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DA印度上古时期一些文献的总称。在印度历来被认为
圣典。“吠陀”的本义是知、知识。《吠陀》作为文献名称有广狭二义。狭义只指最古的 4 部《吠陀》的本集部分,广义则兼指本集所附加的其他上古文献。本集中年代最久的作品可上溯到约公元前1500年以前,《吠陀》中年代最晚的文献则为约公元前6世纪或4、5世纪的产物。
神话历史
本集
《吠陀》的 4 部本集是:《
梨俱吠陀本集》、《娑摩吠陀本集》、《夜柔吠陀本集》、《阿达婆吠陀本集》。其中《梨俱吠陀》是最古的诗集;《阿达婆吠陀》也是诗集,年代稍晚;《 娑摩吠陀 》和《 夜柔吠陀 》是依附于《梨俱吠陀》的文献,前一部是配曲演唱的歌词选集,后一部是说明如何应用这些歌曲进行祭祀。古代文献中常称三吠陀,是指《梨俱吠陀》和依附于它的两部《吠陀》,加上《阿达婆吠陀》才总称4部《吠陀》圣典。《 梨俱吠陀 》主要是颂神用的诗,《阿达婆吠陀》主要是驱邪
禳灾用的诗。前者大概是祭司编订的著作,后者的编订成集与巫师的活动有关。在上古时期,祭司和巫师的职责往往是由一种人履行的。在 4 部《吠陀》中,最古的《梨俱吠陀》和《阿达婆吠陀》包含了人类早期文明史迹和文学创作 ,其中较晚的部分和另两部《吠陀》则反映了印度上古社会发展的情况。
《吠陀》在被规定为神圣的经典之后,就成为神秘的著作,只许祭司和属于高等
种姓的人学习,不许低等种姓的人接触。以祭祀为职业的
婆罗门垄断了这些上古的典籍,把它们作为高踞于人民之上的凭借。他们为了保持垄断地位,只在内部口头传授这些典籍,不肯写成文字。而且为了保密 ,并不致传错,他们采用种种特殊的读法,因而不同的家族在传授中形成不同的派别。《吠陀》有不同的传本,有些传本可能因中断而遗失。《吠陀》直至19世纪才刊印于世。
文献
传授《吠陀》的各个派别曾编订了一些文献,称为《
梵书》(或译 《净行书》) 。各派《梵书》之后附有各派的《
森林书》(或译《阿兰若书》)。这些书据说只在森林中秘密传授。它们的内容不是讲祭祀,而是讲神秘主义的理论。这时祭祀已不为这些书的作者们所重视,他们转而关心在森林中修道。附在各派《森林书》之后的是各派《
奥义书》 。《奥义书》也成为一种独立类型的书的总名。这类书大概有100多部,许多都是后来人的著作。古老的《 奥义书 》有《歌者奥义书》和《广林奥义书》。这些书的内容除神秘主义的说教外,还有一些哲学思想的讨论。《奥义书》出现时,《吠陀》时代已临近结束,社会情况和思想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因此《奥义书》被称为“
吠檀多”,即“吠陀的终结”或“吠陀的究竟”。《奥义书》中较古部分开始提出的“梵”和“我”的哲学问题和理论,后来大有发展。这些
唯心主义派别总称为
吠檀多派,在近代和现代的印度和西方广泛传播。
经书
《
吠陀》文献中还包括经书。这类书的成书年代最古的在公元前 6 世纪以后,所用的语言大部分已经是规范化的文言——梵文。经书中的一类是《所闻经》,是依照《
梵书》的传统叙述如何进行祭祀。另一类是《家宅经》,是家庭中举行婚丧礼仪所用。还有一类名为《法经》,是关于家庭生活以至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一些带有法律性质的规定 。这些书发展为不同派别的法典,事实上已不能看作经书,而常称为法论或法典。这些书被称为所念或所忆,即传统的规定,而不属于《吠陀》的所闻即天启或神授。
与《吠陀》有直接关系的书中,有的是解说《吠陀》的读法,分析句子中的词以便于理解;有的属于目录和索引性质;有的扼要整理了《梨俱吠陀》中语言和神话的问题,如《众神记》。这些书都是传授《吠陀》的
婆罗门所编订。由于他们离《吠陀》的成书时代越远,越不能了解原来的语言和内容;同时为了保持本身的神圣和神秘感,便于垄断,他们也不会如实传授原始的解说。
当时《吠陀》的各种派别传授的书,由于秘不外传已遗失不少,刊行的,很多已残缺不全。
《
吠陀》自从19世纪传到欧洲以后,西方人和印度人应用近代科学方法,进行了很多研究。这为研究近代科学如语言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天文学、数学等的发展历史,对于人类的宗教、哲学、文学、社会思想等的萌芽以及人类物质文化的早期发展情况等方面,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而且作了有力的推进。
量子计算机
简介
在动漫作品”
机动战士高达00“中,VEDA是
量子级
信息处理系统,也就是所谓的
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是一类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
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
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当某个装置处理和计算的是量子信息,运行的是量子算法时,它就是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的概念源于对可逆计算机的研究。研究可逆计算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计算机中的能耗问题。
来源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人们发现能耗会导致计算机中的芯片发热,极大地影响了芯片的
集成度,从而限制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研究发现,能耗来源于计算过程中的不可逆操作。那么,是否计算过程必须要用不可逆操作才能完成呢?问题的答案是:所有经典计算机都可以找到一种对应的可逆计算机,而且不影响运算能力。既然计算机中的每一步操作都可以改造为可逆操作,那么在量子力学中,它就可以用一个幺正变换来表示。早期
量子计算机,实际上是用量子力学语言描述的经典计算机,并没有用到量子力学的本质特性,如
量子态的叠加性和相干性。在经典计算机中,基本信息单位为比特,运算对象是各种比特序列。与此类似,在量子计算机中,基本信息单位是
量子比特,运算对象是量子比特序列。所不同的是,量子比特序列不但可以处于各种正交态的叠加态上,而且还可以处于
纠缠态上。这些特殊的量子态,不仅提供了
量子并行计算的可能,而且还将带来许多奇妙的性质。与经典计算机不同,量子计算机可以做任意的幺正变换,在得到输出态后,进行测量得出计算结果。因此,
量子计算对经典计算作了极大的扩充,在数学形式上,经典计算可看作是一类特殊的量子计算。
量子计算机对每一个叠加分量进行变换,所有这些变换同时完成,并按一定的
概率幅叠加起来,给出结果,这种计算称作量子并行计算。除了进行并行计算外,量子计算机的另一重要用途是模拟量子系统,这项工作是经典计算机无法胜任的。
相干性
无论是
量子并行计算还是量子模拟计算,本质上都是利用了
量子相干性。遗憾的是,在实际系统中量子相干性很难保持。在
量子计算机中,
量子比特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会与外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导致量子相干性的衰减,即消相干。因此,要使
量子计算成为现实,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克服消相干。而量子编码是迄今发现的克服消相干最有效的方法。主要的几种量子编码方案是:量子纠错码、
量子避错码和量子防错码。量子纠错码是经典
纠错码的类比,是目前研究的最多的一类编码,其优点为适用范围广,缺点是效率不高。
问题
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
量子计算机。但是,世界各地的许多实验室正在以巨大的热情追寻着这个梦想。如何实现量子计算,方案并不少,问题是在实验上实现对微观
量子态的操纵确实太困难了。已经提出的方案主要利用了原子和光腔相互作用、
冷阱束缚离子、电子或
核自旋共振、
量子点操纵、超导
量子干涉等。还很难说哪一种方案更有前景,只是量子点方案和超导
约瑟夫森结方案更适合集成化和小型化。将来也许现有的方案都派不上用场,最后脱颖而出的是一种全新的设计,而这种新设计又是以某种
新材料为基础,就像半导体材料对于电子计算机一样。研究量子计算机的目的不是要用它来取代现有的计算机。量子计算机使计算的概念焕然一新,这是
量子计算机与其他计算机如光计算机和
生物计算机等的不同之处。量子计算机的作用远不止是解决一些经典计算机无法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