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
气象卫星系列,已经发展出了两类四个系列。其中
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包括“
风云二号”和“
风云四号”两个系列,
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包括“
风云一号”和“
风云三号”两个系列。风云一号系列气象卫星是我国第一代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已经成功发射4颗卫星;风云二号系列气象卫星是我国第一代地球
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已经成功发射8颗卫星;风云三号系列气象卫星是我国第二代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已经成功发射4颗卫星;风云四号系列气象卫星是我国第二代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已经成功发射1颗卫星。
简介
“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包括两类
气象卫星,即“风云一号”
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又称
极轨气象卫星)和“风云二号”
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风云一号”卫星已发射了三颗,“风云二号”
卫星发射了两颗。经过空间
运行测试表明,第三颗“风云一号”卫星和第二颗“风云二号”卫星的主要
技术指标已达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国际水平。
研制
惨痛失败
从D星开始,
卫星研制团队提出了“一次成功、
稳定运行、3年寿命、优于C星”的
质量目标,并一直沿用到E星。这一目标,是在惨痛的失败中诞生的。
1994年,研制团队带着风云二号01星满怀信心地来到了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然而,在最后一次测试时,却发生了
意外事故,损失惨重。
翻身仗
1997年
风云二号A星和2000年B星升空。虽然这两颗卫星在天上的时间很长,但是没有达到3年正常运行的寿命要求。直到C星,研制团队才真正打了一个“翻身仗”。在信心倍增的同时,“两总”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除了充分的地面试验,在卫星出厂前,研制团队的人员还保证了1000小时的整星加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卫星在地面充分老练,尽可能地暴露问题。
作用
自1988年9月7日
长征四号甲火箭成功发射
风云一号A星,已成功研制并发射了4颗风云一号
极轨卫星和4颗风云二号静止卫星。其中,
风云一号D星和
风云二号C星截止至2009年仍在轨运行,并广泛应用于
天气预报、
气候预测、自然灾害和环境监测、
资源开发、科学研究等多个重要领域。
正式投入业务运行的
风云二号D星,在研制
生产过程中,按照上级部门和用户的要求,认真总结了前几颗风云系列卫星的经验和教训,作了大量深入地分析研究工作,在
技术性能、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并在生产中严格执行
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使得卫星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风云二号D星成功投入业务运行,能够在加速中国气象现代化的进程,提高灾害性
天气预报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中国在气象领域的
国际地位等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历程
升级换代
2008年11月18日,
风云三号A星及地面
应用系统投入业务试运行。星载
遥感仪器数量从风云一号的2个增加到风云三号A星的11个,其中9个为首次装载升空,整星探测通道多达99个,光谱波段覆盖紫外到微波。风云三号A星投入业务试运行,标志着中国成功实现了
极轨气象卫星的升级换代。
1988年,
杨军从有幸参加了中国第一颗风云一号极轨气象卫星成功发射的
相关技术工作。2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已经成功发射了9颗气象卫星。杨军已是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他感慨良多,“最让人们欣慰的是,气象卫星为人民生活和
国民经济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宽;最让人们骄傲的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气象卫星的国家,
风云气象卫星已经成为国际气象卫星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
揭开序幕
1969年周恩来总理提出,应该搞人们自己的气象卫星,揭开了中国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事业发展的序幕。1971年,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成立。即使是上世纪70年代末,在
国家经济遇到暂时困难、基本建设投资大幅调整的情况下,国家不但保留了风云一号极轨气象卫星的
研制计划,还新增了风云二号
静止气象卫星的研制计划。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一颗颗气象卫星满载着希望与使命成功上天,造福于人民,令人自豪,令人感动。
自1988年9月7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风云一号极轨气象卫星,截止至2008年11月,中国共成功发射9颗气象卫星,包括4颗风云一号极轨气象卫星,1颗
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和4颗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
2008年5月27日,中国成功发射风云三号A星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实现了中国气象卫星从单一
遥感成像到
地球环境综合探测、从
光学遥感到
微波遥感、从公里级分辨率到百米级分辨率、从国内接收到极地接收的四大
技术突破。
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已成为全球对地观测业务卫星序列的重要成员,与
欧美等国的气象卫星一起,形成了对
地球大气、海洋和地表环境的全天候、立体、连续观测的卫星观测网,增强了人类对
地球系统的综合
探测能力。
显著效益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形成了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和北京、广州、
乌鲁木齐、佳木斯和北极
基律纳5个
卫星地面站为主体,同时还包括31个省级
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和2500多个卫星资料接收利用站,形成了国家、省、地三级组成的卫星
遥感应用体系,除可接收利用中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外,还可接收利用美国
NOAA系列、
EOS系列、日本MTSAT—1R、欧洲METEOSAT系列和
MSG等多颗卫星资料。
截止至2008年,中国气象卫星及应用已实现了业务化、系列化,在国内
遥感卫星中率先实现了从试验业务型向业务应用型转变,星地一体化的共同
发展模式被誉为“天地一体化的楷模,地面应用系统的典范”。
中国
幅员辽阔,是世界上
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各类自然灾害中,
气象灾害占70%以上。因此,防灾减灾及应对气候变化,对气象卫星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截止至2008年,风云气象卫星资料已在台风、暴雨、
洪涝、
寒潮、大雾、冰雪、
霜冻、
凌汛、高温、干旱、
沙尘暴、
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等监测服务与
灾情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台风是全球主要气象灾害,台风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占整个气象灾害经济损失的50%以上。海上台风的监测与预报主要依赖于气象卫星观测资料。2005年1月至2008年11月24日,中国风云系列卫星对
太平洋生成的92个台风,影响或登陆中国的33个台风全部进行了全程监测,使得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显著减少。
成功监测
截止到2008年,中国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对各类重大水灾事件多次进行了成功的监测。
北京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有风云系列卫星的一份功劳,除了提供15分钟间隔
静止卫星连续观测外,风云三号A星更成为
奥运气象服务中的明星。中国每年的陆面交通中,如
高速公路大雾,
局地强降水引发的山体
泥石流滑坡等,都要求气象卫星有更高的
空间分辨率和时效等。
中国气象局联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力争在2020年实现中国气象卫星技术和应用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为增强中国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做出更大的贡献。
未来
到2020年,中国将研制并发射风云二号、风云三号和
风云四号等系列气象卫星,后续任务中,产品要求高,技术难度大。但是,通过几代航天人的奋力拼搏,持续坚持自主创新之路,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科研
生产试验体系,培养了优秀的航天科技队伍。研制风云系列卫星的人们有能力承担更多气象卫星的研制任务,有信心,有决心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圆满完成好党和国家赋予人们的历史任务。风云系列卫星在未来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1988年,杨军从中国气象研究院大气探测
专业硕士毕业,被分配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工作,有幸参加了我国第一颗风云一号极轨气象卫星成功发射的相关技术工作。20年弹指一挥间,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9颗气象卫星。杨军已是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他感慨良多,“最让我们欣慰的是,气象卫星为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宽;最让我们骄傲的是,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气象卫星的国家,风云气象卫星已经成为国际气象卫星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
1969年周恩来总理提出,应该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揭开了我国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事业发展的序幕。1971年,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成立。
气象卫星涵盖了遥感、材料、电子、通信、机械、气象和环境等多门科学技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一颗颗气象卫星满载着希望与使命成功上天,造福于人民,令人自豪,令人感动。
自1988年9月7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风云一号极轨气象卫星,截至2008年11月,我国共成功发射9颗气象卫星。
2008年5月27日,我国成功发射风云三号A星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星具有全球、全天候、三维、定量、
多光谱遥感监测能力,实现了我国气象卫星从单一遥感成像到地球环境综合探测、从光学遥感到微波遥感、从公里级分辨率到百米级分辨率、从国内接收到极地接收的四大技术突破。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形成了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和北京、广州、乌鲁木齐、佳木斯和北极基律纳5个卫星地面站为主体,除可接收利用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外,还可接收利用美国NOAA系列等多颗卫星资料。
我国气象卫星及应用已实现了业务化、系列化,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卫星气象应用取得显著效益。
2005年1月以来,我国风云系列卫星对太平洋生成的92个台风,影响或登陆我国的33个台风全部进行了全程监测,使得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显著减少。
近十几年来,我国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对各类重大水灾事件多次进行了成功的监测。大量的卫星
水情监测图像、水灾监测信息及时传送给防汛部门,充分发挥了气象卫星对大范围
洪涝灾害的宏观监测作用。2003年,
淮河流域出现了多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中国气象局利用气象卫星对洪涝初期、洪涝中期、洪涝后期及退水全过程进行了动态跟踪监测与分析,生成水情监测报告12期,发送给国家及
安徽省
防汛抗旱指挥部,成为防汛的重要决策依据。
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
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为民生服务的领域越来越宽。农业精细种植、作物分类以及
农业气候区划,可借助气象卫星对地表的植被状况和
土壤墒情等进行宏观、动态的
遥感测量;开发
海洋资源,监测大面积
赤潮和海洋污染,气象卫星资料也可助一臂之力;我国每年的陆面交通中,如高速公路大雾,局地强降水引发的山体泥石流滑坡等,都要求气象卫星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效……
正因为风云气象卫星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气象人和航天人才更有信心,展望未来。中国气象局联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中国航天科技(000901,
股吧)集团公司,将力争在2020年实现我国气象卫星技术和应用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为增强我国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做出更大的贡献。
插图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