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辅彬
广西老教授协会副会长
万辅彬,男,汉族,1942年9月20日生于安徽省繁昌县旧县镇(现新港镇),中共党员,二级教授,1963年9月参加工作,2011年9月退休,广西民族大学(原广西民族学院)原副校长,曾任广西工程职业学院院长。
人物经历
万辅彬,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兼职博士生导师,广西高等学校首届教学名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广西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1947年-1953年7月,先后在繁昌县旧县镇(现为新港镇)小学、义合小学、城厢小学读书.
1953年9月-1956年7月,在繁昌县初级中学读书。
1956年9月-1959年7月,在安徽师范大学附中(现为芜湖市第十一中学)高中读书。
1959年9月-1963年7月,在安徽大学物理系学习。
1963年9月-1973年6月,在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任编辑,撰写科教电影剧本7部,全部投入拍摄发行。
1970年5月至1973年6月在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劳动。
1973年7月,由文化部“五七”干校调入广西民族学院(现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任教。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并先后担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院长助理。其间1989年4月至1990年7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进行学术访问。
1993年8月—2002年11月,任广西民族学院副院长。
2007年12月—— 任广西工程职业学院院长
研究方向
1.北流型铜鼓矿料来源及铸造遗址研究,广西重点课题,1985-1986年。
2.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铜鼓矿料来源与声学特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0-1992年。
3.世界铜鼓王的铸造工艺研究及复制 广西九五攻关项目 1996-1998年,资助额度8万元
4.麻江型铜鼓振动模式及调音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1-2002年,资助额度6万元,学院配套6万元
5.运用现代物理技术对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古乐器铜鼓进行综合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1年12月——2005年12月,资助额度17万元,学院配套17万元。
6.“越南铜鼓铅同位素考证”,广西民族学院重点资助项目,2001年9月至2002年12月,资助额度0.5万元。
7.铜鼓文化的保护、继承与发展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3年9月至2005年12月,资助额度7.5万元,学院配套7.5万元
8.壮族铜鼓生律倾向研究,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3年7月至2005年12月。资助额度4.5万元,学院配套4万元。
9.科技进步是企业永恒发展的动力,中国石化茂名石化分公司项目,2003年8月至2005年5月,资助额度20万元。
10. “参与式”实验室评估研究与实践,广西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2001年9月至2004年8月,资助额度4.2万元(含学院配套)。
11.中国与越南合作建设“两廊一圈”可行性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重大项目,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资助额度85万元。
12.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濒危传统工艺调查研究,英国剑桥大学人类学系,2006年4月到2007年3月,资助额度1200英镑。
13.中加合作项目: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发展政策选择研究,2007年至2008年,资助额度22万加元。
14.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科技支撑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2007年至2009年,资助额度70万元(含广西配套经费)。
15.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广西在中国东盟开放合作中发挥桥头堡战略作用的战略研究——以越南为例2011年至2012年,资助额度35万元(含广西配套经费)。
获奖记录
1.北流型铜鼓矿料来源与铸造遗址研究(广西区科委项目)经广西科委鉴定,1988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
2.“古代铜鼓矿料来源的铅同位素考证”(发表在《物理》杂志上的论文)获1992年度广西科协授予的优秀论文一等奖。
3.《北流型铜鼓探秘》专著,1993年获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二作者)。
4.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铜鼓矿料来源与声学特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广西科委委托广西教委鉴定,1995年12月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
5.“越南东山铜鼓再认识和铜鼓分类新说”,获2004年第八届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6.后发展高校参与式实验室评估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7.《河池铜鼓》获广西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8.“科技支撑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获2011年政府决策咨询三等奖。
所获荣誉
1.1992年被评为广西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2.1992年作为在高等教育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3.2006年被评为广西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2019年12月12日获得中共中央组织部评选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社会任职
1.1998年以来,任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2.2006年4月起被聘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3.2006年4月起被百色市人民政府聘为百色职业学院顾问。
4,2007年7月起被聘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兼职博士生导师
学术团体兼职
1. 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主任
3. 中国科技考古学会理事
4. 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常务理事
5.广西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
6. 广西留学生联谊会(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7. 广西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
8. 广西行政管理学会副理事长
9. 广西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
10. 广西老教授协会副会长
11.广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12.广西徽文化恳谈会负责人
13.广西安徽商会顾问
出版图书
发表论文
著作
1.《中国古代铜鼓科学研究》,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10月
2.《北流型铜鼓探秘》,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月
3.《探索原子世界的奥秘》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月
4.《技术进步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2005年5月
5.《后发展高校“参与式实验室评估”理论与实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8.《铜鼓》,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3月
6.《人类学视野下的传统工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
7.《中国科技史研究方法》,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
编著
1..《弘扬民族科技——促进西部开发——第五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8月
2.《历史深处的民族之光》,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
3.《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9年10月
学术论文
(1)天文学史上科学与宗教的斗争 《物理教师》(广西)1981年第1期
(2)中国古代共鸣史话 《物理教师》(广西)1981年第1期
(3)充分发挥物理学史对物理教学的作用──重温钱三强给《物理教学》的一封信 《物理教学》 (江苏)1985年第4期
(4)波尔、原子科学、哥本哈根精神 《广西物理》1985年第4期
(5)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
(6)试谈物理学前沿与基础物理教学 《物理通报》1985年第8期
(7)关于推导输运系数的讨论《广西物理》1987年第3期
(8)阿佛伽德罗的分子假说和阿佛伽德罗常数 《物理》1988年第7期
(9)广西北流型古代铜鼓的铅同位素考证(第二作者) 《科学通报》1988年第5期
(10)俚人铸造铜鼓考 《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第二辑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本文 的英文稿在英国剑桥第6届中国科技史国际会议上宣读)
(11)广西冷水冲型铜鼓的矿料来源研究 《文物》1989年第1期(合作)
(12)广西崇左归龙斜塔考察《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89年第2期
(13)古代铜鼓调音问题初探(第二作者)《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9年第4期
(14)译文:关于边远地区的物理研究──澳大利亚的早期物理学史,《物理学史》1989年第 2期
(15)古代铜鼓矿料来源的铅同素考证《物理》1990年第3期
(16)麻江型铜鼓的铅同位素考证《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年第2期
(17)云南早期铜鼓矿料来源研究──兼论铜鼓起源问题 《考古》1991年第1期(合作)
(18)论灵山型铜鼓《考古》1991年第3期(合作)
(19)如何编好民族地区科技史志之管见《云南科技志通讯》1992年第1期
(20)婴啼频谱分析与初步研究(第三作者)《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第2期
(21)现代物理技术在铜鼓研究中的应用《广西物理》1995年第3期
(22)中国与西方金丹术比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第1期(合作)
(23)试论田东出土的万家坝型铜鼓《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24)论冷水冲型铜鼓的三个地方类型(第二作者)《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25)文理交叉的科研道路无限宽广──我的科研之路 《广西物理》1997年第4期
(26)在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中脱贫致富──恭城瑶族自治县科技兴农纪实(在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第四届国际会议上宣读)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4期
(27)夜郎国铜釜的铅同位素考证《在第四次国际金属史会议(日本岛根上发表)》1998年5月
(28)高等院校科研工作与科技创新《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3期
(29)驳“超常哲学”和“超常科学”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1999年第3期
(30)科协应大有作为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2期
(31)龙胆村访古散记,《民族艺术》,2001年第3期
(32)古代南方少数民族铜鼓铸造技术的发展传播及文化多样性 第九届中国科技史国际会议(香港)2001年10月
(33)唐代以前广西冶铜铸铜成就概览 第五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会议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2期
(34)从少数民族科技史到科技人类学,《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三期
(35)铜鼎与铜鼓的社会文化多样性的比较研究——兼议技术发展中的文化多样性,第六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会议,2002年8月
(36)从少数民族科技史到科技人类学,《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37)铜鼎与铜鼓的社会文化多样性的比较研究——兼议技术发展中的文化多样性,第六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会议,2002年8月
(38)铜鼓与铜鼓社会文化功能比较,《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39)越南东山铜鼓再认识与铜鼓分类新说,《广西民族学院》(哲社版),2003年第6 期
(40)第六届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论文集序三,历史深处的民族之光,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41)铜鼓科学研究方法,历史深处的民族之光,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42)科学史家席泽宗院士,《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1期
(43)院士慧眼观天文——科技史学家访谈录之一,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1期
(44)科学史家柯俊院士,《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2期
(45)“钢铁大师”的冶金情缘——科技史学家访谈录之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2期
(46)科技应用:科技人类学本土化的新走向,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2期,
(47)科学史家李迪院士,《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3期
(48)走进少数民族科技史——科技史学家访谈录之三,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3期,
(49)建立参与式实验室评估互动机制的基本原则,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3期,
(50)在互动中评估 在评估中建设——高等学校“参与式”实验室评估研究与实践,南宁:《学术论坛》
(51)独立设实验课带动实验教学改革(第二作者),上海:《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年第7期,
(52)广西高校实验室评估工作特点和基本经验,南宁:《高教论坛》,2004年第2期
(53)著名数学家家吴文俊院士,《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4期,
(54)著名科技史学家朱清时院士,《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1期
(55)中华传统科技文化必将复兴,《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1期
(56)中国科技史建制化与走向世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2期
(57)疑似之迹 不可不察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
(58)科技史学家刘广定教授,《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
(59)铜鼓起源、发展、传播与文化多样性,《科学与艺术》,2005年第二期
(60)技术工具理性与道德价值理性的时空追问,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第1期(第2作者)
(61)用技术预见整合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改革与战略,2005年第8期(第2作者)
(62)越南铜鼓及相关器物金相分析,桂林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3作者)
(63)听从内心的呼唤,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5年第4期,(第2作者)
(64)“席泽宗星”永远照耀着我们,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9年第2期
(65)与科技史家对话,向学者睿智问津,《中国科技史杂志》,2011年第32卷,第一期(总130期)
访谈录
(1)(万辅彬/问,席泽宗/答)院士慧眼观天文,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4年第1期
(2)(万辅彬/问,柯俊/答)“钢铁大师”的冶金史情缘,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4年第2期
(3)(万辅彬/问,李迪/答)走进少数民族科技史,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4年第3期
(4)(万辅彬/问,朱清时/答)中国科学文化必将复兴,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4年第3期
(5)(万辅彬问,刘钝答)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5年第2期
(6)(万辅彬/问,刘广定/答)疑似之迹,不可不察,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5年第3期
(7)(万辅彬/问,江晓原/答)听从内心的呼唤,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5年第4期
(8)(万辅彬问,张秉伦答)科技史研究应文献与实证并重,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6年第1期
(9)(万辅彬问,何丙郁答)乐为中西文化架桥铺路,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6年第2期
(10)(万辅彬/问,陈美东/答)观时顺变 应势有为,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6年第4期
(11)(万辅彬/问,华觉明/答)“铜心”未泯,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7年第1期
(12)(万辅彬问,李志超答)传承国学薪火,阐发天人古义,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7年第2期
(13)(万辅彬/问,黄一农/答) 从天文到人文,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7年第4期
(14)(万辅彬/问,陈久金/答)探索·创新·解码,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8年第1期
(15)(万辅彬/问;吴国盛/答)走向西方科学史 走向科学通史,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9年第2期
(16)(万辅彬/问;王渝生/答)从科学史家到科普名家——中国科技馆研究员王渝生访谈录,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9年第3期
(17)(万辅彬/问;干福熹/答)让中国古玻璃研究走向世界——干福熹院士访谈录,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9年第4期
(18)(万辅彬/问;李家冶/答)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的心路历程,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10年第1期
(19)(万辅彬/问;赵匡华/答)文献钩沉炼金术 实验求证化学源,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10年第2期
(20)(万辅彬/问;席龙飞/答)席龙飞教授的古船情结,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10年第4期
(21)(万辅彬/问;廖育群/答)终尝之约——口述史会议中的“访谈”与“口述”,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11年第1期
(22)(万辅彬/问;陆敬严/答)研究中国机械—广索博求 复原古代兵器—锲而不舍——科技史家陆敬严研,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11年第2期
(23)(万辅彬/问;陆敬严/答)研究中国机械—广索博求 复原古代兵器—锲而不舍——科技史家陆敬严研,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11年第2期
主要事迹
担任广西老教授协会副会长以来,以身作则,积极参加广西老教授协会、广西科协和广西老科协组织的科普演讲团及银龄活动,2005至2018年,在南宁市、玉林市和百色市做了30多场科普演讲,对象包括中小学生和广西工程职业学院的大专学生,每场听众500人以上,最多时有1500余人,为普及青少年科普知识作出了重要贡献。2010年担任广西民族大学关工委副主任以来,筹划组织广大“五老”同志开展“十大员”和“十个一”活动,倡导创立旨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思湖大讲坛”并积极参与演讲,2012至2019年间到校团委、管理学院,广西工程职业学院等单位和部门作“青春梦托起中国梦”、“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之梦”等为主题的20多场演讲。
学术讲座
5月12日,外国语学院东南亚研究所“百家讲坛”之“万辅彬教授谈铜鼓文化与铜鼓研究”专场讲座在基地楼202室举行,万辅彬教授讲述了铜鼓文化、铜鼓文化的传播、研究以及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万辅彬教授分别从铜鼓的含义、起源、社会文化功能等方面对铜鼓文化进行阐述。他说,数以千计的铜鼓出土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其“铸铜为之,虚其一面,覆而击其上”,极具地域特色。众所周知,铜鼎在古代有着多重的社会文化功能。万辅彬教授则认为,铜鼓比铜鼎具有更丰富的社会文化功能。铜鼓作为打击乐器问世,又作为权力象征的礼器,具有传递信息,指挥军阵的功能。铜鼓还可用以赛神、祭祀,同时也是财富的象征。万辅彬教授说,铜鼓是流传千古的青铜艺术瑰宝。它雄浑的鼓声给众多古老民族世世代代带来欢乐,它以无穷无尽的奥秘,诱发着人们不断去思考和探索。
万辅彬教授还结合图片介绍了有关铜鼓的类型、主要纹饰等方面的知识,并提出自己的分类新说。同时指出,为了便于国际学术交流,最好还是采用黑格尔分类法,适当加以补充和修订。铜鼓文化是跨国文化,应该有国际视野,应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铜鼓文化是各民族的共同财富。
对于铜鼓的研究,万辅彬教授认为铜鼓不仅是一本不成文的民族文化百科全书,而且也是一个丰厚的民族科技史的资料宝库。隐藏在铜鼓上的很多信息还未提取,很多秘密还未揭示,铜鼓研究呼唤自然科学研究者的加入。最后,万辅彬教授以自己做过的工作为例,就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铜鼓研究中的作用做了详细说明。他说,铜鼓文化必须加强多学科、跨学科的合作,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期待与自然科学的专家结成联盟,开拓铜鼓研究新局面。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25 21:2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