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鹅(读音:é )为现代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该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小篆。本义指家禽名。头大,喙扁阔,颈长,尾短。羽毛为白色或黑色。
文字源流
形声字。鹅本作“䳘”。从鳥,我声。后世又写作“鵝”“䳗”和“鵞”三种异体字写法。其中以“鵝”为传统用字通行写法,在新中国的汉字规范整理中,类推简化作“鹅”。
本义是一种家禽。清徐灏《说文段注笺》:“凡远举高飞者为鸿雁,为鴚鹅;养驯者,为鹅,为舒雁。”《孟子.滕文公下》:“他日(仲子)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引申指阵名。因阵形似鹅,故名。《左传.昭公二十二年》:“郑翩愿为鹳,其御愿为骂。”杜预注:“鹅、鹳,皆阵名。”鹅羽白软,喻雪。唐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鹅行速慢,喻走路迟缓摇摆。《水浒传》第三十二回:“在镇上抬轿时,只是鹅行鸭步。”鹅喙淡黄,喻指类似之物,如‘柳吐鹅黄”,酒有鹅黄等。亦古姓。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鹅é
⒈ 家禽,比鸭子大,颈长,喙扁阔,尾短,体白色或灰色,额部有肉质突起,雄的突起较大,颈长,脚大有蹼,善游水:白鹅。鹅毛。鹅卵石。鹅毛大雪。
基本词义
◎ 鹅é
〈名〉
(1) (形声。从鸟,我声。本义:家禽名。头大,喙扁阔,颈长,尾短。羽毛为白色或黑色)
(2) 同本义。鸭科中一明确亚科的鸟 [goose],亲缘关系是在天鹅和鸭之间,额部有橙黄色或黑褐色肉质突起,有一高的稍扁平的嘴,腿中等长,身体通常较鸭大,颈也较鸭长。
(3) 如:
(4) 鹅骄(形容像鹅一般高傲);
(5) 鹅顶椅(靠背高的椅子);
(6) 鹅眼(古代钱币名称。魏时所锖);
(7) 鹅头(讹头。讹诈,敲竹杠);
(8) 鹅项懒凳(狭长的矮凳);
(9) 鹅梨角儿(形容像鹅梨一样的发髻);
(10) 鹅掌鸭信(鹅趾掌,鸭舌头。可做名菜)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古文〕䳗《唐韵》五何切《集韵》《韵会》《正韵》牛何切,𠀤音峩。《说文》鴚鹅也。长脰善鸣,峩首似傲,故曰鹅。《埤雅》鹅颈如瘤,今鹅江东呼鴚。李时珍曰:鹅绿眼黄喙红掌,善𩰚,夜鸣应更。禽经曰:脚近臎者能步,鹅骛是也。鹅见异类差翅鸣,一名家雁。一名舒雁。一名鵱鷜。
又《尔雅·释鸟》舒雁,鹅。《李巡曰》野曰雁,家曰鹅。《本草注》又有野鹅,大於雁,似人家苍鹅,谓之鴐鹅。
又《禽经》鹅鸣则蜮沉,养之围林,则蛇远去。
又《岭南异物志》蛮人聚鹅腹毳毛为衣被。
又《洞冥记》日出衔翅而舞,名喜白鹅
又阵名。《左传·昭二十一年》郑翩愿为鹳,其御愿为鹅。
又人名。荣驾鹅,鲁大夫成伯。
又草名。黑鹅。《管子·地员篇》其种陵稻黑鹅马夫。
又鹅抱,亦草名。见《本草》。
说文解字
鴚鹅也。从鸟我声。五何切
说文解字注
(䳘)鴚䳘也。从鸟。我声。五何切。十七部。
方言汇集
粤语:ngo4
潮州话:gho5
汕尾话:uo4
音韵集汇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2 13:28
目录
概述
文字源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