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年
年份
830年,农历庚戌年(狗年)。唐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太和四年。
历史大事
牛僧孺拜相
太和四年(八三0)正月六日,武昌(今湖北武汉)节度使牛僧孺入朝。时僧孺为宰相李宗闵引荐,十六日,拜为兵部尚书,同平章事。于是二人排斥李德裕之党,李党在朝者多所贬逐。
山南西军乱
太和三年(八二九)十一月,南诏大举入犯西川(今四川成都),山南西(今陕西汉中)节度使李绛奉诏募兵千人赴援,未至成都,南诏兵退而还。山南西兵素有定数,朝廷因诏新募兵皆罢。四年二月十日,李绛召集新军,宣读诏书,赐其廪麦使之归农。士卒不愿离军,皆快快而退,向监军杨叔元辞行。叔元素怨李绛不附己,以所赐物薄激怒士卒,士卒遂大哗作乱,夺取库房兵器,直趋节度使衙门。时李绛正与僚佐会宴,皆为乱兵所杀。十三日,杨叔元谎奏李绛收取新军士卒赏赐钱物,以致兵乱被杀。而三省长官上奏李绛冤枉,谏议大夫孔敏行且奏呈叔元激怒乱兵事实,文宗方知真象。
温造诛山南西乱兵
太和四年(八三0)二月,山南西道(今陕西汉中)军乱,杀节度使李绛。十五日,以尚书右丞温造为山南西节度使。三月,温造赴任至褒城(今陕西汉中),遇山南西都将卫志忠征讨南诏返回,造密与志忠商议诛杀乱兵。造以其兵八百人为亲兵,五百人为前军,至节度使衙,分守各门。五日,温造召集乱兵至节度使衙门,命就地而坐,赏酒慰劳。志忠密以亲兵包围,杀乱兵八百人。监军杨叔元自知其罪,抱温造双脚求免,造命囚之。遂上奏朝廷。十五日,诏杨叔元流放康州(今广东德庆)。
李载义击破奚族入犯
太和四年(八三0)三月,奚族部落兵进犯幽州。四月三日,节度使李载义出兵击退。十七日,擒获奚王茹羯,进献朝廷。
文宗密与宋申锡议除宦官
文宗忌宦官势盛,时神策中尉王守澄尤为专横,招权纳贿,难以控制。宪宗、敬宗俱死于宦官之手,其人仍有在宫廷任职者。文宗密与翰林学士宋申锡宦官之事,申锡认为应逐渐除去。文宗以申锡忠厚有谋,可与共谋其事,擢为尚书右丞。太和四年(八三0)七月十一日,以本官同平章事。
李绛被害
太和四年(八三0)二月十日,山南西(今陕西汉中)军乱,节度使李绛被害卒。绛字深之,赵州赞皇(今河北)人。贞元(七八五—八0四)中举进士,登博学鸿词科,授秘书省校书郎,拜监察御史。元和二年(八0七),迁翰林学士,谏止宦官吐突承璀为帅出征,建言讨伐淮西(今河南汝南)吴元济,及处置昭义、易定事宜,以忠正直谏闻名。朝廷大政,宪宗多所询访。六年十二月,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次年,以谋略处置魏博(今河北大名)事宜,致其内部兵变,使田兴率六州归顺朝廷。又奏准振武(今内蒙和林格尔北)、天德(今内蒙乌拉特前旗东)开营田四千八百顷,省费足食,边防益固。与李吉甫不合,九年,以病罢相,授礼部尚书。十年,出任华州刺史,入为兵部尚书。十四年,出任河中节度使。十五年,复为兵部尚书。长庆元年(八二一),加检校右仆射,东都留守。文宗即位,入朝为太常卿。太和二年(八二七),出任山南西节度使。卒年六十七岁。有《李相国论事集》传世。
柳公绰镇抚回纥沙陀
太和四年(八三0)三月一日,以刑部尚书柳公绰为河东(今山西太原南)节度使。时回纥朝贡以及边境交易,多经由河东境内,地方官吏军将恐其侵扰,皆严阵迎送。公绰到任后,回纥遣其梅录李畅驱马万匹前来交易,公绰遣牙将单骑至边境接迎,至则大开府门,受其礼拜。畅感公绰信任,遂令部下在路不得驰猎,无所侵扰。时沙陀居陉岭(今山西北部)之北,骁勇善战,公绰奏请以其酋长朱邪执宜为阴山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使其居云州(今山西大同)、朔州(今山西朔县)塞下。执宜修塞下废栅十一处,以其部落兵三千人分守,自此北边杂胡不敢犯边。
李德裕重整西川边防
太和四年(八三0)十月七日,以义成(今河南滑县)节度使李德裕为西川节度使。西川自南诏侵掠后,残弊不堪。德裕赴任,作筹边楼;派人制西川地图,南至南诏,西达吐蕃;每日召集熟悉边防情况将士,询问边防山川、城邑、道路等详情,不到一月,皆了如指掌。时文宗命德裕修塞清溪关(今四川石棉东南),以断南诏入犯之路。德裕上言,认为通往南诏小路至多,不可皆塞,惟于大渡河北筑城,以重兵屯守方可。又奏称:西川兵寡弱,不堪征战,请发义成五百人,忠武(今河南许昌)一千人屯戍。文宗准奏。德裕乃训练士卒,修筑城堡,积蓄粮储,蜀人粗安。
崔元略博州(今山东聊城西北)人。举进士。元和八年(八一三),拜殿中侍御史。十二年,擢为御史中丞。十三年,迁京兆尹。穆宗即位,命元略赴党项宣抚,辞疾不行,出为黔南(今四川彭水)观察使。次年,转鄂岳观察使。敬宗即位,复为京兆尹,征京畿赦免钱一万七千贯,被弹劾,削兼御史大夫。宝历元年(八二五),迁户部侍郎,以父事宦官崔潭峻,寅缘为相,被谏官弹劾;京兆府亦检举元略前为桥道使时贪污两万一千七百贯,敕罚一个月俸禄。太和三年(八二九),出为东都(今河南洛阳)留守,改义成节度使。四年(八三0)卒于任。
崔弘礼卒
崔弘礼,字从周,定州(今河北定县)人。少有大志,通兵略。举进士,累迁藩镇僚佐。元和(八0六—八二0)中,为东都留守参谋,佐吕元膺平定李师道进奏院吏叛乱,以功迁留守判官。擢忻(今山西忻县)、汾(今山西汾阳)二州刺史。田弘正归朝,奏兼魏博(今河北大名)节度副使。长庆(八二一—八二四)初,迁河阳(今河南沁阳)节度使,疏浚管内秦渠,溉田千顷。改天平(今山东东平西北)节度使。太和三年(八二八),与李听合军讨伐李同捷叛乱,败敌于禹城(今山东);开盲山故渠,转输军资;增援李佑,大败敌军。四年(八三0)十二月卒,年六十五岁。
杨于陵卒
杨于陵,字达夫,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少好学有奇志,十八岁举进士,授润州句容(今江苏)主簿。贞元八年(七九二),入朝为膳部员外郎。累迁吏部郎中中书舍人、潼关防御,镇国军使(今陕西华县),浙东(今浙江绍兴)观察使。入为京兆尹,奏请禁军置挟名敕,遏制豪强,迁户部侍郎。元和(八0六—八二0)初,擢牛僧孺对策第一,为李吉甫排斥,出任岭南(今广东广州)节度使,教民盖房以瓦替草,防火灾。为监军许遂振所诬,授吏部侍郎。掌吏部铨选四年,调补平允,为时所称。兼御史大夫、判度支,时官军讨伐吴元济,于陵以所亲为唐邓(今河南沁阳)供军使,供军有阙,致高霞寓兵败,贬郴州(今湖南郴州)刺史。复为户部侍郎。十四年,平李师道,命于陵分其地为三道。奉诏宣慰淄青(今山东东平西北),促刘悟上道移镇。穆宗即位,迁户部尚书、东都(今河南洛阳)留守。以年老致仕,太和四年(八三0)卒,年七十八岁。
渤海王大彝震立
太和四年(八三0),渤海宣王大仁秀卒,其子新德早死,孙彝震立,改元咸和。次年正月己丑,诏以大彝震检校秘书监、忽汗州都督、渤海国王。
路隋撰成《宪宗实录》
穆宗朝(八二一—八二四),韦处厚与路隋奉诏修《宪宗实录》,处厚创定凡例,未成而卒。太和二年(八二八),路隋代处厚为相,监修国史。四年三月廿三日,《宪宗实录》四十卷修成,路隋进上,诏赐史官共五人锦绣、银器等。
诗人张籍约死于本年(约七六七—八三0)。籍字文昌,原籍吴郡,少居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曾任水部员外部、国子司业。称张司业,与王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曾任陕州司马,著有《王司马集》。
张籍卒
张籍,字文昌,原籍苏州,少时侨寓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十五年(799)中进士,补太常寺太祝,转国子助教、秘书郎。以诗名于当代,与裴度令狐楚、白居易、元稹等来往唱和。韩愈尤为器重,元和中(八0六—八二0),推荐其为国子博士。累迁水部郎中、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约卒于太和四年(八三0)。其乐府词多有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和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代表作有《山农诗》、《贾客乐》、《筑城词》、《征妇怨》等。有《张司业集》传世。
皇甫湜卒
皇甫湜,字持正,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西)人。元和元年(八0六)中进士,授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尉。长庆(八二一—八二四)初,裴度为东都留守,辟湜为判官。尝为度撰《福先来碑》,饮酣,援笔立就。度赠以车马缯彩甚厚。湜大怒曰:“自吾为顾况集序,未尝许人,今碑字三千,每字当三缣,何遇我之薄也!”度笑曰:“不羁之才也。”从而酬之。湜与李翱,张籍齐名。作有散文《韩文公墓铭》、《答李生书》等。其文以奇崛称。有《皇甫持正公文集》。
遗则禅师卒
遗则(一作惟则),俗姓孙,长安人。少出家,攻读佛经,旁及儒学道典。从牛头山慧忠受法十余年,后至天台佛窟岩,僧徒依附,盛极一时,所传佛法号为“佛窟学”。有《宝志释题》二十四章、《南游傅大夫风序》及歌诗数十篇传世。约卒于太和四年(八三0)。
公元830年斯拉夫人建立了大摩拉维亚帝国
史料记载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上之下太和四年(庚戌,公元八三零年)
春,正月,辛巳,武昌节度使牛僧孺入朝。戊子,立子永为鲁王。
李宗闵引荐牛僧孺。辛卯,以僧孺为兵部尚书、同平章事。于是二人相与排摈李德裕之党,稍稍逐之。
南诏之寇成都也,诏山南西道发兵救之,兴元兵少,节度使李绛募兵千人赴之,未至,蛮退而还。兴元兵有常额,诏新募兵悉罢之。二月,乙卯,绛悉召新军,谕以诏旨而遣之,仍赐以廪麦,皆怏怏而退。往辞监军,监军杨叔元素恶绛不奉己,以赐物薄激之。众怒,大噪,掠库兵,趋使牙。绛方与僚佐宴,不为备,走登北城。或劝缒而出,绛曰:“吾为元帅,岂可逃去!”麾推官赵存约令去。存约曰:“存约受明公知,何可苟免!”牙将王景延与贼力战死,绛、存约及观察判官薛齐皆为乱兵所害,贼遂屠绛家。戊午,叔元奏绛收新军募直以致乱。庚申,以尚书右丞温造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是时,三省官上疏共论李绛之冤。谏议大夫忆敏行具孙叔元激怒乱兵,上始悟。
三月,乙亥朔,以刑部尚书柳公绰河东节度使。先是,回鹘入贡及互市,所过恐其为变,常严兵迎送防卫之。公绰至镇,回鹘遣梅录李畅以马万匹互市,公绰但遣牙将单骑迎劳于境,至则大辟牙门,受其礼谒。畅感泣,戒其下,在路不敢驰猎,无所侵扰。陉北沙陀素骁勇,为九姓、六州胡所畏伏。公绰奏以其酋长朱邪执宜为阴山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使居云、朔塞下,捍御北边。执宜与诸酋长入谒,公绰与之宴。执宜神彩严整,进退有礼。公绰谓僚佐曰:“执宜外严而内宽,言徐而理当,福禄人也。”执宜母妻入见,公绰使夫人与之饮酒,馈遗之。执宜感恩,为之尽力。塞下旧有废府十一,执宜修之,使其部落三千人分守之,自是杂虏不敢犯塞。
温造行至褒城,遇兴元都将卫志忠征蛮归,造密与之谋诛乱者,以其兵八百人为牙队,五百人为前军,入府,分守诸门。己卯,造视事,飨将士于牙门,造曰:“吾欲问新军去留之意,宜悉使来前。”既劳问,命坐,行酒。志忠密以牙兵围之,既合,唱“杀!”新军八百馀人皆死。杨叔元起,拥造靴求生,造命囚之。其手杀绛者,斩之百段,馀皆斩首,投尸汉水,以百首祭李绛,三十首祭死事者,具事以闻。己丑,流杨叔元于康州。
癸卯,加淮南节度使段文昌同平章事、为荆南节度使
奚寇幽州。夏,四月,丁未,卢龙节度使李载义击破之。辛酉,擒其王茹羯以献。
裴度以高年多疾,恳辞机政。六月,丁未,以度为司徒、平章军国重事,俟疾损,三五日一入中书。
上患宦官强盛,宪宗、敬宗弑逆之党犹有在左右者。中尉王守澄尤为专横,招权纳贿,上不能制。尝密与翰林学士宋申锡言之,申锡请渐除其逼。上以申锡沉厚忠谨,可倚以事,擢为尚书右丞。秋,七月,癸未,以申锡同平章事。
初,裴度征淮西,奏李宗闵为观察判官,由是渐获进用。至是,怨度荐李德裕,因其谢病,九月,壬午,以度兼侍中,充山南东道节度使
西川节度使郭钊以疾求代,冬,十月,戊申,以义成节度使李德裕为西川节度使。蜀自南诏入寇,一方残弊,郭钊多病,未暇完补。德裕至镇,作筹边楼,图蜀地形,南入南诏,西达吐蕃。日召老于军旅、习边事者,虽走卒蛮夷无所间,访以山川、城邑、道路险易广狭远近,未逾月,皆若身尝涉历。
上命德裕修塞清溪关以断南诏入寇之路,或无土,则以石垒之。德裕上言:“通蛮细路至多,不可塞,惟重兵镇守,可保无虞。但黎、雅以来得万人,成都得二万人,精加训练,则蛮不敢动矣。边兵又不宜多,须力可临制。崔旰之杀郭英乂,张朏之逐张延赏,皆镇兵也。”时北兵皆归本道,惟河中、陈许三千人在成都,有诏来年三月亦归,蜀人朏惧。德裕奏乞郑滑五百人、陈许千人以镇蜀。且言:“蜀兵脆弱,新为蛮寇所困,皆破胆,不堪征戌。若北兵尽归,则与杜元颖时无异,蜀不可保。恐议者云蜀经蛮寇以来,已自增兵,向者蛮寇已逼,元颖始捕市人为兵,得三千馀人,徒有其数,实不可用。郭钊募北兵仅得百馀人,臣复召募得二百馀人,此外皆元颖旧兵也。恐议者又闻一夫当关之说,以为清溪可塞。臣访之蜀中老将,清溪之旁,大路有三,自馀小径无数,皆东蛮临时为之开通,若言可塞,则是欺罔朝廷。要须大度水北更筑一城,迤逦接黎州,以大兵守之方可。况闻南诏以所掠蜀人二千及金帛赂遗吐蕃,若使二虏知蜀虚实,连兵入寇,诚可深忧。其朝臣建言者,盖由祸不在身,望人责一状,留入堂案,他日败事,不可令臣独当国宪。”朝廷皆从其请。德裕乃练士卒,葺堡鄣,积粮储以备边,蜀人粗安。
是岁,勃海宣王仁秀卒,子新德早死,孙彝震立,改元咸和。
参考资料
捷克国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2 11:52
目录
概述
历史大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