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是唐代诗人
郑谷创作的一首
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鹧鸪在凄冷中的悲哀处境,借此抒发游子在异乡的慨叹。首联首先借“暖戏烟芜”的典型情景写出鹧鸪喜暖的习性,又以“锦翼齐”直接描写勾画它的美丽的外貌,借与山鸡的对比,写出它品格的高洁和内在的美。颔联以“雨昏”和“花落”交代时间,以“青草湖”和“黄陵庙”交代地点,以“过”和“啼”写动作。颈联把笔转向对闻鹧鸪者的描写,写出他们闻见《鹧鸪》诗时的感受。尾联在完成诗的意旨之后,把视野扩展开去,转向写自然的景观。全诗情景交融,含蓄蕴藉。
作品原文
鹧鸪⑴
暖戏⑵烟芜⑶锦翼⑷齐,品流⑸应得近山鸡⑹。
雨昏⑺青草湖⑻边过,花落黄陵庙⑼里啼。
游子⑽乍闻⑾征袖⑿湿,佳人才唱翠眉⒀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⒁,苦竹⒂丛深日向⒃西。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题注:谷以此诗得名,时号“郑鹧鸪”。
⑵戏:嬉戏。
⑶烟芜:烟雾弥漫的荒地。
⑷锦翼:彩色的羽毛。
⑸品流:等级,类别。
⑹山鸡:野鸡。
⑺雨昏:下雨天空阴沉。
⑻青草湖:又名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
⑼黄陵庙:祭祀娥皇、女英的庙。传说帝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从征,溺于湘江,后人遂立祠于水侧,是为黄陵庙。
⑽游子: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
⑾乍(zhà)闻:刚听到。
⑿征袖:指游子的衣袖。征,远行。
⒀翠眉:古时女子用螺黛(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画的眉。
⒁湘江阔:宽阔的湘江。湘江:长江支流,在今湖南省。
⒂苦竹:竹的一种,笋味苦。
⒃日向:一作“春日”。
白话译文
温暖时节鹧鸪在平野嬉戏彩翼同齐,它品流之高形体之美可以接近山鸡。
黄昏时烟雨中从青草湖边迅疾飞过,落花时节躲在凄冷的黄陵庙里哭啼。
这悲鸣声游子乍听禁不住泪湿衣袖,佳人刚一唱起鹧鸪曲就已翠眉频低。
湘江水面广阔鹧鸪的叫声相呼相应,它们栖息在苦竹深处红日已经偏西。
创作背景
鹧鸪产于中国南部,形似雌雉,体大如鸠、其鸣为“钩辀格磔”,俗以为极似“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常借其声以抒写逐客流人之情。此诗当是作者落第南归时所作,情绪低沉。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首诗开篇写鹧鸪的习性、羽色和形貌。“暖戏烟芜锦翼齐”,开首这一“暖”字,便把鹧鸪畏寒喜暖的习性表现出来了。“锦翼”两字,又点染出鹧鸪斑斓醒目的羽色。在诗人的心目中,鹧鸪的高雅风致甚至可以和美丽的山鸡同列。在这里,诗人并没有对鹧鸪的形象作精雕细镂的描绘,而是通过写其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从而启迪人们丰富的联想。
首联咏其形,以下各联咏其声。然而诗人并不简单地摹其声,而是着意表现由声而产生的哀怨凄切的情韵。“草湖”“黄陵庙”一带既有黄陵庙的传说,历史上又是屈原流落之地,因而迁客流人到此最易触发羁旅愁怀。这样的特殊环境,已足以使人产生幽思遐想,而诗人笔下荒江、野庙更着以“雨昏”“花落”,便形成了一种凄迷幽远的意境,渲染出一种令人魂销肠断的氛围。此时此刻,畏霜露、怕风寒的鹧鸪自是不能嬉戏自如,而只能愁苦悲鸣了。然而“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反复吟咏,似又像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这二句之妙,在于写出了鹧鸪的神韵。作者未拟其声,未绘其形,而读者似已闻其声,已睹其形,并深深感受到它的神情风韵了。
五、六两句,看来是从鹧鸪转而写人,其实句句不离鹧鸪之声,承接相当巧妙。“游子乍闻征袖湿”,是承上句“啼”字而来;“佳人才唱翠眉低”,又是因鹧鸪声而发。闺中少妇面对落花、暮雨,思念远行不归的丈夫,情思难遣,唱一曲《山鹧鸪》,可是才轻抒歌喉,便难以自持了。诗人选择游子闻声而泪下,佳人才唱而蹙眉两个细节,有力地烘托出鹧鸪啼声之哀怨。在这里,人之哀情和鸟之哀啼,虚实相生,各臻其妙;而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末联诗人笔墨更为浑成。“行不得也哥哥”声声在浩瀚的江面上回响,不知是群群鹧鸪在低回飞鸣,抑或是佳人游子一“唱”一“闻”在呼应,这是颇富想象的。“湘江阔”“日向西”,使鹧鸪之声越发凄唳,景象也越发幽冷。那些怕冷的鹧鸪忙于在苦竹丛中寻找暖窝,然而在江边踽踽独行的游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乡。
终篇宕出远神,言虽尽而意无穷,透出诗人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诗人紧紧把握住人和鹧鸪在感情上的联系,咏鹧鸪而重在传神韵,使人和鹧鸪融为一体,构思精妙缜密,难怪前人誉之为“警绝”了。
名家点评
南宋·
范晞文《
对床夜语》:郑谷《鹧鸪》诗云:“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不用“钩辀”、“格磔”等字,而鹧鸪之意自见,善咏物者也。
明·
江盈科《
雪涛小书》:大凡诗句,要有巧心,盖诗不嫌巧,只要巧得入妙。如唐人咏《鹧鸪》云:“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频唱翠盾低”……此等语,难具述,大都由巧入妙。
明·
周珽《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咏物之诗,妙在别入外意,而不失摹写之巧。若郑谷之《鹧鸪》、崔珏之《鸳鸯》、罗邺之《牡丹》、罗隐之《梅花》,极灵极变,开宋元几许法门!
明末清初·
贺裳《
载酒园诗话》:咏物诗惟精切乃佳,如少陵之咏马、咏鹰,虽写生者不能到。至于晚唐,气益靡弱,间于长律中出一二俊语,便嚣然得茗。然八句中率着牵凑,不能全佳,间有形容入俗者。如……郑谷以《鹧鸪》诗得名,虽全篇匀净,警句竟不如雍(陶《白鹭》)。如“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不过淡淡写景,未能刻画。黄白山评:郑语正以韵胜,维句反以刻画失之。贺之评倒皆如此!
清·
金圣叹《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咏物诗纯用兴最好,纯用比亦最好,独有纯用赋却不好。何则?诗之为言思也。其出也,必于人之思;其入也,必于人之思。以其出入于人之思,夫是故谓之诗焉,若使不比、不兴,而徒赋一物,则是画工金碧屏障,人其何故睹之而忽悲忽喜?夫特地作诗,而人不悲不喜,然则不如无作,此皆不比,不兴,纯用赋体之过也。相传郑都官当时实以此诗得名,岂非以其“雨昏”、“花落”之两句,然此犹是赋也,我则独爱其“苦竹丛深春日西”之七字,深得比兴之遗也。前解写鹧鸪,后解写闻鹧鸪者。若不分解,岂非庙里啼,江岸又啼耶?故知“花落黄陵”,只是闲写鹧鸪。此七与八,乃是另写一人闻之而身心登时茫然。然后悟咏物诗中,多半是咏人之句,如之何后贤乃更纯作赋体?
清·
吴乔《
围炉诗话》:诗人措词,颇似禅家下语。禅家问曰:“如何是佛?”非问佛,探其迷悟也;以三身四智对,谓之“韩卢逐兔”,吃棒有分。云门对曰:“干屎橛”,作家语也。刘禹锡之《玄都观》二诗,是作家语。崔珏《鸳鸯》、郑谷《鹧鸪》,死说二物,全无自己,“韩卢逐兔”,吃棒有分者也。咏物非自寄则规讽,郑谷《鹧鸪》、崔珏《鸳鸯》,已失此意,何况(石)曼卿宋人耶!
清·
何焯①《
唐律偶评》:破题中下“烟芜”二字,敏妙绝人。鹧鸪飞极高,必争山顶,今在平芜之上,只为行不得也。“烟”字与下“雨昏”、“日暮”亦节节贯注,三四即行不得也之意,乃变换作两层做耳,真神笔也。②《
唐三体诗评》:守愚游举场十六年,此诗正是下第南游人语也。青草浪高,况复两添新涨,如何可过?三四正画出行不得也。结句一意作两层写耳。体物之极诣。
清·
杨逢春《
唐诗绎》:无一笔呆赋,而渲染有情,神韵欲绝。宜当时诗人称为“郑鹧鸪”也。
清·
顾嗣立《
寒厅诗话》:诗家点染法,有以物色衬地名者,如郑都官“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是也。
清·
黄周星《
唐诗快》:后人多拟《四禽言》,作“行不得也哥哥”,故不如“花落黄陵”二句。
清·
赵臣瑗《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三写其所飞之处,四写其所鸣之处,却用“雨昏”“花落”四字,染成一片凄凉景色,为下半首伏案。
清·
查慎行《初白庵诗评》:如此咏物,方是摹神。结处与三四意重。
清·
屈复《
唐诗成法》:五六借衬,“征袖湿”、“翠眉低”,人自感伤也。七八犹不管人愁只管啼意。此题二首,惟此首匀称。
清·
沈德潜①《
唐诗别裁》:咏物诗刻露不如神韵、三四语胜于“钩辀”、“格磔”也。诗家称“郑鹧鸪”以此。②《
说诗晬语》:咏物,小小体也。而老杜咏《房兵曹胡马》则云:“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德性之调良,俱为传出。郑都官咏《鹧鸪》则云:“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此又以神韵胜也。
清·
黄叔灿《
唐诗笺注》:首美其毛羽。“雨昏”、“花落”句与牧之《平雁》诗“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略同,而牧之句似更超脱味胜。
清·
宋宗元《
网师园唐诗笺》:不即不离,却成绝唱(“雨昏青草”联下)。
清·
周咏棠《
唐贤小三昧续集》:声影俱出,较胜崔珏《鸳鸯》之作。
清·
翁方纲《
咏物七言律诗偶记》:此诗格固未高,然三四句正见神理。末句“春”字以平声特收,亦关神理也。
清·杨成栋《精选五七言律耐吟集》:三四句一往有远神,耐人百回读。
清末民初·
王寿昌《
小清华园诗谈》:从来咏物之诗,能切者未必能工,能工者未必能精,能精者未必能妙。李建勋“惜花无计又花残……”,切矣而未工也。罗隐“似共东风别有因……”,工矣而未精也。雍陶之“双鹭应怜水满池……”,精矣而未妙也。郑谷之“暖戏烟芜锦翼齐……”,暨杜牧之“金河秋半虏弦开……”,如此等作,斯为能尽其妙耳。
中国近现代·
俞陛云《
诗境浅说》:首二句实赋鹧鸪,言平芜春暖,锦翼齐飞,颇似山鸡之文彩。三四句虚咏之,专尚神韵。鹧鸪以湘楚为多,青草湖边,黄陵庙眹,在古色苍茫之地,当雨昏花落之时,适有三两鹧鸪,哀音啼遍。故五六接以游子闻声,而青衫泪湿,佳人按拍,而翠黛愁低也。末句言春尽湘江,斜阳相唤,就题作收束而已。崔珏以《鸳鸯》诗得名,称崔鸳鸯;郑谷以《鹧鸪》诗得名,称郑鹧鸪,故二诗连缀写之,崔写其情致,郑写其神韵,各臻妙境。惟崔诗通体完密,郑都官虽名出崔上,此诗后四句似近率易,逊于催诗,若李群玉之赋鹧鸪,亦专咏其声,又逊于郑作也。李白《越中》诗“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惟有鹧鸪飞”,郑谷《赠歌者》诗“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因其凄音动人,故怀古思乡,易生惆怅也。
作者简介
郑谷(约851年—约910年),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光启三年(887年)登进士第。历官鄠县尉、拾遗、补阙,仕终都官郎中,世称郑都官。又因其《鹧鸪诗》盛传,人称“郑鹧鸪”。早年以诗见赏于马戴,又与曹邺、薛能、李频等交往。与张乔、许棠、温宪等称“
咸通十哲”。其诗能取熔多家,自成清丽浅切多韵致的格调。其诗集《云台编》三卷,今存。《全唐诗》存诗四卷,见卷六七四至六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