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注》是花城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郭象、向秀。该书主要是对于庄子的文章进行注解。
作者异议
关于《庄子注》的作者,有两种说法。
说法之一
一种是
向秀先作《庄子注》,郭象在向秀的基础上“述而广之”,加以发展。如是这样,现在流传的《庄子注》虽然吸收了向秀的一些成果,但主要的著作权应该属于郭象。
说法之二
另一种是向秀基本上完成了《庄子注》,只剩下《秋水》、《至乐》两篇没有注完就死了。郭象窃为己有,补了《秋水》、《至乐》两篇注,又改写了《马蹄注》,其余的各篇只作了文字上的加工。这样,《庄子注》的著作权应该主要属于向秀,郭象是次要作者。这两种说法一直并存,没有定见。但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多取前者而不取后者。
作者简介
郭象,字子玄。生于公元252年,死于312年。他早年家居,“州郡
辟召,不就。”后来被召为司徒掾,不久又升为
黄门郎。由于受到东海王
司马越的赏识,被引为太傅主簿。郭象善于名理,口才极佳。当时人反映,“听象语,如
悬河泻水,注而不竭”(《晋书·郭象传》)。
郭象的庄子注
在世界如何生成和存在的问题上,郭象继承了何晏、王弼的“有生于无”、“以无为本”的思想及裴頠反对贵无,主张崇有,没有派生万物的“至无”,万物都是自生,自生必须依赖有,一旦有消失了,万物便无法存在的观点,将这二者综合,提出了“
独化”这一范畴。什么是“独化”呢?就是万物都是自生自足的,没有造物者,也不依赖造物者而存在。“无则无矣,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不能为生。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而自生耳。自生耳,非我生也。我既不能生物,物亦不能生我,则我自然矣”。(《齐物论注》)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有中生无,那么,物从何而生呢?乃自然而生,自生自灭。因而就提出了“自然”说。物产生之后,它又是怎样存在的呢?
郭象认为,万物完全是自给自足的,“物各自造,而无所待焉”。“独生而无所资借”。这就是说,万物都是独立存在的,不必依赖造物主,也不相互依赖,各物之间没有关系。郭象在《齐物论注》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今罔两之因景,犹云俱生而非待也,则万物虽聚而共成乎天,而皆历然莫不独见矣。故罔两非景之所制,而景非形之所使,形非无之所化也……莫不
自尔。”所谓罔两,就是影子外边单薄的阴影,即影子的影子。按照一般的说法,罔两的存在依赖于影,影的存在依赖于形,形的存在依赖于造物主。但郭象却认为,罔两并不受影所制约,影也不受形所指使,形也不是无所化生。万物虽然聚集在一起总名为天,但却孤立地表现出来,其间没有相互依存的关系。郭象甚至认为,生与生也没有内存的依存关系。“夫死者独化而死耳,非夫生者生此死也。生者亦独化而生耳。独化而是,死与生各自成体”。(《知北游注》)总之,万物独化,万物自生,万物自灭,既不依赖于造物主,也无待于它物,它的生成、存在是没有原因的,是互不关联的。
郭象认为万物生而具有各自的本性,又叫天性。这就叫“物各有性,性各有极”。(《逍遥游注》)如大鹏能够高飞,蜩与学鸠只能低飞,椿木长寿,朝菌短命,这些都是本性的表现。而个体的本性各有各的
分限,即“本性之分”,简称“性分”,万物的“性分”都是自然生成的。人的性分也各有等差,具体表现在认识、才能、财富的占有、职业、社会职务等方面的差别。在“性分”面前,人们是无能为力的,这就叫“天性所受,各有本分,不可逃,亦不可加”。(《养生主注》)因此,人们必须“各安其所分”,只有“各安其分”,才能获得自由,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否则,便不得自由,陷入无穷的忧愁。例如野鸭腿短,这是它的“性分”,而“续之则忧”;鹤腿很长,这是它的“性分”,而“断之则悲”。所以,“知其性分,非所断续而任之,则无所去忧而忧自去也。”(《骈拇注》)了解了各自的“性分”,任其自然,不强行改变,就无忧愁了。
为了使人安于“性分”,排除一切的非分奢望,郭象又提出了“自足其性”的问题。所谓“自足其性”,即各自以其“性分”为满足,不必向外求索。“自足其性”可以消除事物之间的差别,而正因为事物各有差别,所以就更应该“自足其性”。他说:“夫以形相对,则大山大于秋毫也;若各据其性分,物冥其极,则形大未为有余,形小不为不足。苟各足于其性,则秋毫不独小其小,而大山不足大其大矣。若以性足为大,则天下之足未有过于秋毫也;若性足者为非大,则虽大山亦可称小矣。故曰‘天下莫大于
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大山为小,则天下无大矣。秋毫为大,则天下无小也。无小无大,无寿无夭,是以蟪蛄不羡大椿而欣然自得,斥鶕不贵天池,而荣愿以足。苟足于天然,而安其性命,故虽天地未足为寿,而与我并生,万物未足为异,而与我同得。”(《齐物论注》)如果仅从形体来看,大山无疑要比秋毫大得多。但是,因为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性分”,谁大谁小的比较就没有意义了。没有了比较,就可以自得其乐。
在认识论上,郭象强调“冥然自合”。冥,即
暗昧,泯灭差别。所谓“冥然自合”,就是消除一切差别,达到物我合一。
郭象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孤立的绝对存在,万物“未有不独化于玄冥之境者也。”(《齐物论注》)所谓“玄冥之境”,就是
混沌不分的境界,万物没有不是在混沌不分的境界中独化、存在。因此,世界是不可认识的。“若待蛇蚹蜩翼,则无特操之所由,未为难识也。今所以不识,正由于不待斯类而独化
故耳。”(《齐物论注》)这就是说,如果蛇依赖腹鳞爬行,蝉依赖羽翼飞行,没有自己独特的本性,那也不难认识。现在所以不能认识,正由于它们不依赖这类东西,而自己独化的缘故。简单地说,如果事物互相依存,就不难认识;如果孤立自存,就不能认识。人所能认识的仅仅是“性分”之内,而“性分”之外的则不能知,不可知。“所不知者,皆性分之外,故止于所知之内而至也。”(《齐物论注》)
他严格地划分出可知与不可知的界限,反对人们去实行由不知到知的转化。以为一旦超越性分之内去求知,只会失去本性之知。“外不可求而求之,譬犹以圆学方,以鱼慕鸟耳……比愈近彼,愈远实,学弥得而性弥失。”(《齐物论注》)追求性外之知,就好像让圆的学方,让鱼学鸟飞,越学越丧失自己的本性,最后连自己性分之内的知也会丢掉。他反对人们逾越性分去
外求的另一理由,是认为性分之内是有限的,而性分之外是无限的,“以有限之性寻无极之知,安得不困。”(《养身主注》)所以,人们的认识活动应该“足性而止”。只有不去追求无涯的性分这外,安于性分之内,这样才能使知与不知统一起来。“所以不以无涯自困,则一体之中,知与不知,相与会而俱全矣,斯以其所知养所不知者也。”(《大宗师注》)这样,知与不知在认识主体中达到了统一。
郭象认为,人生之所以有无穷的忧愁,不能自由。就在于人们主观上把世界一分为二,区分为贫富、贵贱、生死、寿夭、大小、苦乐等,如果消除了差别,万物齐一,就自然消除了忧愁,获得自由。怎样消除差别呢?关键在于“无心”。所谓“无心”,即取消一切主观活动,包括主观认识活动和主观的欲求。“夫使耳目闭而自然得者,心知之用外矣。故将任性直通,无往而不冥。”(《人间世注》)取消感性认识,又取消理性思维,就可以任性而行,无所不通,无往而不
冥合了。“皆冥之,故无二也”。“都无,乃冥合。”没有了自我意识,自然也就没有事物的差别。“死生变化,吾皆吾之。既皆是吾,吾何失哉?夫始失吾,吾何忧哉!”(《大宗师注》)死生变化,我都把它们看作是我,生也是我,死也是我,新也是我,旧也是我,这还有什么忧愁呢?人一有思想情感,就会患得患失,贪生怕死,就会有所“
滞碍”,不能“与变化为体”,不能做到“无不通”。所以,只有做到彻底忘掉自己,才能“与变化为体”,“无不通”。这样就获得了绝对自由。
郭象主张“无为”、“逍遥”的政治历史观。他以性分论作为他的政治历史观的理论出发点。他认为,当人们的性分决定人的现实活动,或者说人的现实活动充分体现人们的性分的时候,也就实现了“无为”的原则,这时的社会生活是最合理的,人们也是最自由(逍遥)的。如果人们的现实活动超越了各自的性分,就会破坏等级秩序,产生争乱。郭象认为人的本性有共同的东西,具体表现在道德规范方面,例如“仁义者,人之性也。”(《天运注》)而在更多的方面差异是很大的,这种相互区别的性分不能变更。在社会政治方面,各种人性分的差别,在才能、财富、职务、职业等等方面表现出来。老百姓的性分就是求衣食。他说:“夫民……性不可去者,衣食也;事不可废者,耕织也。”(《马蹄注》)
男耕女织是农民食衣之性的体现。用斧是工匠性分的体现。做臣妾的,在于他们具有“臣妾之才”。做君王大臣的,也无不由性分所定,“夫时之贤者为君,才不应世者为臣。”(《齐物论注》)“故知君臣上下,手足内外,乃天理自然。”一切都合性分,都是合理的。对财富的需求也有性分之别,“质小者所资不得大,则质大者所用不得小。”认为按各人的性分来分配财物,“各使
分定”,就可以做到“货财弗争”。但是,如果人们迷失本性,“上下相冒”,就会产生各种矛盾。人们由于私心,往往妄想
突破自己性分的界限,“强相希求”。他说:“若开希幸之路,以下冒上,物丧其真,人忘其本,则毁誉之间,俯仰失错也。”(《齐物论注》)人忘记了自己的性命本分,有非分之想,就会以下犯上,毁与誉,尊与卑
颠倒错乱。因此,郭象认为,社会等级秩序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志过其分”,是迷失了本性导致的。只要做到“足性而止,无吞夷之欲,故物全”。(《马蹄注》)人们只要满足于各自的性分之内,而没有占有别的东西的欲望,万物就会得到保全。
为了使人们不产生“志过其分”的念头,安于“足性而止”,郭象一方面告诫人们“大小之殊,各有定分,非羡欲所及”(《逍遥游注》),“以小求大,理终不得”。(《秋水注》)而且非分之物只能伤害自己的本性,“外物加之虽小,而伤性己大矣。”(《天运注》)所以,人们应该安于自己的性分,不能有非分之想,“任其所受之分,则性命安矣。”(《在宥注》)另一方面,郭象提出自足其性(即逍遥)的理论,试图从思想上根本解决导致“上下相冒”的原因。他承认人们都为不平等现象担心的事实,“夫世之所患者,不夷也”。怎样才能解决这种“
不夷(平)”的现象呢?就是要自足其性,“夫大小虽殊,而放之自得之场,则
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这样,人的职务、地位、贫富、贤愚、贵贱之间的差别就不重要了,社会秩序也就稳定了。
怎样实现君臣、百姓“事称其能,各当其分”呢?郭象认为,君王实行无为而治是关键。君王的无为,“非拱默之谓也,直各任其自为,则性命安矣。”(《在宥注》)就是使冢宰、百官、万民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不
越俎代庖,做到“人安其分,将力受任”。正如郭象所说的:“天下何所不为哉?
故主上不为冢宰之任,则伊、吕静而司尹矣。冢宰不为百官之所执,则百官静而御事矣。百官不为万民之所务,则万民静而安其业矣。万民不易彼我之所能,则天下之彼静而自得矣。
故自天子以下,至于
庶人,下及昆虫,孰能有为而成哉?是故弥无为而弥尊。”(《天道注》)从皇帝到庶人,各安其分,互不相扰,各司其职,这就是无为。做到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
郭象不通过圣人的形象,提出名教与自然统一的理想政治。认为在政治生活中,崇尚自然应该体现在精神境界上,而在实际事务中必须坚守名教,克服了贵无论鄙视日常事务削弱政治的弊端。
历史地位
《庄子注》在
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高峰,他发扬挖掘了庄子哲学。但同时又是一种退化。它认为万物本来就存在,用不着为世界寻找一个最终根源的观点,儒家读书人说:这是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四库总目
晋郭象撰。象字子元,河南人。辟司徒掾,稍迁至黄门侍郎。东海王起引为太傅主簿。事迹具《晋书》本传。刘义庆《世说新语》曰:注《庄子》者数十家,莫能究其旨统。向秀於旧注外别为解义,妙演奇致,大畅元风。惟《秋水》、《至乐》二篇未竟而秀卒。秀子幼,其义零落,然颇有别本迁流。象为人行薄,以秀义不传於世,遂窃以为已注,乃自注《秋水》、《至乐》二篇,又易《马蹄》一篇,其馀众篇,或点定文句而已。其後秀义别本出,故今有向、郭二《庄》,其义一也。《晋书》象本传亦采是文,绝无异语。钱曾《读书敏求记》独谓世代辽远,传闻异词。《晋书》云云,恐未必信。案向秀之注,陈振孙称宋代已不传,但时见陆氏《释文》。今以《释文》所载校之,如逍遥游有蓬之心句,《释文》郭、向并引,绝不相同。《胠箧篇》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句,《释文》引向注二十八字,又为之斗斛以量之句,《释文》引向注十六字,郭本皆无。然其馀皆互相出入。又张湛《列子注》中凡文与《庄子》相同者,亦兼引向、郭二注。所载《达生篇》痀偻丈人承蜩一条,向注与郭一字不异。应帝王篇神巫季咸一章皆弃而走句,向、郭相同。列子见之而心醉句,向注曰:迷惑其道也;而又奚卵焉句,向注六十二字,郭注皆无之。故使人得而相汝句,郭注多七字。示之以地文句,向注块然如土也,郭注无之。是殆见吾杜德机句,乡吾示之以天壤句,名实不入句,向、郭并同。是殆见吾善者机也句,向注多九字。子之先生坐不斋句,向注二十二字,郭注无之。乡吾示之以太冲莫胜句,郭改其末句。渊有九名此处三焉句,郭增其首十六字,尾五十一字。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句,故逃也句,食豨如食人句,向、郭并同。於事无与亲以下,则并大同小异。是所谓窃据向书,点定文句者,殆非无证。又《秋水篇》与道大蹇句,《释文》云,蹇,向纪辇反。则此篇向亦有注。并《世说》所云象自注《秋水》、《至乐》二篇者,尚未必实录矣。钱曾乃曲为之解,何哉?考刘孝标《世说注》,引《逍遥游》向、郭义各一条,今本无之。《让王篇》惟注三条,《渔父篇》惟注一条,《盗跖篇》惟注三十八字,《说剑篇》惟注七字,似不应简略至此,疑有所脱佚。又《列子》生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二句,张湛注曰,《庄子》亦有此文,并引向秀注一条,而今本《庄子》皆无之。是并正文亦有所遗漏。盖其亡已久,今不可复考矣。
序言
象以前,向秀已以他的《庄子注》得名。向秀(约公元227—277年)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陟县)人。他是嵇康、吕安的好朋友,“竹林七贤”之一。他开始注《庄子》的时候,同嵇康商量。嵇康说,这本书何必要注,作注是自找麻烦。《庄子注》作成以后,向秀让嵇康看,向说,是不是很好(《晋书》卷四九《向秀传》)。吕安惊说:“庄周不死矣。”(《世说新语·文学》注引《向秀别传》)
郭象《庄子注》和向秀《庄子注》的关系,在《晋书》里面,就有两种不同的说法。照《晋书·向秀传》所说的,向秀作《庄子注》,郭象“述而广之”,就是说郭注是在向秀注的基础上,又加以发展。照《晋书·郭象传》所说的,向秀作《庄子注》,只有《秋水》、《至乐》两篇没有完成,他就死了。因为他的稿子没有流传,郭象就窃为己有,补作《秋水》、《至乐》两篇的注,又把《马蹄》一篇的注改换了一下。其余各篇的注,都是向秀原来作的,郭象不过是作了一些字句上的修改。照这个说法,郭象不是发展了向秀的《庄子注》,而是直接抄写了向秀的《庄子注》。
《晋书》是许多人写的。《郭象传》完全抄《世说新语·文学》篇。《向秀传》则根据另外一种材料。我认为《向秀传》所说的,近乎事实,《郭象传》所说的与事实不合。我的根据有以下几点。
照《郭象传》所说,郭象所以能窃向秀《庄子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秀义不传于世”。可是上文说:向秀注“
妙演奇致,大畅玄风”;《向秀传》也说:向秀注“发明奇趣,振起玄风”。可见向秀生前影响很大。向秀是“
竹林七贤”之一,是当时最大的作家和哲学家之一。他的著作,特别是他的主要著作,应该是很流行的。如果说,向秀的著作,在他生前很流行,在他死后,因为他的儿子小,所以就不流行了;似乎他的著作的流行,专靠他的儿子推动,这是不合情理的。
《
列子》
张湛注,在《列子》引《庄子》的地方,有的时候他引向秀的《庄子注》,以代替他自己的注解;有的时候,他引郭象的《庄子注》,以代替他自己的注解。他所引的向秀注,跟现在的郭象注比较起来,意义大致相同。甚至字句上也有相同,这是事实。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如果郭象注和向秀注全部都是完全相同,为什么张湛有的时候引向秀注,有的时候引郭象注呢?有的时候他引郭象注,不引向秀注,这可能是因为向秀在这一篇没有注;也可能因为在这一篇向秀注不及郭象注。后者是可能的,因为照《向秀传》说,郭象注是在向秀注的基础上,“述而广之”。
张湛所引的郭象注,都不在《秋水》、《至乐》、《马蹄》三篇之内,可见《郭象传》所说,郭象自己仅只注了《秋水》、《至乐》、《马蹄》三篇,这个传说是不可靠的。
在陆德明的时代,向秀注和郭象注都还存在。照《经典释文》所说的,当时有向秀注二十卷,二十六篇(据陆德明自己注说:“一作二十七篇,一作二十八篇,一无杂篇。”)。郭象注,三十三卷,三十三篇。这两个本子卷数和篇数都不相同。
刘孝标在《世说新语·文学》注说,当时解释《庄子·逍遥游》的,主要有两派。一派是支遁义,一派是向、郭义。《庄子注》对“逍遥”的解释,当时称之为向、郭义。这个义是向秀所创始的,所以可以称为向义;这个义是郭象所发展完成的,所以也可以称为郭义;合起来就称为向郭义。如果郭象仅只是拟写和重复向义,那就只可称为向义,而不可称为向郭义了。
刘孝标的这段注可以说明,郭象的《庄子注》同向秀的《庄子注》的关系是“述而广之”的关系。
庄子序
郭象的《庄子序》就是庄子序,是为《庄子》这部书作的序。它不是《庄子注》序,不是郭象为他自己所作的《庄子注》那部书所作的序。所以在序中他只讲庄子的哲学体系、历史地位和作用,并且简明扼要地论述了庄子的要点,并不讲他自己作《庄子注》的意图和经过。这是一篇《庄子》书的提要。这篇提要
作得好,因为他把庄子的“要”提出来了。他所提的“要”,当然是照着他对《庄子》的理解提出来的。这是当然的,任何人为任何书作提要,都是照着他的理解作的。任何人讲《庄子》,都是他所理解的《庄子》。所以,事实上郭象的《庄子序》,也就是他的《庄子注序》。但是,就文章的体裁说,《庄子序》还只是《庄子序》。
《庄子序》的第一句话说:“夫庄子者可谓知本矣,故未始藏其狂言,言虽无会而独应者也。夫应而非会,则虽当无用;言非物事,则虽高不行;与夫
寂然不动,不得已而后起者,固有间矣。斯可谓知无心者也。夫心无为,则随感而应,应随其时,言唯谨尔。故与化为体,流万代而冥物,岂曾设对独遘而游谈乎方外哉?此其所以不经而为百家之冠也。”
意思就是说,庄子可以算是知道根本的了。根本就是无心,也就是无心无为。无心的人的心是寂然不动的,但并不是没有作为。他的作为是随着所受的感动而起的自然的反应,这也就是不得已而后起。所以他的言,必定同一定的具体的情况相配合,解决一定的具体的问题。他的言必定有所“会”,“会”就是配合的意思。可是庄子的著作,大部分是凭空发议论,自问自答,自言自语,这就是狂言。他的言并不同具体的情况相配合,所以虽然讲得不错,但是没多大用处。他的言并不解决一定的具体问题,所以,虽然很高,但是不能发生作用。所以他同真正无心的人有一定的距离。庄子懂得无心这个道理,但是还没有能把它体现出来。所以他的著作,不能成为“经”,但在诸子百家中,可以算是最好的了。
郭象在这里所讲的也就是当时所争论的名理和玄远的问题,言尽意和言不尽意的问题。照他所讲的,圣人基本上是无言的,所以无言,因为他“与化为体,流万代而冥物”。“冥物”就是与物没有差别,没有隔阂,与万物为一体了。这是名言所不能表达的,不可言说也不可思议的。至于他的言,那是不得已而应付事物、对付环境的。这就是
荀粲所说的六经是圣人的糟粕,还有意外之意,那是不能说的。
郭象在这里所说的真正无心的人,就是“圣人”,就是
孔丘。他所说的“经”,就是中国封建社会认为是孔子作的经典。《论语》中所记载的孔丘的话,都是在一定的具体情况下,为回答一定的具体问题而说的。郭象认为,这就是“随感而应,不得已而后起”。他认为,孔丘体现了无心,是心无为,是顺自然的。
《庄子序》说:“然庄生虽未体之,言则至矣。通天地之统,序万物之性,达死生之变,而明
内圣外王之道,上知造物无物,下知有物之自造也。”就是说,庄子虽然没有体现真正的无心,专就他所讲的道理说,那就是很好的了。郭象认为庄子的哲学有四个方面,一是通天地之统,二是序万物之性,三是达死生之变,四是明内圣外王之道。“造物无物”,就是“通天地之统”那一方面的道理;顺自然,就是“序万物之性”那一方面的道理;齐生死,就是“达死生之变”那一方面的道理。这三方面的道理,都归结于第四方面,“明
内圣外王之道”。
“圣”是一种精神境界,有了这种精神境界的人,就是“圣人”。《庄子序》下文所说的“独化于玄冥之境”,“涉太虚而游惚怳之庭矣”,就是这种境界的内容。《庄子序》没有细讲“外王”。郭象认为,“外王”不过是“内圣”的扩大和引申。他说:“夫唯与物冥而循大变者,为能无待而常通,岂
自通而已哉?又顺有待者,使不失其所待,所待不失,则同于大通矣。”(《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注)在这一段中,前一半讲的是“内圣”,后一半讲的是“外王”。
《庄子序》最后说:“虽复贪婪之人,进躁之士,暂而揽其余芳,味其溢流,仿佛其音影,犹足旷然有忘形自得之怀,况叹其远情而玩永年者乎!遂绵邈清遐,去离尘埃而返
冥极者也。”所谓冥极,就是上边所说的“玄冥之境”,“惚怳之庭”,就是“浑沌”。“返冥极”的“返”字很重要,它说明圣人的“浑沌”,不是原始的“浑沌”,而是后得的“浑沌”。
这篇《庄子序》究竟是不是郭象作的,在学术界中成了一个辩论的问题。辩论的双方都有似乎是对方所不能驳倒的证据,相持不下。如果没有新发现的资料,这个辩论似乎要成为悬案了。从历史学的观点看,这个辩论无论谁是谁非,关系都不大。辨伪是一种审查史料的工作,其所以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确认史料的时代。郭象的《庄子注》的时代,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庄子序》这篇文章无论是不是郭象作的,并不说明《庄子注》的时代,也不增加《庄子注》的内容,所以也就无庸审考了。不过,这篇《庄子序》从哲学和文学的观点看,都是第一流的,没有像郭象那样水平的人是作不出来的。如果它的作者不是郭象,那就是在中国历史中还有第二个郭象。第二个郭象究竟是谁呢?为什么这样大的作家除了这一篇之外就没有留下别的痕迹呢?这倒是一个谜。
无论如何,《庄子序》就是《庄子序》,不是《庄子注序》。郭象是不是还有一篇《庄子注序》有的。《庄子》有个古抄卷子本,在《天下》篇郭象注“以贻好事也”之后,还有一大段说:“夫学者尚以成性易知为德,不以能攻异端为贵也。然庄子闳才命世,诚多英文伟词,
正言若反。故
一曲之士,不能畅其弘旨,而妄窜奇说。”下面郭象举了当时流行的《庄子》中的几个篇目,认为诸如此类的篇都是巧杂,“其所求庄子之意哉?”因此他的《庄子注》把这些篇都删去了,只留下三十三篇。这就是现在流行的《庄子》。
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在《叙录》中节抄了这一段,并指明为“郭象子玄云”,日本的学者据此断定古抄卷子本的这一段是郭象的序文,这个断定是不错的。更确切地说,这是郭象的《庄子注序》。这篇《庄子注序》和前面的《庄子序》各有各的内容,各有各的作用,不可相混,也不能互相替代。当然,郭象并不是学程颐,程颐也不是学郭象。他们只是不谋而合。
如果通行的《庄子》前面的那一篇《庄子序》,不是郭象作的,而是从后人从别的地方选抄过来配合上去的,这个后人也有一定的水平,他选抄得好,配合得对。
总起来说,郭象的无无论否定了贵无论的作为“宗极指导”的无,否定了“
有生于无”的宇宙形成论,这就使他自己的体系同贵无论对立起来。他以天地万物的群有为“宗极指导”,这就在哲学的根本问题上同
崇有论站在一边,这就决定了他的哲学体系是唯物主义的。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就是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决定的。他又承认了贵无论的“无名之域”作为一种精神境界。精神境界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这并不妨碍他的体系是唯物主义的。
他的哲学体系是广泛的,玄学中的主要问题在其中都得到解决。他对于贵无论或崇有论都有所扬抛,但他的体系不是二者的调和论,也不是拼盘式的
杂家。它是用“辩名
析理”的方法建立起来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是玄学发展的高峰,在这个发展的阶段中,他处于
否定之否定的地位。
作品目录
前言
内 篇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大宗师
应帝王
外 篇
骈 拇
马 蹄
怯 箧
在 宥
天 地
天 道
天 运
刻 意
缮 性
秋 水
至 乐
达 生
山 木
知北游
杂 篇
徐无鬼
则 阳
外 物
寓 言
让 王
盗 跖
说 剑
渔 父
天 下
后 记
导语
本书是新注今译中国古典名著之一。《庄子》是继《老子》之后出现的道家学说中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全书共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该书形成了以
庄周思想为主体,包括他的后学的发展变化的一个庄子学派的思想体系。然而,《庄子》语言艰涩,于一般读者之阅读理解实在困难重重,为解决这一难题,特编辑此书。本书不仅给出了注释,而且还有译文,绝对能满足普通大众的阅读需要。
前言
庄子名周,是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人,曾在蒙的漆园(地名)担任过小吏,可能时间不长。他的生卒年代已失传,
司马迁只说他“与梁惠王、
齐宣王同时”,大致与孟子生活的时代差不多。他家境非常贫困,居住在“穷闾阢巷”之中,“
衣弊履穿”,炊米难济,饿得面黄肌瘦。《庄子·外物》篇所讲述的“
庄周家贫,故往贷于
监河侯”的故事,正是他日常生活景况的一次写照。但他品行高洁,鄙弃世人干禄求仕的卑劣行径,《庄子·列御寇》就记载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名叫曹商的人,是庄子的宋国老乡,替
宋王出使秦国,宋王给了他几辆车;到了秦国得到
秦王的欢心,秦王也送了他一百辆车。他回到宋国,便来向庄子炫耀,没料到庄子却狠狠把他嘲笑挖苦了一通:“听说秦王有病求医,凡是替他挤脓穿疱,便可得到车子一辆;如果舔他的痔疮,便可得到车子五辆。治疗的越是卑下肮脏之处,得到的车辆便越多。你该不是用舌头给秦王舔痔疮了吧?不然怎么会得到这么多的车啊?去你的吧!”因为鄙弃仕禄,酷爱自由,追求放任、自在,所以宁肯过着贫困艰难的生活,也不愿
屈志从仕,使身心受羁绊。据说楚威王闻听他才学高,曾派使者带上厚礼去聘请他担任楚国的卿相,他却报之一笑,说:“千金,多么贵重的聘礼啊!卿相,多么显赫的权位啊!可是你难道没见过那祭祀所用的牛吗?喂养了好几年,然后给它披上锦绣,牵进太庙去供祭。在这个时候,这头牛即使想当个无依无靠的小猪崽,以免受宰杀,还能办得到吗?你赶快走吧,不要玷污了我!我宁肯像乌龟一般拖着尾巴在沟渠的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下去,也不愿被你们的国君拴住套住!我一辈子也不会去做官,只想让我的心情快快乐乐!”这些故事,都反映了庄子的精神和人格。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现今通行的《庄子》一书,是晋代郭象的注本,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共三十三篇。从思想内容和文章风格等方面来看,“内篇”主要是庄子本人之作,而“外篇”和“杂篇”则多出自
庄周弟子或其后学之手。“但从总体来看,这三十三篇的内容还是比较一致的,形成了以庄周思想为主体,包括他的后学的发展变化的一个庄子学派的思想体系。”
“内篇”七篇,其中《逍遥游》和《齐物论》是最重要、最精萃的两篇,也是庄子自著最可信、最能体现庄子本人思想的代表之作。《逍遥游》着重展现了庄子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一种不受任何约束、不受任何限制、彻底的、绝对的自由境界。绝对自由的境界在人世社会自然不可能存在,只能如同“
藐姑射之山”那位“肌肤若冰雪,
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
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神人一样存在于幻想之中罢了。《齐物论》则是庄子的世界观和认知论的集中反映。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因为天地、万物、人类,无不是“道”派生出来的。自我或物的角度来看,天下万物是千差万别的;但以“道”而言,天下万物的千差万别却是微不足道的。“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也好, “决起而飞,抢榆枋”的蜩与学鸠也好;“不知晦朔”的朝菌也好,“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的”大椿也好,无非是“大知、小知”、“小年、大年”罢了。在“道”的面前,“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皆是齐同浑一者。这种世界观和认知论,如同《逍遥游》的自由境界一样,最终也必然陷入于一种虚无主义之中。应当看到,庄子追求绝对自由和齐万物、等死生的思想,乃是当时恶浊的社会现实激化的产物,是庄子不满于现实和想逃避现实的一种极端的结果。庄子的自由追求和相对认识论是大胆的、敏锐的,但他把追求自由绝对化了,把相对认识论也绝对化了,所以庄子思想对后世的消极影响也恰恰在这两方面。
庄子之于老子,如同孟子之于孔子,所以后世言儒必称“
孔孟”,言道必称“
老庄”。庄子思想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老子讲“天道”,倡“无为”。庄子也大谈“天道”,宣扬“无为”,这是老、庄思想核心的、一致的地方。不过,庄子毕竟是一位极有个性的人物,所以他于老子自有其不同之处:“老子微笑待人,庄子狂笑处世;老子教人,庄子嘲人;老子说给心听,庄子直指心灵。若说老子像
惠特曼,有最宽大慷慨的胸怀,那么,庄子就像梭罗,有个人主义粗鲁、无情、急躁的一面。再以启蒙时期的人物作比,老子像那顺应自然的
卢梭,庄子却似精明狡猾的
伏尔泰。”我们还认为,老子的思想自其出发点而言还是入世的、积极的,而庄子的思想才是彻底出世的、消极的。老子曾向世人,向统治者慨叹“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而“庄子尝自述:‘思之无涯,言之滑稽,心灵无羁绊。’可见,他是属于嬉戏幻想的一型,站在作家的立场,他又是极端厌恶官吏的一派”。此外,后世道教神奇幻异的天真世界,若要寻其由来,与其说源于老子,毋宁说源于庄子。庄子思想与道教的神幻世界是直接的,不可分离的。还有,老子对儒家的“仁、义、礼、智”虽然也是排斥的、否定的,但毕竟不是像庄子那样对孔子展开直接、全面、尖锐的攻击。”当然,一位看到儒家救世愚行的虚无主义者,多少想从其他方面获取某些娱乐性的补偿。如果只因儒家的失败,便期望他戴上一副沮丧的假面具,确是极不公平的要求。因此,西方人不必再批评孔子,因为单单庄子一人对他的攻击就已经够严苛了。”
《庄子》一书以简洁深刻、旷达放任的思想和
才华横溢的手笔,对后世哲学、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吸收庄子的思想学说是比较突出的。文学家如
嵇康、阮籍、
陶潜、李白、苏轼、
曹雪芹等人,显然对庄子精神也多有承继和发扬。当我们读到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李太白的“且放白鹿青崖间,需行即骑访名山”、
苏东坡的“我欲乘风归去”等诗文时,不能不追想到庄子的愤世和自任。所以
林语堂先生说:“如见于《野叟曝言》及一切中国伟人传记,每劝服一个强盗或隐士,使之与家庭团聚而重负俗世之责任,常引用孔子的哲学理论;至
遁世绝俗,则都出发于道教的观点。在中国文学中,这两种相对的态度称之为‘入世’与‘出世’。有时此两种思想会在同一人心上蹶起争斗,以其战胜对方。即一个人一生的不同时期,或许此两种思想也会此起彼伏,如袁中郎之一生。举一个眼前的例证,则为梁漱溟教授,他本来是一位佛教徒,隐居山林间,与尘界相隔绝;后来却恢复孔子哲学的思想,重新结婚,组织家庭,便跑到山东埋头从事于乡村教育工作。中国文化中重要特征之田野风的生活与艺术及文学,采纳此
道家哲学之思想者不少。中国之立轴
中堂之类的绘画和瓷器上的图样,有两种流行的题材,一种是合家欢,即家庭快乐图,上面画着女人、小孩,正在游玩闲坐;另一种则为闲散快乐图,如渔翁、樵夫,或幽隐文人,悠然闲坐松荫之下。这两种题材,可以分别代表孔教和道教的人生观念。樵夫、采药之士和隐士,都接近于道家哲学,在一般普通异国人看来,当属匪夷所思。下面一首小诗,它就明显地充满着道家的情调: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此种企慕自然之情凋,差不多流露丁中国所有的诗歌里爻,成为中国传统的精神上一主要部分。”
后记
本书对《庄子》正文的点校,以中华书局《诸子集成》中的郭庆藩《庄子集释》为底本,广泛吸收先哲时贤的校勘成果。注释、今译主要参考了郭象的《庄子注》、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庄子音义》、成玄英的《
南华真经注疏》、焦兹的《庄子翼》、
王念孙的《读书杂志余编》、
刘文典的《庄子补正》、卢文稻的《庄子释文考证》、
俞樾的《诸子平议·庄子平议》、
郭庆藩的《庄子集释》、
王先谦的《庄子集解》、
刘师培的《庄子耕补》、
奚侗的《庄子补注》、章太炎的《庄子解故》、《齐物论释》、
闻一多的《庄子内篇校释》、
马叙伦的《庄子义证》、杨树达的《庄子拾遗》、
王叔岷的《庄子校释》、
于省吾的《庄子新证》、
高亨的《诸子新笺》、
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译》、杨柳桥的《庄子译诂》、
曹础基的《庄子浅注》、张耿光的《庄子全译》等。限于体例,凡所吸收诸家成果,不能一一交代,非敢有心掠美,唯乞原谅。
以往读《老》、《庄》,每每自感于
训诂、义理不无心得,但等到对这两部书需要从头至尾认真进行点、校、注、译等系统工作时,便发现确实有不少问题值得反复斟酌,未可遽尔而定。不过,本着高邮王氏“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譬如振裘必提其领,举网必挈其纲”的原则与方法,寻文究理,实事求是,就古音以求
古义,必待揆之文义可安,验之故训有徵而后可也。
管窥之见,蠡测之说,谬误在所难免,尚祈专家学者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孙雍长
一九九七年三月二日
于广州黄埔大道西德埔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