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锡畴
中国自然地理学家
黄锡畴先生是中国著名的自然地理学家,在山地景观、沼泽湿地、环境地理、区域研究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并有创新。首次发现长白山高山苔原,为中国确认并增添了极地自然景观类型,奠定了中国苔原学。在沼泽领域首次提出并论证沼泽发育多模式理论,突破前苏联沼泽发育统一过程学说,首次提出沼泽分布规律和沼泽性质新要素综合方法。创办《地理科学》和《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离休后,仍笔耕不辍,在他80华诞之际,又出版了《自然地理与环境研究——黄锡畴论文续集》。
个人简介
黄锡畴先生是我国著名自然地理学家。50年来从事自然地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山地景观、沼泽湿地、环境地理、区域研究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并有创新。1959年发现长白山高山苔原,为我国确认并增添了极地自然景观类型,具有重大科学意义。长期以来一直对长白山高山苔原特性进行综合研究,并与国外作比较研究,奠定了我国苔原学。在沼泽领域,他首次提出并论证沼泽发育多模式理论,突破了前苏联沼泽发育统一过程学说,首次提出沼泽分布和分异规律、沼泽性质新概念。
生平经历
1945年8月—1949年5月,考入浙江大学史地系学习。
1945年5月—1950年5月,杭州市军管会干事。
1950年5月—1951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学习。
1951年9月—1958年12月,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助教;1953年经考试选派到北京俄文专修学校留苏预备部,前往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研究生院进修。
1968年12月—1969年12月,回国后在吉林师范大学地理系任讲师。
1960年—1972年8月,其间:1960-1961年下放农村劳动锻炼,1966年6月“文革”后,被“革命群众”打成“反革命”、“修正主义”和“反动学术权威”,下放农村,受尽磨难。
1972年8月—1977年,调任吉林省地理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研究所)。这期间创办了内部刊物《地理译丛》;1975年4月起,又因人事档案问题费尽了周折,生存受到了影响,到1977年才恢复了工作。?1978年5月—1990年4月,出席吉林省科学大会,晋升为副研究员,任命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副所长;1978年8月指派参加中国地理代表团访;1979年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一直到退休。其间:1981年创办《地理科学》任主编,为此,付出了20年的心血;1983年当选为吉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1986年聘任为研究员,多次出访参加国际会议。
1990年4月以后,仍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期刊主编的工作;1991年创办《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担任主编。1978以来,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多种期刊的编委和地理学会常务理事。
吉林省人民政府第六届人民代表。1991年享受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获吉林省英才金质奖章。
2002年被载入《现代中国地理科学家的足迹》。
2004年5月荣获中国地理学会第一届“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该奖项是中国地理学会为激励全国广大中青年地理科教工作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推动我国地理科学事业的快速发展而设立的,以表彰那些在我国地理学科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地理学家。三项成果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2011年4月19日7时50分因突发脑出血抢救无效逝世,享年87周岁。
主要著作
《欧亚大陆温带山地垂直带结构类型》,科学出版社,1962年。?
“试论沼泽的分布和发展规律”,《地理科学》,1982年,2卷3期。?
“欧亚大陆东部高山苔原的南缘”,《地理科学》,1984年,4卷4期。?
“中国沼泽研究的进展”(与马学慧合作),《海洋与湖泊》,1988,19卷5期。
“沼泽生态系统的性质”,《地理科学》,1989年,9卷2期。?
《沼泽自然综合体特性的探讨》(与金泰龙合作),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
《高山苔原》,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沼泽的分异规律》,中国科技出版社,1998年。?
“长白山高山苔原研究的进展”,《地理科学》,1999年,19卷1期。
长白山高山苔原研究的进展黄锡畴黄锡畴先生1924年8月生于浙江义乌,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史地系,1950年5月—1951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学习。1951年就职于东北师范大学。1954年国家选派赴苏联进修,1958年获地理科学副博士学位。1972年调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任副所长,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1981年创办全国性学术期刊《地理科学》,1991年创办《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任两刊主编至2000年,2000年4月起任两刊名誉主编。吉林省人民政府第六届人民代表。1991年享受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获吉林省英才金质奖章。2002年被载入《现代中国地理科学家的足迹》。2004年5月荣获中国地理学会第一届“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该奖项是中国地理学会为激励全国广大中青年地理科教工作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推动我国地理科学事业的快速发展而设立的,以表彰那些在我国地理学科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地理学家。三项成果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1987年趁中国地理学会在南京召开理事会之机,我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黄锡畴教授。岁月流逝,时光已过去15年了,2001年5月我又向黄先生作了电话补充采访。他从事地理教学和科研工作50多年,努力奋斗,开拓进取,呕心沥血,在自然地理科学领域及环境科学的开拓发展方面取得出色成就,为地理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特别在沼泽湿地和苔原方面的研究,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他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勤于思考。?
科研工作
搞科研就要迎难而上
1954年他被选派到原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研究生院进修。在学位论文选题时,导师索恰瓦院士希望他写中国题目,这样做难度较小,容易通过论文。而他却认为,万里迢迢到国外去,应该学习他们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做高水平的研究。经过精心准备和多次论证,最后选择了高加索库班河上游的捷别尔达河流域作研究区。高加索地区自然条件很复杂,已有100多年的研究历史,文献浩如烟海,在2—3年内要探索某些基本规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下定决心,要走自己的路,从认识岩石、动植物种类开始,亲自采集标本和样品,在1400km2的高山峡谷里,在民情复杂的少数民族地区,作了三个夏季的野外考察,克服了重重困难,对该流域自然地理环境进行了综合研究,撰写了约13万字的学位论文“捷别尔达流域自然地理”。他的论文在答辩会上得到专家们的赞许,并授予副博士学位。列宁格勒大学学报在报道中指出,“该论文为高加索研究做出了有益的贡献”。1982年他应邀访日时,日本京都大学著名人文地理学家水津一朗教授对他说,“你是在苏联学景观的,我也是研究景观的(在德国留学),你在苏联时为什么不写中国的论文题目,而写高加索方面的论文?”他回答说“如果在国外研究中国,那就没有必要再到外国去进修了。”简短的话语,包含着多么深刻的意义啊!表明了他对学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追求和挚着。?
科研成就
高山苔原的发现
1959年夏,他结合自然区划工作,与野外考察队一行来到长白山。那时登山公路还未修建,不通汽车。考察队沿着林间小道徒步攀登,当穿越矮小弯曲的岳桦带,抵达森林边缘时,顿觉豁然开朗,眼前呈现开阔的高山无林地带,在一片绿茵上百花争艳,姹紫嫣红,山坡上点缀着皑皑雪斑,衬托蔚兰的晴天,漂浮着朵朵白云,宛如天使编织的一张锦绣的大地毯,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画卷啊!人们称它为“空中花园”。那么,这个高山花园在科学上应该是属于什么自然景观类型呢?当时文献上有称它为高山草甸,有称为高山草原,也有泛称为高山植被的,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与他在高加索研究过的阿尔卑斯型的高山草甸不同,至于称高山草原也不妥当。长白山高山带植被是由矮小伏地匍匐生长的小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及多种苔藓地衣组成,这是一种冷湿型的植被。在外貌、结构、组成和生态等特征方面与北极地区的植被和自然景观类型极为相似。从植物区系成分分析,它们也有许多相同起源的植物。再从生态环境总体上看,高山带物理寒冻风化强烈,不仅有多种多样的高山一冰缘地貌,而且还有古冰川遗迹,叠加在火山地貌上。高山气候是冬长严寒,夏季凉冷,没有真正的夏天;常年多大风和雾天。这里冻土层离地表很浅,存在着多年冻土。大尺度的生态气候条件决定了植被类型。冬天的雪盖,夏天近地层和植被层的小气候则又有利于矮小多年生小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生长繁衍。在这样的气候—植被条件下,形成了具有表层泥炭化,有机腐殖质含量高,土体潜育化,分层不明显等特征的高山苔原土壤。它的形成过程不同于高山草甸的生草成土过程。经过综合分析,他命名为高山苔原。他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反响。当时吉林省综合自然区划和部门自然区划中都援引了这一新发现的自然景观类型。60年代初陈述彭先生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的有关图幅上画出了高山苔原景观。1980年在吴征镒先生主编的《中国植被》巨著中指出,“1959年首次在长白山顶(海拔2100m以上)记录的高山冻原……属于新发现”。”这在科学文献上进一步作出肯定。1984年在《地理学报》创刊50周年时郭扬先生撰文分析指出,首次报道长白山高山苔原的文章,列为学报50年来引用率最高的15篇文章之一。? 苔原(Tundra)是北半球森林界线以北无林的自然景观类型,它呈环球带状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的沿岸地带及其附近的岛屿上。作为独特的自然景观类型,与森林草原荒漠一样,具有同等的地带性意义。苔原地带、泰加林地带和热带雨林地带是大陆环球的三大自然景观地带。苔原分平原苔原和山地苔原。在苔原地带无论在平原还是在山地上都是同一类型的景观。在泰加林地带平原上已不存在苔原景观,但在山地森林界限以上则生长有山地苔原。在特定条件下分布在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地带和阔叶林地带山地森林界限以上高山带的则称高山苔原,是高山带自然景观类型之一。我国地处中低纬度,不存在纬度地带的平原苔原。高山苔原分布到长白山是受自然分异规律及其在欧亚大陆自然分异格局中的地位所制约。在长白山高山带发现苔原,为我国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色增添了极地自然景观类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生态意义。对深入研究我国东部第四纪冰期及其以后自然环境变迁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变化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科学参考价值。?
苔原作为自然景观的类型,是一个自然综合体,是由各组成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形成的。苔原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因此,他认为应对其开展综合研究。30多年来黄锡畴和他的课题组以综合观点从多个侧面进行了研究。作为生态系统,对其生态环境要素(生态气候环境、冰缘地貌、苔原土壤)的特性及与生物群落的相互关系,植物群落的组成、类型、分布和植物生态特征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研究高山苔原虽然已多年了,但总还是渴望有机会考察研究北极苔原。1986年应芬兰科学院邀请他到北欧拉普兰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研究,终于实现了他多年的心愿。
发现高山苔原的背景
全球范围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但是它的各部分又存在着地域上的差异。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各要素的分布,受地域分异规律所制约。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地理学的基本规律。?
1.高山苔原的发现及其命名是以自然分异规律及其在欧亚大陆自然分异格局中的地位作理论依据的。?
2.山地自然景观垂直带结构类型从属于三维地带性。不仅其基带受这种规律的制约,而且高山带自然景观作为整体的部分也受其影响和制约。山地达到一定海拔高度,出现森林界限,在林线以上不生长树木,为无林景观的高山带自然景观相应分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高山苔原等类型。长白山高山带植被为无林,由灌木、小灌木、多年生草本、苔藓、地衣组成地毯式植被,其植物群落和植物生态等与极地苔原相近,与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概念相去甚远。?
3.长白山高山带为苔原—高山型的生态气候条件,其突出特点是严寒、高湿、风大,寒冻风化剧烈。分布有多种冰缘地貌形态;存在多年冰土,苔原型的成土过程和土壤类型等;生态环境与高山草甸、高山草原等都有所区别。
沼泽学理论探索
沼泽是湿地的主要类型和基本组成部分。我国对沼泽作为独立学科的研究起始于50年代末。1958年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当时为东北地理研究所)成立,按中国科学院地学研究的分工,明确规定该所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开展全国沼泽的调查研究。同时为生产服务的目的性也很明确。当时竺可桢副院长指出,”沼泽、湖泊等特殊问题的研究,为扩大农田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0多年来,广大沼泽研究工作者,历尽艰辛,从东北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到西南的若尔盖高原和西藏高原,从东南沿海到西北新疆,对全国各地不同类型的沼泽进行了综合考察。基本查明和掌握了其基本特点。通过考察研究和定点观测试验相结合查明了有关沼泽成因,形成过程,水文物理、沼泽径流、沼泽小气候,沼泽水化学,沼泽植被特征及其演替,泥炭特性和沼泽形成时期等方面的规律性问题。竺可桢副院长针对沼泽研究早就指出过,“作为专题研究,一方面要结合生产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注意基本理论的建立和提高,并且注意消灭空白学科”。在理论总结和提高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分支学科—沼泽学。?
沼泽学研究对象是沼泽,关于什么是沼泽和有关沼泽概念有着许多不同的理解。由于沼泽分布很广,地域差异很大,成因类型多种多样,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认识这一自然客体;同时不同研究者往往多从本身所处的地区和研究对象入手,强调各自的特点,因此,赋予沼泽的定义就具有多样性,多科性和边缘性。在众多沼泽定义中,可以归纳为从水文学植物学、泥类地学和景观学几个方面所赋给的定义。在前苏联有关沼泽定义中特别强调存在泥炭层,甚至规定了其厚度。这不符合我国沼泽实际情况。70年代长春地理所沼泽工作者提出自己的沼泽概念。黄锡畴认为,鉴于存在多种多样的沼泽定义,与其从定义出发,不如就沼泽生态系统性质进行探讨。实际上沼泽生态系统具有一系列区别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本质属性,阐明这些属性,不仅有助于对沼泽的理论认识,也有助于明确开发利用和生态建设的途径,具有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
他指出,把沼泽生态系统简单地归属为陆地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都不能完全揭示其性质。沼泽既不是真正的水体,也不是真正的陆地。任何一种类型的沼泽都发生和赋存于水陆交界和相互作用的地带和地段。它是处于水域和陆地过渡形态的自然综合体。从其形成途径而言,可以从陆地演化为沼泽,也可能从水体演化为沼泽。这种水陆异源相兼的形成途径,是其他非沼泽生态系统所不具有的。沼泽生态系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作为自然综合体其分布受自然分异规律所制约。他提出沼泽具有地带性叠加地带内分布的特点。他分析了沼泽生态环境的半水半陆性质,指出其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具有明显的水陆相兼性和过渡性,其典型的组成部分则表现为“两栖性”。基于上述的分析论证,近年来他多次给出“沼泽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半水半陆过渡性质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新概念,并为学术界引用。?
关于沼泽发育和分类问题,在讲习班上专家主要讲解了由苏联学者提出的沼泽发育统一过程学说,认定沼泽的发育必然经过从低位到高位的过程,即从幼年期到老年期,在植被上反映为从草本沼泽到藓类沼泽。沼泽发育只有按这个模式,并以统一过程中不同阶段作为划分类型的依据,分为低位沼泽、中位沼泽和高位沼泽。这个学说在西欧和北欧多沼泽的国家中得到广泛的支持和应用。到70年代中后期黄锡畴对该学说提出质疑,认为它不符合我国沼泽实际。他依据在国内的考察研究和利用出国机会考察了美国日本芬兰瑞典挪威的沼泽,80年代重又考察了俄罗斯白俄罗斯的一些沼泽地,对其自然特性、分布规律、成因条件,发育特点作了探讨;收集了大量沼泽古环境信息和放射性测年数据进行了分析,根据自然地域分异规律中自然综合体时空统一的观点,使他明确了沼泽体在时间上的发育是受空间规律制约的,从而他提出沼泽发育多模式的理论,突破了沼泽发育统一过程学说,摆脱了沼泽发育单一模式。有人称之为“地带性多模式”。台湾《大地杂志》采访他后在报道中说这一理论“使三江平原沼泽的研究从此拨云见日”。实际上它还包含另一层意思。这里探讨论述的只是平原上的淡水沼泽,但还有山地沼泽、高原沼泽、海滨沼泽,内陆盐沼等不同类型,其发生发展的轨迹,肯定将遵循其自身规律而有所不同。他进而提出,既然沼泽发育是多模式的,那么依据单一模式的分类系统也缺乏其存在的基础理由了,把沼泽分为低位和高位的观念应该摒弃,它们之间也不存在什么必然联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他提沼泽分类也应该是多模式的,并以自然地域分异规律作为依据,首先分出平原沼泽、高原沼泽、山地沼泽等。然后按大小不同尺度的分异规律建立起分类系统。他对我国沼泽研究的这些理论观点,已取得学术界的共识,作为“中国沼泽研究”课题理论组成部分,与该课题一起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了给科研人员创造更多的发表成果的园地,在经上级批准,得到院地学部、出版委和科学出版社的支持下,他创办了全国综合性学术期刊《地理科学》。?
黄锡畴从事自然地理教学和科研工作50多年,曾在国内发表论文100多篇,编著译书10多本,出版了《自然地理与环境研究—黄锡畴论文选集》。他热爱和关心我国地理事业的繁荣发展,积极参与中国地理学会活动,曾任学会的理事、常务理事和名誉理事。在中国地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中,他从事地理工作50年得到表彰。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获吉林省英才金质奖章。
贡献意义
我国著名的长白山,其主体是一座休眠火山。山体耸起,自然景观垂直分异极为明显。自然景观垂直带结构具有代表性,但划分很不一致,特别是森林界线以上高山带的自然景观类型,过去文献上名称很为混乱。作者(1959年)通过考察研究,提出长白山自然景观垂直带结构的新模式,将高山带自然景观类型命名为高山苔原,做了首次报道。?
我国地处中低纬度,不存在平原苔原。在长白山发现典型的高山苔原,为我国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增添了极地自然景观类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苔原概念
苔原(Tundra)是冷湿型极地自然景观类型。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及附近岛屿环极地呈带状分布,是地带性无林景观植被类型,为全球性三个自然景观地带之一。苔原分平原苔原和山地苔原。山地苔原主要分布在苔原地带、森林苔原地带和泰加林地带的山地上。分布在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地带和阔叶林地带山地森林界限以上高山带的则称高山苔原。?
苔原一词原以为是出自俄文芬兰文。实际上它是北欧拉普兰德地区,拉普人(即萨米人)的语言。俄文也是从萨米语引入的。把南、北半球低纬地带高山森林线以上的植被和自然景观统称为高山苔原是不恰当的。?
Tundra一词,在我国地理学著述中通常都称苔原;在植物地理学著述中则通常译为冻原。前者主要寓意于其植被中苔藓植物发达;而后者则主要着意于其生态环境的寒冷和存在冻土。实际上两个译名的寓意虽有侧重,但都不全面。如有的沼泽多苔藓,而非苔原;而高寒有冻土的地域也不一定是冻原。全国自然地理名词词汇中确定两个名词为具有同等涵义的词汇。?
高山苔原综合研究
苔原作为自然景观的类型,它是一个自然综合体,是由各组成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形成的。苔原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因此,应对其开展综合研究,我们以综合观点从几个侧面对长白山高山苔原作了研究。?
对高山苔原的各组成自然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制约,相互适应形成自然综合体作了分析;把高山苔原作为生态系统对其生态环境(生态气候环境、冰缘地貌、苔原土壤等)与生物群落特点相互关系及植物群落的组成、类型,分布和植物生态特征进行了研究。?
高山苔原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受时空规律的制约,在全球尺度范围内和在历史背景上,从综合研究的又一个侧面对其发生、演化和地域分异作了分析比较的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果,具有创新性或填补学科空白。?
高山苔原生态环境
地质条件?
长白山主体白头山是一座巨大复式火山,经多次喷发形成。长白山地区在老第三纪时,为微起伏的淮平原。自第三纪末至第四纪初,受喜马拉雅运动影响发生明显隆起和断裂,玄武岩浆沿断裂带大量溢出,形成熔岩台地。进入第四纪,白头山周围火山活动停熄,转为中心式喷发阶段。经各阶段的喷发和抬升,火山锥体形成。火山锥体由白头山组碱性粗面岩类等构成。?在晚更新世后,火山活动趋于减弱,处于相对稳定期。研究表明,全新世以来先后曾发生过6次喷发,其规模大小、分布范围、火山喷发物性质及其层位都不相同。现代苔原经历了多次的毁灭和复苏。?
生态气候条件
?长白山位于大陆东部,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山地气候垂直分异极为明显,高山带的气候因素有利于苔原的生存,这里常年气温低,冬季严寒漫长,春季寒冷,夏季凉温而短促,没有真正的夏天。全年湿度大,云多雾大;全年多风,且常有大风。雾天和大风天都在260d/a以上。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在夏季。上述因素综合形成苔原-冰缘型生态气候。主要气候特征为:严寒、高湿、风大。气候条件决定了植被类型。夏季由于日照长,紫外光强,近地面和植被层的温度通常比气温高,有利于苔原植物生长。但也制约了植株的高度,后者与冬季雪盖的厚度又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地层湿度大,水汽凝结物丰富,则为植物生长发育创造了有利的水分条件,促进植物根系发达。?
苔原地貌综合体?
高山苔原地貌由成因不同的火山地貌、冰川地貌和冰缘地貌等形成了地貌综合体。白头山为一座休眠火山,包括熔岩台地和复式火山锥体。在地貌上为分为溶岩台地、山麓斜坡和火山锥体三个较大的地貌单元。火山锥体的顶部则是一个为多次喷发形成的巨大火山口,积水成湖,即是著名的天池,环湖屹立有10多座山峰。高山苔原位于火山锥体上部,各种火山地貌形态突出。在整个火山地貌背景上,由其他外营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如古冰川作用地貌形态,冰缘地貌形态,流水地貌等叠加在其基础上,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原有地形,从而形成了特殊的地貌综合体。?
关于古冰川遗迹,早在30年代日人曾报道过火山口内侧发育有3个冰斗,近年研究表明,在火山口内壁存在大小不等5~6个冰斗。1986年施雅风等在火山锥体北侧又发现有末次冰期的冰川终碛垄。根据各种现象分析,在末次冰期最盛时,在长白山顶部,存在过堵塞整个火山口的冰帽。据推算,当时雪线,可能在现在的苔原带下界附近。这对研究高山苔原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多年冻土和土壤?
在极地苔原地带,广泛发育多年冻土,与此相类似,在长白山高山苔原带,多年冻土和冻土分布很广,甚至在岳桦林带和暗针叶林带的上部也都发现有多年冻土。高山带严寒、大风的气候条件和多年冻土是林木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夏季时,冻土上部融解形成的活动层则有利于小灌木等植物的生长,其厚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小。长白山属于欧亚大陆高海拔多年冻土岛状分布区。
学者评价
直面权威、穷理无我境界所带来的突破
直面国际权威人士理论中的偏颇和错误,富于挑战精神是一个真正学者所应该具备的胆识。而善于从发展的眼光出发来看待客观事物恰恰又是衡量一个真正的学者尺度
我们从自然地理学家黄锡畴先生关于“沼泽发育多模式”理论体系的建立中不难体会到那种令人折服的学者内涵。在沼泽发育和分类的问题上,苏联学者一向认为沼泽的发育必然经过“从低位到高位的发育过程”,这一颇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学说不仅在西欧和北欧多沼泽分布的国家中,作为典范曾得到过广泛的支持和应用,而且在一段时期内也曾影响过相当一批中国的学者。他们中间的一些人,不切实际地套用外国人的理论并机械地认为:“中国的三江平原等地的草本沼泽正处在幼年期,属低位阶段,目前还没有发育到老年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来一定会发育到高位阶段成为藓类沼泽……”然而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原本就不是凭哪个“权威”就能够全部包揽和彻底解释清楚的。再聪明的科学家对于某一事物内在规律的认识也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阶段性。素以求实精神见长且又具有敏锐洞察力的黄锡畴先生,早在苏联学习期间就已经了解到他们关于沼泽发育分类的学说,并且一度对那些国内学者生搬硬套人家理论的作法产生过怀疑。在后来所进行的全国沼泽普查中他惊奇地发现,在全国各地和三江平原的沼泽中都不存在什么“草本沼泽向藓类沼泽演变和发展”必然过程的迹象。这就充分地验证了他最初对苏联专家的那套理论持怀疑态度的正确性。他以科学工作者的睿智和对科学现象敏锐的洞察力充分地证实了这套理论在中国自然地理现实运用中的局限性,以及所犯的阶段性的错误。首先,该学说本身就犯有明显的逻辑性错误,反映出外国专家在这一学科领域认识上的局限性。其次,从自然地理内在发展规律角度看,现代沼泽是从第四纪冰川后退逐渐发生发展起来的,而冰川是从较低纬度先行消融后退的,温带地区的沼泽显然不可能存在着比北方寒温带的沼泽发育还要年轻的道理。第三,从我国的沼泽中并未发现能够支持这一学说的实例和佐证,反而却因地域上的差异,而呈现出其成因类型多样化的现状和势态。那么,很显然那种以偏概全、不切实际地套用权威的做法和依此所建立起来的理论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基于上述三个方面的理由,黄锡畴先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勇敢地面对沼泽发育统一过程的学说提出了质疑。此后他又认真地研究了本所大部分科研工作者在我国沼泽研究以及考察方面的成果,并且取得了大量确切的证据。除此之外他还有所针对地进行了一系列国内外的考察实验工作,足迹踏遍美国、日本、芬兰、瑞典、挪威以及原苏联等国。对各国不同类型的沼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比较。大量的实例和数据有力地支撑着他创造性地提出的“沼泽发育多模式”的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从根本上突破了以往沼泽发育统一过程单一模式一统天下的旧制,完成了沼泽发育在分类研究领域中一次质的飞跃。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对苏联学者沼泽发育学说的游离,而实际上则恰恰是他对这一研究领域的继续和发展,反映出了科学研究的连续性。他的发现和在中国具体的科研实践中归纳出来的学术观点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和支持。陈传康教授赞许地称之为:“地带性多模式”。台湾《大地杂志》在报道中说:“该(指黄锡畴先生的)理论使三江平原沼泽的研究从此拨云见日。”
正确理论的确立基于对客观世界本质的尊重和积极的认识,这是决定科学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关键之所在。从黄锡畴先生“沼泽发育多模式”理论的提出我们发现,人类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揭示,只有本着发展的眼光在不断修正已往过失的前提下才会有无限光明的前途。他在揭示沼泽发育具有多模式这一特性的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我们人类自身的弱点和在认识世界过程中的局限性。从而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科学理论乃至于一切事物的发展就像链条一样,所有的科研工作者都是这个链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管他们所做出的成绩是否突出、贡献多大,所有由他们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都是整个科学事业发展进程中至为宝贵的财富。要让我们的科研工作者都能够从客观的角度充分地认清自己所应承担的角色及其每一角色的重要性,是我们今后科学事业的发展希望所在。
社会评价
黄锡畴先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对沼泽发育统一过程的学说提出了质疑。此后,他认真地查阅了中国沼泽研究和考察方面的大量成果、资料及数据,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系列国内外的考察实验工作,对美、日、芬兰、瑞典、挪威及原苏联不同类型的沼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比较.大量的实例和数据有力地支撑他提出“沼泽发育多模式”理论,得到了同行的关注和支持。黄先生敢于直面权威人士,挑战传统理论,勇于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值得每个科学工作者学习。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2-08 10:27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生平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