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棉研15号
棉花品种
鲁棉研15号(原名:鲁H9513、GKz10)是育种者: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用品种鲁613系/泗棉3号转Bt基因抗虫棉选系鲁55系选育而成的棉花品种。 2005年1月30日经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国审棉2005002。
特征特性
转基因抗虫杂交一代种,黄河流域棉区作春棉种植全生育期129天,株高90.5厘米,茎秆粗壮坚韧、茸毛多,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第一果枝节位7.3节,单株果枝数13.0台,单株结铃16.8个,铃卵圆形,铃壳薄,吐絮肥畅集中,单铃重5.7克, 籽指10.3克,衣分40.7%,霜前花率88.5%。前期生长势强,后期长势一般;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8毫米,断裂比强度30.7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6,伸长率6.2%,反射率74.7%,黄度8.2,整齐度指数83.5%,环缕纱强122,气纱品质1911。
抗虫性
高抗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对鲁棉研15 号与其双亲及对照中棉所12号在大田自然感虫条件下的棉铃虫消长动态研究表明,鲁棉研15号对低龄幼虫致死性强,幼虫存活率极低,除7月5日调查百株有3头3龄幼虫外,二代棉铃虫发生期间其余各次调查未发现3龄以上幼虫,这说明棉铃虫在鲁棉研15号上不能正常发育完成生活史。到二代棉铃虫发生末期,非抗亲及中棉所12号叶片已被棉铃虫蛀成网状,顶心被害率达100%,而鲁棉研15号未表现出被害症状,显示了与其抗亲相近的抗虫性。山东省和全国区试抗虫性鉴定结果,都达高抗水平。
抗病性
高抗棉花枯萎病,耐黄萎病。据山东省区试枯、黄萎病调查结果,鲁棉研15号枯黄萎病指分别为2.83和4.67。抗黄萎病性另据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棉花所鉴定,病指分别为29.85和21.46,而抗病对照中棉所12号黄萎病指则分别为34.95和30.20,表现耐黄萎病性优于大面积推广品种中耐病性最好的中棉所12号。另外,大面积生产实践表明,鲁棉研15号对苗期病害也有较好的抗性。
纤维品质
山东省区试两年各试点提供棉样,农业部纤维品质监督检测中心测定,2.5%纤维跨长29.9毫米,比强度21.1厘牛/特克斯,麦克隆值4.7,气纱品质1889;全国抗虫区试两年测试结果平均,2.5%纤维跨长30.2毫米,比强度21.9厘牛/特克斯,麦克隆值4.6,气纱品质1911。纤维长度、强力、细度等主要指标搭配合理,而且纤维洁白,有丝光,外观好,深受棉花收购部门和用棉单位欢迎,售棉等级高。
产量表现
据相关资料显示,1999-2000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抗虫棉品种区域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44.2公斤、99.4公斤和88.0公斤,分别为对照品种中棉所29的108.8%、109.2%和109.0%;2001年生产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77.0公斤、115.0公斤和110.9公斤,分别为对照品种中棉所38的112.7%、122.5%和125.0%。
栽培要点
(1)、营养钵育苗3月底至4月初播种,5月上旬移栽;地膜棉4月15日前后播种;播前注意晒种、造墒,力争一播全苗。
(2)、适当稀植,山东棉区亩密度2200~2600株,黄淮南部棉区亩密度1800株左右。
(3)、重施有机肥底肥,增施磷、钾肥,重施花铃肥,巧施盖顶肥。
(4)、盛蕾后注意化控,掌握少量多次、前轻后重的原则。
(5)、二代棉铃虫一般不用化学防治,三、四代棉铃虫视发生轻重防治1~2次,及时防治棉蚜棉红蜘蛛、棉蓟马、盲蝽蟓等非鳞翅目害虫。
审定意见
该品种属转基因抗虫杂交一代春棉品种,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经审核,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适宜地区
适宜河北东部和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和北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山西南部等黄河流域棉区轻病区作春棉品种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05 12:21
目录
概述
特征特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