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腐病
植物病害
环腐病又称,俗称转圈烂、黄眼圈,是一种维管束病害,在马铃薯生长期和贮藏期均能发生危害。播种后发病造成种薯和芽苗腐烂,使田间缺苗断垄;成株期发病使病株萎蔫死亡或矮小黄化,产量大减;贮藏期发病使块茎继续腐烂,严重时甚至造成烂窖。
症状
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其症状特点是病株地上部分发生萎焉和地下块茎维管束呈环状腐烂。
病薯播种后,病重者不能出土,轻者植株矮小,生长缓慢,生长期发病田间表现有两种症状,即枯斑形和萎焉形。枯斑形多在植株基部复叶的顶上先发病,叶尖和叶缘及叶脉呈绿色,叶肉为黄绿或灰绿色,具明显斑驳,且叶尖干枯或向内纵卷,病情向上扩展,致全株枯死;萎焉形初期则从顶端复叶开始萎焉,叶缘稍内卷,似缺水状,病情向下扩展,全株叶片开始退绿,内卷下垂,终致植株倒伏枯死。中期发病从下部叶片开始黄化、枯萎,最后自下而上发生萎焉枯死,但叶片不脱落,茎秆仍呈绿色,维管束黄色至黄褐色,有时挤压有斑型症状,下部叶片端缘呈褐色,叶脉间失绿,产生明显的斑驳,以后叶尖枯干并向上蔓延,最后全株枯死。
新收获的病薯和健薯,外表上无明显区别,但储藏后病薯薯皮变暗,脐部红褐色。纵切病薯可见维管束有不同程度的乳黄色病变腐烂,重者呈环状或半环状,用手挤压薯块,可见维管束中有乳白色或黄色菌浓溢出,皮层与髓部易于分离。
病原
菌源为马铃薯环腐细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e subsp. Sepedonicum Davis et al.)棒菌杆菌属。菌体形状变化很大,多为棒状。无鞭毛,单生或偶尔成双,不形成荚膜芽孢,好气。在培养基上菌落白色,薄而透明,有光泽,人工培养条件下生长缓慢,不能再水中游动。格兰氏染色阳性,生长最低温度1~2℃,最高温度31~33℃,生长适温为20~23℃,致死温度56℃,生长最适PH值8.0~8.4,环腐病菌有生理化现象。
侵染途径
带菌种薯是主要初侵染源,采用切块播种时,切刀传病是扩大再侵染的主要途径,切一刀病薯能传染20~40个健薯。病菌只有从伤口浸入,潮湿时也可从皮孔侵入。病菌可以在盛放种薯的容器上存活,这些容器也是薯块感病的来源之一。环腐病细菌在土壤中不能长期存活,前一年收获遗留田间的病署不能成为次年初侵染源,故连作不增加发病率和发病程度。有时害虫为害,可将病株内细菌传到健株上而发病,但是这种再侵染的病株很少传入地下部分使薯块带病。侵染晚的则不表现症状。气流灌溉水或雨水液可将当年早期病署腐烂放出的细菌传到健薯或健株根茎上,造成感染。带菌种薯的细菌随养分和水分的流动沿维管束依次向上进入新芽、茎、叶柄和叶内,形成系统侵染,病菌破坏输到组织阻塞养分和水分的流通,造成地上部分卷叶、矮化和萎焉。当匍匐茎长出时病菌又沿匍匐茎的维管束进入新生薯块,但种子不带菌。病害发病适温为18~23℃当土温超过31℃时病害的发生受抑制,此外土壤潮湿粘重有利于发病,室内通气不良和高温高湿,病菌通过块茎皮孔和伤口再侵染,可造成烂窖现象。病害发生的最适温度18~24℃,16℃以下症状出现少,当土温超过31℃时细菌生长受抑制,病害发生轻。贮藏期温度也是影响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时间证明20℃以上贮藏发病提高20%,1~3℃低温储藏平均发病率在10%以下。
防治方法
选择抗病品种
只要做到种薯不带菌,就能达到彻底防治的目的。选择较抗病的品种郑薯5号、津引8号、荷兰3号、中薯3号、晋薯二号,长薯四号等。
严格检疫
调种要严格进行产地检疫,种薯检验,禁止从病区调种。
选用无病种薯
整薯播种:为避免切刀传染,采用小种署播种的办法试验证明小整薯播种能提高出苗率70%~95%,减轻发病率50%~80%,增产20~30%,但小整薯必须是上一年从无病留种田中选出的抗病性,农艺性状好的标记好的健株单收单藏的种薯。
选种晒种:淘汰病薯,播前将种薯堆放在室外晾晒,催芽促使病署出现明显症状,加以淘汰。另外也可肖尾检查维管束颜色,淘汰病薯。
夏播(或晚播):留种夏播(或晚播)生长期短种署被侵入机会少,可减轻病害发生。
环腐病菌不侵染种子,可利用自交或杂交实生苗所结薯块获得无病种薯。
切刀消毒
环腐病主要通过切刀传染所以切薯要做好切刀消毒,切薯时要准备两把切刀,一盆药水,在淘汰外表有病薯块的基础上先削去尾部观察,有病的淘汰,无病的切种,切一薯块换一把刀,消毒药水可用0.1~0.2%升汞液、5%石碳酸、0.1%高锰酸钾、0.5%食盐水、5%来苏儿75%酒精
消毒盛放容器
盛放容器可通过蒸煮,高温消毒或硫酸铜液处理,农机具可用漂白粉溶液或福尔马林液消毒。
药剂浸薯
环腐病菌存在于维管束中,一般药剂很难杀死薯块内部的病菌,生产中常用200 mg/kg土霉素液、链霉素液或升汞液浸薯块。薯块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浸种5分钟或80%乙蒜素乳油1500倍、新植霉素2000倍液、47%加瑞农(春雷霉素+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0分钟。尽可能采用整薯播种,有条件可利用杂交实生苗。
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用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500倍液、5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4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灌根,每株灌对好的药液0.3-0.5 L,隔l0天1次,连续灌2~3次。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31 15:55
目录
概述
症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