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阳
江苏省泗阳县旧称
魏阳是三国时期江苏省泗阳县的旧称。
简介
泗阳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2233年的建县史。境内已发现龙山文化青莲岗文化和汉代遗
址多处。泗阳为古泗水王国都城所在地。因境内多次出土了大量的古泗水国王珍贵文物,而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其中,出土的“弩机”为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之一,有“天下第一弩”之称。
古代
泗阳历史悠久,变制纷繁,建制始于周而定于秦,从西周建厹犹国开始,至今已三千余年。
秦朝(公元前221年)设置凌县,属东海郡;西汉改称厹犹
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建泗阳县;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在泗阳、凌县等地设置泗水国,国都设在凌城(今众兴镇凌城村)。汉后战乱频仍,泗阳建置名称多变,三国时期称魏阳,晋置宿豫
唐改宿迁,金置淮滨县;105年后改称泗阳县。
元朝(1277年)改称桃源县,沿用637年,有“夭桃千顷、翠柳万行”之美景;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称桃源县,至明清相沿七百余年。
近代
明属南直隶,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明南直隶为江南省,属淮安府
康熙六年(1667年)改属江苏省,为淮安府桃源县
现代
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国民党元老宋教仁故乡湖南省桃源县名相重,复改称泗阳县,属江苏省淮扬道;国民政府成立,废道,直辖于江苏省政府。县境东界淮阴,南临洪泽湖,西临宿迁及安徽省之泗县,北接沭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春,日军陷泗,县城被毁。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泗阳县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为适应战争形势,泗阳与邻县部分地区分设泗沭、淮泗、泗阳、运河特区4个县级民主政权。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运河特区撤,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裁淮泗入泗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五月泗沭与泗阳合,基本恢复原泗阳建置,县政府设于众兴镇,隶属淮阴专区(今淮安市)。
当代
泗阳方言为江淮方言洪巢片。泗阳位于江淮方言的北部边缘,处于江淮方言北方方言分界线的南沿,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泗阳除了江淮方言外,还有小部分乡镇带有北方方言的口音。2004年,泗阳割让洋河、郑楼等西部五镇后,泗阳全境已无讲北方方言地区。
参考资料
历史沿革.网上泗阳.
最新修订时间:2021-11-26 16:00
目录
概述
简介
古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