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蝮
蝰科蝮亚科亚洲蝮属动物
雪山蝮(学名:Gloydius monticola),是蝰科,蝮亚科,亚洲蝮属的爬行动物。头侧具颊窝的中小型管牙类毒蛇。体略粗,尾较短。头略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头背大鳞前置,约占头背面积的一半。头背具左右对称的黑褐色斑,略呈“八”字形,不同个体斑块形状差异较大。枕部具“( )”形斑。眼后具1条较宽的黑褐色或深棕色眉纹,比眼径稍宽,下缘镶黑色细纹。上、下唇及头腹棕黄色或棕色,零星散布不规则的深棕色碎点。通身背面浅棕色、绿褐色或黑褐色,具深色斑纹,有的略呈4纵行,锯齿状排列,脊部两侧的斑纹常在脊线处靠近但不相接,在脊线处形成1条不规则的浅色纵纹。体侧近腹面具不规则的黑斑。腹面棕黄色,密布黑褐色碎斑,后段更密。
形态特征
色斑
体背面为一致黑色或深灰色,具小的黑斑;腹面灰黑色。头背部有“V”形黑斑;上、下唇缘色浅。
鳞被
雄性最大体全长363(317+46)mm ,雌性最大体全长504(448+56)mm。头部具9枚大鳞;吻鳞宽大于高,从背面明显可见;鼻间鳞宽略大于长,后缘微向前端弯曲,鼻间鳞鳞沟长约为前额鳞鳞沟长的2/3;额鳞长于鼻间鳞与前额鳞之和而短于顶鳞。窝上鳞小,窝后鳞较大。颊鳞1枚;眶前鳞1~2枚;眶后鳞2枚,亦有一侧为3者,最下1枚向下前方延伸至眼下与第3枚上唇鳞接触;颞鳞5(2+3)枚,后颞鳞亦有一侧为4枚,前颞鳞最下1枚一般较大。上唇鳞6(2-1-3)枚为主,偶尔有7(3-1-3、2-1-4)枚或5(1-1-3)枚,第2枚高,构成颊窝前缘,第3枚一般与眼眶接触,下唇鳞9枚,前3~4对切前颔片;颔片小,长宽约等,背鳞中段19行,两侧最外1~2行平滑,其余均起弱棱。雄性腹鳞138~151枚,雌性腹鳞147~154枚;肛鳞完整;雄性尾下鳞3039对,雌性尾下鳞26~45对。
半阴茎
收缩态半阴茎长达第11对尾下鳞,分叉于第6对尾下鳞。远端被萼,刺区面积约为萼区的2倍,两区分界不明显;基部存在大量的小刺,数枚大刺排列在精沟分叉处,较远端刺小。精沟分叉于第4对尾下鳞,直达两叶顶;沟唇在刺区光滑,在萼区被萼片。半阴茎大牵引肌起于第24对尾下鳞,分叉长达2对尾下鳞。
栖息环境
栖息于海拔3100~4000m的高寒山区,常见于沼泽草甸边的小山坡及路边灌丛下。
生活习性
饲养条件下取食铜蜓蜥和泽陆蛙。7~9月常见。12月7日剖视采自云南香格里拉白马雪山的雌蛇怀卵8枚,卵径14mm×22mm;10月16日剖视采自云南丽江大雪山的雌蛇怀卵9枚,卵径12mm×15mm,均发育成胚胎。杨典成和黄松2014年报道7月20日下午在云南香格里拉采集到一条怀卵母蛇,在饲养条件下于8月29日产仔6个;母蛇产仔后无护幼行为。仔蛇产后即发生蜕皮;初生仔蛇平均体重(1.67±0.11)g ,平均头体长(126.23±4.82)mm ,平均全长(143.03±5.36)mm 。
分布范围
中国特有种。分布于云南。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1年 ver 3.1)——数据缺乏(DD)。
参考资料
Likiang Pit Viper.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8 13:5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