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钱子
马钱科马钱属植物
马钱子(Strychnos nux-vomica L.),是马钱科马钱属乔木植物,马钱子的树干直立,粗壮;树皮灰色,枝条幼时被微毛,老枝脱落;叶对生,圆形至宽圆形;圆锥状聚伞花序腋生,花较小,灰白色,花萼绿色,花柱圆柱形,无毛,柱头头状;浆果圆球形,熟时橙黄色;种子扁圆盘状,表面灰黄色,密被银色绒毛;花期春夏两季,果期8月至翌年1月。李时珍谓:“状如马之连钱,故名。”
植物学史
李时珍谓:“状如马之连钱,故名。”
形态特征
乔木,高5-25米。枝条幼时被微毛,老枝被毛脱落。叶片纸质,近圆形、宽椭圆形至卵形,长5-18厘米,宽4-13厘米,顶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有时浅心形,上面无毛;基出脉3-5条,具网状横脉;叶柄长5-12毫米。
圆锥状聚伞花序腋生,长3-6厘米;花序梗和花梗被微毛;苞片小,被短柔毛;花5数;花萼裂片卵形,外面密被短柔毛;花冠绿白色,后变白色,长13毫米,花冠管比花冠裂片长,外面无毛,内面仅花冠管内壁基部被长柔毛,花冠裂片卵状披针形,长约3毫米;雄蕊着生于花冠管喉部,花药椭圆形,长1.7毫米,伸出花冠管喉部之外,花丝极短;雌蕊长9.5-12毫米,子房卵形,无毛,花柱圆柱形,长达11毫米,无毛,柱头头状。浆果圆球状,直径2-4厘米,成熟时桔黄色,内有种子1-4颗;种子扁圆盘状,宽2-4厘米,表面灰黄色,密被银色绒毛。花期春夏两季,果期8月至翌年1月。
近种区别
生长环境
马钱子生长于深山老林中,喜热带湿润性气候,不耐寒,怕霜冻,宜选朝南山坡,土壤微酸性至微碱、质地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或黏壤土栽种,而以石灰质壤土或微酸性粘壤土生长较好。马钱子喜高温,适宜生长的月平均温度为20-28℃,短期出现极端最低温度2-3℃,嫩枝受冻干枯。种子发芽温度要求较高,温度在23-25℃时,播种后15-20天,开始萌芽,若低于23℃,则要推迟到25-30天才萌芽。忌积水,在年降雨量为1700毫米左右,生长正常。强阳性树种,幼苗期需60%荫蔽度,成龄树生长在过于荫蔽的条件下,开花迟,结果少。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排水良好,质地疏松的砂质壤土以及瘦瘠的土壤均可生长。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地。中国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南部等地有栽培。
繁殖方法
马钱子多采用种子繁殖或芽接繁殖的方式。
种子繁殖
选择肥沃疏松、排水方便,并有适当荫蔽的地方。翻犁风化后,作畦宽1米,高20厘米,畦间工作沟30厘米,待播。
冬末春初,采摘橙红色的熟果,堆放2-3天,待果肉变软时,加入少许细砂,除去果肉,洗净种子阴干,用布袋贮放于通风干燥处,最好用清洁的润沙贮藏至温度回升时播种,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播种前将种子浸水2天,取出放进湿布袋内,保持湿润,置阴凉处,约4-5天胚根露出白色芽点时,可取出播种,或将种子放于清洁的河沙床催芽,至出苗时取出播于土中,成活率较高。若种子量少也可用瓦盆催芽,盆底铺10厘米细沙,上放一层种子,再盖2厘米厚的湿沙,然后再用一瓦盆覆盖,待其发芽后取出播于土中。
一般在温度回升后的3-4月进行。
在整好的畦上,按株行距(10-15)厘米×40厘米开穴点播,每穴放种子1粒,胚根向下,覆1.5-2厘米疏松的火烧土或细河沙盖种,约10天即出苗展叶。为了培育壮苗,提高造林成活率,可用经打洞的塑料袋、小竹箩、圆形瓦筒等营养器盛装营养土育苗。当种子伸出子叶时,选择阴雨天或晴天下午将苗移栽至营养袋,每袋1株,或每营养器放种子1-2粒,置阴湿处。夏季播种后10-20天出苗;冬季播种后40天左右出苗。经苗圃培育1年后,苗高60厘米以上时可出圃定植。
淋水:幼苗出土时呈淡红色的幼芽,种皮常要停留8-10天才脱下,然后才出现子叶,如果播种过浅,幼茎常常把种皮带出土面,遇烈日照晒,种皮干缩,子叶不易脱落而枯死。故播种后遇旱要及时淋水,土面必须保持湿润,不板结,以利种子破土出苗,否则出苗不整齐,或闷死在土中。
除草、松土:小苗出土后,生长缓慢,仍需加强除草、松土;对芽接苗要加强除草、松土管理,促进芽接苗健壮生长。
施肥:当幼苗长出3对真叶时开始追施人畜粪尿水数次,每隔2个月1次,先稀后浓。结合施肥进行培土。
防冻害:冬季要注意防霜冻。
芽接繁殖
砧木和芽条的选择:选择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的1年生实生苗作砧木。选择高产母株结果枝上芽饱满未萌发的枝条作芽条。
芽接时间:一般在高温多雨季节,树皮易剥离时进行芽接。
芽接方法:在实生苗离地10厘米处,选光滑的一面用芽接刀切成“鸭舌形”的接口,削取略小于接口的芽片,剥去木质部,然后剥开砧木接口的皮部,将芽片迅速贴上,用宽约1.5厘米的塑料薄膜带由下向上一环压一环的绑紧。芽接后20-30天待其成活后,解去绑扎物,解绑后约7天,在离芽接位上方5厘米处切断,切口偏斜,低处向芽接位背面,免雨水流向芽接位,并用腊封切口。芽接后应经常抹去砧木上萌发的芽。幼嫩的芽片抽新芽时,为了防止虫害,用穿小孔通气的塑料薄膜袋套上,对防虫有良好的效果。若用成年马钱子植株作砧木进行芽接时,要在距离地面1米处锯平,待新枝萌发生长充实后才能进行芽接。
栽培技术
种植方法
种植地:宜选择河边冲积土,丘陵地的黄红壤土,石灰质壤土或微酸性粘壤土,定植前1-2个月挖穴,穴的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经风化后,每穴施土杂肥10-15千克,过磷酸钙0.25千克与表土混匀填穴。
种植时间:宜在雨季阴天进行。
种植密度:株行距4米×4米。
种植方法:马钱子苗直、根长、须根少,起苗时尽量带土团移植。移栽时剪除下部侧枝及叶片,上部叶片亦剪去一半,过长的主根适当修短,并蘸泥浆。定植时根系要舒展,覆土压实,穴面比地面稍低1-2厘米,浇定根水。营养袋苗种植时撕裂营养袋,放穴中央,分层回土压实。
田间管理
淋水、补苗:定植后天旱要淋水,以助苗木迅速恢复生势,发现缺苗要及时补齐。
间作:马钱子生育期长达几十年,前期冠幅小,林下行间通风透光良好,适当间种木薯、高良姜等旱粮或药材,给植株创造一定温湿度,适合前期生长的环境。
施肥:在3-4月老叶骤然在数天内全部脱落,幼叶、新梢和花芽抽出前,给每株幼树施20%浓度的稀尿水5-10千克,大树施10-15千克,沿树冠外缘开沟施下。在8-9月结果期,每株施适量克硫酸铵、过磷酸钙或火烧土。
修剪:结合整形进行修剪,剪除过密的侧枝、弱枝和主干下部的侧枝。
采收加工
采收:马钱子栽培定植8年后开花结果,10年后为结果盛期。冬末春初,当果实外表皮变橙红色时采收。
加工:将果摘下后,堆放几天,待果肉变软发烂后洗去果肉,捞出种子晒干即可。马钱子有剧毒,要小心保管。
病虫防治
病害
叶斑病:该病为害叶片,初期叶上产生紫红色的小斑点,沿叶脉扩展成不规则的黑褐色斑,最后,整个叶片发黄,提前脱落防治方法:用1:1:100倍波尔多液喷洒;或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每10天1次,连续2-3次。
虫害
虫害主要有夜蛾天蛾象鼻虫大头蟋蟀
夜蛾、天蛾:以幼虫为害嫩叶,花期更为严重。防治方法:幼龄期用90%敌百虫稀释800-1000倍液喷洒,每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象鼻虫:成虫吃食嫩叶,造成叶片缺刻。防治方法:①利用成虫假死性,人工捕捉;②用50%杀螟松乳剂1000-1500倍液喷杀。
大头蟋蟀:幼苗期咬断茎基部。防治方法:用米糠、糖、敌百虫调成饵料诱杀。
主要价值
药用
马钱子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肿痛,咽喉肿痛等症。中医学上以种子炮制后入药,性寒,味苦,有通络散结,消肿止痛之效。西医学上用种子提取物,作中枢神经兴奋剂。
经济
木材灰白色,结构坚硬致密,可供车辆及农具用料。
主要毒性
马钱子种子极毒,主要含有马钱子碱和番木鳖碱等多种生物碱。在古代,有一种由马钱子为原料制作的毒药名为牵机,它与勾吻、鹤顶红并列为宫廷三大毒药,历史上的南唐后主李煜就是被宋太宗赐牵机药——马钱子毒死的。
参考资料
马钱子.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9 15:20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