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高跷秧歌
古老的传统民俗舞蹈
辽西高跷秧歌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舞蹈。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在当地及省内外有着广泛的群众影响。辽西高跷秧歌有自己独特的传承方式。
基本介绍
跷高,最低的90公分,依次升高,最高的可达240公分,演员需坐在房檐上绑跷腿。因跷高且富弹性,舞者为保持全身平衡,双臂必须上下不停摆动,才能表演自如,由此构成辽西高跷“大大舞”的基本动律。也因为跷高,辽西高跷秧歌形成了扔、跨、蹲、别、拧等技巧和美、浪、俏、哏、逗等形态,动作潇洒漂亮,场面热烈火爆,有扭中美、美中浪、浪中俏、俏中哏、哏中逗等突出的辽西高跷发展至今,已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跷高都在1米以上,特殊角色的跷高不受限制,最高可达。也因为跷高,辽西高跷秧歌形成了美、浪、俏、哏、逗等形态,动作潇洒漂亮,场面热烈火爆,有扭中美、美中浪、浪中俏、俏中哏、哏中逗等突出的表演特色,充分展现了辽西人的豪迈性格。
艺术特色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踩高跷讲究扔、跨、蹉、别、拧五字硬功,表演技巧分为搭肩、推磨、过网、打对、燕子翻身等高难度动作。走阵方式讲究上装一条线,下装左右串,可形成二龙吐须、三连环、四面斗、十字梅、龙摆尾等多种花样,使表演场面更加火爆热烈。高跷秧歌无论上装还是下装,以及孙悟空、猪八戒、唐僧、青蛇、白蛇、许仙、傻柱子、小老妈等戏曲人物,都要求角色形神兼备,扭起来夸张浪漫,大扇大舞,又浪又哏。高跷秧歌的服装也很讲究,基本似古装戏服,上装为彩裙、花袄,头戴花山;下装则彩衣、彩裤、彩带,以及小生道袍,头戴状元帽。手持道具是花扇和手绢,如果夜晚表演则手持花灯。
传承发展
一为家族传承,如大薛乡三屯村第一代传人朱秀峰(1840年出生)传了五代;二为师徒传承,如营盘乡范屯村第一代传人朱有余(1864年出生)传了四代;三为自然传承,由于辽西高跷秧歌深受群众喜爱,许多爱好者在不断观看演出中自学成才,成为新军。 但是,由于辽西高跷秧歌的一些老艺人相继去世,后继乏人,其表演技艺特别是全国的特高高跷正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辽西高跷秧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向国家申报,这是辽西人的骄傲,特别是那些痴迷高跷的人更为兴奋。说起秧歌,大家都很熟悉,但提到高跷秧歌,仅了解这一名称的外在形式。久负盛名的辽西高跷秧歌主要分布在锦州市太和区的女儿河乡、大薛乡、营盘乡、新民乡及其周边地区,经过历时二百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已形成鲜明的关东风格,在东北地区独树一帜,成为辽西地区传统文化艺术的奇葩。
历史渊源
高跷秧歌早在我国的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但直到明朝才逐渐流行起来。据太和区大薛乡三屯村老艺人朱焕荣证实,他的祖辈朱秀峰在清朝中期就开始在三屯村办高跷秧歌。新民乡吉祥村73岁的“高跷王”张书堂介绍说,清朝晚期本地有个高跷会头,人称郭拉花的,他带领高跷秧歌队于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开始排练,并在农历大年期间在村中为村民演出,欢庆新春佳节。高跷秧歌属于广场艺术,可以“踩街头”沿街表演,也可以“打场”进行套路表演。由于舞者脚踩高跷,就如同站在舞台上表演一样,便于群众观看,不必拥挤,远近都能看得真切,是颇受广大群众欢迎的艺术表演形式。
高跷秧歌能在辽西地区流传下来,是与它独特的传承方式有关。老艺人何春芳介绍说,高跷秧歌在民间主要有三种传承方式,有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和自然传承。解放以前大多是家庭传承和自然传承,解放以后各村集体组织高跷秧歌队,多数是师徒传承方式。
现今状态
辽西高跷发展至今,已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跷高都在1米以上,特殊角色的跷高不受限制,最高可达2.4米。踩高跷讲究扔、跨、蹉、别、拧五字硬功,表演技巧分为搭肩、推磨、过网、打对、燕子翻身等高难度动作。走阵方式讲究“上装一条线,下装左右串”,可形成“二龙吐须”、“三连环”、“四面斗”、“十字梅”、“龙摆尾”等多种花样,使表演场面更加火爆热烈。高跷秧歌无论上装还是下装,以及孙悟空、猪八戒、唐僧、青蛇、白蛇、许仙、傻柱子、小老妈等戏曲人物,都要求角色形神兼备,扭起来夸张浪漫,大扇大舞,又浪又哏。高跷秧歌的服装也很讲究,基本似古装戏服,上装为彩裙、花袄,头戴“花山”;下装则彩衣、彩裤、彩带,以及小生道袍,头戴状元帽。手持道具是花扇和手绢,如果夜晚表演则手持花灯。
其他介绍
辽宁省最高的大高跷秧歌是朝阳市双塔区八里堡乡哨口村的大高跷,被誉为我省最高的高跷,跷腿高五尺五寸。哨口大高跷秧歌由来已久。最早是一种跷技,属技艺表演,有渔、樵、耕、渎、陀头、卖豆、谷子等行当。高跷秧歌从形成开始,历经数百年沧桑岁月,大多数已发生变异。然而朝阳市双塔哨口村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高跷秧歌形式,动作古朴简单,以四手锣四腰鼓为伴奏,节奏舒展缓慢,堪称中国民间舞蹈中的一块活化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4 16:09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艺术特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