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棉族
亚洲柬埔寨的土著民族
高棉族(英语:Khmer People)是亚洲国家柬埔寨主体民族,以建筑成就闻名于世,越南是高棉族人口比较多的另一个国家,人口约80万。
民族历史
传说
高棉族的民间故事题材多样,著名的故事有《昭青昭通》、《黑婆山的来历》、《讴婆塘》、《姐姐井和哥哥井》等还有一些笑话和寓言最著名的是《孟泽诗》。
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贝叶文学作品,即撰写在树叶上的文学作品其内容包括民间故事、节日纪实、民间游戏、训歌、宗教故事等。
高棉族(越南语:người Cao Miên)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早在公元7世纪就有了自己的文字,高棉文化到11、12世纪发展到了顶峰其标志就是灿烂的吴哥文明。
实际上高棉人最早以前就是包括湄公河三角洲地区、泰国部分地区、老挝部分地区以及柬埔寨全境的主人,早在1300年前这块土地属于真腊国。
真腊国的疆域辽阔,包括柬埔寨(当时称“陆真腊”)和越南南方的湄公河三角洲(当时称“水真腊”)。
17世纪末,越南中部的占城国并入越南的版图,越南的疆界向南延伸与真腊毗连。
在此以后的100年间,当时越南南方的广南阮氏在政治上和军事上不断对真腊国施加压力,两国间的战事始终未断,最终湄公河三角洲也并入了越南的版图,居住在该地区的高棉族居民成为越南的一个少数民族(越南语:Dacircn tộc Việt Nam )。
然而越南的高棉族居民与柬埔寨居民在社会结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仍然是相同的。
民族文化
高棉族居民信奉佛教,佛教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小乘佛教于公元13世纪传入,后成为高棉族的正统宗教。
据统计高棉族居住的九龙江平原约有寺庙400座,僧侣1万余人。
男子成人前都要先出家和尚很受人尊敬,父母到寺庙里见到了做和尚的儿子也要下拜。
寺院不仅是诵经讲道的场所,而且也是识字和传授科学知识的学校。
寺庙已经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寄托,人去世后的骨灰也要送入寺庙保存。
寺庙没有自己的土地它的一切费用,包括僧侣的生活全靠村民施舍。
高棉族的民间信仰和祭祀习俗均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几乎每个月都要组织与宗教有关的活动。
主要有:泼水节节日期间行浴佛礼等;祭月节,给孩子们吃香蕉糯米片,预测一年的财运。
沿河施放蕉筏灯,放风筝播种和插秧季节举行传统的赛龙舟以求雨。
耕作首次开犁时,也要举行仪式祭谷节要呼唤谷魂,谷魂的形象是一尊手持稻穗坐在鱼背上的女性佛像。
高棉族的村寨规模不大,一般由几栋至几十栋房屋组成。
村中种有许多椰子树和糖棕树在高棉族的村庄中位于中心的寺院建筑,高大宏伟在简陋的草房群中更为醒目。
寺庙建筑不仅华丽,而且独特寺内供有佛像造型生动民族风格浓郁。
高棉族的家庭手工业包括编织和纺织等,其中养蚕、织绸和制裙,在一些地区十分有名制陶业也很发达。
高棉族不论男女,平时均着圆领短衫一条方格图案的长巾,有时缠在头上有时搭在肩上这种长巾引得京族人也十分青睐,纷纷仿效。
高棉族日常饮食主要是粳米饭鱼露、蔬菜、豆类,肉食不多见。
节日期间则有各种肉类、鱼类制品各种糕饼,丰富多样还有糯米饭、米粉等。
高棉族日常还喜欢在菜肴中加一些调味品,如咖喱椰肉椰汁糖棕果。
高棉族居民能歌善舞,男女老少几乎都会跳舞。
民间舞蹈有挲丹姆鼓舞、孔雀舞、椰瓢舞、婚礼舞跳大神舞等古典民族舞蹈有节摩润、昭荣、该勒席等,这些舞蹈形式有固定的程式艺术水平较高。
歌舞离不开音乐高棉族的音乐是在印度古典音乐东南亚传统音乐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乐器有鼓、笛、琴等,其中木船琴别具特色。
越南高棉族
越南西南地区25省市有高棉民族居住现有130万高棉族同胞,绝大部分都信仰南宗佛教建有453间寺庙及有逾9000名僧尼参与修行。
在高棉人居住的地区,越南语高棉语为通用语言。
越南高棉人生活在土地肥沃的湄公河平原区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水果、饲养畜禽,而在海边生活的高棉人则从事捕鱼或养殖业。
在两场抵抗外侵的战争中,高棉族同胞对民族解放斗争、国家统一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2年壬辰春节前,越南南方电力总公司完成了优先向越南南方朔庄省1800户高棉族家庭提供电力的建设供电线路项目。
这是“向主要是高棉族居住的朔庄与茶荣等两省还未能享用电力的家庭提供电力”项目的一部分,越南南方电力总公司力争在2012年4月中旬高棉族过新年(Chol Chnam Thmay)之前完成全部项目确保向一万多户高棉族家庭提供电力。
“向主要是高棉族居住的朔庄与茶荣等两省还未能享用电力的家庭提供电力”项目从2011年至2012年期间在朔庄省展开项目正式启动后,已完成设计工作量的50%。
按计划该项目将向朔庄省的一个城市以及九个县的85个乡、镇的20388户家庭提供电力投资总额为3054亿越南盾其中国家财政预算出资总额占85%,相当于2596亿越南盾。
越南南方电力总公司投资总额占15%,相当于458亿越南盾。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9 06:42
目录
概述
民族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