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枬森(1921年11月29日-2013年1月24日),男,又名黄楠森,原名黄述烈,四川省
富顺县人。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和人学学科的开创者、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教育
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人物事迹
黄枬森先生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早年在蜀光中学读书时,他就通过阅读艾思奇《大众哲学》等途径,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抗战胜利后,他积极参加了北大地下党组织的爱国民主运动,组织进步学生,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一时期,他深深地体会到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划时代革命意义,并由此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1948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北京大学地下党组织成员。新中国成立后,他较早地接触了苏联哲学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自此,马克思主义不仅成为他的信仰,也成为他终生研究和教学的内容。尽管在“反右”斗争和“文革”中,曾经受到过不公正对待,但他对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从未动摇过,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思考从未中断过。改革开放后,黄枬森先生迎来了学术研究的黄金时代,取得累累硕果。他常常满怀深情地说:“我的学术研究、学术生命,是从改革开放真正开始的!”从西南联大起,黄枬森先生从事哲学学习和研究工作达70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工作60多年。他是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领军人物,是当代学术思想界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面旗帜。
黄枬森先生继承了北京大学
李大钊、
冯定等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优良传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学研究等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黄枬森先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开创者。早年所受的德国古典哲学等方面的学术训练为他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改革开放新时期,他与同仁一起创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并长期担任会长。他先后主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三卷本、八卷本、一卷本,特别是八卷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领域的标志性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吴玉章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等重要奖项。
黄枬森先生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基础以及与此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取得丰硕的思想理论成果。上世纪60年代起,他就致力于唯物辩证法体系的研究,改革开放后又组织编写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等论著,发表了大量文章,有力地推进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创新和发展。2001年起,他更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为一门科学体系来进行探索。2011年,黄枬森先生主编的四卷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丛书出版,是这一领域探索的最新成就。
黄枬森先生还与同仁一起在中国创立了人学研究这门新的哲学分支学科,创建了中国人学学会。他先后主编了《人学词典》、《人学原理》。由他任编委会主任出版的《人学理论与历史》,包括《人学原理卷》、《西方人学观念史卷》、《中国人学思想史卷》三卷,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此外,他还就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等问题,发表了大量具有独到见解的研究论文。
作为哲学教育家,黄枬森先生60年如一日,献身于哲学教育事业,把全部爱心献给学生。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十分注重探索教育规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2001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材与教学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983年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996年评为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标兵,2001年评为北京大学师德模范,2008年获得北京大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最高荣誉“蔡元培奖”。
黄枬森先生1981-1996年连任第一、二、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曾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委会主任、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权研究会顾问等职务。党和国家领导人和教育部领导同志高度评价其道德文章和学术成就。1999年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颁奖大会上,受到胡锦涛同志接见,并代表获奖者发言。2001年,作为哲学界的代表,在北戴河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接见。2004年,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资深专家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大会,受到
胡锦涛总书记接见。2011年6月23日,刘延东同志在北大亲切接见黄枬森先生,高度评价其在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所起的带头作用。
黄枬森先生病重期间,他仍在撰写文章,修订由中央编译出版社正在陆续出版的《黄枬森文集》(八卷本)。黄枬森先生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的逝世是北京大学的巨大损失,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重大损失。
“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黄枬森先生之气象风范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黄枬森先生永垂不朽!
北京大学哲学系(2013-01-28)
2013年1月24日20时35分,黄枬森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2013年2月1日上午9时,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人物生平
1937年~1939年在
富顺中学(现为富顺二中)初中部、高中部学习;
1939年~1942年,在
自贡市蜀光中学高中部学习;1942年,考进西南联大物理系;
1948年,毕业于
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并以此身份为掩护从事地下党工作;
1950年起,历任
北京大学哲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资深教授;
1981年~1987年,任哲学系主任;
1981年~1996年,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一、二、三届成员、召集人;
1983年~2002年,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
1990年始,任《
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编委会主任、顾问;
2011年始,任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主任
学术成就
在
北京大学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主讲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等课程,晚年致力于把哲学作为一门科学来建设,同时致力于人学学科的创建工作以及文化理论的研究工作。指导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硕士生20多名。主要成就: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黄枬森为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进行了大量开拓性工作,他主持的《〈哲学笔记〉注释》填补了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的空白。先后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三卷本、八卷本,并承担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主编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三卷本、八卷本、一卷本曾获得多种奖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黄枬森提出了科学系统的哲学观。他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的设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对象是客观世界;第二个对象是人类社会;第三个对象是意识。相应地,哲学的第一层次是世界观;第二层次是历史观,从中又分出人学;第三层次是意识论,或叫精神论,它又分为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由世界观、历史观、人学、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六层次组成。
人学
20世纪80年代初,黄枬森开始研究人学,组织发起了全国“马克思与人”学术研讨会,组织编写了《人学词典》。1991年组建了
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此后又成立了“中国人学研究会”,主编了《西方人权学说》。在黄枬森等的积极推动下,
中国人学学会于2002年1月4日成立,马克思主义人学学科得以形成。
文化
黄枬森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文化观,其主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现代化,沿着两条基本线索展开:一是在社会有机体中,“经济—政治—文化”的三者辩证关系;二是在中国文化现代化过程中,“中、西、马”三者之间的关系。
个人荣誉
1983年,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996年,被评为
北京大学优秀党员标兵;2001年,被评为北京大学师德模范;
2012年10月,获北京大学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2012年10月27日上午,在北京大学哲学系百年庆典仪式上,为了弘扬学术、彰显思想传承和创造,黄枬森、张世英、杨辛、汤一介四位老教授被授予“北京大学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并获奖励每人50万元,以表彰他们长期以来为哲学教育和研究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个人作品
著作
○《群众路线——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著作 1958年由
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哲学笔记〉注释》 主编 1981年由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获1987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1989年北京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哲学笔记〉与辩证法》 著作 1984年由
北京出版社出版
○《问题中的哲学》 主编 1985年由
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哲学的足迹》 著作 1987年由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3卷本) 主编 1987年由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获1992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8卷本) 主编 1989~1996年由
北京出版社出版(其中第六、七卷获北京市1991年优秀成果特等奖;第一、二、三卷获北京市1994年优秀成果特等奖;全书获1997年“
五个一工程”奖、“吴玉章”奖一等奖,1999年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
○《列宁传》 合著 1989年由
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人学词典》 主编 1991年由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
○《哲学概念辨析辞典》 主编 1993年由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西方人全学说》 合作主编 1994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材) 主编 1998年由高教出版社出版(获2001年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
○《人学的足迹》 著作 1999年由
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黄枬森自选集》 著作 1999年由
重庆出版社出版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 主编 1999年由
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获2000年北京市优秀成果一等奖、2002年吴玉章优秀成果一等奖)
○《人学原理》 主编 2000年由
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研究》 主编 2004年由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哲学》 主编 2005年由
北京大学出版社和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黄枬森自选集》 著作 2005年由
学习出版社出版
○《哲学的科学之路》 著作 2005年由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人学理论与历史》 主持编辑(3卷本:《中国人学观念史》、《中国人学思想史》、《人学原理》)2005年由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出版
○《
哲学的科学化》 著作 2008年6月由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人学的科学之路》著作 2011年3月由
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全书四部: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当代构建》(上、下册),第二部《时代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第三部《现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第四部《中西哲学的当代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主持编辑 2011年7月由
人民出版社出版
○《黄枬森文集》(八卷) 著作 2011年11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陆续出版
论文
在报刊发表论文300多篇、评论文章300多篇。
论文《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刊登于《北大学报》1998年第2期),获1999年度“五个一工程奖”。
出版图书
学术品格
黄枬森先生留给中国理论界的财富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品格。
第一,科学信念是黄枬森学术品格的基石。黄枬森先生毕生坚信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对于他来说,这个真理不仅是治学修业的指针,而且是整个生命航程的灯塔。在黄枬森先生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的漫长岁月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过严重挫折,我们的国家经历过磨难甚至浩劫,马克思主义面临过挑战、质疑和诋毁,他本人在政治上受到过长达二十年的错误处分和无情打击。但他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笃信和坚持,反而更加热忱坚毅地进行探索和思考。在被剥夺教学权利的日子里,在“文革”风暴肆虐的黑暗岁月,在巨大的政治压力和复杂的政治形势使一些知识分子犹豫彷徨、心灰意冷的时候,黄枬森先生保持着难能可贵的清醒、乐观和坚定,锲而不舍地走自己选定的路,做自己决定的事。他想到的是如何充分利用一切时间和条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事业开展有益的工作。
第二,实践精神是黄枬森学术品格的轴心。黄枬森先生强调哲学研究必须始终立足于社会实践,必须在揭示现实世界真实性的同时使理论成为实践的指南,并且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得到发展。年逾花甲以后,黄枬森先生勉励自己更加自觉地将恩格斯的教诲作为学术研究的指针。他经常考虑的重要问题是,如何让哲学这株大树深深地植根于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丰厚土壤,从而更加枝繁叶茂。改革开放以来,他参加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关于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讨论、关于人学基本问题的讨论、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象和体系的讨论、关于中国文化建设的讨论。在这些讨论中,他紧密结合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创见。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视角,研究和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实践基础,发表了有关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繁荣文化事业、加强道德建设等重大问题的文章。他主张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全面考察出发,从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出发,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打破教条主义旧传统,开拓哲学研究新领域。
第三,诚实态度是黄枬森学术品格的内核。改革开放以来,黄枬森先生反复强调,要使我们的哲学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就必须把哲学作为科学来研究、建设、运用和发展,而科学要求的是诚实和诚朴,反对的是虚假和虚浮。诚恳质朴是黄枬森先生做人的风格,这种风格体现在他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各个方面,反映在他与师友、同仁、学生切磋学问的整个过程,同时也表现在他晚年对一生学术历程的反思之中。诚实的态度使黄枬森先生面对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始终保持安静,不受诱惑和干扰。
第四,创新魄力是黄枬森学术品格的特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为推进社会变革发挥先导作用,从而真正成为“文化的活的灵魂”。这是黄枬森先生在新时期反复阐述的观点。
人物访谈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哲学,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哲学,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的推进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进展,如何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就成为学者们热烈讨论的问题。记者近日(2011年8月)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立的成因、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途径和方法等问题采访了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黄枬森。
记者:当下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讨论很多。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和思维的方法,不需要体系;有人主张用全新的体系取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有人主张改造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这一问题?
黄枬森:思想体系是任何一门科学都不能缺少的东西,是任何学科建设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哲学也不例外。在人类科学史上,一门新科学的诞生至少需要具备三个条件:明确的对象、真实的内容和合理的思想体系。这三个条件是互相联系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使空想社会主义成为科学,也结束了哲学的前科学历史,使哲学成为科学。但其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自觉地构建完整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只是在著作中包含了其哲学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初自觉地提出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至于辩证唯物主义,只是作为世界观前提蕴涵于历史唯物主义之中。
自觉地构建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初在苏联完成的。苏联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狄慈根、普列汉诺夫、列宁等人的观点构建起这一体系。由于社会主义在苏联、中国以及世界各地取得胜利,这个体系在世界范围内获得高度认可。随着世界社会主义低潮的出现,这个体系又失去了昔日的地位。
在今天的中国,大多数人仍然认可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但理论界对此持异议的也大有人在,认为它不符合马克思的思想,也不符合科学。有人试图以历史唯物主义取代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地位,有人试图以实践唯物主义甚至以实践本体论或实践一元论来取代辩证唯物主义的地位。这实际上取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否定了现实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
对于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我们以明确的对象、真实的内容和合理的思想体系三个条件来考察它,基本上是合格的。它由三个部分构成:世界观、认识论和历史观。三者的对象都很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很清楚。世界观是哲学总体,历史观和认识论是其分支,是部门哲学(人类社会历史与认识现象都是世界内的部分)。它的所有内容都是以人类实践和科学原理为依据、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而且承诺继续接受实践检验,并在实践的检验中不断修正和发展。它从世界观开端,世界观又以物质范畴为开端,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展开,基本上呈现出一个合理的思想结构。应该说,苏联哲学家们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了基本上科学的思想体系,基本完成了哲学从前科学向科学的转变。
但是,作为一个科学的哲学体系,它并不是无懈可击的。就内容看,传统体系强调批判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影响,忽视了西方哲学发展中的积极因素,忽视了从现代科学发展中吸取西方哲学因素来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思想体系上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实践、意识、认识这些内容应该摆在历史观之后或之中,然而在这个体系中它们都在历史观之前。今天,我们应自觉构建一个更加科学严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为此,不应该完全抛弃原有体系、另立门户,而应采取认真分析的态度,保留其科学基础,修正其不科学之处,补充其缺失,使之更加真实、更加完整、更加严密。
记者:马克思曾说,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那么,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应当怎样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进行创新,使它更加科学严密?
黄枬森: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创新要与时代及其精神的变化发展相一致。如果说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创新就绝不仅是对一些哲学范畴的取舍和范畴顺序的安排。如果没有新颖的科学内容,仅仅在形式上做文章,是无济于事的。新颖的科学内容要到各方面去探寻。
从对时代的研究中去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至今已经过去一个半世纪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鲜事物,如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经济全球化等,各种意识形态和文化形态既争夺市场和阵地又互相渗透。如何从哲学上认识和对待这些现象,如何准确把握时代精神,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回答的。从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去探寻。自古代到近代,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非常密切,许多伟大的哲学家同时是自然科学家。但到了现代,由于自然科学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要精通多门学科越来越难,哲学与自然科学的距离也就拉大了。但哲学作为世界观绝不能离开自然科学,以自然科学的成果来支撑世界观、丰富和发展世界观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就必须以现代自然科学如相对论、量子力学、系统科学、生命科学等成果的哲学概括作为基础。
从外国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发展中去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以其他学派的哲学作为自己的思想资料并从中吸取营养。对于西方哲学特别是当代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特别是传统中国哲学中哪些理论、哪些观点可以经过改造而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是当前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体系不能回避的问题。
记者:您对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架构是如何认识的?
黄枬森:我认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框架可以由六个部分组成:世界观、历史观、人学、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其中,世界观是整体,其他五部分均是分支。世界观就是哲学本身,其他五部分均属部门哲学。如果更细一点分层,这六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世界观,第二层是历史观和人学,第三层是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
这六部分的顺序是按照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安排的,每一部分的内容也是按这一原则安排的。这样的安排有几点好处:
学科对象明确。哲学的对象在历史上是不明确的,问题主要在于哲学家所说的对象五花八门、莫衷一是。但是,两千多年以来中外哲学家们实际上还是有一个共同的对象,即一切事物存在的最后根据。马克思主义认为,最后的根据就是世界的整体性和一般性,因此,它的对象就是无所不包的物质世界即宇宙,研究这一对象的学问就被称为世界观或宇宙观。
部门哲学地位明晰。选择历史观、人学、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作为世界观的部门哲学,共同构成一个思想体系,主要出于两个理由:一是它们在学科分类中具有重要地位,二是符合学科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实际可能。从学科分类来讲,自然哲学、社会哲学、精神哲学都很重要,但自然哲学的内容与世界观的内容有很大重复,没有必要重复这些内容;历史观就是社会哲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哲学,不可缺少;精神哲学很需要,但研究很差,难于形成部门哲学;人学是过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但经过几十年研究,已经形成了人学的思想体系,就是说它成为部门哲学的条件已经成熟。人有三种基本活动,即改造世界的活动、认识世界的活动和评价世界的活动。以这三种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部门哲学,就是实践论、认识论和评价论。实践论的大部分内容已在历史观和人学中论述,再列为部门哲学似无必要。认识论过去已成为部门哲学,现在显然应该保留。研究评价活动的价值论过去为理论界所忽视,近年来成为热门学科,应该而且有条件进入部门哲学之列。价值论涵盖美学与伦理学,而且美学与伦理学均已成为专业目录中的二级学科,就没有必要列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了。方法论过去一直被公认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一部分,常与世界观并列,即辩证法,但实际上它并不是方法论,而是世界观本身的一部分。世界观包括物质观、时空观、发展观等部分,辩证法即为发展观。世界观一方面是理论,而被运用来指导人的活动时就是方法,不仅发展观是方法,物质观、时空观也是方法,所以在原来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里并不存在真正的方法论。
学科组成顺序合理。这些组成部分的顺序以及每一部分内部原理的顺序之所以按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安排,是因为这种安排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认识的规律。叙述的顺序从易到难,也易于为人所接受。
名称确切。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确切的名称应当是辩证唯物主义。用“辩证”来描摹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确实是十分确切的,因为辩证的可以概括那些与直观的、机械的、形而上的等特征相反的特征。哲学的核心是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称作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就足以代表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哲学。至于其他部门哲学也应顺理成章地叫做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等等。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时代及其精神总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体系理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世界上不存在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绝对完美的封闭的哲学体系,我们只能不断地探索更加真实、更加完整、更加严密的科学的哲学体系。
人名故事
黄枬森,即“
黄楠森”。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及进入21世纪后头几年,电脑字库里没有“枬”字,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在报刊、网络上两种写法同时存在,致使一些不了解缘由的人以为“黄枬森”与“
黄楠森”是两个人。随着电脑和网络字库收入汉字的增加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管理的日益规范,“
黄楠森”的写法已经不再使用。
社会评价
黄枬森同志是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的杰出领导人。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是挂靠在中共中央编译局的国家一级学会,主要任务是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业、著作思想,并联系实际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该研究会的前身是1982年创立的“《反杜林论》研究会”,主要研究《反杜林论》等经典著作;1992年更名为“中国恩格斯研究会”,研究范围扩大到恩格斯的著作思想和生平事业等;2002年再次更名为“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到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思想和生平事业。在研究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黄枬森同志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1992年到2000年他担任会长期间,积极组织会议,研究课题,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为研究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黄枬森同志的带领下,研究会始终坚持正确的办会方向,毫不动摇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生平事业和基本理论,同时,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基础以及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取得了丰硕的思想理论成果。研究会先后在江西庐山、黑龙江黑河、河南郑州、新疆乌鲁木齐等地召开会议,对恩格斯思想与科学社会主义观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加深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为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黄枬森同志特别重视培养学术人才。他积极带领研究会的同仁申报各类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组织编写各类著作和教材,带领大家一起审稿,出版了不少学术著作,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有力配合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教学、研究和普及工作。他特别注重青年人才的培养,经常为青年学者开讲座,作报告,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为他们的学术著作写序言,鼓励和帮助青年学者茁壮成长。许多学界才俊的成长都与黄枬森同志的培养分不开。
黄枬森同志有着高超的领导艺术。他工作作风民主,遇事同大家商量;在利益面前,总是首先想着别人,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他朴实无华,宽厚谦和,与同志们相处融洽。在他的带领下,研究会气氛和谐,欣欣向荣,不断发展,成为研究会成员美好的精神家园。
2000年,黄枬森同志因年事已高,不再担任研究会会长,而任该会名誉会长。2002年,中国恩格斯研究会更名为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他继续任名誉会长。即使如此,他仍然十分关心研究会的发展,经常参加有关会议、活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黄枬森同志的道德文章堪称典范。他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早在抗日战争初期,他就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抗战期间,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积极参加抗日远征军,作为一名特种兵与日寇进行过殊死战斗。抗战胜利后,他积极参加北大地下党组织的爱国民主运动,组织进步学生,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一时期,他深深地体会到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划时代革命意义,并由此确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于1948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北京大学为数不多的地下党组织成员。新中国成立后,他通过做苏联哲学专家格奥尔基耶夫的学术助手等,较早地接触了苏联哲学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列宁《哲学笔记》的最新成果,立志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事业。从此,马克思主义不仅成为他的信仰,也成为他终生研究和教学的内容。尽管在“反右”斗争和“文革”中,他曾经受到过不公正的对待,但他对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从未动摇过,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思考从未中断过。即使是在极其艰难的岁月里,他都坚持学习马列,独立思考。改革开放后,他虽已年近花甲,却壮心不已,厚积薄发,迎来了他学术研究的黄金时代,取得累累硕果。他常常满怀深情地说:“我的学术研究、学术生命,是从改革开放真正开始的!”
黄枬森同志这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祖国和人民的挚爱,是他人生和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他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哲学原理、人学研究等领域,都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被公认为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学术思想界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面旗帜。
作为哲学史家,他有着深厚的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功底,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在中国,他是最早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为研究对象的学者。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他就提出这一思想,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他与其他同仁一起,带头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这门新学科,创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并担任会长,还先后主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三卷本、八卷本、一卷。其中,八卷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不论在规模、内容,还是在研究水平上,至今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因此,先后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吴玉章奖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
作为哲学家,他广泛深入研究了有关当代中国与世界的许多重大哲学问题,推动了我国新时期哲学原理体系的创新发展。从上世纪60年代起,他就致力于研究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形成很有影响的一家之言。改革开放之后,在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研究领域,他都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与同仁一起,编写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原理教材,影响了几代学者;他带头创立了“人学”这门新的哲学分支学科,创建了中国人学学会,先后主编了《人学词典》、《人学原理》等。还主持研究编写了《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等论著,发表了大量相关文章,有力地推进了新时期的哲学研究。从2001年开始,他大力倡导哲学理论创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提出独到见解。他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带领学术团队潜心研究,于2011年推出了三卷本专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新的重要成果。
作为教育家,他是一位德高望重、享誉四海、桃李满天下的一代宗师。他六十年如一日,献身于哲学教育事业,把全部爱心献给学生。他十分注重探索教育规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循循善诱,谦谦君子;文如其人,朴实无华;海纳百川,宽厚仁慈;永远是后人学习的楷模。
黄枬森同志的思想和学术成就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肯定。他在1983年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996年评为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标兵,2001年评为北京大学师德模范。1981-1996年,连任第一、二、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99年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颁奖大会上,受到胡锦涛同志接见,并代表获奖者发言。2001年,作为哲学界的代表,在
北戴河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接见。2004年,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资深专家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大会,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接见。李长春、刘延东等中央领导以及教育部领导同志,都曾高度评价黄枬森同志的道德文章。2011年6月23日,刘延东同志来北大时,亲切接见黄枬森同志,并高度评价他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起了重要的带头作用。
黄枬森晚年虽年逾九旬,仍笔耕不辍。他从不考虑个人名利、颐养天年,而是不停地学习、思考、写作。在他的脑海里,装着的只有中国复兴之梦,世界大同理想,唯独没有他自己。就在他九十高龄时,还主动请缨,创立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力争在有生之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做更多贡献。党的十八大召开,他备受鼓舞,对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就在这次住医院之前,他还不断写文章,修订由中央编译出版社正在陆续出版的《黄枬森文集》八卷本,努力为中国乃至人类的发展奉献哲学智慧。
研究项目
“黄枬森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发展”项目
为纪念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黄枬森先生逝世一周年,缅怀黄先生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设与发展所作的重要贡献,2014年1月12日,由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黄枬森学术思想研讨会暨黄枬森项目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黄枬森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发展”项目(简称“黄枬森项目”)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系友王建良先生建议并捐资设立的,旨在助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发展,使其在中国思想理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该项目集教学、科研与学术交流为一体,主要有三个用途:一是用于资助学术活动,包括举办“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论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以及其他与马哲学科发展相关的学术会议;二是用于资助科研,包括设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与当代”课题研究、完备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点的教材建设、整理黄枬森先生遗稿等;三是用于资助学术交流,支持本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等。此外,该项目还专门设立奖教金、奖学金以奖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内优秀教师与学生。该项目的设立将有助于实现黄枬森先生建设与发展北大马哲学科的遗愿,为弘扬黄先生“求真、求实、求和”的学术创新精神创造了重要物质条件,同时也有助于弘扬北京大学传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北大的发展。
后世纪念
2014年1月24日上午9点,在黄枬森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黄枬森的母校——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举行了黄枬森铜像落成典礼,黄枬森先生亲属、蜀光校友会代表、“刘苏·黄枬森奖学金”获得者代表、蜀光中学领导班子和部分教师50余人参加了落成典礼。
黄枬森先生是蜀光中学高1942级校友,于1939年至1942年,在蜀光中学高中部学习。在校三年的教育对他思想上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首先,他受到蜀光中学“一心为公,努力增能”校训的熏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其次,他在许多优秀老师,特别是一些共产党员老师的教导下,在课外阅读了许多进步书刊和一些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使他对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尊崇之心。这三年打下的基础使他终身受益,奠定了他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础。
黄枬森先生对母校满怀深情,始终关注蜀光中学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后,他和一些老校友共同发起成立了蜀光中学北京校友会,并担任了首届会长,运用他的组织力和号召力,团结校友,共同工作,使北京校友会得以蓬勃发展。他还著文多篇,深刻论述“公能”精神,在哲学层面为蜀光中学的发展找到立校之本。
黄枬森先生还十分关心蜀光中学学生的成长。他与夫人刘苏(同为蜀光中学校友)从2007年起设立了“刘苏·黄枬森奖学金”,每年捐资一万元,用于奖励蜀光中学品学兼优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高中学生,每届10名,每人奖金1000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