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越南船民问题是一个困扰了香港达25年的问题,自1970年代至1980年代间,至2000年7月17日香港最后一个
难民营结束时,香港共接收高达20万名船民。大量船民虽然在经济、治安上为香港带来沉重负担,但这亦是香港历来最庞大的国际人道救援行动。
越战于1961年爆发,至1975年4月30日
胡志明战役后结束,
南越在
北越及越共
游击队的进攻下投降。一些人对新政权感到恐惧,纷纷逃亡。首批进入香港的难民为数3,743人,他们于1975年5月4日随
丹麦注册
货轮“
长春号”抵港(当日英女皇对港展开首日访问),全数获得收容,随后几年均有难民抵港。然而,当时南北越正实施半年的自由通行政策,期间有传言说两越可能会独立分治,难民数目仍相对温和,直至统一已成定局,越共开始展开连串清洗行动,及一度废除南越货币,终于引发大规模的难民潮。
1979年2月8日,又有一艘载着2600多名失落的
中国、
越南船民的“天运号”(Skyluck)在夜幕下进入香港水域。“天运号”是一艘3500吨的
巴拿马籍货船,船民一直不被允许登岸,一直等待香港政府去决定各人的前途,直至4个半月后的6月29日,有船民切断锚链,令整艘货船在怒海中漂流,直至撞到
南丫岛附近的礁石搁浅,
船身下沉。船民纷纷游到邻近岸边,却被警察围捕,最终所有船员获准登岸,被安置到异常挤拥、人数过万的难民营。事故变成国际
人道主义问题的一个象征事件,亦为影响香港历时
四份一世纪的香港越南船民问题写下重要一页。
1979年7月,英国政府在
日内瓦签署一项关于处理
越南难民问题的
国际公约,其中内容包括将香港列为“第一收容港”。因此,从越南出逃的难民,由第一收容港先行接收,
再经西方国家甄别难民的资格,符合甄别标准的难民可转去这些国家定居,剩下的则由第一收容港政府自行遣返。同时,越共政府正在越南多个城市进行残酷的
种族清洗活动,大量越南难民一批批蜂拥而至,1979年一年内有超过68,700人抵港。至1980年已超过10万人。
1987年,不少逃到
中国的越南难民因误信香港非法入境者可获特赦的传言而进入香港,而西方国家亦逐渐减少收容到香港的越南人。香港政府遂于1988年6月16日起实施“甄别政策”,把
政治难民定义为“难民”,
经济移民等非难民则定义为“船民”。凡是因
经济问题而进入香港的越南船民,他们会被视作非法入境,不能被转送到第三国,并将被遣返越南,甄别政策于1994年10月完成。此政策透过
香港电台以越南话播放,去试图阻止大量越南人进入香港,该段广播成为广为香港人熟悉的“
北漏洞拉”广播。
到1990年代,香港政府开始对越南船民作出有秩序遣返行动,包括自愿遣返,而政府事先也与越南方面作出协议,保证他们回国后不会受到政权迫害。不过,自愿遣返的越南船民甚少,在此期间难民营内曾发生多次冲突,最终还是实施强逼遣返。较大型的难民营骚动为发生于1992年2月初在“石岗船民中心”及1994年4月初在“白石船民中心”。
随着越南形势改变及
港澳主权移交后
社会现象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1998年1月9日取消“第一收容港”政策,至2000年,政府向仍然滞留在香港的船民给予
居留权及签发
身份证,让他们融入香港社会。由1975年至2005年,香港总共收容了超过20万名滞港越南人,其中143,714名难民获得外国收容,6万7千多名船民被遣返。至2005年年底为止的30年来,有1,385名难民或船民获准在香港居留。
由于香港邻近多个国家要求香港成为“第一收容港”,把照顾难民起居的责任推给香港,使政府的负担加重。收容一名越南难民,香港政府每年大约需要花费
公帑1万2千港元,至1998年为止,
联合国难民
专员公署欠下香港11.62亿港元的债项,直到现今仍未归还。
越南船民的问题影响到不少香港人的日常生活,而在当时香港有部份电视剧亦加入了这个元素。早期在1979年的《
抉择》,
朱江所饰的主角便是一名越南难民,在海上遇难,但得
石坚所饰的好心老渔翁救起,尔后出人头地移居美国,又例如1988年的《
誓不低头》,片中歹角陆国荣(
曾江饰演),本来在越南已经是银行经理,因越战使其家散人亡而偷渡来港投靠舅舅(
郑君绵饰演),但因求职碰壁,屡遭舅母(
李香琴饰演)冷嘲热讽,结果把舅舅全家杀害,并嫁祸给好友谢文武(郑少秋饰演),之后却成为巨富;在1991年播放,由
黎明、
周海媚及
邵美琪担纲演出的电视剧《
今生无悔》里,邵美琪就扮演一位原来居住在禁闭营的越南船民,后来偷走出
难民营,并与黎明饰演的角色程朗相恋,但不为程朗的家人接受,幸而二人的恋情都得到家人的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