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帖》为《
十七帖》丛帖第十一通
尺牍。
草书,9行,82字。在《七十帖》中,
王羲之叙及自己已届“年垂耳顺”,并对自己的身体表现出担忧的情绪,并希望一游汶岭。
足下今年政七十耶?知体气常佳,此大庆也。想复勤加颐养。吾年垂耳顺,推之人理,得尔以为厚幸,但恐前路转欲逼耳,以尔要欲一游目汶领,非复常言。足下但当保护,以俟此期。勿谓虚言,得果此缘,一段奇事也。
足下今年刚好七十岁吧?知道你身体很健康,这是大可庆幸的事。推想你会勤加保养。我即将六十岁了,按照一般的人生规律,能活到这个年纪也不容易,算是我的大幸。但担心往后的身体变坏,可能会窘局难堪。正是这个原因,我想近快到你蜀地,一游汶岭。这不是随便说一说的,足下你尽管多加保养身体,等着我来游的这一天。不要以为是虚言,如果能完成我们这一计划,可以说是当今的一段奇事了。
“政七十”之“政”字为“正”,王羲之祖父名正,晋人避家讳甚严,故王羲之尺牍中凡遇“正”字均改写为“政”,而“正月”则改写为“初月”。汶领即今之
岷山,晋时在
汶山县境。
汶山县在今成都北面。而峨眉则在成都南面,都是当时
益州境内的名山。
“和”就是和谐,就是统一;“违”就是
违拗,就是变化。
孙过庭有一句名言:“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即是说,要在和谐中求违拗,统一中求变化。它不仅适合于
楷书和
行书的
章法,更适合草书的章法。所谓“和谐中求违拗”,就是善于把章法中互相矛盾的因素统一起来。如《七十帖》中,“足”字轻,“今”字重;“耶”字柔,“知”字刚;“也”字直,“想”字曲;“垂”字肥,“推”字瘦;“但”字方,“转”字圆;“尔”字疏,“要”字密。轻重、刚柔、曲直、肥瘦、方圆、疏密本是截然相反的,王羲之却把它们统一于一篇草书之中,和谐而不紊乱,丰富而不单调。
所谓“统一中求变化”,就是在风格一致的条件下把相同的字、相同的单体乃至相同的笔画千变万化,以避免过度的重复引起人们感官的厌倦。如《七十帖》中“下”字三点有呼有应,“佳”字四横有伸有缩,“顺”字三竖有粗有细,“路”字两撇有藏有露;两个“但”字前小后大,两个“常”字前欹后正,两个“耳”字前短后长,两个“也”字前重后轻。真是“字字异性,行行殊致”,“众巧百态,无尽不奇”。
清
包世臣在《
艺舟双楫》所附《十七帖疏证》:“右军祖名正,故讳作政。抚以太宁二年自归,至
兴宁三年卒于
益州,历四十三年。前在敦所,已洊历
显职,史虽不言其寿数,大都七十余矣。”
黄君《〈十七帖〉研究》:“王羲之比
周抚小十一岁,周抚70周岁应为公元361年即升平五年,这一年羲之59岁,正是‘年垂
耳顺’的时候。”所以可以肯定《七十帖》)当是
361年即羲之逝世当年所写。
王羲之得年五十九,帖中称“吾年垂耳顺”,则此帖写于羲之卒年。清代
鲁一同根据《七十帖》所言,将帖文作为断定王羲之生卒年的证据。鲁一同参考
周抚卒于
365年(
兴宁三年),从而断定王羲之卒年不晚于365年。又由此上推五十九年,遂将王羲之生年定为
307年(永嘉元年)。其实,周抚虽卒于365年,但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一年周抚正七十岁,周抚得年
史乘又失载。《七十帖》所说两人的年龄,只能说明两人的年龄之差是十一岁左右。由此可知周抚的得年是七十四岁。再者,可知《七十帖》写于王羲之五十九岁许。
《
十七帖》中的多封信札,是王羲之写给他的老朋友
益州刺史周抚的。因为第一封信开头是“十七”二字,于是统称为《十七帖》。《十七帖》丛帖共二十九帖,目录如下:
《
十七帖》目录主要依据收藏于
香港中文大学的孔氏岳雪楼本《十七帖》,孔氏岳雪楼本为“僧权”全本,摹刻于
南朝梁内府所藏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