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毛风
灾害性天气现象
黄毛风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危害很大,常见于西北北京一带。在不稳定的空气状态下导致风力加大形成对流,卷起更多地面上的沙尘物质形成的特殊的天气气候背景。
简介
【黄毛风】我国草原地区上风暴的俗称。同沙尘暴。
沙暴也称黄毛风或尘暴。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出现时,黄沙滚滚,昏天暗日。冬春季在沙漠地区午后和后期缺雨的干松土地上常见。
分布
第一个多发区在西北地区,主要集中在片,即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吐鲁番-哈密盆地经河西走廊、宁夏平原至陕北一线和内蒙古阿拉善高原、河套平原及鄂尔多斯高原;症状是多风沙。
第二个多发区在华北,赤峰、张家口一带,直接影响首都北京的安全。
我国黄毛风日益严重,主要是土地不合理开发和不合理耕作所致。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有关方面管理的不到位,西北、华北地区土地大量开垦,草原过度放牧,人为破坏自然植被,形成了大量裸露、疏松土地,为黄毛风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沙尘源,一遇大风便形成影响社会、危害人民健康的黄毛风。
形成
强风是黄毛风产生的动力,沙、尘源是黄毛风物质基础,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是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从而夹带更多的沙尘,并卷扬得更高。
除此之外,前期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是黄毛风形成的特殊的天气气候背景;地面冷锋前对流单体发展成云团或飑线是有利于黄毛风发展并加强的中小尺度系统;有利于风速加大的地形条件即狭管作用,是黄毛风形成的有利条件之一。
总之,黄毛风的形成需要这三个条件:
一是地面上的沙尘物质。它是形成黄毛风的物质基础。
二是大风。这是黄毛风形成的动力基础,也是黄毛风能够长距离输送的动力保证。
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这是重要的局地热力条件。黄毛风多发生于午后傍晚说明了局地热力条件的重要性。
危害
黄毛风的危害主要有两个,一是风二是沙。
大风的危害也有二:一是风力破坏,二是刮蚀地皮。强度十分大。
先说风力破坏。大风破坏建筑物,吹倒或拔起树木电杆,撕毁农民塑料温室大棚和农田地膜等等。此外,由于西北地区四、五月正是瓜果蔬菜甜菜棉花经济作物出苗,生长子叶或真叶期和果树开花期,此时最不耐风吹沙打。轻则叶片蒙尘,使光合作用减弱,且影响呼吸,降低作物的产量;重则苗死花落,那就更谈不上成熟结果了。例如,1993年5月5日黑风,使西北地区8.5万株果木花蕊被打落,10.94万株防护林用材林折断或连根拔起。此外,大风刮倒电杆造成停水停电,影响工农业生产。1993年5月5日黑风造成的停电停水,仅金昌市金川公司一家就造成经济损失8300万元。
大风作用于干旱地区疏松的土壤时会将表土刮去一层,叫做风蚀。例如1993年5月5日黑风平均风蚀深度十厘米(最多50厘米),也就是每亩地平均有60到70立方米的肥沃表土被风刮走。其实大风不仅刮走土壤中细小的黏土和有机质,而且还把带来的沙子积在土壤中,使土壤肥力大为降低。此外大风夹沙粒还会把建筑物和作物表面磨去一层,叫做磨蚀,也是一种灾害
沙的危害主要是沙埋。前面说过,狭管、迎风和隆起等地形下,因为风速大,风沙危害主要是风蚀,而在背风凹洼等风速较小的地形下,风沙危害主要便是沙埋了。例如,1993年5月5日黑风中发生沙埋的地方,沙埋厚度平均20厘米,最厚处达到了1.2米。
此外更重要的是,人的生命的损失。例如1993年5月5日黑风中共死亡85人,伤264人,失踪31人。此外,死亡和丢失大牲畜12万头,农作物受灾560万亩,沙埋干旱地区的生命线水渠总长2000多公里,兰新铁路停运31小时。总经济损失超过5.4亿元。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是沙尘暴频发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需要减少土地开垦。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9-02 08:59
目录
概述
简介
分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