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跷秧歌
民俗活动
高跷秧歌,是一种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汉族民间舞蹈,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秧歌在古代是劳动秧人民在田间、地头、场院,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
主要特点
高跷是一种传统民俗活动。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大多舞者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撂场有舞队集体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角色间多男女对舞,有时边舞边唱。
地方形式
辽西高跷秧歌
辽西高跷秧歌的特点是跷高,最低的90公分,依次升高,最高的可达240公分,演员需坐在房檐上绑跷腿。因跷高且富弹性,舞者为保持全身平衡,双臂必须上下不停摆动,才能表演自如,由此构成辽西高跷“大大舞”的基本动律。也因为跷高,辽西高跷秧歌形成了扔、跨、蹲、别、拧等技巧和美、浪、俏、哏、逗等形态,动作潇洒漂亮,场
面热烈火爆,有扭中美、美中浪、浪中俏、俏中哏、哏中逗等突出的表演特色,充分展现了辽西人的豪迈性格。
辽西高跷秧歌有自己独特的传承方式。一为家族传承,如大薛乡三屯村第一代传人朱秀峰(1840年出生)传了五代;二为师徒传承,如营盘乡范屯村第一代传人朱有余(1864年出生)传了四代;三为自然传承,由于辽西高跷秧歌深受群众喜爱,许多爱好者在不断观看演出中自学成才,成为新军。
辽西高跷秧歌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在当地及省内外有着广泛的群众影响。
由于辽西高跷秧歌的一些老艺人相继去世,后继乏人,其表演技艺特别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特高高跷”正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海城高跷秧歌
海城高跷秧歌是海城人民群众传统文化活动形式之一,也是海城乡土风情一大习俗。海城高跷秧歌属大鼓高跷,是辽南高跷的一支,是辽宁较大舞种,高跷表演的主要特点是扭、逗、浪、相。
海城高跷秧歌经过不断地演变和发展,形成独具一格的表演形式,堪称是以舞蹈为主体的综合性广场艺术。 历史悠久的海城高跷发展到今天,已经有300多年历史。
婺源高跷秧歌
婺源县,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今属江西省上饶市下辖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三省交界处。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由于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的进程,东北的村落不断减小,传统的秧歌艺人也各奔东西,呈现日渐式微的局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秧歌表演没有进入商业化模式,没有经济支撑,青少年很少有人去学高跷秧歌表演和乐器伴奏。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都把高跷秧歌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也相继投入了资金,但由于后继无人渐成定局,所以收效甚微。
为了使这门艺术得到传承,婺源高跷秧歌艺术团从东北聘请了专业的高跷秧歌队伍到中国最美乡村—婺源演出后,引起了当地群众的极大兴趣,特别是青少年纷纷开始学踩高跷、扭秧歌。为了使这些青少年学到高跷秧歌的真谛,还从东北高薪聘请了十几位高跷艺人到婺源进行驻点式带徒传授高跷秧歌表演技艺,经过近半年的免费培训,有从6岁到60岁近千人的人群都踊跃参加学习,并组建了专业的婺源高跷秧歌艺术团。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16 19:40
目录
概述
主要特点
地方形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