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属
奇蹄目马科下的一属
马属为马科现仅存的一属。是脊索动物门 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哺乳纲 Mammalia,真兽亚纲 Eutheria,奇蹄目Perissodactyla Owen1848,马型亚目 Hippomorpha,马科 Equidae Gray,1821,马亚科 Equinae,马族 Equini的一属。由中新世的草原古马经过上新世的上新马(Pliohippus)演化而来,其特征是四肢高度特化,肱骨和股骨很短,桡骨和胫骨很长,尺骨和腓骨均退缩。第三趾发育,掌骨非常长,而趾(指)骨则比较短,单蹄。颊齿高冠,上臼齿釉质层褶曲精细。
简介
马共为3个品种:蒙古马,为本县传统马种,个体小,头大而粗,颈短厚,耐粗饲,环境适应性强。高蒙杂种马,1958年后以北京等地引进苏联高血公马,同蒙古母马交配所产。其后代头直而清秀,颈长而薄,腿细长,骑乘优于役用。重蒙杂种马,为俄罗斯重挽马与蒙古母马交配所产。其后代头大小适中,颈短而厚,四肢粗壮,善拉车,使役性能好,县内饲养较普遍。据1982年资源普查,存栏4266匹,占全县马匹存栏总数的29.6%。驴,传统饲养品种均为土种驴。1965年后,从沧州、陕西等地引进“渤海”、 “关中”等种公驴,同当地土种驴杂交。其所产后代较土种一般体高增加16厘米,体长增加11.3~16.3厘米,使役耐力显著增强。骡,为马、驴之间杂交所产后代,以马为父本交配,其后代称马骡;以驴为父本交配,其后代称驴骡。外貌特征相同,驴骡体型略小,挽力强于马,耐劳、环境适应性强,无繁殖能力。
洛浦县马属动物
洛浦县的马属动物有马、驴和骡。
一、马,洛浦县马源比较复杂。原先有本地马;60年代以改良品种为目的引进过顿河种公马和奥尔洛夫种公马;以补充役马为目的,曾先后三批次引进伊犁马、焉耆马,总数近1500匹;民间引进也不少,常有人从巴音郭楞、伊犁、阿克苏及邻县(主要是策勒)购入。洛浦县的马匹全部在农村,分散户养。因品种混杂,又取自然繁殖方式,后裔已具多种血液,很难说清个体的品种属性。不过从体形上讲,1994年存栏的2527匹马,全都属于乘挽兼用型,外貌类似伊犁马、策勒马者比较多,但其体格要比伊犁马矮小。
二、驴,洛浦县的驴属和田驴原始品种,与伊犁驴、喀什驴、库车驴、吐鲁番驴等原始品种共同构成新疆驴。它的形成与发展跟洛浦人民的长期精心培育分不开,跟长期的水土驯化分不开。从形态学上分析,洛浦驴与亚洲野驴——骞驴中的藏驴、蒙驴有不少相似之处。1994年全县存栏驴37364头,由农牧民分散户养。它作为农牧民的得力助手而长期存在,至今仍然是农牧民短途运输和代步的主要交通工具。洛浦驴繁殖能力较强,12~14月龄左右性成熟,母驴从2岁半~3岁开始配种,延续到17~18岁仍有繁殖能力,终身可产驴驹8~10头以上。
洛浦驴的体格偏小,体重141公斤左右,具有耐粗饲、耐干旱、性情温顺、能吃苦耐劳的特点。
一年的役用天数一般都在250天以上,从平原荒漠深处拉(或驮)运柴禾,从平原草甸拉(或驮)运饲草,农村送肥运粮、拉土运石、出门代步、搬运家什重物、上山驮运行李、草料等重活累活一般都用毛驴。有的农户犁地、播种、中耕、打场也用毛驴。洛浦驴一般可驮重40~60公斤,也有不少可驮60~80公斤;拉驴车可载重100~150公斤;平地日行40~60公里。洛浦驴对饲养条件要求不高,远没有马匹那么娇贵。玉米秸、芦苇、麦草是它的主要饲草,冷季及重度使役加喂些玉米、干苜蓿;夏秋季节无论白天或夜晚,都可栓在田边地头的草地上牧放;食量不大,每天用草2.5~3公斤,精料1~2公斤。70年代引进过两头体躯高大的关中种用公驴,因原产地自然环境跟洛浦相差甚远,饲养条件没有得到满足,表现为体质弱、病多、后裔少。其后裔除躯体比当地驴大些外,生产性能没有优势,抗病力还不如当地种。
历史资料
家马是现存数量最多的奇蹄目成员,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家马是欧洲野马或称泰盘野马的后代,二者学名相同,欧洲野马已于1876年灭绝,此名就单指家马。
家马是现存数量最多的奇蹄目成员,5000多年前被人类驯化为家畜,用于拉车、耕田、比赛、打仗等,经过改良和培育,已有200多个品种。重型品种体重达1200千克,体高200厘米;小型品种体重不到200千克,体高仅95厘米,所谓袖珍矮马仅高60厘米。头面平直而偏长,耳短。四肢长,骨骼坚实,肌腱和韧带发育良好,附有掌枕遗迹的附蝉 (俗称夜眼) ,蹄质坚硬,能在坚硬地面上迅速奔驰。毛色复杂,以骝、栗、青和黑色居多;被毛春、秋季各脱换一次。汗腺发达,有利于调节体温,不畏严寒酷暑,容易适应新环境。胸廓深广,心肺发达,适于奔跑和强烈劳动。食道狭窄,单胃,大肠特别是盲肠异常发达,有助于消化吸收粗饲料。无胆囊,胆管发达。牙齿咀嚼力强,切齿与臼齿之间的空隙称为受衔部,装勒时放衔体,以便驾御。根据牙齿的数量、形状及其磨损程度可判定年龄 ,听觉和嗅觉敏锐。两眼距离大,视野重叠部分仅有30%,因而对距离判断力差;同时眼的焦距调节力弱,对 500米以外的物体只能形成模糊图像,而对近距离物体则能很好地辨别其形状和颜色,并且只有这一种动物可辨别颜色。头颈灵活,两眼可视面达330°~360°。眼底视网膜外层有一层照膜,感光力强,在夜间也能看到周围的物体。马易于调教。通过听、嗅和视等感觉器官,能形成牢固的记忆。平均寿命30~35岁,最长可达60余岁。使役年龄为3~15岁,有的可达20岁。部分家马起源于欧洲野马(泰盘野马),后者已于1876年在人类捕杀下灭绝。
1881年人们又发现了另外一种野马,称为普氏野马(E.przewalskii)或蒙古野马,也简称野马。普氏野马可能也是家马的祖先之一,有人认为和家马属于同一种。现有的普氏野马都是早期捕捉到的几批野马的后代,此后很长时间野外没有确切的野马的纪录,恐怕野生的已经灭绝。
体长220~280厘米,肩高120厘米以上,体重200多千克。头部长大,颈粗,耳比驴短,蹄宽圆。外形似家马,但额部无长毛,颈鬃短而直立。夏毛浅棕色,两侧及四肢内侧色淡,腹部乳黄色;冬毛略长而粗,色变浅,两颊有赤褐色长毛。栖息于山地草原和荒漠。性机警,善奔跑。一般由强壮雄马为首领结成5~20头马群,营游移生活。原分布于我国新疆北部准葛尔盆地北塔山及甘肃、内蒙古交界的马鬃山一带。最后一次发现野马是在1957年,野生种群现已灭绝,有一定数量的野马生活在人工圈养或半散放状态下。80年代末期以来,野马从欧洲引回我国新疆奇台、甘肃武威半散放养殖,为野马重返大自然而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工作。部分普氏野马后来进化成家马,也就是说部分家马的祖先是普氏野马。
非洲野驴(E.asinus)是家驴的祖先,二者列为同一种,非洲野驴分布于非洲东北部的干旱地区,数量已经非常稀少,但是家驴却被人带到世界各地,因为适应力强,有些再次野化。
非洲野驴是家驴Equus asinus asinus的祖先。体长200厘米,尾长42厘米,体重约275千克。耳较亚洲野驴长。前腿内侧有一块黑色圆形裸斑。身体是短少平滑的毛皮,呈浅灰色至淡黄褐色,但在腹部及脚部很快转为白色。鬃毛短,肩部有一道黑色横纹,尾尖有长毛。栖息于干旱半干旱的裸岩荒漠地区,耐热和烈日暴晒,对水源要求不高,以沙漠植物为食。常10~15头结成小群,由一头机警的雌驴带领。圈养下寿命可达40年。分布于非洲东北部的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
亚洲野驴(E.hemionus)是亚洲仅有的野生马类,体型介于驴和马之间,分布于亚洲的开阔地带,有数亚种,多数处于濒危状态,其中青藏高原的野驴常被单列为西藏野驴(E.kiang),数量相对较多,印度和波斯的亚种有时也被单列为波斯野驴(E.onager)。
普通斑马(E.burchellii)是奇蹄目中现存野生数量比较多的种类,分布于非洲东部到南部之间的广大开阔地区,是非洲原野的象征性物种,亚种较多,其花纹有一定区别。
体长200~240厘米,肩高120~140厘米,尾长47~57厘米,体重约350千克。除腹部外,全身密布较宽的黑条纹,具有保护作用。雄体喉部有垂肉。广泛分布于非洲东部、中部和南部,栖息于水草丰盛的热带草原。一般结成由一头成年雄性为首的10~12头小群生活,有时牛羚、狷羚、黑斑羚、鸵鸟等其它动物混群。食物短缺是可形成大群迁徙。有多个亚种,如查氏斑马Equus burchellii chapmani。
南非曾经有一种拟斑马或称斑驴(E.quagga),和普通斑马外形比较相似,但花纹区别较大,身上仅部分地方有条纹。拟斑马已于1883年灭绝,新的研究表明拟斑马可能只是普通斑马的一个色型。
山斑马(E.zebra)是最早被命名的斑马,也是现存体型最小的野生马类,分布于非洲南部和西南部的山区,数量稀少。
格利威斑马为现存体型最大的野生马类,肩高可达145~155厘米。分布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南部至肯尼亚北部。最大识别特征是条纹较其它斑马为细密。分布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南部至肯尼亚北部。1882年由非洲的阿比西尼亚皇帝赠送给法国总统格雷维一匹之后,才被人们所认识,所以便被叫做格氏斑马。现处于濒危状态。
细纹斑马(E.grevyi)是现存体型最大的野生马类,条纹细而密集,分布于非洲东北部,处于濒危状态。
马属动物改良
50年代末,从本品种选育着手改良本地马。1960年9月,引进若尔盖河曲马8匹。分给国营牧场饲养。1962年,纯繁马驹3匹,产杂交马驹28匹
1961年8月,曾达、万林等乡选15匹种母马调给若尔盖军马场。
1969年9月,从陕西延安地区引进关东驴6匹(公母各3匹),分配给沙耳、城厢、阿科里饲养,与马杂交,三、四年内产骡子60余匹。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8 14:55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