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公历闰年,共366天,52周零2天;其中219年2月3日~220年2月21日为农历己亥年(猪年),220年2月22日~221年2月9日为农历庚子年(鼠年),该年无农历闰月;(东汉)建安二十五年、
延康元年;(曹魏)
黄初元年。
所处朝代
三国·
曹魏:220年12月11日至266年2月8日。
大事记
正月,
曹操病死,其子
曹丕即位为魏王,同年十月,
汉献帝让位,
曹丕称帝,是为
魏文帝。至此,历12帝,195年的
东汉王朝
名实俱亡。十月十三日,早已徒存名号的汉献帝
刘协被迫将象征皇位的玺绶诏册奉交曹丕,宣布退位。曹丕照例
三让之后,择于十月庚午日寅时禅让(公元220年12月11日)升坛受禅,登上皇帝的宝座,改国号为魏,建元
黄初。十一月一日,曹丕封刘协为
山阳公,允许他行使汉朝正朔和使用天子礼乐。同时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且授
匈奴南单于呼厨泉魏国玺绶,并赐青盖车、乘舆等。十二月,定都洛阳。曹丕在改朝换代之际,对职官制度进行了若干重要改革。改相国为司徒,
御史大夫为
司空,由此恢复了被曹操于汉建安十三年(208)废除的三公官制(
太尉、司徒、司空)。此后司徒、司空位号虽尊贵,但一般不干预朝政。
曹丕又设
秘书监和
中书省,中书省置监令,主管通达百官奏事,起草诏令,以此分掉
尚书台的权力,改变东汉后期尚书权职过重的现象。在经济方面,曹丕继续推行
屯田制,重视水利建设。总之,曹丕称帝代汉以后,魏国实力进一步增强。
钱唐县东临
海湾,湾内泥沙淤积,至汉代形成沙洲浅滩,洲内低洼处集水形成湖泊,为今西湖之前身。郡议曹华信在钱唐县东,用泥石堆筑防海大塘,阻挡
咸潮,使西湖开 始与海隔绝,成为内湖。
历史记事
曹操去世
春季,正月,魏武王
曹操抵达洛阳;庚子(二十三日),曹操去世。魏王知人善任,善于洞察别人,很难被假像所迷惑;能够发掘和提拔有
特殊才能的人,不论地位多么低下,都按照才能加以任用,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和敌人对阵时,他仪态安详,似乎不愿意打仗;可是一旦制定好策略,向敌人发动攻击,便气势充沛,斗志昂扬。对有功的将士和官吏,赏赐时不吝千金;而对没有功却希望受到赏赐的人,则分文不给。执法时严峻急切,违法的一定加以惩罚,有时对犯罪的人伤心落泪,也不加赦免。生活俭朴,不崇尚富丽奢华。报以能够消灭各个强大的割据势力,几乎统一全国。
曹丕继位
此时,太子
曹丕正在
邺城,驻洛阳的军队骚动不安。大臣们想先保守秘 密,暂时不公布曹操去世的消息。谏议大夫贾逵认为不应该保密,才把丧事公之于众。有人说,应当把各个城池的守将都换上曹操家乡的谯县人和沛国人。魏郡太守、广陵人徐宣大声说:“如今各地都归于一统,每个人都怀有效忠之心,何必专用谯县人和沛国人,以伤害那些守卫将士的感情。”撤换之事才不再提起。青州籍的原
黄巾军士兵擅自击鼓离去,大家认为应加制止,对不服从命令者派兵征讨。贾逵说:“不可以这样做。”于是他写了一篇很长的文告,命令青州兵所到之处的地方官府,要给他们提供粮食。鄢陵侯
曹彰从长安赶来,询问
贾逵魏王的
印玺在何处,贾逵严肃地说:“国家已经确定了先王的继承人,先王的印玺,不是君侯您应当询问的。”噩耗传到邺城,太子曹丕恸哭不已。中庶子司马孚劝谏说:“先王去世,举国上下都仰仗殿下您的号令。您应上为祖宗的基业着想,下为全国的百姓考虑,怎么能效法普通人尽孝的方式呢。”曹丕很久以后才止住哭声,对司马孚说:“你说得对。”当时,大臣们刚刚听到曹操去世的消息,相聚痛哭,一片混乱。
司马孚在朝堂上大声说:“如今君王去世,全国震动,当务之急是拜立新君,以镇抚天下,难道你们只会哭泣吗。”于是命令群臣退出朝堂,安排好宫廷警卫,处理丧事。司马孚是
司马懿的弟弟。大臣们认太子曹丕即魏王位,应该有汉献帝的诏令。尚书
陈矫说:“魏王在外去世,全国惊惶恐惧。太子应节哀即位,以安定全国上下的人心。况且魏王钟爱的儿子曹彰正守在灵柩旁边,他若在此时有不智之举,生出变故,国家就危险了。”当即召集百官,安排礼议,一天之内,全部办理完毕。第二天清晨,以魏王后的命令,拜太子曹丕继承曹操为魏王,下令大赦天下罪犯。不久,
汉献帝派御史大夫华歆带着诏书,授予曹丕丞相印绶和魏王玺绶,仍兼任冀州牧,于是曹丕尊奉母后
卞氏为王太后。
魏王曹丕的弟弟鄢陵侯
曹彰等人都回到自己的封地。临侯曹植的
监国谒者灌均,迎合曹丕的意图,上奏说:“临侯曹植
酗酒,言辞轻狂使用慢,动持并胁迫魏王的使者。”曹丕贬曹植为安乡侯,将曹植的党羽,右刺奸掾、沛国人丁仪,黄门侍郎丁兄弟,二人及两家男子全部处死。
曹丕称帝
冬季,十月,乙卯(十三日),
汉献帝在高祖庙祭祀,报告列祖列宗,派代理御史大夫张音带着
符节,捧着皇帝玺绶以及诏书,要让位给魏王曹丕。曹丕三次上书推辞,然后在繁阳筑起高坛,辛未(二十九日),登坛受皇帝玺绶,即皇帝位。燃起大火祭祀天地、山川,更改年号,大赦全国。
十一月,癸酉(初一),
曹丕尊奉汉献帝
刘协为山阳公,仍然使用汉朝的历法,行皇帝的礼仪、音乐;封他的四个儿子为列侯。曹丕追尊自己的祖父魏太王
曹嵩为太皇帝;父亲魏武王
曹操为武皇帝,庙号为太祖;尊奉母亲魏太后 卞氏为皇太后。改封汉朝的诸侯王为嵩德侯,列侯为关中侯。大臣们封爵、升 迁,各有不同。又把相国改称司徒,御史大夫改称司空。山阳公刘协奉献自己的两个女儿给魏文帝曹丕作妃子。东汉宣告灭亡。
魏文帝曹丕要重新颁布历法,侍中
辛毗说:“魏朝遵循虞
舜和夏
禹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顺应天命,合乎民心;只有
商汤、
周武王,依靠武力征伐统一全国,才会更改历法。
孔子说:‘实行夏的历法’,《
左传》说:‘
夏朝的历法,最符合天地运行的规律,’我们为什么要和它相反呢。”文帝称赞并采纳了辛毗的建议。当时,大臣们都称颂魏朝的功德,贬损汉朝。散骑常侍
卫臻却阐述禅让的大义,称赞汉朝的功绩。文帝看了卫臻几次说:“普天下的珍宝,我要和山阳公共同享用。”文帝要追封母亲卞太后的父母,尚书陈群上奏说:“陛下以圣明的德行,顺应天命,创立大业,革除旧制,应该永远成为后代遵从的典范。根据典籍记载,汉有分封妇人土地和爵位的制度。记载礼仪的典籍中,只有妇人附从丈夫的爵位。秦朝违背古代制度,汉朝又继承秦朝的体制,都不符古代君王的法令和经典。”文帝说:“你的看法很对,不要封太后的父母了。”并写下了这一建议,确定为制度,保存在收藏档案的台阁中。
苏则平河西
公元220年。和鸾杀
颜俊,
武威王秘又杀和鸾。苏则勒兵征讨
麴演,请降。同年,麴演勾结张掖
张进,酒泉黄华等复叛,又武威三种胡钞寇,武威太守
毌丘兴告急于苏则。时将军
郝昭、
魏平屯守金城,受诏不得西度。苏则与郡内高级长吏及郝昭等商议,认为今贼虽盛,然皆新合,未必同心,因此急击之,必可破敌,若待朝廷发兵,贼心已齐,难以卒克。便违诏发兵救援武威,叛胡皆降。又与毌丘兴击张掖张进,麴演闻知,将步骑三千假意迎接苏则,苏则诱其相见,斩之。复与诸军围张进,破之,斩张进及其支党,余众皆降。黄华见大势已去,放出扣押的人质乞降,河西
遂平。苏则以功进封都亭侯,邑三百户。
埃拉伽巴路斯离婚
朱利亚·科尔涅利亚·保拉(Julia Cornelia Paula)她生于
叙利亚,出身于古老高贵的科尔涅利乌斯氏族,父亲朱利乌斯·科尔涅利乌斯·保鲁斯是
禁卫军的一名军官。保拉相貌美丽,受过良好的教育,十分迷人,因此在219年被朱利亚·马莎选中,成为
罗马帝国的皇后。
豪华的婚礼被举行。据说此时,对罗马市民和士兵也举行了大规模的庆祝仪式。但是婚姻生活没有长久,两人就离婚了。保拉无法回应皇帝的异常的性嗜好是离婚的理由。
孟达降魏攻蜀
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
魏文帝善达之姿才容观,以为散骑常侍、
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达领
新城太守。遣
征南将军夏侯尚、
右将军徐晃与达共袭封。达以书招封,封不从达言。达率军而攻之。
节气时刻表
参考资料:
传统节日
出生
卫瓘
卫瓘,(220——291年),字伯玉,
河东郡安邑县(今山西夏县北)人。三国
曹魏后期至
西晋初年重臣。卫瓘出身官宦世家,年轻时仕官于曹魏,历任尚书郎等职。后以监军身份参与伐蜀战争。蜀汉亡后,与钟会一道逮捕邓艾;
钟会谋反时,又成功平息叛乱,命
田续杀
邓艾父子。回师后转任督
徐州诸军事、
镇东将军,封菑阳侯。西晋建立后,历任青州、
幽州刺史、
征东大将军等职,成功化解北方边境威胁,因功进爵菑阳公。
晋惠帝即位后,与
贾皇后对立,终在政变中满门遇害,享年72岁。
刘寔
刘寔,(220——310年)
西晋重臣。字子真。今高唐人。年91卒,谥元。其墓在高唐城东25里处。刘寔官高位显,崇俭尚素,食蔬衣布,居无宅第,所得俸禄,赡养亲故。
逝世
曹操
魏武帝
曹操,(155——220年),字
孟德,小名阿瞒,
沛国谯县(今安徽
亳州市)人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曹魏奠基者。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征讨四方,对内消灭
二袁、
吕布、
刘表、
马超、
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
南匈奴、
乌桓、
鲜卑等,统一中国
北方地区。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阳,享年66岁。
夏侯惇
夏侯惇,曹操手下大将。夏侯惇(?-220),字
元让,
沛国谯(今安徽
亳州区)人。东汉末年曹操麾下大将。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与吕布军交战时,曾一度被擒为人质,又被流矢射瞎左眼。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功勋卓著。官至
大将军,封高安乡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夏侯惇去世,追谥为忠侯。
黄忠
黄忠,、(?——220年),字
汉升,
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本为
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
刘备,并助刘备攻
益州刘璋。公元219年,黄忠在
定军山一战中阵斩曹操部下名将
夏侯渊,升任征西将军,刘备称
汉中王后改封
后将军,赐关内侯。公元220年病卒。
仲长统
哲学家
仲长统(180——220年)死。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西北)人。著有《
昌言》。
关羽
关羽(?——220年),字云长,河东解(今山西
运城)人,蜀汉名将。。
赤壁之战后,关羽助刘备、
周瑜攻打
曹仁所驻守的南郡,而后刘备势力逐渐壮大,关羽则长期镇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
水淹七军,捉于禁,斩
庞德,威震华夏。但随后
吕蒙白衣袭荆州,关羽又在与
徐晃的交战中失利,最终进退失据。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关羽兵败被杀。谥曰壮缪侯。
法正
法正(176——220年),字孝直,扶风郿(今
陕西省眉县东北)人。
刘备手下第一谋士。法正原为
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
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封法正为
尚书令、
护军将军。次年,法正去世,终年45岁。
程昱
程昱(141——220年),字仲德,
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东阿)人,东汉后期至三国时期曹魏谋士、名臣。
初平三年(192年),被曹操征辟为寿张令,从此为其出谋献策、征战四方。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
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保三城,因功受封为
东平相。曹操将汉献帝迁往
许都后,任命程昱为尚书,后又为
东中郎将,领
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宜。讨平
袁谭、
袁尚后,拜为
奋武将军,封安国亭侯。黄初元年(220年),曹丕代汉称帝,拜程昱为
卫尉,进封安乡侯。同年逝世,享年80岁,
曹丕亦为之流涕,追赠
车骑将军,谥曰肃。
吕蒙
吕蒙(179——220年),字
子明,东汉末年名将,
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 。
孙权统事后,吕蒙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破
曹仁于
南郡,破
朱光于皖城,累功拜
庐江太守。进占荆州南部三郡,并计擒
郝普。在
逍遥津之战掩护孙权逃生。
鲁肃去世后,吕蒙代守陆口。白衣袭荆州,
擒杀关羽,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吕蒙因病去世,享年42岁。
蒋钦
蒋钦(?——220年),字公奕,九江寿春(今安徽
寿县)人。汉末
东吴名将。早年随
孙策平定丹阳、
吴郡、
会稽和
豫章四郡。平盗贼,迁
西部都尉。讨会稽贼
吕合、
秦狼等,徙讨越中郎将。从征
合肥,因功迁
荡寇将军,领濡须督,后召还都拜
右护军,典领辞讼。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讨伐关羽,蒋钦率领水军入沔水。回军途中病逝。
《资治通鉴》记载
春,正月,武王至洛阳;
庚子,薨。王知人善察,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与敌对陈,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豪不与。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对之流涕,然终无所赦。雅性节俭,不好华丽。故能芟刈群雄,几平海内。是时太子在邺,军中骚动。群僚欲秘不发丧,
谏议大夫贾逵以为事不可秘,乃发丧。或言宜
诸城守,悉用谯、沛人。
魏郡太守广陵
徐宣厉声曰:“今者远近一统,人怀效节,何必专任谯、沛以沮宿卫者之心。”乃止。
青州兵擅击鼓相引去,众人以为宜禁止之,不从者讨之。贾逵曰:“不可。”为作
长檄,令所在给其禀食。
鄢陵侯彰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王
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凶问至邺,太子号哭不已。
中庶子司马孚谏曰:“君王晏驾,天下恃殿下为命。当上为宗庙,下为万国,奈何效匹夫孝也。”太子良久乃止,曰:“卿言是也。”时群臣初闻王薨,相聚哭,无复行列。孚厉声于朝曰:“今君王违世,天下震动,当早拜嗣君,以镇万国,而但哭邪。”乃罢群臣,备禁卫,治丧事。孚,懿之弟也。群臣以为太子即位,当须诏命。尚书
陈矫曰:“王薨于外,天下惶惧。太子宜割哀即位,以系远近之望。且又爱子在侧,彼此生变,则社稷危也。”即具官备礼,一日皆办。明旦,以王后令,策太子即王位,大赦。汉帝寻遣
御史大夫华歆奉策诏,授太子丞相印、绶,魏王玺、绶,领
冀州牧。于是尊王后曰
王太后。
二月,丁未朔,日有食之。
壬戌,以太中大夫
贾诩为
太尉,御史大夫华歆为相国,大理
王朗为御史大夫。
王弟鄢陵侯彰等皆
就国。临菑临国
谒者灌均,希指奏:“临菑侯植
醉酒悖慢,劫胁使者。”王贬植为
安乡侯,诛右刺奸掾沛国
丁仪及弟
黄门侍郎廙并其男口,皆植之党也。
鱼豢论曰:谚言:“
贫不学俭,卑不学恭。”非人性分殊也,势使然耳。假令太祖防遏植等在于畴昔,此贤之心,何缘有窥望乎。彰之挟恨,尚无所至;至于植者,岂能兴难。乃令
杨修以倚注遇害,丁仪以希意族灭,哀夫。
初置散骑
常侍、侍郎各四人。其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为金策,藏之石室。时当选侍中、常侍,王左右旧人讽主者,便欲就用,不调馀人。司马孚曰:“今嗣王新立,当进用海内英贤,如何欲因际会,自相荐举邪。官失其任,得者亦不足贵也。”遂他选。
尚书
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
九品官人之法;
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夏,五月,
戊寅,汉帝追尊王祖太尉曰太王,夫人丁氏曰太王后。
王以安定太守
邹岐为
凉州刺史,西平
麹演结旁郡作乱以拒岐。张掖
张进执太守
杜通,酒泉
黄华不受太守
辛机,皆自称太守以应演。
武威三种胡复叛。
武威太守毋
丘兴告急于金城太守、
护羌校尉扶风
苏则,则将救之,郡人皆以为贼势方盛,宜须大军。时将军
郝昭、
魏平先屯金城,受诏不得西度。则乃见郡中大吏及昭等谋曰:“今贼虽盛,然皆新合,或有胁从,未必同心。因衅击之,善恶必离,离而归我,我增而彼损矣。既获益众之实,且有倍气之势,率以进讨,破之必矣。若待大军,旷日弥久,善人无归,必合于恶,善恶就合,势难卒离。虽有诏命,违而合权,专之可也。”昭等从之,乃发兵救武威,降其三种胡,与毋丘兴击张进于张掖。麹演闻之,将步骑三千迎则,辞来助军,实欲为变,则诱而斩之,出以徇军,其党皆散走。则遂与诸军围张掖,破之,斩进。黄华惧,乞降,河西平。初,敦煌太守马艾卒官,郡人推功曹
张恭行长史事;恭遣其子就诣朝廷请太守。会黄华、张进叛,欲与敦煌并势,执就,劫以
白刃。就终不回,私与恭疏曰:“大人率厉敦煌,忠义显然,岂以就在困厄之中而替之哉。令大军垂至,但当促兵以掎之耳。愿不以下流之爱,使就有恨于黄壤也。”恭即引兵攻酒泉,别遣铁骑二百及官属,缘酒泉北塞,东迎太守
尹奉。黄华欲救张进,而西顾恭兵,恐击其后,故不得往而降。就卒平安,奉得之郡,诏赐恭爵关内侯。
六月,康午,王引军南巡。
蜀将军孟达屯
上庸,与
副军中郎将刘封不协;封侵陵之,达率部曲四千馀家来降。达有容止才观,王甚器爱之,引与同辇,以达为散骑常侍、
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合
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以达领
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
行军长史刘晔曰:“达有苟得之心,而恃才好术,必不能感恩怀义。新城与孙、刘接连,若有变态,为国生患。”王不听。遣
征南将军夏侯尚、
右将军徐晃与达共袭刘封。上庸太守
申耽叛封来降,封破,走还成都。初,封本罗侯寇氏之子,
汉中王初至荆州,以未有继嗣,养之为子。
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汉中王因此际除之;遂赐封死。
甲午,王次于谯,大飨六军及谯父老于邑东,设
伎乐百戏,吏民上寿,日夕而罢。
孙盛曰:
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故虽三季之末,七雄之敝,犹未有废衰斩于旬朔之间,释麻杖于反哭之日者也。逮于汉文,变易古制,人道之纪,一旦而废,固已道薄于当年,风颓于百代矣。魏王既追汉制,替其大礼,处莫重之哀而设飨宴之乐,居贻厥之始而堕王化之基,及至受禅,显纳二女,是以知王龄之不遐,卜世之期促也。
王以丞相祭酒贾逵为
豫州刺史。是时天下初定,刺史多不能摄郡。逵曰:“州本以
六条诏书察二千石以下,故其状皆言严能鹰扬,有督察之才,不言安静宽仁,有恺悌之德也。今长吏慢法,盗贼公行,州知而不纠,天下复何取正乎。”其二千石以下,阿纵不如法者,皆举奏免之。外修军旅,内治民事,兴陂田,通运渠,吏民称之。王曰:“逵真刺史矣。”布告天下,当以豫州为法;赐逵爵
关内侯。
左中郎将李伏、
太史丞许芝表言:“魏当代汉,见于图纬,其事众甚。”群臣因上表劝王顺天人之望,王不许。冬,十月,
乙卯,汉帝告祠高庙,使行御史大夫
张音持节奉玺绶诏册,禅位于魏。王三上书辞让,乃为坛于
繁阳,
辛未,升坛受玺绶,即皇帝位,
燎祭天地、岳渎,改元,大赦。十一月,
癸酉,奉汉帝为
山阳公,行汉
正朔,用天子礼乐;封公四子为
列侯。追尊太王曰太皇帝;武王曰武皇帝,庙号太祖;尊王太后曰
皇太后。以汉诸侯王为崇德侯,列侯为
关中侯。群臣封爵、增位各有差。改相国为司徒,御史大夫为
司空。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帝欲改正朔,侍中辛毘曰:“
魏氏遵舜、禹之统,应天顺民;至于汤、武,以战伐定天下,乃改正朔。孔子曰:‘行夏之时,’《左氏传》曰:‘夏数为得天正,’何必期于相反。”帝善而从之。时群臣并颂魏德,多抑损前朝;散骑常侍
卫臻独明禅授之义,称扬
汉美。帝数目臻曰:“天下之珍,当与山阳共之。”帝欲追封太后父、母,尚书陈群奏曰:“陛下以圣德应运受命,创业革制,当永为后式。案典籍之文,无妇人分
土命爵之制。在礼典,妇因夫爵。秦违
古法,汉氏因之,非先王之令典也。”帝曰:“此议是也,其勿施行。”仍著定制,藏之台阁。
帝谓侍中苏则曰:“前破酒泉、张掖,西域通使敦煌,献径寸大珠,
可复求市益得不。”则对曰:“若陛下化洽中国,德流沙幕,即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帝嘿然。
帝召东
中郎将蒋济为散骑常侍。时有诏赐征南将军夏侯尚曰:“卿腹心重将,特当任使,作威作福,杀人活人。”尚以示济。济至,帝问以所闻见,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因曰:“夫‘作威作福’,《书》之明诫。天子无戏言,古人所慎,惟陛下察之。”帝即遣追取前诏。
帝欲徙
冀州士卒家十万户实河南,时天旱,蝗,民饥,
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侍中辛毘与朝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待之,皆莫敢言。毘曰:“陛下欲徙
士家,其计安出。”帝曰:“卿谓我徙之非邪。”毘曰:“诚以为非也。”帝曰:“吾不与卿议也。”毘曰:“陛下不以臣不肖,
置之左右,厕之谋议之官,安能不与臣议邪。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安得怒臣。”帝不答,起入内。毘随而引其裾,帝遂奋衣不还,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何太急邪。”毘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故臣不敢不力争。”帝乃徙其半。帝尝出射雉,顾群臣曰:“射雉乐哉。”毘对曰:“于陛下甚乐,于群下甚苦。”帝默然,后遂为之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