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儿高
中国古代琵琶传统大套文曲
《月儿高》是一首著名的中国古代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所作年代及作者均不详,相传为唐玄宗所作,其产生背景与《霓裳羽衣曲》酷似。现存最早谱本是明代嘉靖年间的手抄本《高和江东》中的一曲,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和古筝曲,是器乐艺术中描写月亮的极品之作。
乐曲流传
《月儿高》最早是明代嘉靖年间的琵琶谱手抄本《高和江东》中的一曲,清嘉庆年间蒙族文人荣斋所编的《弦索备考》(1814年)中亦收录此曲。1818年,琵琶演奏家华秋萍先生把它编入他的《琵琶谱》当中,这个版本也是最初的刊印版本。后李芳园在编印《南北派十三大套琵琶新谱》时,根据此曲的风格及特点与白居易诗《霓裳羽衣舞》中所描述的情节相似,故更名为《霓裳羽衣曲》。建国以后,作曲家、指挥家彭修文又将其改编成合奏曲,保存了原曲的结构、旋律和风格,添加了二胡、箫等抒情乐器,使得乐曲更加细腻优美,音色更为柔。1960到1961年之间,王巽之卫仲乐琵琶谱发给他的学生孙文妍项斯华范上娥进行打谱(指尽力复活古谱的音乐原貌),并在1961年全国古筝教材会议上提交了此谱。会上,筝曲《月儿高》被列为全国古筝专业教材。
各种版本
不同版本的《月儿高》曲谱,音乐标题也各不相同,分别是:
《高和江东》:散起、桂枝香、解三醒、玉胞肚、金络索、画眉序、红绣鞋;
弦索备考》:散起、桂枝香、解三醒、玉胞肚、金络索、画眉序、红绣鞋、散收;
《华氏琵琶谱》:海岛冰轮、江楼望月,海峤踌躇、银蟾吐彩、苋露满天,素娥旖旎、浩魄当空、琼楼一片、银河横渡、玉宇千层、蟾光炯炯、玉兔西沉。
古筝谱《月儿高》承袭了卫仲乐先生的琵琶谱的标题,即华秋苹琵琶谱》中《月儿高》的标题。
(曲谱来源:)
乐曲赏析
《月儿高》主要描述月升到西沉的过程,全曲华丽缠绵,极具舞蹈性,描写了月亮从海上升起直到西山沉没这一过程中的种种景色和意韵。这里有浩瀚的海涛,也有涓涓的细流;有幽静的庭院,也有广阔的田野;有如洗的碧空,点点的繁星,也有奔流的江河,清凉的风露;既有对现实世界的精致描写,又有对月中世界的绮丽想象。整个画面银光灼灼,诗意朦胧,令人迷醉。全曲共分十二段。
第一段散板长轮音型重复,富有戏剧性。最后以全曲的首句作为全曲的终止乐句,描述玉兔西沉,周围一片幽静。
全曲古朴动人,委婉缠绵,优雅华丽,舞蹈性极强,颇具大唐风韵。
演奏技巧
散板乐段内容为夜空中流动的云彩伴随着月亮慢慢升起,描写夜空朦胧变幻的景色。音乐气质要求平和、大气,音色、音质要求宽厚、深远。变徵音要按准。第一二乐段是描绘月亮清丽气质的重要段落,旋律非常漂亮,冰轮即月亮,阴阳学中太阳为阳,月亮为阴,踌躇指的是月亮在夜空中徘徊的犹豫不决的姿态,这一姿态使其显得特别妩媚、美丽。两段标题都体现了美、静、舒展、平和。要求延留音要长,句子方可连贯;动作要优美、舒展。第三四乐段音乐标题为银蟾吐彩和素娥旖旎,要求银蟾吐彩段,节奏伸缩比较大。第五六乐段音乐标题为浩魄当空和琼楼一片这两段都是典型的舞蹈节奏,速度比较快,点子比较密集。要求节奏注意快而不乱,点子要清晰。第七、八、九、十乐段描写月亮在千层玉宇中流动的宏伟气势。乐段开始应当平稳,在随后的演奏中后进入高潮。
社会评价
《月儿高》常常被人当做是传说中唐玄宗创作的《霓裳羽衣曲》,现今演出的舞蹈《霓裳羽衣曲》,就是直接根据《月儿高》的曲调编配的。《月儿高》的确具有非常强的舞蹈旋律,而其意境也和前人描绘的《霓裳羽衣曲》非常相近,所以该曲在有的时候也被称为《霓裳羽衣曲》。
《月儿高》是借助于情节的描写,而是通过音乐的艺术魅力使欣赏者不仅从 画面上去追求它的思想,更是从的情感变化中去领会,去获取更多的艺术享受 ,情景交融,声情并茂,以美的意境显现月亮的传神的手法。它是浪漫主义的产物,用乐曲的形式把人们的理想迫求灌注在音乐中。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4 04:44
目录
概述
乐曲流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