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创刊于1972年,是由
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
黑龙江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
历史沿革
创刊背景
1966年,“文革”开始。9月,原黑龙江水利电力学院下马。
1968年9月,学校迁往五常县(现五常市)拉林镇。
1969年末,送走了最后一批“文革”前招收的学生,教职工生活逐渐清闲起来。
该刊的诞生的客观条件有:原黑龙江水利电力学院保留了95%以上的师资力量;一些教师对“造反”不再感兴趣,不甘心于无所事事,想干点正事;学校图书馆有较丰富的外文书刊;中国国内水利工作者需要了解中国以外的动态;驻校工宣队对办刊不干预等。
发展历程
1972年4月,由“文革”前骨干教师王炳程、 钮平南、缪鸿任、邝自修等筹办的油印内刊《水利水电情报翻译资料》第一期,由拉林镇寄往中国国内有关水利单位,反响强烈始料不及,加印了100份还有来信索要。至1973年底,该刊共出版了44期。
1974年,《水利水电情报翻译资料》更名为《水利水电情报》,为半年刊。
1975年,《水利水电情报》更名为《水利水电技术》,为半年刊。至1976年,先后发生了淮河特大洪水导致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垮坝,辽南、唐山发生大地震,该刊组织翻译出版了《溃坝》、《异常气候》、《地震》和《化学灌浆》等专辑和专栏文章。
1977年,学校返回哈尔滨,刊物由译报类改为技术类,中文稿件比重增加。
1980年,刊期改为季刊。
1987年,刊名更改为《黑龙江水专学报》,为季刊。
2004年8月,黑龙江水利专科学校并入黑龙江大学,翌年《学报》由黑龙江大学主办。
2007年,《学报》改为学术类期刊,其内涵除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建筑工程外,扩展到化学化工与环境科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等学科。
2010年10月,《黑龙江水专学报》更名为《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4年12月,正式入选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定期栏目设有水利与土木工程、化学化工与环境科学、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农业资源与工程等;不定期栏目设有寒区工程与水资源、科技期刊研究、科技动态、读者与编者等。学报的读者对象主要为高等学校师生、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
人员编制
办刊成果
出版发行
据2018年11月30日
中国知网显示,《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共出版文献3579篇。
据2018年11月30日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共载文2961篇,基金论文757篇。
收录情况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CSTPCD网络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ISTIC)统计源期刊,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确定为检索刊源。
影响因子
据2018年11月30日中国知网显示,《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总被下载294379次、总被引9112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522、(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449。
据2018年11月3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被引量为6604、下载量为41270;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来源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0.358,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3828名,在大学学报(工业技术)(209种)中排第117名。
荣誉表彰
2000年,获省届《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
1995年,获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学报一等奖。
2004年,获全国高等学校科技期刊优秀期刊一等奖。
2009年,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编辑质量奖。
文化传统
立足本校(黑龙江大学),面向全国,服务教学与科研,反映工程科学与技术的最新科研成果,促进黑龙江大学校内外学术交流,为中国工科学科发展服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现任领导
主任:李建中
主编:张松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