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蝮(学名:Gloydius strauchi)是
蝰科亚洲蝮属的爬行动物,俗名雪山蝮、麻蛇。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
宁夏等地,一般生活于高山高原草原地区以及多出没于有乱石堆处。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4321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主要在青海长江上游、四川。
形态特征
小型
毒蛇,全长雄性约47公分,雌性52公分。背面棕褐色,自颈部至尾部有米黄色或灰绿色不规则斑块,头背部有深色纵纹,上下缘不镶浅色边;腹面呈土红色,密布黑色斑点。颈部明显,具一对颊窝,吻棱不明显;鼻间鳞略呈梯形,两外侧不尖细;背鳞中段21行为多,部分为19列,某些个体可达23列,具棱脊;腹鳞149~178枚,肛鳞1枚,尾下鳞29~48对。
全长雄性413+61 mm,雌性459+60 mm。背面灰褐色,具红褐色或古铜色斑纹,系由两种颜色的鳞片组合形成,深色斑既不呈明显的两行圆斑,也不呈明显的横斑;眼后有深棕色纵纹,上下缘不镶浅色边。吻棱不显;鼻间鳞略呈梯形,两外侧不尖细;背鳞中段21行为多,部分为19行,极个别可达23行;腹鳞+尾下鳞183~222,平均195。有颊窝,有管牙。
蝮属的共同特征是:头呈明显的三角形(尖吻蝮)或略呈三角形、头背具对称大鳞片。高原蝮特征与蝮蛇很相近,与之区别的主要特征是:吻较钝圆,吻棱不显;鼻间鳞略呈梯形,外侧缘不尖细。背鳞21(19)-21(19)-15(17)。全长60~80cm。生活时背面暗褐色,杂以不规则的灰绿色斑点或横斑或构成网状斑;头部没有细白眉纹,有深色斑纹,眼后至口角一条黑棕色细线纹较明显,上唇缘和头腹面灰白色。体腹面土黄色,密布细黑点。
栖息环境
栖息在高山或高原地区。常集群在溪旁或梯田旁无杂草的乱石堆中。雨后天晴,常数十条集聚在石块上晒太阳,捕食鼠类,每次产仔蛇5-7条。
生活习性
生态习性:生活于高山高原草原地区。多出没于有乱石堆处。雨后天晴常聚集栖于山坡.路边或梯田旁的石上。卵胎生。多于夜晚活动。食林蛙、小型鼠类、蜥蜴等。9~11月产仔。5~9条。产仔时间多在晚上。
刘遁发等报道:在饲养下9月8日产仔蛇7条。其中1条为死胎。初生仔蛇全长111~115 mm。未进食情况下2个月后全长增至190~195mm。
熊郁良、王婉瑜报道:云南中甸1雌系9月中旬采于沼泽草甸边的小山坡及路边灌丛下。饲养到同年12月初。解剖发现怀卵8枚。卵径22 mm×14 mm。尚未发育成胚胎。Pope报道7月采自四川安良坝(康定与东俄洛之间)1雌怀卵7枚。胚胎已发育到1/3程度。有人认为。该蛇在高寒地区很可能隔年繁殖一次。
分布范围
分布于甘肃、青海,西藏,四川。
生活于高山高原草原地区,多出没于有乱石堆处。垂直分布于海拔1500(甘肃东南)~4000m(四川康定)。国内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 。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物种进化
中国赵尔密教授1997年曾经在《横断山区两栖爬行动物》一书中指出:横断山北段中段及其周延高山则成为亚洲蝮蛇的另一个分化中心,
雪山蝮、秦岭蝮、六盘山蝮或还有其它类型,都是高原蝮这一祖型处於分化过程正在形成中的亚种或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