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宝
土族民俗
“来宝”是一些三川土族村庄仍然保存的一种祭习俗。流行地为中川乡民主村、官亭镇的喇、鲍家等村寨。尤其以民主村的“来宝”最为典型。
基本介绍
“来宝”这一称呼,是汉语借词,意为神佛保佑,驱除不祥,吉祥发达。
表演流程
(一)
民主村进行“来宝”表演的时间是正月十五日。表演者为两人,所选的两位“来宝”一老一少,只有身体健壮,家庭和睦、子孙兴旺,才可能选为“来宝”。由庙会的组织---“排头”确定人选,并负责傩祭活动。从正月十一日开始选“来宝”,必须在两天内确定人选。被选定的“来宝”,沐浴斋戒后,就住在庙里,排头家进餐。十五日上午,两位“来宝”翻穿羊皮袄,拿一条彩绸束起裤腿,赤脚,各戴面具。老者面具神情慈祥,留须;少年面具憨厚淳朴。“来宝”装束一毕,和众人一同上庙祭祀地方福神,该村庙供奉九天圣母娘娘和摩羯龙王。“来宝”向地方神下跪,庙倌主持祭奠仪式,上香并致祭词后,将祭酒洒在“来宝”头上,意为庙神已经认可“来宝”成为其弟子,并且可以传达神的旨意。“来宝”三叩首后起立,从庙倌手中接过一面牙旗,随锣鼓声起舞。基本表演动作是抬起右脚,左手持旗,举起右手,向左旋转数圈,然后调整脚步,又向右旋转。两“来宝”对舞一阵后,向众人拱手作捐,并致新年祝词“喔,祝各位老人,各位地方官员,全村的人们在新年吉祥平安!”众人起立同声回答:“来宝老人家新年头上吉祥平安!”“来宝”出庙门绕村庙一周后,便领着排头边舞边走,上寺院拜年。此地的寺院叫元通宝佛寺,寺主是夏让活佛,己转世到第二代。进入寺院,向佛祖献舞后,行叩头礼,然后再前往各个喇嘛的僧舍拜年,喇嘛在门口设香火,供年馍、酒及果品之类的食品,但不向“来宝”叩首,只是恭立于大门里面向“来宝”致词祝福。
(二)
“来宝”从寺院出来,便要到每户每家举行纳吉仪式。因户主多,两位“来宝”分头进行。“来宝”到来时,东家已在门口设香案,献上供品,门里下跪迎接“来宝”。“来宝”跳上几圈舞后,做出一些滑稽动作逗笑东家,将手持的旗杆横过来向东家作揖并问好“霍坚老年家主什尼阿莫先!”(意为“霍尔家的老人家新年好!”)东家亦向“来宝”问好,敬酒,“来宝”接过酒杯,致祭词“喔,东家,向月亮、太阳、土地、苍天、老年人要有虔心!我说的不是‘来宝’的话,而是地方福神和寺主老爷的吩咐。”在正月十五的一天,把诸神请来,供在大场上祭祀,戊时在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的山头上需要放火。要问为什么?是因为把民间的病痛灾难、口舌是非、妖魔鬼怪,统统都由福神和寺主老爷赶到远方的黑山后头、黑河中间。接着,致新年祝词,其词全用土族语言表述,大意是:
后人们该当喇嘛就当喇嘛,该当俗人就当俗人。愿当喇嘛者,让他在宗喀巴的座下,学好经文,成为赵化山城和寺里的大喇嘛!
对为俗者应当是,送到学校,教会圣人的文墨,通达官场、民间的礼节,成为有功名、有声望的人才!
对女儿们应当是,从针线抓起,学好茶饭,在大家庭里能够应酬各种人情礼节,与富豪家结为姻亲!
对务劳庄稼者应当是,从前一年做好准备,不误农时,种一升打一斗;种一斗,打一石;种一石,收千石!
对饲养牲畜应当是,骡马成群,牛羊满圈。
总的应当是,从今以后,祝你库里有银,仓里有粮,身上有衣,槽里有马,像泉水一般发旺,像海水一般长流不息!
以上祝词全部用土族语言表述,层次分明,娓娓动昕。致词毕,“来宝”将杯中的酒向东家门内主人头上泼去,以示福神和寺主老爷的祝福应验。主人起身再次向“来宝”敬酒,“来宝”揭开面具饮用,随从庙倌等亦接酒饮过,将主人供桌上的年馍收取,作揖告别,其间,有两户人家要请“来宝”吃饭,一家上包子,一家炒菜。
“来宝”转完全村,时值傍晚,众人己聚结在大场上,等候“来宝”进场。在场地的正上方,扎起帐篷,供着地方福神的神案,神案前面献满了香火和各种祭品。两位“来宝”进场后对舞一阵,然后摘去面具,叩头谢神。又转身向众人磕头,并致歉词:“我们俩人跳得不好,只是应了个差,请大家原谅。”众人也跪下向“来宝”回礼,齐声说“桌波嘎巴!”(土族语:辛苦了!)
(三)
正月十五日的晚上四面山头上举行的柴祭仪式和村庙的跳火堆,由“来宝”主持举行。举行柴祭的四个山头是:东北方的哈拉克界,西北方虎浪莫儿,正东方卡岗,正西方多浪当当。放火堆的人由排头指派,临行前,“来宝”在锣内端上年馍送给点火的人,意为秉承神的旨意,正式委派他们祭火驱邪,剩下的酒大家一起分享,家家户户送给“来宝”的年馍,也要分给在场的众人。散会后,庙倌领上“来宝”暂住庙中,等天一黑,与众人一齐送火把。
家家户户将铺在正房地上的麦草打扫干净,堆成火堆,院里放一堆,大门外放六堆,连同院里凑成七堆,“七”意味着“去”了,晦气邪物消散了。此外,每户还用柴草扎作一支七尺余长的火把,上箍七道腰,插上香和钱马,立放在伙房门后。
夜幕降临时,先由庙倌和排头敲响锣鼓,在村庙里烧香,接着点燃庙门前的火堆,边敲锣,边跟“来宝”从村南往北走。守候在四山头点火的人,看见庙台上的火光,便在山上点起火来。村里各户人家也争先恐后地点燃火堆,每人从火堆上跳过,借以消灾免祸。各家各户都有一人点燃早已制作好的火把,穿过每个房间驱赶鬼怪邪物,出门后挥舞着火把,直奔送火点,待火把燃尽,才能返家。出嫁的姑娘,连续三年在娘家躲火,过了十五才能回到婆家。家中遇有丧事,不满百天不过年,也不跳火。排头、庙倌和“来宝”送火到村北头的总排处。这时,“来宝”秉承神的旨意,串户纳吉、祭火驱邪等仪式宣告结束,卸下面具,并将翻穿的皮袄正过来。在返回途中,“来宝”一边敲锣,一边唱道:“沙古勒才呀,丁勒才!起马洛洛,牙乙儿才来。哈帮他本那都拉日,是尼拉日。”其中的“起马洛洛,牙乙儿才来”是一句衬词,歌词大意是:能发大财发大财,能发小财发小财。起马洛洛,牙乙儿才来。十五的晚上尽情地玩耍,尽情地笑。
晚上家家吃馄饨,这是用白面做皮,以掺有胡麻等油料的熟面做馅的面食。在包馄饨时,包进去一枚麻钱,谁的碗里若能舀上带钱的馄饨,将意味着此人交好运。排头请“来宝”和庙馆在家吃晚饭,以示答谢。
习俗特点
从“来宝”的扮演者戴面具、跳舞及举行纳吉仪式与火祭等情形看来,它应属于傩文化系统。然而,“来宝”与其它傩祭习俗相比较,有它自身的特点。
一是“来宝”习俗源于我国古代的火祭。火,是人类无数发现中最伟大的发现。火使人类改变了自身的生存条件;火改变了饮食习惯,增强了人的体质,使人变得更加聪明和智慧;火在夜间还有驱逐野兽的巨大威力。在古代的大傩习俗中,火还具有驱邪逐疫的特殊功能。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因作方相十二兽舞,欢呼周遍前后,省三过,持炬火送疫出端门。门外驺骑传炬,出宫司马阙门,门外五营骑士传火,弃洛水中。”
由于对火的崇拜,就有了原始人类想象中的火神,形成了最初的火祭习俗。相传,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炎帝就是以火作为图腾徽饰,被人称之为烈山氏。烈山氏属于西羌的一支,曾长期活动于古羌水流域。如今民间流行的“社火”,来源于对土地神和火神的祭祀。据有关古籍记载,人们祭祀的土地神是共工氏的后代句龙,火神是祝融。因为祝融是古代司火的官员,据说他是制琪的孙子。在他当火官的时代,一时缺乏管理土地的官员,于是又让他兼任“后土”,这样,“社火”二字似乎就连在一起了。即祝融既管火,又管土地。从西北地区城乡的“社火”来看,以各种艺术表演为主,但是,传统“社火”中的娱神色彩很浓厚,先是上庙迎喜神,“社火”队在会首的率领下,聚集于庙前,叩首、烧香礼仪完毕后,将所有的节目表演一番,喻意“敬神”。在“社火”表演中,也有戴面具的。《隋书·柳或传》载“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炼巨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装,倡尤杂戏,诡状异形……”另外,还有一些资料也在表明,关陇、秦岭山区的“社火”表演中有面具,旨在驱邪、祈福。正月初五时,“社火”扮演者到每个人家驱邪送瘟,有人把小孩放在堂屋中央,让关老爷从小孩身上跨过去,当地称为“过关,”保佑小孩无病无灾,健康成长。山西关中及青海一些农村,还有送瘟神仪式。即正月十六日晚上,在一个选定的时辰内,三声炮响后,人们送瘟神时,“社火”队敲打响器尾随至村边,将瘟神牌扔到河里。然后,焚烧黄表纸(意为符)三张,再鸣炮三声,众人向河方向三叩首后,悄然回村,到预定的地点,围着旺火进行通宵达旦的演出。“社火”表演中的这些民间宗教议式,以及不少地区在正月十五晚上的跳火习俗,都与火神、驱邪的傩祭有关。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社火”从祭祀功利性向自娱性发展,成为以歌舞为主的群众性娱乐活动。而中川民主村的“来宝”表演,其傩祭特征仍得以保留。
二是“来宝”的扮演者身份特殊。巫或者萨满,作为神的代言人,是一种固定的角色,巫在大型傩祭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不可随便替换。“来宝”则可以由普通老百姓来扮演,在庙神前,经庙倌举行一种祭祀仪式后,庙神就认“来宝”为弟子。这样,“来宝”在举行纳吉驱邪仪式时,尽管在传达神喻,但是,他不是以巫那样的特定身份来传达的。而是以“弟子”的自身形象出现的。“来宝”翻穿皮袄,戴面具,本身具有神性特征。青海民间“社火”中,也有翻穿短羊皮褂子的牧羊人角色,只是不戴面具。这个角色就是哑巴。人们说,“哑巴不说话,社火里头最为大”。可见,这种牧羊人的装束,无疑是游牧民族中奉祀的神,并且他的地位很高。与古羌人有渊源关系的藏族,亦崇羊为神。《唐书·吐蕃传》记载“其俗重鬼右巫,事羱羝为大神。”对此,我们又不得不追溯到古羌人的信仰习惯。河湟流域是古羌人的活动中心,史书上对羌字的解释是,“羌,西戎牧羊人也。”古羌人崇羊习俗,对后来者的影响不久及于汉族文化,也同样及于藏族文化和土族文化。
“社火”作为一种独特的综合艺术形式,因屯田、戍边、移民等原因,由内地的汉族带到了西北。牧羊人的神性形象,在“社火”中既以土著神、又难于进行语言沟通的“哑巴”而出现,在土族和藏族的信仰习俗和民族文化中,他戴上面具,完全以一种主宰者的身份,举行驱邪纳吉仪式。中川乡土族的“来宝”,行至每个人家举行纳吉仪式献舞,以神的旨意差人祭火驱邪等等。这些以自身特有的面具、装束、舞蹈表演及火祭活动,显示出土族文化的个性。而不同地区的藏族和土族中以牧羊人作为装束的傩舞表演,又具有各自的地方特点。
热贡的苏乎日村藏族和土族杂居,在这个村的六月傩祭活动期间,表演一个叫“则柔”的舞蹈,在扮演的六个角色中,有四人翻穿羊皮袄,二人翻穿藏袍,二人戴牦牛头面具,二人戴羊头面具,一人打花脸,双手端一盘供品。舞蹈模拟牲畜的配种,产牛犊等动作,还再现种地、收割、打碾等生产过程。这些表演虽然简单,却显得自然、质朴,自始至终洋溢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欢乐之情。表演者所戴的牦牛头面具和羊头面具正是他们的图腾崇拜物。
分布在四川和甘肃交界处的白马藏人,表演一种称之为“曹盖”的傩舞。“曹盖”是面具之意,跳曹盖就是戴着面具跳神。跳神的曹盖浓眉,圆眼,虎齿,额上有双蛇盘绕,还并列着三个人头,形象凶猛恐怖,系用整木雕成。跳神者头上披有牦牛尾,身披五色花袍。白马人的傩舞分为“曹盖”和“十二相”两类,前者以表现本部族祖先(图腾)的生活、传说为主,故各部有所不同。如黑熊部的戴熊头,白熊部的戴熊猫头,蛇部的戴二交蛇面具等。各种曹盖都是翻穿羊皮袄,扎一大羊尾,手持牦牛尾翩翩起舞。
跳曹盖与十二相,一般是从正月初五到十五演出,以十五夜间驱鬼、祭火神为高潮。清晨,姑娘小伙围着山火跳锅庄,随着一声三眼铳的巨响,寨内外火枪号角齐鸣,在鼓、钹的伴奏下,举寨人拥着四个头插雉尾,翻穿皮袄“长着”巨尾的三眼神和两位女神,舞入寨中空旷地。三眼神先表演激烈厮杀的“史剧”;接着是“二羊相斗”的表演,跳跃搏斗,激烈壮观;随之是两位女神起舞,表演妇女日常生活情景;最后是一对公母猴的演员表演。演出的高潮是赶鬼、祭火。举寨人随众神在寨前寨后、田间赶鬼,然后去每家住户驱邪,众神进屋时,要用牦牛尾和短棍叩击门、屋及主人,并绕火塘叫跳,主家要备酒食答谢。众神将寨内外邪魔统统赶走,举寨大吉。祭祀在铳枪声、鞭炮声、欢呼声中结束。
白马藏人不同部族之间不同的图腾标志和他们保存“历史记忆”的傩舞,显示着各自民族文化的原始古朴。但是,与土族的“来宝”相比较,在牧羊人的装束和正月十五夜里祭火、驱邪等方面是相似的。度修明先生在《傩戏·傩文化》一书中认为“各种曹盖都是翻穿羊皮袄,扎一大羊尾,手执牦牛尾翩翩起舞,这是白马人以羊为总图腾的氐羌后裔的缘故。曹盖所要表现的是‘老祖宗的生活、功业’或‘人的由来’。”
可见,以牧羊人为装束的傩祭活动,不仅存在于三川、热贡两地的土族中,同时也见之于不同地区的藏族。不论它们的表现特征如何,但都能追溯到古羌人的生活、习俗和信仰这一源头。民族的渊源关系、民族文化的传承关系、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影响、远古历史的记忆等等,民间的傩祭习俗为我们认识这些问题提供了具有活形态的宝贵资料。
三是“来宝”的傩祭仪式与其它宗教的融合。自从藏传佛教传入土族地区,各地兴建寺院,广招寺僧,佛教对当地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但是,对驱邪纳吉等涉及村寨、住户、人家的民间宗教行为,佛教又无法完全替代。这样,“来宝”在实际生活中既要发挥以往的各种功能,又不能不与佛教保持一种融洽的关系,借以继续维持自身的生存。从现有的情形来看,这种关系是一种从属的关系。“来宝”出了村庙后,首先要上寺院拜年,而喇嘛们却不向“来宝”叩首。“来宝”向每个人家致辞祝福时,说这是秉承地方福神和寺主老爷的吩咐。而在三川土族的“纳顿”、热贡地区的六月傩祭等大型活动中,由巫来主持各种傩祭仪式,与佛教没有多少关连。
参考资料
“来宝”---三川土族的民间傩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委员会.2013-1-17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2 08:41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表演流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