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嘴龙
鸭嘴龙科鸭嘴龙属动物
鸭嘴龙(Hadrosaurus) 为一类较大型的鸟臀类恐龙。是白垩纪后期鸟盘目草食性恐龙家族的其中一员。
生活习性
鸭嘴龙是北美最早发掘纪录的一种恐龙。虽然它可能四足而行,大部份古生物学家相信所有的鸭嘴龙是以二足行走,使身体保持平行姿态,而尾部向后保持平衡。没有人再相信鸭嘴龙在水中生存,虽然有可能躲避霸王龙的攻击,但它偶而快速的游行逃脱。鸭嘴龙体型较爱德蒙脱龙稍小。鸭嘴龙是一种食草恐龙,喙吻部宽扁,极像鸭嘴。全长10米左右,后肢粗壮,脚宽大,用于行走;前肢细弱,好像一双小手。头骨很长,颌骨两侧长着菱形的牙齿,数量多达2000多个,被誉为恐龙世界的牙齿大户。它们的家族观念很强,成年恐龙会很好地保护它们的巢穴,并给幼龙喂食,直到它们长到能够自己出去觅食为止。
鸭嘴龙(hadrosaurs),生存于1亿年前白垩纪晚期,这是正是恐龙发展的顶峰时期,所以它们的数量很多,在吃植物的恐龙中约占75%。它们是一类较大型的鸟臀类恐龙。目前(2008年)发现最大型的身长超过21米。鸭嘴龙的吻部由于前上颌骨和前齿骨的延伸和横向扩展,构成了宽阔的鸭嘴状吻端,故名。
形态特征
它们的腿部有三根趾头,后腿长而有力,前腿则较小且无力。鸭嘴龙许多种类的最大特征就是头上密布的冠饰。鸭嘴龙的吻部由于前上颌骨和前齿骨的延伸和横向扩展,构成了宽阔的鸭状吻端,故名。所有鸭嘴龙的头骨皆显高,其枕部宽大,面部加长,前上颌骨和鼻骨也前后伸长,嘴部宽扁,外鼻孔斜长。特化的前上颌骨和鼻骨构成明显的嵴突,形成角状突起。下颌骨上的齿骨和上隅骨形成的冠状突很发育,后部反关节突显著。上下颌齿列复排,每个额骨上有45~60个牙齿皆垂直复叠。珐琅质只在牙齿一侧发育。颈椎15个,背椎13~15个,荐椎8~11个,尾椎较多,其确切数目,因个体而异。颈椎和背椎椎体为后凹型,背椎神经弧较高,尾椎侧扁,其神经棘和脉弧皆很发达。肠骨的前突平缓,后突宽大,耻骨前突扩展成桨状,棒状坐骨突几乎成垂直状态,有的个体的坐骨远端也扩大。前肢短于后肢,肱骨为股骨的一半长,桡骨与肱骨等长,前足的第二、三、四指较第一、五指发育,前足的各连接面粗糙。胫骨短于股骨,后足的第Ⅰ指消失或仅有残迹,而第Ⅴ指完全消失,第三跖骨较长,后足已发育成鸟脚状。另外,前后足各指皆有爪蹄状末趾。
分布范围
鸭嘴龙是鸟脚类恐龙最进步的其中一大类。在亚洲及北美洲等地,晚白垩世的鸭嘴龙化石到处都有发现。鸭嘴龙是北美最早发掘纪录的一种恐龙。加拿大北部努纳武特地区发现的一具鸭嘴龙化石,可能是迄今人类在地球最北的地方发现的恐龙化石。在中国除山东外,内蒙古、宁夏、黑龙江、新疆、四川等地均曾发现不少鸭嘴龙化石。
栖息环境
在白垩纪晚期,地球处于一个动荡的年代,陆地逐步在扩大,植物种类也随之增多,这就为以植物为食的恐龙提供了一个可以游荡全球吃遍天下的有利环境,由此使得植物食类的两肢行走恐龙繁衍进入了最高峰时代,鸭嘴龙就是这一时代的产物。它们是鸟脚类中体形硕大的家族,以为了能大量嚼食植物而形成的像鸭嘴一样宽扁的吻部以及颌骨两侧排列着众多的牙齿等为其特征。鸭嘴龙类一般分为头上无突起冠状顶饰的鸭嘴龙科和带有中空骨冠的兰氏龙科两大族群。它们当中既有“光头”的,也有“戴帽”的,多以四肢行走,视力较好。尽管身无御敌武器,但远远就能看清敌友,它们在白垩纪早期结束时开始出现在大地上,到了白垩纪晚期在北半球非常繁盛。一般认为鸭嘴龙类大都过着哺乳子女的群居生活。
胚胎化石
2022年5月,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和加拿大自然博物馆的学者,在国际学术期刊《BMC生态与进化》联合发表了相关论文。
研究团队介绍,鸭嘴龙类胚胎并非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发现,但是这两件新的鸭嘴龙胚胎化石是迄今为止在同类中保存得最好的。胚胎所在的蛋为长径约9厘米的椭圆体,容积约660毫升,胚胎部分约占整个蛋的40%,胚胎蛋有着约0.4毫米厚的蛋壳,微观结构显示其属于圆形蛋科。
生活习性
虽然它可能四足而行,大部份古生物学家相信所有的鸭嘴龙是以二足行走,使身体保持平行姿态,而尾部向后保持平衡。没有人再相信鸭嘴龙在水中生存,虽然有可能躲避霸王龙的攻击,但它偶尔快速的游行逃脱。鸭嘴龙体型较爱德蒙脱龙稍小。鸭嘴龙主要以柔软植物、藻类或软体动物为食。
物种学史
鸭嘴龙类可分为两大类群:一是头顶光平,头骨构造正常的平头类;另一类是头上有各种形状的棘或棒型突起,鼻骨或额骨变化较多的栉龙类,如拟栉龙。除此以外,还有变化不大、较原始的鸭嘴龙及前颌骨和鼻骨特化成盔状的鸭嘴龙。
棘鼻青岛龙
棘鼻青岛龙(tsintaosaurusspinorhinus)则是我国发现的最著名的有顶饰的鸭嘴龙化石,也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完整的恐龙化石。由于它是在青岛附近的莱阳市金刚口村西沟发现的,头上又有棘鼻状的顶饰,所以得名。棘鼻青岛龙化石所处的地层的时代为白垩纪晚期。它的身长为6.62米,身高4.9米,坐骨末端呈足状扩大,肠骨上部隆起,在荐椎腹侧中间有明显的直棱,后面成沟状,顶饰实际上是在相当靠后的鼻骨上长着的一条带棱的棒状棘,很像独角兽的角,从两眼之间直直地向前伸出,估计它活着时体重为6-7吨左右,但脑子很小,仅有200~300克重。鼻骨上有一条长棘,棘中空与鼻腔相通。可能用于储藏空气,以延长潜水时间;也可能用于自卫或排除水面障碍物。青岛龙是有顶饰的鸭嘴龙类。在莱阳还同时发现了霸王龙的牙齿,这说明霸王龙当时可能曾是棘鼻青岛龙最可怕的天敌。
巨型山东龙
鸭嘴龙在我国发现过很多化石。在没有顶饰的恐龙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在山东诸城吕标乡的龙骨涧发现的巨型山东龙(shantungosau-rus giganteus)了,高8米,长15米。头顶部光平无顶饰是平头鸭嘴龙的代表。虽然当地人很早就找到过恐龙的骨胳化石,但他们并不认识,而以为是中药中的“龙骨”。1964年8月,地质部第一普查大队在龙骨涧发现了一根巨大的腿骨,经鉴定是一种大型鸭嘴龙的胫骨。从1964年至1968年,由地质部第一普查大队、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博物馆组成了联合发掘队,先后对该地区进行了四次系统的采集与发掘,共采到将近30吨重的标本。又经过将近3年的修复整理,在1972年经地质博物馆研究员胡承志先生研究,将其定名为巨型山东龙。由于它的体形空前庞大,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体形最高大的鸭嘴龙,从头到尾有15米长,站起来有8米高,再加上它是首次在山东境内发现的,所以得名。它的头骨长,顶面较平,头后部较宽。齿骨牙列较长,有六十个齿沟。口中有上千枚牙齿。荐椎由十个脊椎骨愈合而成,荐椎的腹面有较深的直沟。坐骨直长,末端有稍微扩大的尖顶。这些都与带顶饰的鸭嘴龙有所不同。它可能是四足着地的,一条沉重的超长的尾巴几乎占它的身长的一半,向后举着,可以保持平衡。当它不得不逃离天敌的时候,也可以用后腿直立起来迅速跑开。巨型山东龙与在美国和加拿大发现的埃德蒙顿龙相似,进一步证明当巨型山东龙在亚洲大地上漫游时,北美大陆与亚洲大陆是连在一起的,也证明了地质学界所推崇的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正确性。
鸭嘴龙是恐龙家族中的晚辈,生活在距今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时期,在爬行动物中属于双孔亚纲、初龙次亚纲鸟臀目、鸟脚亚目的动物,它的嘴既扁平又长,像鸭嘴一样,故定此名。从出土的化石知道,鸭嘴龙前肢有四趾,后肢有三趾,它的后腿粗大且尾巴很长,共同构成三角架的姿势支撑着全身的重量;而前肢短小高悬于上部,可协助嘴来摄食树上的枝叶;它的牙床上长着成百上千的牙齿,这些棱柱形的牙齿成层镶嵌排列,上层磨蚀完了,下层长上去补充,这种结构可以加快咀嚼速度并适应硬壳粗纤维的植物。鸭嘴龙分二种,头部有顶饰的棘鼻龙和无顶饰的平顶龙,前者以青岛龙为代表,后者以山东龙为代表。以前专家以为头上有顶饰是它高高在上的鼻孔,这种结构适应水中生活,它应该是会游泳的,趾间应该有蹼。但80年代在美国出土了一具鸭嘴龙的干尸,却表明趾间无蹼,不过从身上长有鳄鱼似的皮肤来推断,它也能适应水中生活,所以这是水陆两栖生活的:陆地用前爪抓树叶,水中用平扁的嘴来铲食水草。
鸭嘴龙也是我国所发现的第一条恐龙,这条恐龙化石既不是在山东,也不是四川或内蒙等发现大量恐龙化石的地区,而是产于黑龙江嘉荫县的龙骨山。这是由于受到黑龙江的长期冲刷,使恐龙化石不断地暴露出来,散布在江边的泥滩上,当地渔民发现了这些大骨头化石非常惊奇,认为是龙的骨头。这消息被当时的沙俄军官知道了,过来调查采集,他们把采集到的恐龙化石误认为是大象化石,并在俄国伯力地方报纸上作了报道。这报道引起了俄国地质学家的注意,从1915~1917年连续来我国进行大规模的调查与发掘,依靠所采集到的化石又配上占全部骨架1/3的石膏,装成了一具平顶鸭嘴龙骨架,高4.5米,长约8米,定名为鸭嘴龙科满洲龙属,陈列在彼得堡地质博物馆里。我国著名的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教授参观了这个恐龙骨架,并带回了头骨化石标本模型。
虽然中国的第一条恐龙化石不在中国,但可以弥补的是70年代地质工作者又重新在龙骨山附近找到了新的恐龙化石。黑龙江博物馆经过两年的发掘获得大量的恐龙化石,装成了大小三条鸭嘴龙化石骨架:大龙长11.24米,高6.48米;中龙长10.50米,高6.10米;小龙长9.32米,高4.18米,现存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博物馆中。该地出土的恐龙化石大多呈暗褐色或黑色,黑色的恐龙化石贮存在砑岩中,石化程度非常高,质地坚硬,乌黑发亮。据石油地质学家认为,这个含化石的研岩层是含油层位,黑色化石是由于石油浸泡的结果。从出土的恐龙化石来推断,白垩纪晚期的黑龙江流域并不像现在这样寒冷,而是气候温暖、四季如春、土地湿润、植被繁茂,相当于今天海南省的气候。到了中生代末,除了天灾外,欧亚板块不断向北漂移,气候开始变冷和干旱,许多植物、动物死亡,恐龙也随它们一起灭绝了。它们的尸体埋藏在浅湖沉积的泥沙中,天长日久地下水中的矿物质渐渐渗透进骨头中而形成化石。以后的地质运动又将这里抬升形成了今天的龙骨山。
龙骨山中的恐龙化石很丰富,1990年长春地质学院黑龙江省博物馆联合考察,找到了当年俄国人发掘恐龙的地点,在此又获得了大量恐龙化石,于1992年组装成一条长11米、高6米、真骨含量70%的大型恐龙化石骨架,现存放在长春地质宫地质博物馆供游客参观。
参考资料
鸭嘴龙 - 恐龙 .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9 18:54
目录
概述
生活习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