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区
河南省开封市辖区
鼓楼区,河南省开封市辖区,是开封市的中心城区,位于河南省中东部、开封市中北部,地处黄河中下游,太行山脉东南方,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毗邻4个区,总面积58.68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鼓楼区辖8个街道。截至2023年末,鼓楼区常住人口13.16万人。
历史沿革
鼓楼的先民活动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
夏朝时期,帝杼至帝廑在开封一带建都217年,史称老丘(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国都里村),是开封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建都。
商朝时期,在开封一带建都27年,史称
春秋时期,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
西汉时期,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县改名为开封县,这便是“开封”这一名称的最早由来。
北宋时期,属内城左厢第一厢的信陵坊、通济坊、宣平坊及右厢第一厢的宣化坊、新昌坊、光化坊,归开封、浚仪(后改祥符)二赤县分治。
明朝时期,属开封城的安业坊及新昌坊的鼓楼隅和钟楼隅。
清朝时期,属祥符县的第一隅、第二隅和第七隅。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废隅改区,称南区。
民国时期,改祥符县为开封县,仍称南区。开封沦陷后,日伪设开封市,称二区。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复称开封县,改区为镇,属崇廉镇、利汴镇。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攻克开封,攻克后即撤离。同年10月24日,豫皖苏军区解放开封,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
1956年3月,开封市政府正式命名该区为鼓楼区。
1966年8月,改称红光区。
1972年6月,复称鼓楼区至今。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截至2005年,鼓楼区辖8个街道:相国寺街道、新华街道、卧龙街道、州桥街道、西司门街道、九村街道、五一街道、仙人庄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鼓楼区辖8个街道:相国寺街道新华街道卧龙街道州桥街道西司门街道南苑街道五一街道仙人庄街道。区人民政府驻中山路中段92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鼓楼区位于河南省中东部、开封市中北部,介于北纬34°11′45″—35°01′20″、东经113°52′15″—115°15′42″之间。毗邻4个区,东接禹王台区,西邻龙亭区,南毗祥符区,北与顺河回族区接壤。全区总面积为58.68平方千米,其中南北最长距离6.3千米,东西最长距离13.9千米。
地质
鼓楼区位于黄河中下游,太行山脉东南方,在地质构造上位于华北地台的南部,属于华北地台的组成部分。在大地构造上,处于秦岭——昆仑纬向构造体系与新华夏第二沉降带华北坳陷复合交换部位,从全国地质构造和地貌格局看,属于华北坳陷盆地。
地形地貌
鼓楼区地处豫东黄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自西向东稍有倾斜,自然坡降为1/5000—1/6000,海拔高度在62.5—76.3米之间。
气候
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四季分明。年均气温为14.52℃,年均无霜期为221天,年均降水量为627.5毫米,降水多集中在夏季7、8月份。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鼓楼区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常见植物有毛白杨、大官杨、旱柳、臭椿、兰考泡桐、侧柏、荆条、益母草、马唐、牛筋草等。
动物资源
鼓楼区动物资源主要分为野生动物和饲养动物,其中野生动物资源较少,近百种,其中兽类贫乏,以野兔、鼠类居多,鸟类中数量较多的有麻雀、灰喜鹊,爬行类以蜥、蛇类为主,两栖类主要为蛙类。饲养动物主要有牛、马、骡、猪、羊、兔等,家禽类以鸡、鸭为主,水产养殖以鱼类为主。
水资源
鼓楼区地下水比较丰富,在450米深度内埋藏着多层含水砂层,加之黄河侧渗补给能力较强,成井出水量较大,水质较好。
人口
数量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鼓楼区常住人口136167人。其中,城镇人口128987人,农村人口7180人。男性66617人,女性69550人,总人口性别比为95.78。全区家庭户51943户,集体户1069户,家庭户人口132494人,集体户人口3673人。
截至2023年末,鼓楼区常住人口13.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1万人;城镇化率94.91%,比上年提升0.02个百分点;出生率为4.56‰,死亡率为9.12‰,自然增长率为-4.56‰。
民族
鼓楼区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地,居民以汉族为主,有回族、满族、蒙古族、壮族、苗族、朝鲜族等40个少数民族,呈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到总人的5.48%
经济
综述
2023年,鼓楼区生产总值103.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6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12.63亿元,下降2.5%;第三产业增加值88.90亿元,增长2.6%。三次产业结构为2.2:12.2:85.6。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鼓楼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7.5%,从三次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下降6.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9.1%。从投资方向看,工业投资下降6.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2%。
财政
2023年,鼓楼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9亿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4亿元。
居民收支
2023年,鼓楼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445元,比上年增长3.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339元,增长2.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16元,增长6.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82,比上年缩小0.08。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863元,比上年下降6.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954元,下降7.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518元,增长2.1%。
第一产业
2020年,鼓楼区建成茶庵和新城集特色冬枣林500余亩、良坟桃园1000余亩、众旺园林苗木及中药材基地400余亩,打造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地1个,三盟奶牛场获得省级观光牧场、省级美丽牧场称号。
2023年,鼓楼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94公顷,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293公顷,玉米播种面积320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1227.97吨,比上年减产5.1%,其中,夏粮产量7400.80吨,减产9.0%,秋粮产量3827.17吨,增产12.3%。蔬菜产量17279吨,增产13.2%;水果产量7614吨,增产6.5%。猪牛羊禽肉总产量2136吨,增长43.7%;禽蛋产量352吨,增长7.1%。全年生猪出栏15372头,增长12.1%。
第二产业
2023年,鼓楼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4.8%。分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0.1%。从新兴产业看,高新技术、高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7%、35.4%和25.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9.7%、23.4%和29.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21.5%。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0年,鼓楼区特色商业区获评省三星级服务业两区称号,书店街和马道步行街获评省级首批试点步行街。
2023年,鼓楼区服务业增加值88.90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3.38亿元,增长1.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10亿元,增长6.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93亿元,增长2.7%;金融业增加值10.08亿元,增长7.0%;房地产业增加值6.58亿元,下降2.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06亿元,下降10.6%;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2.24亿元,增长7.2%;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增加值6.66亿元,增长0.2%;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9.74亿元,增长2.4%。
国内贸易
2023年,鼓楼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36亿元,比上年增长5.0%。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家具类增长20.9%,中西药品类增长18.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3.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28.6%,汽车类增长57.4%。
交通运输
鼓楼区地处市中心,110条背街四通八达,京广铁路和京九铁路左右为邻,北京至广州的106国道,东营至郑州的220国道和天水至连云港的310国道在开封交汇。鼓楼区距新郑国际机场现有道路里程为69千米。高速公路出入口距城区车程为10分种,至郑州、洛阳、三门峡、商丘有高速公路相连,经郑州向北可通达新乡、安阳直至北京;向南可通达许昌、漯河、驻马店直至深圳。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鼓楼区初中招生2216人(含市直5所中学),在校生6359人,毕业生2212人。小学招生1665人,在校生8856人,毕业生1651人。特殊教育招收残疾儿童28人,在校残疾儿童91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887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鼓楼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4个,其中,医院4个、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3个、诊所(医务室)71个,村卫生室17个,实际开设床位234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65人,其中,执业医师158人、执业助理医师84人、注册护士195人、其他卫技人员28人。
历史文化
方言
鼓楼方言为开封话,属汉藏语系—汉语语族—中原官话—郑开片。开封话属于豫东方言,是开封地区所通行的口语,区别于外来移民中普遍使用的普通话,开封话主要通行于原住民之间。20世纪形成的郑州话与其相似,但也有其独有特点,开封方言直白易懂,方言词汇很多,诙谐幽默,开封话新老派差异显著。主要特点为儿化音明显和(e)音的大量使用。
文物古迹
州桥遗址是北宋时期御街和汴河交汇处的一座著名的桥梁。始建于唐朝,名汴州桥,五代时称汴桥,北宋时将汴河称为天河,改桥名曰为天汉桥,习称州桥。州桥因桥面宽广,水浒中杨志怒杀泼皮牛二的故事就发生于此,在北宋时州桥两边夜市比较多。目前州桥埋于开封闹市中心中山路与大纸坊街交叉口南侧,1984年考古挖掘,发现了宽达30米的完整的古桥梁。明末黄河水淹,桥淤没。1984年8月清理。桥面距地表4.5米,系青石条铺砌。桥洞东西长30米,券顶距桥底垂直高度6.5米。
风景名胜
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原名建国寺,位于自由路西段,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后因战乱水患而损毁。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大相国寺现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1992年8月恢复佛事活动,复建钟、鼓楼等建筑。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开封包公祠
开封包公祠为纪念中国古代著名清官、政治改革家包拯而恢复重建,其坐落在包公湖西畔,是国家旅游局开发建设的中原旅游区的重要景点之一。史书记载,开封包公祠始建于金、元,经明、清等朝代,历代修葺,已有近千年历史。由于黄河水患,屡毁屡建。1984年,开封市在包公湖上重建了包公祠。2003年,包公祠被国家旅游局正式评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开封府
开封府位于包公东湖北岸,是北宋京都官吏行政、司法的衙署,被誉为天下首府,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史料记载,北宋开封府共有183任府尹,尤以包公打座南衙而驰名中外。今日重建的开封府,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呼应,同碧波荡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衬,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秀美景观。
开封延庆观
开封延庆观原名重阳观,位于包公湖东北部,始建于元太宗五年(1233年),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名延庆观,是为纪念道教中全真教创始人王喆在此传教并逝世于此而修建的道观,与北京的白云观、四川的常道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名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特产美食
汴京风味鸡
开封素有制作美味鸡肉之传统。按制作工艺和味道特色的不同,可分酥鸡、风鸡、酱鸡、冻鸡、糟鸡5个特色品种。
开封花生糕
开封花生糕以精选的花生仁为生料,辅以白糖、饴糖,成品呈现状,多层次,显明显网络,疏松度强。其中以东大寺门伊兴斋等老店生产的花生糕最为著名。
开封灌汤包
开封灌汤包是开封市的一道传统特色小吃,属于豫菜系,已有百年历史,制作精细,采用猪后腿的瘦肉为馅,精粉为皮,爆火蒸制而成,灌汤包皮薄,有透明之感。
开封一品烧饼
开封一品烧饼,是开封的传统名点,始创于北宋时期。宋朝初年,开科取士广选人才,全国文人芸萃京师(开封)。饭堂客栈为迎合考者心理,精心制作了香酥可口的烧饼,取吉祥名字为“一品烧饼”(含祝“官居一品”之意)。该品属酥皮类烧饼,选用精粉、白糖、荤油、豆沙为主料;桂花、蜂蜜、桃仁、麻仁、对丝等作小料。经制皮、制馅、包剂后,拍成圆形,放湿布上湿润,再在上下两面沾上麻仁,经烘烤即成。成品为圆饼形,乳白色,两面麻仁略有火色,内部显细薄层次,色泽分明,馅料均匀。
荣誉称号
2018年2月,鼓楼区入选“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22年5月17日,鼓楼区入选“河南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名单”。
参考资料
2021年鼓楼区政府工作报告.鼓楼区人民政府.
区委副书记、区长潘磊开展巡河工作.开封市鼓楼区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3 17:4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