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墩遗址,位于江苏省
宜兴市新街镇夏姜村唐南村,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骆驼墩遗址分南北两区,南区在名为骆驼墩的自然岗地,北区在唐南村北,遗址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
历史沿革
骆驼墩遗址出现约在7000到5000年前,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同时,骆驼墩一直也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源地。太湖是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形成的,而骆驼墩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
1959年,南京博物院和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对骆驼墩遗址进行第1次探掘。
1962年,南京博物院和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对骆驼墩遗址进行试掘。
2001年11月—2002年7月,南京博物院和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对骆驼墩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309平方米。
遗址特点
规模布局
骆驼墩遗址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度平均约为3米。骆驼墩遗址分南北2个区,两区相隔约500米。南区在俗称“骆驼墩”的丘陵岗地,是一高出地面约15米、面积近5万平方米的土岗;北区在唐南村北,地表之下即为文化层堆积。北区的西部、西北部、北部及东北部有河道呈半环绕状,东南部为平地。
地层堆积
骆驼墩遗址文化层堆积分布不均,可分为10层。第1层为表土层,灰黑色,土质疏松,厚15-35厘米;第2层主要分布于整个发掘北区的中部偏西,为灰白土层,土色略偏黄,土中夹有少量的红烧土颗粒,地层年代为良渚文化时期;第3层位灰黄土层,土质紧密,距地表20-70厘米,厚25-45厘米,夹杂有较多的红烧土颗粒;第4层为青灰土层,土质紧密,距地表50-100厘米,厚10-55厘米,夹杂一定数量的红烧土颗粒;第5层则集中分布于整个发掘北区的东南角,为灰白土层,土质潮湿纯净致密;第6层位黑土层,土质松软,距地表90-100厘米,厚0-40厘米, 主要分布于北T5131、 北T5132、北T5135等探方;第7层为黄绿土层,土质紧密潮湿,距地表80-165厘米,厚0-60厘米,夹杂一定数量的红烧土块和红烧土颗粒;第8层为绿灰土层, 土质松软较淤,距地表85-165厘米、厚0-45厘米;第9层为灰黄土层,土质紧密细软,距地表130-200厘米,厚0-65厘米;第10层为黑色泥炭层,土质致密潮湿,为一层泥炭夹一层淤泥,再夹一层泥炭,形成夹心饼干状的堆积,距地表135-245厘米,厚15-65厘米;第10层下为土质致密纯净的青黄色生土。
文物遗存
2001年—2002年,南京博物院和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对骆驼墩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包括墓葬52座、瓮棺39座、灰坑5座、房址3座、大型贝类及螺壳堆积1处、祭祀遗迹4处,其中有瓮棺葬等。另外,还发现了崧泽文化时期的墓葬1座、灰坑2座,良渚文化时期的墓葬3座、灰坑3座,以及广富林文化时期的文化堆积等。遗址内共出土了
陶器、
石器、
骨器、
玉器等约400件,以及各类动物骨骼标本约2000件。陶器器形有足为侧三角形的鼎、罐、圈足器、豆、钵、釜、 盉等,纹饰多弦纹、交叉刻划纹及镂孔等,陶片有夹砂黑、灰、褐、红陶。石器有靴形
石刀等。
研究价值
骆驼墩遗址是太湖西岸重要的历史地理坐标,它的发现推动了太湖西岸文明起源的研究。同时确立了太湖流域新石器文化新的文化类型——骆驼墩文化类型。骆驼墩遗址为研究太湖西部的史前文化提供了新材料,填补了环太湖西部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空白,成功连接了环太湖流域文化圈研究的缺环,证明了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为更加深入地研究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谱系、源流、共存与交流,研究马家浜文化、跨湖桥遗存、骆驼墩文化、河姆渡文化等文化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史前文化格局提供了佐证,对研究太湖流域乃至长江下游古代文明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措施
2003年3月,骆驼墩遗址被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骆驼墩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宜兴市人民政府对骆驼墩遗址制定了保护规划,规划包含围绕遗址的生态绿化,设定骆驼墩遗址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包含管理服务区、博物馆陈列展示区、史前文化展示区、农耕文化展示区与滨水湿地渔猎休闲区。
历史文化
骆驼墩遗址文化含有相当于马家浜文化时期的遗存以及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多个时期的文化遗存。骆驼墩文化和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共同开发了长江下游的环太湖地区,加速了长江下游的文明化进程,并最终导致良渚文化踏上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骆驼墩遗址位于江苏省宜兴市新街镇夏姜村唐南村,东距宜兴市10公里,西距
溧阳市2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9°42'、北纬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