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承简
唐朝中后期将领
高承简(?-827年),幽州(今北京)人,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邠宁节度使高崇文之子。中国唐朝将领。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高承简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为名将高崇文之子。他早年在忠武军中为部将,后进入神策军任职。元和元年(806年),唐宪宗李纯派高崇文领兵征讨割据西蜀的西川节度副使刘辟,至八月,高崇文攻克成都,平定西川全境。高承简因父亲的功勋被授为嘉王王傅
抚治溵邢
元和十二年(817年)八月,宰相裴度出任彰义军节度使、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督讨淮西叛镇吴元济。裴度受命开置幕府,征辟僚佐,高承简以嘉王傅兼御史中丞,任彰义军都押衙(《新唐书·高承简传》作牙将)。十月十一日,唐邓节度使李愬夜袭蔡州,生擒吴元济,淮西之乱平定。战后,宪宗下诏,割淮西的郾城、上蔡、遂平、西平四县为溵州(《旧唐书·高承简传》仅列郾城、上蔡、遂平三县),治郾城县,任命高承简为溵州刺史。
在溵州任上,高承简开置屯田,修筑堤防,使溵水沿岸两百里土地免遭水患,都成为了良田。此前,淮西军修筑武宫,以夸耀在与官军交战中获得的战果,高承简将之铲平,并拿出私财来安葬阵亡将士的遗骨。除此之外,高承简还修葺儒宫,备置俎豆(礼器),每年按时举行仪式。高承简一系列恢复民生、移风易俗的举措,使得溵州“野有荍实,民得以食”,百姓生计得到保障。州中将吏为他刻立功德碑,以称颂其功劳。
不久后,改任邢州刺史,时值观察使府急催当年的赋税,高承简替数百户的下户(贫民)缴纳了租税。
力拒叛军
后来,高承简又被调为宋州刺史。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七月,宣武军节度使李愿被三军驱逐,乱军拥立都将李絺为节度留后。李絺掌权后,派部将索取宋州的公私财物,高承简将其捉拿,关了起来。此后凡是汴州方面派来的使者,都遭高承简囚禁。一天,高承简将这些人一并拉出,斩于军门之外,威震一州。李絺派兵大举进攻宋州,宋州有三城(北两城、南一城),南城已经陷落,高承简据守北两城,力拒叛军。适逢武宁军节度使王智兴、兖海节度使曹华等派兵援救宋州,在汴州的李絺也被部将李质擒拿,包围宋州的叛军才溃退。八月,高承简因功升任检校散骑常侍、兖州刺史、兖海沂密等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兖海沂密节度使)。
入内出外
在这之后,高承简改任检校工部尚书,充任滑州剌史及义成军节度、郑滑颍等州观察处置等使(义成军节度使)。
长庆四年(824年),高承简在任上又被加官为检校尚书右仆射(一作左仆射)。累授御史大夫,封密国公。后更入朝,拜右金吾卫大将军、右街使。
宝历二年(826年)三月,高承简出任邠州刺史、邠宁庆等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邠宁节度使)。之前,吐蕃等大多在秋季入侵西北边境,高承简因此请求驻军宁州,以遏止其入侵。
病逝归途
其后,高承简因病请求入朝,他不待朝命,直接随奏表一同返京。唐文宗太和元年八月十二日(827年9月6日),高承简在彬州永寿县的馆驿中病逝。文宗闻讯后,追赠他为司空谥号“敬”。
主要成就
元和十二年(817年),高承简随宰相裴度出讨淮西之乱,并于战后出任溵州刺史,自此开始了近十年的治政生涯:
人物评价
李恒:高承简以睢阳一郡之师,当蛇豕奔冲之势,咸能剿其丑类,如刈草菅,各振军声,用宣威略。(《平汴宋德音》)
亲属成员
表格参考资料:
史料记载
《高公德政碑》
旧唐书·卷一百五十一·列传第一百一》
新唐书·卷一百七十·列传第九十五》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五·列传六十五》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8 23:0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