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mer
Neung Phak演唱的歌曲
《Khmer》(《高棉人》)是一首由美国试验摇滚乐队Neung Phak演奏的试验摇滚音乐。这首乐曲描述了柬埔寨从吴哥王朝时期的辉煌到上世纪70年代遇到一系列波折后出现了生机,体现了柬埔寨曲折坎坷的发展历程和高棉人顽强不屈的坚韧性格。乐曲首先平缓随后渐强,描述了柬埔寨在吴哥王朝时期的繁荣;接着渐弱、出现低沉的音,描述了柬埔寨在上世纪70年代国家和民族遇到的危机和无奈;最后乐曲又渐强、节奏感凸显,描述了柬埔寨在经历一系列危机后出现了生机,是整首乐曲的高潮部分。《Khmer》里也加入了一些柬埔寨的古典元素,使乐曲弥漫着一种古典和现代摇滚的前卫风格。Neung Phak乐队运用了鼓、小号、摇滚吉他、节奏吉他、贝斯等乐器演奏这首乐曲。《Khmer》在2012年2月14日收录Neung Phak乐队的专辑《Neung Phak 2》。
乐曲简介
《Khmer》(《高棉人》)是一首由美国试验摇滚乐队Neung Phak演奏的试验摇滚音乐。这首乐曲描述了柬埔寨从吴哥王朝时期的辉煌到上世纪70年代遇到一系列波折后出现了生机,体现了柬埔寨曲折坎坷的发展历程和高棉人顽强不屈的坚韧性格。乐曲首先平缓随后渐强,描述了柬埔寨在吴哥王朝时期的繁荣;接着渐弱、出现低沉的音,描述了柬埔寨在上世纪70年代国家和民族遇到的危机和无奈;最后乐曲又渐强、节奏感凸显,描述了柬埔寨在经历一系列危机后出现了生机,是整首乐曲的高潮部分。《Khmer》里也加入了一些柬埔寨的古典元素,使乐曲弥漫着一种古典和现代摇滚的前卫风格。Neung Phak乐队运用了鼓、小号、摇滚吉他、节奏吉他、贝斯等乐器演奏这首乐曲。《Khmer》在2012年2月14日收录Neung Phak乐队的专辑《Neung Phak 2》。
演奏人员
括号内表示他们演奏时所使用的乐器名称或任务。
Tyler Harwood (鼓)
Liz Allbee (小号)
Brently Pusser (摇滚吉他)
Jason Stamberger (节奏吉他)
Peter Conheim (调节曲子的音调)
Mark Gergis (贝斯)
乐队简介
Neung Phak是一个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奥克兰市成立的试验摇滚乐队,这支乐队有着自独特、前卫的音乐风格及十多年的演出经历。他们在2005年和2012年分别出版了音乐专辑《Mono Pause》和《Neung Phak 2》,演奏的民俗和流行音乐的灵感来自于泰国、柬埔寨、老挝、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每首乐曲都透露着浓浓的东南亚气息。Neung Phak乐队的音乐听了使人难忘,如今各种流行音乐横行的世界,已经很难找到这种富有特色的音乐了。
历史背景
吴哥王朝
“吴哥”,词源于梵语,意为“都市”。它是9~15世纪东南亚高棉王国的都城。吴哥王朝(公元802年~1431年)先后有25位国王统治着以中南半岛南端为国土主体的大片土地,其势力范围远远超过今天柬埔寨的领土。从公元初至吴哥王朝的几百年间,其实已有操高棉语的民族及国家存在,高棉本身对此没有任何文字纪载,在中国的文献中有提及。
美国入侵柬埔寨
1970年3月西哈努克亲王出访苏联之际,柬埔寨国内右翼朗诺集团在美国策划和协助下发动政变,废黜西哈努克。朗诺政权将美军这股祸水引进了国土,金边政变的次日,朗诺就批准美军出动庞大的B-52机群,“地毯式”轰炸柬埔寨东部的“胡志明小道”,美国军事顾问被派往金边政府军中。美国入侵柬埔寨期间,有大量的柬埔寨人死于战火。
红色高棉大屠杀
1975年4月17日,柬埔寨金边居民庆幸战争结束,但还没来得及欢迎胜利者,就接到紧急疏散的命令。人们匆忙带着点随身用品,没有明确目标地逃往农村。三天后,200万人的金边成了“居民不足三万、只有一家商店”、“没有小汽车,人人都靠步行”的空城。至少有两三万人死于疏散途中。
红色高棉称这是因美国飞机马上要来轰炸,后来又说是怕城里隐藏着大量阶级敌人。事实上,是红色高棉没有经验、也不准备学会管理大城市。在他们看来,城市是资本主义的丑恶象征。它会腐化干部和群众。要建设理想社会,就必须消灭城市。
红色高棉宣布要在十到十五年内使国家实现现代化。把柬变成一个农业社会后,它着手推广原在解放区实行的合作社制度。取消货币和市场,实行按需分配和全民供给制。男女老少集体劳动,在公共食堂集体就餐。柬埔寨原是个鱼米之乡,但因粮食产量逐年下降,人们只能勉强喝上稀粥。红色高棉禁止私人拥有财产,取消家庭,甚至婚姻也由组织安排,婚后夫妇要分开居住。禁止人们从事宗教活动,勒令僧侣还俗。视知识为罪恶,不设正规学校,禁用书籍和印刷品。只唱革命歌,跳革命舞,取缔传统歌舞戏剧,严禁西方文化传播。人们不能自由流动。全国没有邮政电信,也没有医院。红色高棉把人分为“旧人”和“新人”。“旧人”是攻克金边前已在解放区的人口,主要是农民。“新人”则是旧政权的军政人员、知识分子、僧侣、技术工人、商人、城市居民等。他们处在“旧人”的监督和管制下,食不果腹地从事超强度的体力劳动,饿死、累死和被随意处死者不计其数。
1976年1月柬颁布新宪法,改国名为民主柬埔寨。4月西哈努克被迫退休,随后遭到软禁。他的子女亲属十几人照样作为“新人”下放劳动,最后下落不明。
1976年夏,一直处在幕后的波尔布特出任政府总理。年底他忧心忡忡地指出“党的躯体已经生病了”,而后开始了对党组织的内部清洗。大批革命志士成为自己同志的刀下鬼。仅金边南部的“图士楞”监狱就处决了14000名柬共干部及其家属。民柬对外也处在自我封闭状态。到1978年底,除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外,全世界只有埃及在这个国家派有外交人员。柬共认为,革命后柬已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要消灭各种差别,“在柬埔寨一举建成共产主义”。而柬共的“组织绝对正确”论和波尔布特在党内的绝对权威,使红色高棉的种种极端乃至残暴的政策得以实施。在其执政的三年多时间里,柬埔寨至少有100万人非正常死亡,而当时该国总人口只有700万人。
1979年1月7日,越南军队攻占了柬埔寨首都金边,结束了红色高棉对柬埔寨的恐怖统治,阻止了大屠杀,成立韩桑林傀儡政权,即“柬埔寨人民共和国”。
乐曲主旨
《Khmer》(《高棉人》)描述了柬埔寨从吴哥王朝时期的辉煌到上世纪70年代遇到一系列波折后出现了生机,体现了柬埔寨曲折坎坷的发展历程和高棉人顽强不屈的坚韧性格。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12-25 21:22
目录
概述
乐曲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