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
鳞翅目夜蛾科铃夜蛾属动物
棉铃虫(学名:Helicoverpa armigera)是夜蛾科、铃夜蛾属昆虫。成虫体长15-20毫米。雌蛾赤褐色,雄蛾灰绿色。前翅翅尖突伸,外缘较直,斑纹模糊不清。后翅灰白色,脉纹褐色明显,沿外缘有黑褐色宽带。前足胫节外侧有1个端刺。
动物学史
棉铃虫原来被放在实夜蛾属(Heliothis Ochsenheimer,1816)中,这是一个多型属。Hardwick(1965)经过对棉铃虫复合种的详细研究,从Heliothis属中分出了部分种类,并放在他所建立的铃夜蛾属(Helicoverpa)中,但一直未被人们广泛接受,后经Matthews, M. (1991,1993)、Mitter,C.(1993)和Poole, R. w.(1993)等人的进一步研究和证实,现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此属。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20毫米,翅展27-38毫米。雌蛾赤褐色,雄蛾灰绿色。前翅翅尖突伸,外缘较直,斑纹模糊不清,中横线由肾形斑下斜至翅后缘,外横线末端达肾形斑正下方,亚缘线锯齿较均匀。后翅灰白色,脉纹褐色明显,沿外缘有黑褐色宽带,宽带中部2个灰白斑不靠外缘。前足胫节外侧有1个端刺。雄性生殖器的阳茎细长,末端内膜上有1个很小的倒刺。
卵:近半球形,底部较平,高0.51-0.55毫米,直径0.44-0.48毫米。初产时乳白色或淡绿色,逐渐变为黄色,孵化前紫褐色。卵表面可见纵横纹,其中伸达卵孔的纵棱有11-13条,纵棱有2岔和3岔到达底部,通常26-29条。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40-50毫米。初孵幼虫青灰色,以后体色多变。头部黄色,有褐色网状斑纹。虫体各体节有毛片12个,前胸侧毛组的L1毛与L2毛的连线通过气门,或至少与气门下缘相切。体表密生长而尖的小刺。
蛹:纺锤形,长13.0-23.8毫米,宽4.2-6.5毫米。赤褐色。腹部第5-7节背面和腹面前缘有7-8排较稀疏的半圆形刻点。气孔较大,围孔片呈筒状突起。腹部末端有1对基部分开的刺。
栖息环境
棉铃虫适于偏干旱的环境条件,最适温度为25-28℃,低于20℃不能正常生长发育,适宜相对湿度70%以上。卵和幼虫在15℃条件下大量死亡,卵在35℃高温下的死亡率达44.7%,秋季低温来临早可降低末代卵的孵化率和越冬虫口密度。适于成虫羽化的土壤含水量为7.6%,含水量达20%时绝大多数蛹不能羽化,达25%饱和状态时蛹的死亡率达93.3%;中国南方棉区常年降雨较多,大发生年份均是干旱少雨的年份,北方棉区棉田很少积水,有利于幼虫化蛹和成虫羽化,常年发生较重。棉铃虫属兼性滞育昆虫,秋季的短光照和低温是诱导滞育的重要因素,4龄和5龄幼虫是感受光周期的临界虫态。
生活习性
成虫:昼伏夜出,晚上活动、觅食和交尾、产卵,在19:00-21:00和3:00-4:50出现2次活动高峰。成虫有取食补充营养的习性,羽化后吸食花蜜或蚜虫分泌的蜜露。成虫飞翔力强,对黑光灯,尤其是波长333纳米的短光波趋性较强,对萎蔫的杨、柳、风杨、刺槐等枝把散发的气味有趋性。
幼虫:一般6龄。初孵幼虫先吃卵壳,后爬行到心叶或叶片背面栖息,第2天集中在生长点或果枝嫩尖处取食嫩叶,但为害状不明显。2龄幼虫除为害嫩叶外,开始取食幼蕾。3龄以上的幼虫具有自相残杀的习性。5-6龄幼虫进入暴食期,每头幼虫一生可取食蕾、花、铃10个左右,多者达18个。幼虫有转株为害习性,转移时间多在9时和17时左右。老熟幼虫在入土化蛹前数小时停止取食,多从棉株上滚落地面。在原落地处1米范围内寻找较为疏松干燥的土壤钻入化蛹,因此,在棉田畦梁处入土化蛹最多。
分布范围
分布于北纬50°至南纬50°的亚洲、大洋洲、非洲及欧洲各地。中国各棉区普遍发生,其中黄河流域棉区、辽河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为常发区,长江流域棉区为间歇性发生区。
繁殖方式
棉铃虫在中国各棉区的年发生代数和主要为害世代各不相同。在辽河流域棉区和新疆大部分棉区年发生3代,以第2代为害为主;在黄河流域棉区和部分长江流域棉区年发生4代,以第2代最重,3代次之;在长江流域大部分棉区每年发生5代,以第3、4代最重;在北纬25°以南地区每年可发生6-7代,以第3、4、5代为害严重。各地一般均以蛹在土中越冬。
棉铃虫全年的发生过程因地而异。西北内陆棉区5月下旬越冬成虫进入羽化盛期,在玉米、谷子、西葫芦、豌豆等作物上产卵。第1代卵、幼虫和成虫发生盛期分别在6月初、6月上中旬和7月上旬,第2代卵、幼虫和成虫的盛发期分别在7月中旬、下旬和8月下旬,第3代卵和幼虫的盛发期分别在8月下旬至9月初、9月中旬。黄河流域棉区4月下旬至5月中旬当气温升至15℃以上时越冬代成虫羽化,第1代幼虫主要为害小麦、豌豆、苜蓿、春玉米、番茄等作物,6月上、中旬入土化蛹,6月中、下旬第1代成虫盛发,大量迁入棉田产卵;第2代幼虫发生较重,6月底至7月中下旬为第2代幼虫化蛹盛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第2代成虫盛发期,主要集中于棉花上产卵;第3代幼虫为害盛期在8月上中旬,成虫盛发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大部分成虫仍在棉花上产卵;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第4代幼虫老熟,在5-15厘米深的土中筑土室化蛹越冬。长江流域棉区4月底至5月上旬越冬代成虫羽化,在早春寄主上产卵;第1代成虫6月份盛发,迁入棉田产卵;第2代成虫盛发期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常出现2-3次发蛾高峰;第3代成虫盛发期在8月中下旬,发生期长,峰次多;第4代幼虫在旺长迟发的棉田发生较重;发生5代的棉区第4代成虫盛发期在9、10月份,多数成虫在秋玉米、向日葵、晚秋蔬菜等寄主上产卵。
雌成虫有多次交配习性,羽化当晚即可交尾,2-3天后开始产卵,产卵历期6-8天。产卵多在黄昏和夜间进行,喜欢产卵于嫩尖、嫩叶等幼嫩部分。卵散产,第1代卵集中产于棉花顶尖和顶部的3片嫩叶上,第2代卵分散产于蕾、花、铃上。单雌产卵量1000粒左右,最多达3000多粒。
各虫态历期:卵3-6天,幼虫12-23天,蛹10-14天,成虫寿命7-12天。
亚种分化
主要价值
研究价值
棉铃虫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在中国淮河以北及黄河流域棉区暴发为害,成为中国农业生产、科研关注的焦点。但其从侧面促进了转基因棉花的发展,有效缓解了棉铃虫给棉花生产造成的巨大损失,保护了环境和生态平衡。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陈晓亚院士和他的博士研究生毛颖波发明了一种植物介导的RNA干扰技术。该技术可有效地、特异性地抑制棉铃虫参与棉酚解毒的基因—P450的表达,从而使棉铃虫对棉酚的耐受性大大减弱,抑制其生长,甚至导致其死亡。
生态价值
棉铃虫、烟青虫斜纹夜蛾以及粘虫等可以吃掉大量杂草,因而可以用于一些果园的除草,而且杂草的残枝败叶以及棉铃虫的粪便、蜕皮和尸体也可以为果树提供养分,促进果树高产,同时,棉铃虫又是许多候鸟(如燕子)的食物,因而对于候鸟的保护也起到一定作用,可见,对于整个生态系来说,棉铃虫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此,可以对其进行大力保护与开发,使其变害为宝。
物种危害
棉铃虫是一种多食的害虫。寄主植物达30多科200余种,常见的受害作物有棉花、玉米、小麦、高粱、豌豆、蚕豆、苕子、苜蓿、油菜、芝麻、胡麻、青麻、花生、番茄,辣椒、向日葵等。棉铃虫为害棉花时,主要以幼虫蛀食棉花的蕾、花、铃。蕾被蛀食后苞叶张开发黄,2-3天后脱落;花的柱头和花药被害后,不能授粉结铃;青铃被蛀成空洞后,常诱发病菌侵染,造成烂铃。幼虫也食害棉花嫩尖和嫩叶,形成孔洞或缺刻,造成无头棉,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防治方法
防治策略
棉铃虫的防治要强化农业防治,从农业生产的整体出发合理布局作物,推广抗虫品种,改进栽培技术,压低棉铃虫发生基数。采用生物防治、诱杀成虫等无公害防治措施,控制各代虫口密度。针对主要为害世代,选用高效、低毒农药,以卵期和初龄幼虫阶段为防治重点,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防治参考指标:为100粒卵/百株或10头幼虫/百株。但考虑到不同棉田棉花的生长状况,可结合当地情况进一步细化。如在黄河流域种植常规棉花品种的棉田,第2代防治参考指标高产棉田为36头/百株、中产棉田为12头/百株,低产棉田和第3代为8头/百株;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的棉田,第2代防治参考指标为400粒卵/百株或5.2头幼虫/百株,第3代为85粒卵/百株或4.7头幼虫/百株。
药剂防治时期在卵或初孵幼虫盛期:在进行棉田喷雾防治时,还要针对不同世代的为害特点,采用相应的喷雾方法,如防治第2代时要将药液主要喷洒在上部嫩叶和顶尖上,防治第3、4代时药液要喷洒在群尖和幼蕾上。为避免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要注意多种药剂交替和轮换使用。常用的农药有:20%抑食肼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5%定虫隆(抑太保)乳油1000-2000倍、5%氟虫脲(卡死克)乳油或水剂1000-2000倍、20%除虫脲悬浮剂1000-2000倍、20%虫酰肼(米满)悬浮剂1500-2000倍、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10%灭多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20%灭多威乳油1500-2000倍、75%拉维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48%毒死蜱(乐斯本)乳油1000倍、50%辛硫磷乳油1000倍、50%丙溴磷乳油1000-1500倍、35%赛丹(硫丹)乳油800-1000倍、2.5%溴氰菊酯或功夫菊酯乳油2500倍、2.5%联苯聚酯乳油3000倍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5 16:13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