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楚九(1872—1931) ,又名黄承乾,号磋玖,浙江余姚人。20世纪初上海实业界的著名人物。中国西药业的先驱,中国娱乐业的先驱。
人物简介
黄楚九 (1872—1931),名承乾,号磋玖,晚年自署知足庐主人。
浙江余姚人,早年随母学习家传
中医眼科医术,后在上海开设诊所,取名颐寿室。1890年放弃中医,改营西药,开办中法药房。1907年与夏粹芳合办五洲大药房。1912年在上海开设
新舞台。1915年创办大昌烟公司。次年中法药房改组成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1917年建成
大世界游艺场。1918年独资办中华电影公司。1919年开办日夜银行。次年冬与叶山涛等开办“上海夜市物券交易所”,任理事长。1923年盘进中西药房,任总经理。1924年创办中华电影公司。1927年任上海新同药业公会主席。晚年由于进行投机活动,负债累累。
1887年,黄楚九父亲去世,随母来沪,入清心书院读书。后不愿读书,随母行医卖药。1890年(光绪十六年)在法大马路(今
金陵东路)创设中法药房。制造销售“艾罗补脑汁”引起轰动、畅销,获巨额利润。研制“
龙虎人丹”获利丰厚。
黄楚九以中法药房为基业,于1912年创办
新新舞台,1913年创设“楼外楼”
屋顶花园。同时又合资成立新业公司,租地建造“新世界”游乐场(今
南京西路、西藏中路口)。“新世界”拆股后,又于1917年集资创办中国最大的“
大世界”游乐场。1918年又独资创办中华电影公司,1919年开办日夜银行,1920年合伙开办“上海日夜物券交易所”等文化、金融企业。此外,黄还投资三星地产公司、福昌烟公司、九星烟公司、大昌烟厂、温泉浴室、浴德池、萝春阁
茶馆、黄隆泰茶叶店、九福堂笺扇庄、九福南货店、麦司凯糖果店等大小工商企业100多家。1927年前后建造九福制药厂,中法药房制药厂,在龙门路开设黄楚九医院,向贫民施诊舍药。
1927年后遭
黄金荣、
杜月笙等人打击,急恨交加,从此重病加身。1931年1月19日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西药先驱
黄楚九是中国西药业的先驱,中国娱乐业的先驱,一生创业横跨诸多领域,时人称他为“百家经理”。他敢为人先,故创下多个第一: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制药企业——龙虎公司(中华制药公司);中国第一家
屋顶花园——楼外楼;中国第一家
综合娱乐场——新世界;
远东第一大游乐场——
大世界;中国第一家发行量最大的娱乐企业报——《大世界报》;中国第一个医药“
托拉斯”——拥有21个医药工商企业的黄氏医药“集团”……
他运用的新颖多样的广告手段,是中国广告史中重要而精彩的一页;他表现出的超前的品牌意识,是中国
企业经营史上具有前瞻意义的理念;他历经的多次维护企业权益的官司,给中国
司法史上留下了有价值的案例……
他亦热心于社会工作,曾任上海商会委员、上海红十字会经济委员、上海新药公会主席等职。
人物生平
摆药摊
黄楚九是浙江余姚人,祖辈行医,16岁那年来上海的时候,包里就揣着祖上传下来的一本药书。
当年,在
城隍庙的春风得意楼前,黄楚九摆起了药摊,按照书里药谱卖起了药丸。城隍庙是
老上海最热闹的地方,商贩云集。在这里,黄楚九的药摊生意越来越好。他爱动脑筋,渐渐就悟出了出奇制胜的经营之道。
本牌药
随后,黄楚九向人借钱开了第一家中法大药房,兼卖中西药品。32岁那年,他终于推出了第一个本牌药——“艾罗补脑汁”。黄楚九的高明就在于他看透病家心理,他强调“艾罗补脑汁”可以长智慧、祛百病,这让很多人怦然心动。黄楚九成功的地方在于把中药西式包装。过去从中药铺买了药自己煎或者药房代煎,而“艾罗补脑汁”替你煎好了,用瓶子装好,用不着自己拿回来再煎了,这对于推广销路方面是很方便的。“艾罗补脑汁”卖得出奇的好,黄楚九的中法大药房门庭若市,销售额不断攀升,真的是
日进斗金。
龙虎人丹
20世纪初,日本在中国大量
倾销商品,打击中国民族工商业,掠夺国人的钱财。1907年,
上海总商会通电全国,号召开展抵制日货的
反日爱国运动,全国各地商界可谓是一呼百应。然而,只有日本产的
仁丹仍然盘踞在中国城乡,到处可见翘着小胡子的仁丹招贴画。黄楚九对这小小仁丹在中国大地
横行无忌愤愤不平。1909年黄楚九得到一张“
诸葛行军散”的古方,同时参考自己祖传的《七十二症方》,反复研制出新的方剂,做成小粒药丸,取名为“
人丹”。
龙虎人丹上市后,黄楚九大力宣传,凡是贴着仁丹广告的地方,都贴上醒目的龙虎人丹广告,与其展开竞销。
日本东亚公司眼看龙虎人丹对他们的仁丹构成了威胁,便控告人丹是“冒牌”、“侵权”,要求中国政府勒令停产。黄楚九聘请上海著名大律师,与日商大打官司。直至上诉到北京最高法院机关,1927年做出终审裁决,判定“人丹”与“
仁丹”两药各不相干,可以同时在市场上销售。十年诉讼虽令黄楚九损失十万余元,但“人丹”的名声逐渐扩大,销路大增。史家评价:这场官司的胜诉,“给中国人出了一口气!”
百龄机
1923年,黄楚九又推出了一款新药:
百龄机。对于百龄机,他没有遵循常规的“薄利多销”原则,而利用了顾客的“便宜无好货”的购物心理,把价格定得偏高。凶猛的广告宣传更是令人咋舌。
仿佛一切都在黄楚九的预料之中,广告宣传给他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特制的百龄机广告赠品走进了千家万户;巨幅的广告灯在上海彻夜闪烁。在当年的工商界,黄楚九可谓是广告宣传的大玩家和大赢家。他做广告无孔不入、一掷千金,中法大药房每年的广告费用高达总成本的28%。很快,黄楚九便拥有了本牌药100多个,成为上海民族药业的翘楚,也成为上海滩鼎鼎有名的大“滑头”。
新药业大王
在这个时期,黄楚九的药业成了
托拉斯,旗下有21个医药企业,凭借这个庞大的药业集团,黄楚九稳稳地坐住了上海新药业大王的位置,1927年,上海新药业工会成立,黄楚九当选首任主席。
大世界游乐场
但他不满足于在新药业的成功,他要不断涉足新的领域。1917年7月14日,
上海大世界游乐场开幕,这是黄楚九亲自挑选的日子,这一天是他跟随母亲来到上海整整30周年的纪念日。30年前的今天,他是一个穷小子,30年后他是一代巨富。那天“大世界”门前鼓乐喧天,霓虹闪耀,鞭炮齐鸣,游客和财富如潮水般向他涌来。
1931年1月19日,黄楚九因心脏病去世。就在这年5月,大世界落入
黄金荣之手。
人物评论
黄楚九的发迹、起家,似乎并不像一般企业家由小到大的逐渐发展过程,而是凭借几样“
野狐禅”的所谓滋补品,一下子就大得其利,开起了中法大药房、中西大药房。
黄楚九本是
眼科医生,他揣摩国人重视脑的心理,认为脑主宰全身,想出补脑的妙法。请人设计一张药方,其中有磷质加上甜味的果汁。他又迎合国人崇洋心理,以一张
犹太人的照片起名艾罗,放在商标上算是发明人。于是“艾罗补脑汁”就上市了。“艾罗”是外文Yellow,拆穿了是黄的意思,也就是黄楚九的专利。他酷信“一分本钱,配上九分广告”。在申(《
申报》)新(《
新闻报》)等大报大做广告。“艾罗补脑汁”大批上市,钞票也就滚滚而来。继“艾罗补脑汁”后,又有几种相继问世。最后一种是“
百龄机”(人造血一类),用“意想不到的效力”做广告语,也财源茂盛。
开设大众化游乐场在上海滩首开先河的是黄楚九。他选中
永安公司的屋顶开设“
楼外楼茶座”。逐日一档
评弹一档
申曲,茶客边饮茶边听戏,又能远眺
外滩景色,加上装了电梯(当时电梯是新奇之物),收洋仅一角,这就近悦远来,趋之若鹜。接着黄楚九又与人合伙在跑马厅一角开设“新世界”,游艺节目更多,分处南北的两部,有地道相通,收洋也只二角。岂料“新世界”正兴旺时,合伙人把黄一脚踢开。黄愤极之余,再在跑马厅一角开了“
大世界”,规模超过“新世界”,上下五层,各种
地方剧(
扬剧、常锡
滩簧、
申曲)、
弹词、说书、
清唱、
文明戏、
戏法等等应有尽有。收洋两角。凡游上海的外地人,都要到大世界来一饱眼福。同时“大世界”也成藏污纳垢之地,野鸡川流不息,大白天拉客,正派人也就视为畏途了。
当时
上海滩赌风很盛。赌徒们赌红了眼,火里的钱都要抓来赌,自然不计利息之高低,黄楚九就在“大世界”旁边开设世界日夜银行,一天廿四小时都开门,方便赌客,也收存款。
虽不能说黄楚九是“
空手套白狼”,但他是“一分钱当十分用”。以后又陆续开戏院、浴室、烟厂等等,无一不是借钱办事。最后又搞起地产,借钱买地皮、造房子,房子押给银行;再借再买地皮,再造房子再抵押。窟窿愈来愈大。一旦放钱者捂紧口袋,沙滩上建起的大厦也就唿喇喇倒塌了。黄楚九一死,全部产业都换了人。
于光远说黄楚九的一段话倒是持平之论:“我对黄楚九的经营能力是很佩服的。我当然不会用‘奇才’这样的语言去形容他,但是一直承认他在商业上的确是一个很懂市场,很有本事的人。”
相关质疑
《
上海巨商黄楚九》,曾宏燕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黄楚九,中国西药业的先驱,中国娱乐业的先驱,一生创业横跨诸多领域,时人称为“百家经理”。他敢为人先,创下了多个第一。
海上闻人黄楚九,无论生前抑或死后,向来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巨商黄楚九》(下简称“
巨商”),作者
曾宏燕是黄楚九的曾外孙女,她 花了五年时间,踏访了许多地方和有关人物,查阅了大量书报,并且作了种种考证,以十分丰富、翔实的史料,全面叙述了传主的家世、事业和为人。
诚然,作者的努力是难能可贵的,书中不少描写令人耳目一新。对黄氏创办的企业,其来龙去脉,黄氏所交往的人,其经历特点,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传主的元配蒋氏和母亲贡氏,长期以来连他的小女儿、女婿和尚健在的孙子孙女们都弄颠倒了,作者竟能从
余姚觅得黄氏家谱,从而予以订正。对传主最终因被人陷害而导致破产,书中也提供了新材料,并作出了发人深思的分析。
随着商业大潮的兴起,早就有人撰文为黄楚九立传,开始重新认识这个曾在商海中起过重要作用、却在《
辞海》里找不到的人物。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曾有几家报刊相继连载黄楚九传记,对他的经商之道和为人处事有褒有贬,肯定他对
中西药业和娱乐业的贡献,对慈善事业的热心。本文不想全面评论“巨商”,只就笔者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质疑,诚恳地与作者商榷。
作者似乎有个解不开的太外祖情结,如同她在后记中所说:“全书的写作过程中,我常常因感受到心灵的震撼而再次审视现实,对黄楚九的认识意义已超越了历史局限。”正是出于这种过分崇敬的心理,导致她超越历史局限去认识、描写、评价黄楚九。在她的笔下,传主的形象往往被拔高,被美化。
让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黄楚九在药业方面的最得意之作的。他推出
百龄机,几乎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采用了一切可以采用的促销方式,把他的广告术推到了巅峰,为此作者一次又一次地发出惊叹。确实,这一仗打得漂亮,轰动整个
上海滩。书中有这样一段关键性的文字:“黄楚九一改以往
薄利多销的价格思路,而将百龄机的
价格定位于较高水平。而这样的思路并非他出于牟取暴利的需要,而是他在市场调查中,注意到了当时人们存在着的一种普遍心理:一分价钱一分货。于是就以偏高的价格,以此迎合人们的消费心理。”
不为自己的利润着想,满心考虑的只是顾客的心理需要,这哪是商人所为?俗话说“商人总是趋利的,不趋利就不是商人”,身为巨商的黄楚九自然也不例外。指黄楚九高价推销
百龄机并非为了牟取暴利,而是为了迎合人们的消费心理,此乃本末倒置,等于说不是他要提高价格,而是消费者逼着他提高了价格。有资可查,实际上黄氏把百龄机视为最大的一棵摇钱树,推出的当年就获得了50万元以上的营业额,1926年更高达120万元,其赚头之大堪称绝无仅有,连艾罗补脑汁都望尘莫及。
写黄楚九逝世,作者又把事情淡化、简化了。黄氏病逝后,黄家面临四面楚歌的讨债声,以致大殓当日形势十分紧张。人们对黄楚九议论纷纷,即使来吊唁的人对他的看法也不一致,褒、贬都有。如上海西药业同业公会送的素幛,上面的四个大字竟是“药石无灵”,这不是讥讽黄氏所创种种中西药品毫无效验吗?然而从“
巨商”一书中,却根本看不到这类描写,能读到的尽是对黄氏业绩和为人高度评价的挽联,堆积如山的花圈,莫不称道的议论。
再如,黄楚九明明贪恋女色,因而
妻妾成群、外室无数,作者偏要为他娶妻讨妾寻找种种理由,说元配对房事冷漠,二姨太不善待人接物,三姨太不能生育等等。而频繁出入
妓院,又只是谈生意、请朋友的需要。其实这些不过是彼时商场留在黄楚九身上的时代印记,在这方面该批评的,倒是黄楚九存在的浓厚的封建观念,那就是借口三姨太无后而不将她记入家谱;外室孙氏并非姨太,只因生有一子,倒被以副室身份写入家谱。对此,作者非但无一句微辞,而且顺着黄楚九的观念,在叙述三姨太的身世时,连她的姓氏都不提。
最后顺便说一下,“巨商”中还存在一些知识性错误。如,说“当时的
商务印书馆人才翔集,
张元济、
蔡元培、高凤旦、
杜亚泉等名流都聚于馆内”。商务印书馆从未有过高凤旦其人,该馆元老倒有
高凤池、
高梦旦等人,亦堪称名流,看来“巨商”作者误将两人合成一个人了。又如,说
城隍庙前“
小热昏”卖
梨膏糖唱小调:“一包冰屑吊梨膏,二用药味重香料,山楂
麦芽能消食……。”须知当时这个小调是用
苏北话编唱的,原歌词每句首字均为数字,诸句按序排下去,“山楂”句原为“山(三)楂……”,一直唱到第十句“十全大补共煎熬”。苏北话shan、san不分,“山”、“三”读音相同,因此第三句原文“山(三)楂麦芽能消食”中的“(三)”,引用时不可省略。下面还有类似唱词有误,兹不赘述。
总之,为了更客观、更全面地审视历史和人物,传记作者必须与传主保持一定距离,切不可匍匐于地仰视他,这样才能写出更符合历史真实的人物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