(白家寺)、第六乡(树滩村)、第七乡(上阳洼)、第八乡(积石)、第九乡(撒哇麻)。1953年官亭街政府并入第一乡。1954年,取消各乡序数称谓,一律冠以名称,仍设第五区,下七乡,即官亭、中川、美田、杏儿、民主、积石、静宁乡。1955年,美田乡划为美田、牛岱两乡。
1956年成立官亭土族乡、中川土族乡、杏儿藏族乡。 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五大堡成立前河、甘沟(称联合公社)、黄河人民公社(官亭、中川、杏儿)。1966年,中川、杏儿从官亭公社析分为中川、杏儿公社。1981年,从中川乡分出峡口人民公社。
1984年,取消人民公社,设官亭镇、前河回族乡、杏儿藏族乡。1985年,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成立,取消民族乡称谓,保留杏儿藏族乡。
2001年,中川乡和峡口乡合并为中川乡。
种植水稻史
人们一直认为水稻只能种在南方,不能种在北方。尤其是像青海这种高原地区,想要种植水稻更是异想天开。可土族人民就是在青海种出了水稻,而且还试种成功了。他们打破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书写了高原种植农作物的神话。
民和县中川乡的草滩村,是青海最早种植水稻的地方。
其实,草滩村人想在盐碱地里种水稻,并非突发奇想。草滩村所在的官亭盆地,平均海拔不到1700米,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润,无霜期相对比较长,理论上说,符合了水稻成活的最基本的条件。
水是水稻种植的关键,那时,民和县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据《民和县志》记载,1964年,民和县决定修建一条动力渠,以缓解官亭盆地的农田灌溉问题。
村民们认为,一旦动力渠修通了,在草滩村种植水稻,便不是什么难事。没想到,从1964年到1967年,动力渠整整修了四年,当黄河水从大河家引流到草滩村时,水的价值并没有立刻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体现,因为动力渠两侧还要修建许多支渠,动力渠里的水总是断断续续的,可是急于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草滩人,再也不愿等下去了。
历史上民和县最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大麦和玉米,水稻对于那个年代的草滩村村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物种。为了试种成功,1969年,中川乡政府的领导们,还特意到浙江考察了一番。乡干部回来后,草滩村终于开始试种水稻了。
其实,草滩村人播种水稻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村里的壮劳力将稻种撒在盐碱地里,再将地犁一遍,然后放水灌溉,整个工序和种植小麦大同小异。从那一天起,草滩村人的心中便有了一份新的期盼。
在动力渠没有修好的年月,草滩村村民们的生活灌溉用水,全靠南山根沟壑中的一眼泉水。泉水不大,却被老百姓冠以“龙泉”的称谓,可想而知,这眼泉水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村民们连夜将龙泉的水,引到了水稻田。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碧绿的水稻终于结了穗。水稻种植试验成功了。
当收割的时刻终于到来时,草滩村再次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之中。为了让收割水稻的过程,看起来更像是一种仪式,中川乡的干部们,特意买来了两台脱粒机,在地头将村民们收割下的水稻脱粒加工。
因为草滩村人缺乏水稻种植的经验,那年草滩村的水稻产量不到100斤,可是乡亲们的喜悦,并没有因此而减弱。
又一个播种的季节来临了,执拗的草滩村人种植水稻的梦想并没有破灭,可是残酷的事实却将他们的梦想打得七零八落。那天夏天,一场始料不及的灾难降临在了草滩村。
不知道什么原因,从春上,水稻田里就开始长草。疯狂的杂草在水稻田里肆虐蔓延,这是一种从没见过的杂草,就连县里的技术员也拿它没办法。更要命的是,经过一年的改良,盐碱地的盐碱程度非但没有降低,反而借助水势蔓延到了周围好的地块。
队里的生产任务越来越重,村民们再也无暇顾及那片水稻田了。这年秋后,草滩村的水稻田被迫撂荒了。这一撂荒便是几十年,直到前几年,村里才将那片盐碱地承包了出去,村民们在盐碱地上,挖了鱼塘。
试种水稻的历史写进了《民和县志》,也写进了草滩村人民的记忆。
主要景点
这里介绍三川本地和周边十公里以内的主要景区。
古老寺庙
万宗宝佛寺,俗称“朱家寺”,藏语称“扎西噶丹德吉林”,意为 “吉祥具喜福乐洲”。
“万宗宝佛”寓意万物之本质在于佛法,体现了土族人民对佛法的虔诚。
相传由西藏高僧夏日巴仁钦坚赞创建于清代,原址在朱家河岸上,后来由第四世摩兰喇嘛丹增扎巴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906年)将万宗宝佛寺从原址搬迁至现址重建,形成规模,成为中川具有影响力的藏传佛教格鲁巴寺院。寺院香火主有朱家、吴张家、二方、四方、白家、商堂、光方、王石沟土族群众1000多户5000余人。
光华寺,藏语称“扎西群佩林”,意为“吉祥宏法洲”,因地处文家村和祁家村的结合地带而俗称“文家寺”、“祁家寺”。
光华之名,寓意昭示佛教之鼎盛光大,以告诫后世僧人不忘弘扬佛法的使命。
光华寺位于民和县中川乡草滩行政村祁家村与美一行政村文家交界地带,中川至峡口公路北侧,由、大经堂、山门及僧舍等构成,弥勒殿位于最高处,其下为大经堂,经堂下面两侧为僧舍,弥勒殿、大经堂、山门位于中轴线上,基本为坐北朝南朝向。
相传由却藏活佛建于清初,光绪二十六年(1900)进行过维修,系今中川乡境内中型土族寺院,下辖有王家寺。直接信众主要有杨、祁、文、宋、鄂、甘、马、汪等八户,遍布中川乡金田行政村上马家、下马家、杨家,草滩行政村祁家、何家、田家,美一行政村鄂家、文家、宋家、吉家,美二村甘家等。间接信众有清一村辛家,清二村王家、候家等。现在,由于迁移而新形成的农场村、向阳村的人亦向光华寺进香。
铧尖寺,因其所处位置的地形而得名,位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三川地区中川乡峡口村。
相传建于清代,光绪二十一年(1895)毁于兵燹,本世纪三十年代重建。主要香火庄为峡口、八大山等村,共有土族约80户。该寺于1958年拆毁,1983年批准开放。
铧尖一词指岸边的泥石向水里突出的部分。向自然水体突出的地形,常似犁之铧,故称铧尖。
4、卧佛寺
卧佛寺全称静觉卧佛寺,藏语全称“多哇寺噶丹曲科林”,意为“多哇具喜法轮洲”,座落在今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团结村,距离三川1公里。
因塑有卧佛而得名,天然卧佛洞历史悠久在青海罕见,殿内卧佛宁静安详,法相伟岸。
寺院初建于清代,由塘仁寺(全称塘仁寺具喜讲修洲)寺主塘仁嘉瓦喇嘛(也称凉州活佛)创建,为塘仁寺属寺,后呈献安嘉活佛亲任寺主主持管理,采用拉萨色拉寺杰扎仓教程,有完整的教程体系和仪轨传承,是一座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格鲁巴寺院。原址在今卧佛寺右侧300米处,与卧佛殿一河之隔,于50年代移至现址重建,将寺院主体与卧佛大殿进行完美结合,上下呼应,气势恢宏,独具特色。相传卧佛殿曾在清朝末期被毁,只残留原石凿卧佛洞和一些佛身遗迹,后来得以重建。香火主有桑布拉的块塔、蒋麻家、谢家,团结村等400多户2000余人。
崖尔寺,因建筑于山崖而得名,借鉴于塔尔寺的命名方式。先有崖,尔后有寺,故称“崖尔寺”。
崖尔寺俗称“吾释沟寺”、 “崖寺”、“茂家寺”、“毛家寺”等,藏语称“梧石崖尔大讲修法轮洲”。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先锋村,距离三川4公里。
现存崖尔寺分两部分,分列银洞沟两侧,相距约1公里,东侧主要为僧侣居住区,五十年代共有僧房535间,西侧为殿堂建筑群,依山崖陡壁而建,故称“崖尔寺”。殿堂自下而上共分6层,以曲径石阶相连,进入山门的最低层是称为“西角哇”的客房,共11间;第二层茶房,背靠陡峭石崖,高数十丈,一流瀑布顺山泻下,信教群众视若祛病之“圣水”,争相吸饮;第三层大经堂,是全寺主体建筑;第四层是称作“宗琼”的活佛居室;第五层是供奉寺主塑像的殿堂;第六层是吉祥天女殿。六层殿堂前建有长廊。站在崖尔寺凭栏俯视,蜿蜒黄河及两岸村舍等山川风光尽收眼底。
赵木川寺、也称赵金寺,全称“赵木川具喜正法洲”,座落在青海省民和县南偏西98公里处、今官亭镇西南约15公里处的河沿村与赵木川村中间的深山里,藏语称坚普日朝(静房),距离三川6公里。寺院依山而建,前面是孟达千山,巍然屹立,从山下望去,有滔滔不绝的黄河奔流不息,所有景色,全部一览无余,尽收眼底;背附高山峻岭,气势雄伟,周围草木繁多,森林茂密,正中有龙眼清泉,清彻透明,独具特色。
主要建筑有经堂和后山崖佛殿,经堂内供奉释迦千佛、宗喀巴师徒三尊、十相成道壁画、密相马王、本尊吉祥天母等佛像;有稀世珍宝著称的右旋海螺等极其珍贵的法器和供具;经堂的佛橱内供奉有大小不等的塑像,两侧置经架存放《甘珠尔》(意为佛说部)等经论法宝。后山崖佛殿内供奉三世佛(燃灯古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十一面观音、八大随佛子(文殊、金刚手、观世音、地藏、除盖障、虚空藏、弥勒和普贤)、两尊忿怒神像、文武百尊、十六尊者、五大怙主(怖畏金刚、玛哈嘎拉、具誓法王、吉祥天母、多闻天子)等,大殿内设若干小殿,别具一格。1956年,在广大僧俗信众集资下经堂后山上坡的拉章旧址处修建一座禅院式活佛居室,并为此打好基桩备齐所需木料准备建造之时,不幸于1958年宗教改革而被搁置,遗迹尚存。
山城是一座坐落于三川边界的奇山,位于中川乡峡口村东北侧。有些土族人认为,山城就是土族歌曲中所唱的素不山(土语称“素不吾啦”)。山城像一个巨人一样,俯视着整个三川大地,保佑着这方水土。在三川民间,有很多关于山城的传说,最为著名的就是山城救土族先民。
古时候某个时期,居住在三川的土族先民们经常受到土匪的袭击。有一次,土匪来了很多人,他们大量残杀先民,将先民们从三川的西边一直逼退到东边。在一个喇嘛的带领下,寡不敌众的先民们逃上了山城。山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先民们守在上山小道之上的山崖,采用滚石等方式阻击敌人,敌人始终没有打上来。后来敌人没有办法,将山城团团围住,企图将先民们困死在山上。过了几天以后,由于山上的先民们没有水喝,昏倒了一大片。
敌人们观察到山上没有了动静,想要上山打探一下。很多敌人放松了戒备,甚至是连兵器都没带在身上,敌人头领大摇大摆的走在最前头。走到半山腰时,埋伏在那里的喇嘛和先民们开始反击,喇嘛冲上去一刀砍下了敌人头领的首级,并悬于树枝之上,吓得敌人退回去了。可是喇嘛中了几刀,血不停的往外流。其他人将喇嘛背回到了山顶。喇嘛知道自己快要不行了,于是他命人拿来一个盆子。拿出小刀割开自己手腕,让血滴到盆子里。他挑选了几十名健壮的成年男子,经过苦苦劝导,才说服众人喝血充饥以保卫山城。血滴了半盆,喇嘛圆寂了。
几十名健壮的先民守在山城路口,与敌人拼命抵抗。有些人受了重伤自知无法救治时,学习喇嘛的做法,让更多的人有力气去抵抗。此时是初春时节,但是这天下起了大雪,给先民们送来了希望。先民们吃雪缓过来了,而很多敌人由于出来时没带厚衣服,被冻得瑟瑟发抖。先民们抓住这个机会,终于打退了敌人。
有人说带领先民们打败敌人的喇嘛,人称“桑不日啊喇嘛”,为了纪念这位英雄,那座山取名“桑不吾啦”(后演变成素不吾啦),将附近的村庄取名“桑不日啊”。桑不日啊喇嘛圆寂以后,人们将桑不吾啦视作桑不日啊喇嘛的化身,并创作出土族歌曲《素不吾啦》传唱。据说,桑不日啊喇嘛平时救苦救难,帮助过很多人,他还将自己的桑(松柏枝,用于祭神时燃烧放烟)送给平民百姓。当人们的桑用完的时候,他都会如期而至,再送来新的桑,因此人们称他为“桑不日啊喇嘛”。因为“不日啊”在土语中有“完、用完”之意,“桑不日啊”就是“桑用完”的含义。
从此三川的土族人民相信山城是神山。后来,山上修了一座庙,当地人称“山城庙”。
8、二郎庙
二郎庙现位于中川朱家,供奉三川地区的总神二郎神。二郎神是土族地区供奉的神灵。曾修有二郎神庙,牌位‘清源妙道护崇密真君川蜀大地威灵显化天尊’。据传,甘肃河洲一带的脚户进四川跑买卖,为了逢凶化吉,崇信二郎神,从四川偷来二郎神牌位,修庙供奉。1928年,西北发生战乱,二郎神庙遭火焚。朱家八户民众将二郎神牌位从河洲迁来,用柏木雕像,供在村庙。至今,当地人仍称二郎神为‘河洲底底’(底底:本是土语对爷爷的称呼,此处为神)。从土族传统的节日‘纳顿’开始之日起,二郎神被请至三川各村庙,供奉香火,直到农历九月十五日最后一个朱家‘纳顿’结束。期间信众请求二郎神护佑人畜兴旺。
历史古迹
喇家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大型聚落遗址,被称为“东方庞贝”。1999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喇家遗址进行挖掘。
遗址内分布着庙底沟时期、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到辛店文化等多种类型的史前时期与青铜时代的古文化遗址。 遗址中心区外围有一条壕沟,沟宽10米、深3~4米,沟环绕成长方形,长600米、宽200米,其内有成排的半地穴房址。己发掘3座,地面、四壁用白灰抹平,圆形灶坑,房内有2~14人,还出土了陶、石、玉器成品及半成品、玉料等。
喇家遗址是史前遗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2年我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临津古渡是黄河上游一个非常古老而有名的渡口,也称黄河上渡、积石渡,河对岸是今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家村,遗址尚存。
“临津”一名最早见于《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临津溪水注之。水自南山,北经临津城西,而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经临津城北,白土城南……城在大河之北,为缘河津渡之处”。这里古代叫临津,即临近(黄河)渡口的意思。由于渡口位置重要,后来在渡口所在的黄河两岸都建了城,河北岸在晋永宁中建白土城,河南岸前凉张轨置临津县,建临津城。
临津自古就是“缘河津渡之处”。早在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这里设置了今县境第一个县级建置河关县。这里自秦汉以来就是今甘肃和青海间的重要渡口和交通要隘。到了隋代,因临津地处与吐谷浑的前沿地区,遂建临津关。
丹阳古城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清泉村北,古城坐落在寺沟峡盆地北部中心,黄河北岸第三台地前沿处。古城东西长365米、南北宽250米,平面呈长方形,夯土筑,基宽7米、高8米,南北开门,皆有瓮城,城墙有马面。墙外有宽10米、深2米的护城壕沟。城内已成农田,但沿能看出有一条南北向中轴大道。城内冯部散布有大量的砖、瓦碎块及齐家文化时期的陶片,调查时采集有宋“崇宁通宝”、兽面瓦当等遗物。所见遗物除齐家文化时期外,皆为宋元时期遗物。据《宋史·地理志三》疑为宋时的来宾城。此城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官亭古镇
官亭镇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镇。位于县境南部,黄河北岸,南以黄河与甘肃省为界。辖1个社区、1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官中村,距县城90千米。地处黄河北岸谷地,黄河由西向东流经境南。古迹有昌家村新石器胡热遗址和喇家村马厂类型齐家文化遗址。
民和建县前属碾伯县辖官亭堡,建县后设官亭乡,1949年后设官亭镇,1956年成立官亭土族乡,1958年与中川乡、杏儿乡合并成立黄河公社,1962年分设官亭公社,1984年改官亭镇。1996年,面积67.1平方千米,人口1.5万,土族占总人口的89.1%,辖东村、中村、西村、喇家、鲍家、赵木川、先锋、吾石、别洛、河沿、光辉、前进、寨子13个行政村。
自然风光
1、玛尼山玛尼山,土语称“沟子苦主”,位于民和县三川地区官亭镇街道北侧,宽坪山南面。山体为典型的丹霞地貌,经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了奇峰峭拔、双峰呼应、风光绝胜的美景。两面山顶上各有一座亭子,据说这是2006年新建的观景亭。从远处观望,宽坪山形似一条龙,而玛尼山刚好就在龙头上。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座凤山,在中川乡与官亭镇相接的大胡琅山。因此,当地群众认为该地区是一块流金溢彩的风水宝地。
寺沟峡,因铧尖寺坐落于沟内而得名,地处黄河北岸的民和县三川地区中川乡峡口村。因这里有很多大禹治水的传说和遗迹,这里也被称为禹王峡。
寺沟峡谷势险峻雄奇,水上险象环生,民和县是黄河流经青海的最后一个县,寺沟峡是黄河流经青海的最后一道峡口,告别寺沟峡,黄河水便一路蜿蜒前行,浩浩荡荡向东流去。这里有黄河水的吟唱,这里有悬崖峭壁的险峻,这里还有禹王治水的千古传奇。禹王座椅、禹王擂鼓台、禹王盛水缸、禹王足印、禹王祭祀台、禹王洞,还有禹王祭祀台上见证风雨沧桑、有待考古学界解开的古岩画,给寺沟峡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也造就了寺沟峡美丽如画的峡谷风景。
寨子岛,紧邻官亭黄河渡口,距官亭镇向西1.6公里。寨子岛占地80亩,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岛上有醉人风景,被人们称作为“黄河上游第一岛”。
黄河流至民和县官亭镇,可以说是在青海的最后一站。绵延黄河在出青海时,也不忘在这最后一站给青海留下一隅岛屿,让人感受河与陆完美结合后的自然景观。
寨子村位于黄河岸边,紧邻官亭黄河渡口,距官亭镇向西1.6公里。寨子村之所以这么有名,要完全归功于其境内的这座自然形成的寨子岛。寨子岛占地80亩,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岛上有没得风景,被人们称作为“黄河上游第一岛”。它就像是一颗翠绿的明珠镶嵌在黄河之中,黄河环绕四周,更突显了岛屿的独特性。夏季岛上绿树耸翠,林木斜立,如一枚碧螺放置玉盘之中。岛上天然的草坪如柔软的绿茵毯,微风吹过,绿叶摇曳,鸟语花香,看着四周优美的景色,听着蝶蜂与花朵之间的嘻笑,让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4、黄河风情
黄河从三川南边流过,流下了不少的山水风光。黄河在三川流经的距离很短,但是呈现出了很多不同的姿态,它时而绿、时而黄,时而窄、时而宽,时而急、时而缓,不时让人看到它的千姿百态。它切断了积石山,留下了三川这片小平原,造就了三川的风光。站在黄河岸边,望着对面的积石山,不禁让人感叹这里风景如画。
三川是青海省有名的瓜果之乡,果树的种类、数量非常之多。到了春天,三川地区的桃花、梨花、杏花等竞相开放。这时候的三川,如果再下点小雨,就充满诗情画意了。蒙蒙细雨中,踏着柔软的泥土,漫步在田野间,望着满眼的杏花,如同走进了世外桃源一般。到处杏花争艳,花开烂漫,风吹时,落红如雨,落花如红雨白泉,随风翻卷,流动如泉,千家门巷,一片锦绣,平川园林,烟云笼罩,美景如画,景色极其美丽可爱。清代诗人吴栻曾作《三川杏雨》诗来赞美三川:“曾将烂漫照三川,活色生香谁与怜。柳外青帘堪问酒,水旁红雨白成泉。千家门巷皆铺锦,十里园林尽罩烟。岂是中州文杏好,移来还待探怀贤”。
6、峡口桃花
到了春分,峡口的桃花,千树万枝就像火焰一般地怒放了。盛开的桃花像是一片片胭脂,染着富饶的春之山河,又像是一团团云霞,映着充满生机的大地。
7、独驼望河
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至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镇的公路两旁山水相绕,一路风光秀丽,南有动力渠、黄河,北有群山、田地,在这里可以让人们充分领略到“山清水秀”的画面,途径的游客无不赞叹这里的山水。不过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路旁有一处形状奇特的丹霞地貌,位于大河家桥北岸的山崖之上,详细位置距桥偏东30米左右。它的形状酷似一只骆驼,站在悬崖边缘眺望黄河,故有人称之为“独驼望河”。
8、官亭红山
红山位于官亭北侧,属于宽坪山。由于其是丹霞地貌而成红色,故有人称其为“官亭红山”。官亭红山由红色砂砾岩构成,岩体表面丹红如霞。奇峰、方山、洞穴、峭壁为主要地貌特征。山体如柱如塔、似壁似堡、似人如兽,形态各异。各种造型栩栩如生,形态千奇百怪,有鬼斧神工之妙。
9、中川湿地
三川地区有不少湿地,主要分布在中川乡的草滩村、美一村、美二村、金田村等。草滩村、美一村、金田村的大量湿地由于盐碱而形成,自古就存在。近年来,由于寺沟峡水库的建立使得地下水位上升,造成了中川乡美一、美二、金田等村靠近黄河大堤较低洼的农田无法耕种,变成了大片的湿地。湿地适宜草生长,所有湿地都长满了草,犹如一片小小的草原。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在草地上放牧,可以让人领略到草原般的风光。草滩村的“草”离不开这片草地,美一村的“美”也离不开这片草地。
民俗文化
纳顿会
1、简介
纳顿会是居住在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及其周边地区的土族人民为祈福还愿,以自然村为单位在每年的特定时间进行集体舞蹈(会首舞)和傩戏(面具舞)表演,以此来娱神、谢神和酬神的庙会。
2、会首
3、傩戏
傩戏表演。
《庄稼其》意即种庄稼的人,通过老农向他的儿子传授农耕技艺等剧情,以幽默诙谐的形式展现了土族农耕生活。稚气未脱的儿子与他老子的争执,反架格子倒挂犁的滑稽动作,逗得人们哈哈大笑。军傩戏的表演有好几出,比如《三战吕布》,以布阵、对打等动作演绎三国故事,再现三英战吕布的场面,突出了关羽的忠烈和威武之气。《杀虎将》一出傩戏古朴粗狂,其中虎与牛的相抵摔跤、人与虎的搏斗,及戴牛头面具的杀虎将最后出场降伏猛虎等情节紧张激烈,扣人心弦,透出土族先民远古时期的生活情景。
4、广义的纳顿
纳顿,广义来讲,就是祈福祈愿的寺庙会。可以分为庙纳顿和寺纳顿(藏传寺院祈愿法会)。
三川社火
1、简介
社火,在三川土语中称之为“秧过”,它构成了三川土族文化的重要部分。三川地区的社火,以其特殊的意蕴和独特的魅力,在众多社火中独树一帜,故有人特意将它与其它地区、其他民族的社火划分开来,称它为“三川社火”或“三川土族社火”。
2、起源
关于三川社火的起源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多种说法,但是现在三川土族人民比较认同的说法有两种,即“杨将军败逃说”与“秧歌儿演变说”。
(1)杨将军败逃说
据说,古时候有一位姓杨的将军打了败仗,为了躲避敌人的围堵和追杀,他让自己的部下和家仆化妆成各式各样奇奇怪怪的人物,他们当中有吹唢呐的、有拿铙钹的、有敲锣的、有打鼓的、还有拿扇子的······他们按一定的顺序排起了一条长长的队伍,看起来就像一支庞大的戏曲表演队伍。杨将军还让自己的两名部下扮成财主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一手持龙灯,一手拿铃铛;让两名探马也扮成财主的模样,骑上快马到前面探路。于是,这支打着“戏曲表演”旗号的队伍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为了尽快转移到安全地域,到了人烟稀少的地方,他们就加快队伍的行进速度。要是前面突然遇到敌人或行人时,两名财主迅速将龙灯举高并且转动起来,同时将另一手中的铃铛摇起来,提醒整个队伍前面有情况。然后他们立刻放慢行进速度,就开始假装表演起来,整个队伍顿时锣鼓喧天、人们载歌载舞,真的是热闹非凡。对外人称,他们是一支戏曲表演队伍,为迎接春节专门到各个村庄巡回表演。就算敌人来了也拿他们没办法,因为从表面上根本看不出什么破绽来。这支伪装的“戏曲表演”队伍让那位姓杨的将军躲过了敌军一次又一次的围堵与追杀,终于那位杨将军逃过了这次大劫难。“秧过”即“杨过”,意思就是姓杨的将军过了。于是“秧过”就这样产生了。
(2)、秧歌儿演变说
顾名思义,这种说法认为,“秧过”是由最初的“秧歌儿”一步步演变而来的,读音也由以前的“秧歌儿”一步步演变为现在的“秧过”。
来宝
三川地区仍然保存着一种特殊的民间傩祭习俗,当地土族群众称为“来宝”。它是集祭祀、娱乐、驱邪、庆典为一身的一种土族文化习俗。“来宝”的流传地点主要有官亭镇的鲍家、喇家,中川乡的鞑子庄等自然村。
来宝”这一称呼,是汉语借词,意为神佛保佑,驱除不详,吉祥发达。
三川地区的“来宝”于每年正月十五举行,届时,表演“来宝”的人在村庙(如二郎庙、四郎庙、龙王庙等)集合。在各村水排排头的主持下进行活动。扮演“来宝”的角色各村有所不同,但其活动形式、内容、目的却是一致的。下面主要介绍官亭鲍家和中川乡鞑子庄两村的“来宝”活动情况。
官亭镇鲍家是由四个自然村,近200户鲍姓组成的土族村庄,据说是从黄南吴屯迁来的,自称祖先是藏族。这个村所表演的“来宝”主要有六个角色,即“来宝地地”(即来宝爷爷)、“来宝尼尼”(即来宝奶奶)、儿子、儿媳、孙子、重孙,还有两位放牧人,即“扎西”、“索南”,他们反穿皮袄,将脸用黑灰摸黑,手持“合尔比”(用打石头用的甩绳,汉语叫“炮尕”)。此外几位年轻人敲锣打鼓、摇旗呐喊,露出一条裸臂,脸上摸上点土灰,装扮成藏族老汉、老婆的模样。
他们先在村庙前的广场上举行“栽种”仪式,表演程序像“纳顿”中的“庄稼其”,有耕种、撒籽等动作。然后,由“来宝地地”带领先从鲍家二光自然村开始(二光是鲍家的大方)挨门逐户的进行拜年、驱邪。各家各户要点灯佛、煨桑、贡献蒸饼、水果、油饼等。“来宝”队伍来到门前时户主要持香跪迎,给“来宝地地”、“来宝尼尼”敬献哈达。“来宝地地”说藏语给东家说喜话祝福,祝愿东家金银满库、五谷满仓、牛羊满圈、儿女满堂等。在串户中“来宝地地”还高喊:“扎西、索南,前方有鬼怪作崇,你们在‘合尔比’里装上石头狠狠地打”,扎西、索南应声:“呀”、并甩“合尔比”作甩打的动作。然后到荒草野滩举行烧鬼仪式。最后,“来宝”队伍集中到村庙跪拜庙神、卸装,同时举行祭祀土地神、五谷神等仪式。现在,由于农户增多,“来宝”不再挨门串户,而是到迎接的农户家才去,并把这一民间习俗改革为文艺活动,参加表演的人数也有所增加,除原有的角色外还扮演几十名藏族男女,表演藏族歌舞。
财宝神
财宝神是产生、流传在河州地区汉族群众中的说唱艺术,主要存在于积石山,另外与青海相邻的一些地区中少数存在,其中包括三川地区。说三川地区的财宝神是由积石山传入的,这一点都不足为奇,毕竟三川与积石山是相邻的。三川的财宝神不多,只有在中川地区的文家村存在。
财宝神”虽然不是“财神”,但它也是送财、送福、送平安和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赐福者,从其宣扬的思想看是和广大汉族地区信奉的“财神”如出一辙的,都是人民群众对福禄双全、平安幸福的祈愿。从一些流传多年的传说来看,“财宝神”历史已久,而发展演变到今天,作为集唱、舞为一体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它大部分又都已与社火融为一体。演出时比较隆重,而且有着一定的程序,例如出发前的整装、整装后的出发仪式以及表演结束后的卸装等。而“财宝神”的扮相也颇有特色,扮演者完全是一幅牧羊人的模样,一般由一名会唱“财宝神”且有声望的人扮演,头戴礼帽,反穿皮袄,腰系一条红布带,手擎牛尾掸子。财宝神既有固定的曲目,又有即兴编词演唱的。
迷糊戏
迷糊戏,被三川土族人民俗称为“迷糊子”,曾主要存在于中川地区的草滩村祁家。
关于三川地区迷糊戏的来源,曾经存在一种说法,认为最初是由外地的汉族带入的。总之三川土族与汉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是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的汉族。土族迷糊戏与外地的、汉族的迷糊戏在表演形式、戏剧种类等方面有同有异,但是由于地域的差别和长期的发展,土族迷糊戏中加入了一些本地区的特色和本民族的元素,比如将戏剧中有些台词用土语来表达。土族迷糊戏一般以讲述故事为主,常以唱、说、念等形式来表演,很多时候还有二胡等伴奏,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完整的故事情节。故事丰富多样,有的反映现实、有的歌颂亲情、有的劝人为善等,反映了土族人民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表演的节目大多都具有搞笑、舒缓等特点,演员们常以诙谐的语言和滑稽的动作引得全场观众哄堂大笑。可以看得出来土族迷糊戏是集舞蹈、音乐、动作、语言等的一种艺术,成为三川人民心中的土族版京剧。
嘛尼会
嘛尼会普遍存在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三川地区的土族村落,是土族中老年基于宗教信仰,以民间庙宇为基地自发组成的,于每月固定的日期到庙中进行活动。嘛尼会的规模一般都不大,其成员从十几人到几十人不等,组织相对松散,没有入会和退会仪式,进出自由,也没有正式的规章制度。但它有自己的首领,有专门的经文,有常规性的和随机性的活动,有共同的群体认同,有约定俗成的习惯对群体进行整合。
土族中的嘛尼会已有悠久的历史。用土族老人的话来说,嘛尼会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土族有多长的历史,嘛尼会就有多长的历史。但嘛尼会的具体起源已不可考。据笔者推断,嘛尼会的形成应当与藏传佛教在土族地区的传播有密切的联系。嘛尼会至少在明清时期就已存在,并延续至今。
二郎神装脏
“二郎神装脏”仪式项目位于海东市民和县官亭镇赵木川村,通过郭家庙举办庙会,开展神奇的“装脏”宗教文化活动,是土族民间宗教文化民俗之一。清代同治年间回族起义,河州地区汉民逃难到三川,来时把供奉的二郎神也抬到三川,放在官亭镇赵木川村郭家庙,后二郎神就永远没有回河州地区,常驻在三川。因此,赵木川赵家庙(郭、张、马、余、赵、斗等姓人)每年将二郎神装脏一次,一直延续到现在。
相关名人
朱海山
朱海山,名福南,幼年为僧时名锁南拉吉。1894年,他出生于青海省民和县官亭乡结龙庄一个土族农民家中。朱海山曾两度为僧,1947年出国,1980年圆寂于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的迦毗罗卫,终年86岁。
1918年,经喜饶嘉措大师介绍,朱海山追随班禅九世到北京,受任堪布厅堪布,并成为九世班禅对外活动的得力人物。1928年首任班禅驻南京办事处处长,并兼任南京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及藏事处处长等职。
朱海山热忱开拓青海教育事业,鼓励、帮助各族青年赴外地求学,并竭力在民和官亭一带开办小学。1927年,他以九世班禅的名义保送西宁筹边学校的一部份中学毕业生进人山西法政专科学校、山西航空学校、北平无线电学校等校学习,这些人入学后在生活上还受到他的资助。1930年春,青海籍的中学毕业生30余人去南京求学遇挫,长期滞留南京,生活上遇到很大困难。朱海山为之四处奔走呼喊,同年十月经批准在中央政治学校中附设了蒙藏班,解决这批青年的升学问题,并给予青海籍学生补习一年的条件。1932年又分为农牧和教育行政两个组,学习两年给予大专文凭。1933年,由朱海山提议,在班禅等人大力支持下,蒙藏班扩大为蒙藏学校,设有专科及初、高中班,并假南京和平门外原陶行知先生的晓庄师范学校校址开课。在他的倡议下,每年从青海、绥远、西康等地招生,成为惯例。1933年,他借第一次回家省亲之便,在青海各地招收各民族的适龄儿童40余人,送往南京,在班禅驻南京办事处附设的补习学校中就读。
1934年,他第二次回家。鉴于当时官亭地区只有有名无实的村塾三处,时开时关,且无固定校址,学生就读十分困难的状况,他利用逢集之日,向群众宣传办学之利,讲解“要想地方文明富裕,必须开创文化教育”的道理,号召地方人士出钱出力,集资办学。以三个多月时间建成教室三座,教师宿舍20多间,成立起民和县官亭小学校,学生达128名。1936年,他又带头捐银币1000多元,动员官亭附近各乡集资兴建了六处初级小学。不久,又在他倡议下,创办了官亭女子小学。当时民风闭塞,号召女童入学,阻碍颇多,但在他的努力下,建校之初,即有30多名女童入学。这些学生中的一些人,在解放后成为骨干女教师,对地方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1937年夏,在他的奔走下,官亭学校改名为中央政治学校西宁分校直属官亭中心小学校。自此师资优越,经费充裕,学生增至500多人。
在集资办学的同时,朱海山对启迪民智、移风易俗也十分重视。1936年,他以募捐的办法,创建了官亭图书馆。并分别从南京、北京等地不断寄回报刊,购置碑帖、《四部备要》、《二十四史》、《万有文库》、《青年文库》、佛教典籍等。1938年,在辛亥革命纪念日前夕,他又动员学校师生演“文明戏”,亲自导演,宣传男女平等、不识字的害处、赌博的下场、吸鸦片的危害等针对时弊的内容。1936年、1937年,他在官亭号召并开展了禁止缠足的运动和严厉的禁吸鸦片活动,移风易俗、造福乡里,深受人们的尊崇。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30 00:10
目录
概述
地区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