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文史
骈文文体的历史演变脉络
骈文史,即骈文文体的历史演变脉络。骈文体从先秦起源,直到清末逐渐湮没,其中经历了萌芽期、成熟期、繁盛期、衰落期等几个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重要的文体。而骈文史研究的便是骈文体的演变过程。
基本概念
“骈体、骈文”概念胜以清人曾燠编《国朝骈体正宗》。其后,效之者:陈均编《唐骈体文钞》、李兆洛编《骈体文钞》、王先谦编《骈文类纂》。近:谢无量《骈文指南》、瞿兑之《骈文概论》、钱基博《骈文通义》等。肇端先秦,酿于秦汉,熟于魏晋,盛于两朝。两朝以降,唐宋绵延,元明低谷,清峰一振。清后无闻,散文大兴。
梗概
骈文名称源于《说文》:“骈,驾儿马也,从马并声。”初称“今体”“今文”;唐以后称“骈俪”;宋称“四六文”;“骈体”“骈文”清朝兴盛。近人骆鸿凯《文选学》中说:“骈文之成,先之以调整句度,是曰裁对;继之以铺张典故,是曰隶事;进之以渲染色泽,是曰敷藻;终之以协谐音律,是曰调声。”。
骈文史起源
骈文史之源,四:一为六经,二为诸子,三为离骚,四为汉赋。偶词:
尚书·皋陶赞》:“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易·文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左传·成公九年》:“不背本,仁也;不忘旧信也;无私中也;尊君敏也”。
《礼记·檀弓》下引古歌谣:“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緌”。
骈文史成熟、繁盛时代
秦李斯、汉邹阳,书牍逐渐骈俪;汉王褒、终军已骈偶;汉末蔡邕开拓骈俪化之碑文——骈文体制基本成型。魏晋南北朝——骈体文向精美化方向发展。 “魏晋群才,析句弥密,连字合趣,剖毫析理。”(刘勰《文心雕龙·丽辞》)“宋之文咏,体有因革,……丽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字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宋齐之际,文采大发展。颜延之繁缛,鲍明远敷采。齐梁之际,周颙谐和,沈约流转。王融比偶,江淹入情。梁陈之际,臻完美大盛。徐庾体的出现是其代表。徐善书札,庾善赋。
各种骈体化
1、辞赋骈体化:孙梅《四六丛话》:“左陆以下渐趋悲凉,齐梁而降,益事研华,古赋一变,而为骈赋江鲍虎步于前金声玉润;徐庾鸿蹇于后,绣错绮交。”鲍照《芜城赋》、谢庄《月赋》、江淹《恨赋》《别赋》、沈约《丽人赋》、庾信《小园赋》《哀江南赋》
2、书札骈体化:吴均《与朱元思书》、丘迟《与沉伯之书》、徐陵《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
3、碑文从骈体化:庾信《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铭》、《陕州弘农郡五张寺藏碑》
4、诔祭文骈体化:颜延年《祭屈原文》,王僧达《祭颜光禄文》
5、论说文骈体化:陆机《辩亡》、刘孝标《广绝交论》
6、序文骈体化:陆机《豪士赋》、颜延年《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王羲之兰亭集序
7、铭文骈体化:鲍照《石帆铭》、庾肩吾《团扇铭》、庾信《后堂望美人山铭》
8、学术著作骈体化:郦道元《水经注》、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
骈文史流变
1、唐:“自魏晋以来,写信用骈文,记事用骈文,吊祭碑传用骈文,乃至著书立说也用骈文。朝廷发号施令的典重文字,更无不用骈文。骈文的程度逐渐增加,以致于北周,遂生一种大反动。苏绰一班人,想把骈文一拳打倒,可是终于失败,而骈文又延长了残喘若干年。直至唐代诸贤,方才逐步的解放。”(瞿兑之《骈文概论》)六朝以降,骈用缩小,集中序跋、诏令公牍、表启碑文。韩柳古文、打击骈文。晚唐商隐,为之一变。
2、宋:宋初骈文,宗法商隐,步武唐贤,舂容大雅,号为西昆,成就不大。欧阳倡古文,骈之一变。苏轼推波,倡崇陆贽,散行之气,运偶之文。殆至后期,习为长联,崇尚侈博
3、元明:谓不足观。蒋祖怡《骈文与散文》:“四六至南宋之末,菁华已竭。元明之世,虽以赋颂经义试士,其中亦要排比声律,苟用虚廓猥浅之词,以追时谐俗,此故不足以言文,而更何有于美。元代骈文之作者,唯虞伯生一人,但其文往往落入俗调,既未能追迹六朝,又未能自成一家。明时李何王李之徒,每好慕古,但稀踪迹汉魏、罕法齐梁,其尺牍杂文,不过偶一为之,弄其小巧,往往剽窃成语,剿写字句而已。刘基宋濂以古文名,不以骈文著,其所作者,亦为出乎一时之兴,非尽力之作,故元明两代之骈文,无甚价值。”。
4、 清:打破宋制,启使多样。宗法六朝,取萃唐宋。注用典藻,辞蓄华美,结构文气,逻辑畅明;善为音韵,精于调声。乾嘉时期,骈文最盛。纪昀派为正宗。清末骈文,以王闿运为代表。清季以降,骈文遂湮。
中国骈文理论
中国骈文理论发展经历汉魏六朝萌芽、隋唐五代骈散相争、宋代兴起发展、清代形成、清末民国初兴盛、新中国骈文理论依然发展:
1、萌芽期:魏晋南北朝残丛小语式的理论的出现
曹丕的《典论·论文》
陆机的《文赋》
刘勰的《文心雕龙》
钟嵘的《诗品》
2、反复期:隋唐五代的骈散相争
初唐四杰和燕许大手笔
陆贽以及晚唐三十六体
隋唐五代的骈文理论:主要体现在对骈文的批评上。
对六朝文风给予巨大打击的,应该说是中唐时期的韩愈、柳宗元。
晚唐,李商隐的骈文创作突出,对骈文也作了新的界定。
3、兴起发展期:宋代评点式四六话形式的形成和骈文理论专著的出现
王铚《四六话》
谢伋《四六谈麈》
洪迈《容斋随笔》
杨万里《诚斋诗话》
4、形成期:清代体系完备的骈文理论的初步形成与日趋成熟
孙梅《四六丛话》理论专著。
陈维崧《四六金针》是清代较早出现的骈文理论著作。
刘开《与王子卿太守论骈体书》首次提出“骈文”概念。
阮元《与友人论古文书》、《文言说》、《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
李兆洛《骈体文钞》、蒋士铨评选四六法海》、王先谦《骈文类篡》、彭元瑞《宋四六选》、曾燠《国朝骈体正宗》。
5、兴盛发展期:民国以来骈文理论著作的大量涌现和骈文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
刘麟生的《中国骈文史》
钱基博的《骈文通义》
瞿兑之的《骈文概论》
孙德谦的《六朝丽指》
蒋伯潜、蒋祖怡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骈文与散文》
王瑶的论文《徐庾与骈体》
姜书阁的《骈文史论》
莫道才的《骈文通论》
钟涛的《六朝骈文形式美及其文化意蕴》
于景祥的《唐代骈文史》、《中国骈文通史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04 08:51
目录
概述
基本概念
梗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