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出租车,即
香港的士,“的士”一字是从出租车的英语“TAXI”音译出来的。乘客上车后指明目的地,司机直接驾驶前往,是方便快捷的
公共交通工具。车费根据车程及等候时间而定,而存放行李、电话召唤出租车及使用收费道路等则需交付附加费用。
出租车历史
早于1920年代,
香港岛已有出租车行驶,并于1926年引入
九龙。当时出租车只有3至4个座位,收费方式分为按时间和距离议价及按计程器(咪表)收费两种。1941年日据时期前,出租车通常在各渡轮码头及各大酒店门口等待,如需在其他地方乘搭出租车,则须先电召出租车公司。
据运输署记录,1947年已登记及领牌出租车数目为329辆,翌年递升至344辆,一直至1957年,再倍增至693辆,1959年,再大幅提升至851辆。1960年出租车数目突破1000辆至1026辆,自此每年均有增长趋势,于1965年、1967年及1973年又分别提升至2,536、3,649辆及4,754辆,达破2000、3000及4000辆数目。1977年登记数字达冲破6,203辆,1981年达11061辆,1984年至15984辆,自1990年代起政府收紧发牌,增长进一步放缓下,1998年开始一直维持在18138辆。
收费
香港出租车收费是参考本地物价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制定并作定期检讨。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样物价均向上提高,起表价(首2公里)从1975年3月的HK$2增至2008年1月的HK$12-$15,而跳表价(以后每200米或每分钟等候时间)由1975年3月的HK$0.2增至现时的HK$1.2-$1.4。市区出租车对上一次加价是由1998年6月1日起实施,起表价为HK$15;再上一次加价则是1997年4月13日,起表价为HK$14.5。
新界出租车对上一次加价则由2003年7月12日起实施,起表价为HK$12.5。而由2008年2月28日起,市区及新界出租车均会加价,起表价会增加HK$1(即分别为HK$16及HK$13.5),而其他收费(如:跳表、电召、收费隧道等)则不变。
2024年7月13日,香港特区政府运输署宣布,香港巿区、新界及大屿山的士新收费将由明日(14日)起生效。至于三类的士的附加车费,乘客所携带的每件行李(摆放在乘客车厢内的轻便行李除外)的收费会维持为6港元;运载每只动物或鸟类及每程电召预约服务的收费,则维持为5港元。
基本收费
首2公里收费(起表) HK$16 HK$13.5 HK$12
以后每200米车程(跳表) HK$1.4 HK$1.2 HK$1.2
每分钟等候时间(跳表)
其他收费
每件行李(摆放在车厢内的轻便行李除外)
每只鸟兽 HK$5 HK$4 HK$5
每程电召预约服务 HK$5 HK$4 HK$5
伤残人士赖以行动的轮椅及拐杖 免费
+HK$10*(回程费) 不适用 不适用
+HK$15*(回程费)
+HK$15*(回程费)
其他收费隧道及收费道路# 司机所付的隧道费及道路使用费
乘客须依法按表缴付出租车车费。
行李收费
一般来说,司机可就下列行李收取行李附加费:
每件摆放在车尾行李厢内的行李;或每件摆放在车厢内而长x阔x高总和超过140厘米的行李。
残疾乘客的轮椅及拐杖无须收费。
有关运载任何鸟兽的条款及条件,可由出租车司机酌情决定。
车费收据:乘客可向司机索取车费收据。如收据打印设备失灵或在调整收费后未及调校,司机应发出手写收据或在机印收据上写上新收费。
出租车司机不需要为HK$500及HK$1,000纸币提供找续。
有*号表示在下列情况无须缴付回程费:
在过海出租车站上车;或
最终目的地非位于海港的另一方。
收费隧道或收费道路之参考收费:
将军澳隧道:HK$3
城门隧道或香港仔隧道:HK$5
狮子山隧道或尖山隧道及沙田岭隧道:HK$8
红磡海底隧道:HK$10
大老山隧道:HK$12
大榄隧道:HK$28
西区海底隧道:HK$40
出租车类型
香港出租车分为三个类型,分别是市区出租车、
新界出租车和
大屿山出租车。出租车分类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由于市区之出租车乘客较多,因此分类后可避免郊区缺少出租车载客。第二,由于郊区交通不便,居民较为依赖出租车服务,因此有需要设立一种车费较便宜之出租车服务,专门行走郊区地方。据2006年3月资料,香港共有18,138辆出租车,包括15,250辆市区出租车、2,838辆新界出租车和50辆大屿山出租车。[2]每日的服务人次分别达1,100,000、207,900及1,400次。
市区出租车
俗称红的、红艇或红鸡,因车身漆上红色而得名。市区出租车可接载乘客来往
香港岛、九龙、
新界所有有道路连接的地点(包括
深圳湾口岸及落马洲支线管制站,但不包括其他边境禁区)、
大屿山的
东涌、机场岛、北大屿山及
迪士尼乐园,惟不可来往马湾(晚上23:00至早上7:00除外)、大屿山其他地区(例如:东涌道、南大屿山、
愉景湾等)及无陆路连接的离岛。市区出租车的收费是三种出租车中最高。
新界出租车
新界出租车,俗称绿的或
草蜢,因车身漆上绿色而得名,于1976年9月23日起正式发牌。收费较市区出租车为低。新界出租车基本上只可于新界以下地区营运:
荃湾区的
汀九别墅以西、川龙以北、港铁荃湾站和
迪士尼乐园 西贡区的
将军澳新市镇以外的大部分地点、将军澳医院、港铁坑口站(除将军澳医院及港铁坑口站外,将军澳新市镇其他地点,均不准
新界出租车营运)
于上述地区以外,除前往上葵涌验车中心外,不论营业与否,均不准新界出租车营运。
大屿山出租
大屿山出租车,俗称蓝的、蓝灯笼、蓝精灵或屿的,因车身漆蓝色而得名。大屿山出租车只可以于大屿山范围营运,亦包括赤鱲角机场及
迪士尼乐园,但不包括
愉景湾。收费为三种出租车中最低,由于大屿山还有不少偏远地方尚未有行车道路连接(包括:分流、
芝麻湾半岛、二澳、
狗岭涌、大白、煎鱼湾和沙螺湾等地),由于此出租车需求较少,现时只有50辆行走。
交通地位
出租车是香港主要路面交通工具之一。2005年统计,占总公共交通的9.1%排名第4,排在铁路(36%)、专营巴士(35%)及
公共小巴(15.7%)之后,每日约有102.6万人次使用量。行走范围之广遍及
香港岛、九龙及
新界各区,几乎除了一些离岛外所有路面均能到达。故此,出租车同时具备弥补其他
公共交通工具如巴士、铁路等未能覆盖的地区,以及日间交通工具未能涉及的服务时间。香港出租车的密度亦是世界上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在市区一些地区更几乎不用等候便可随时截到出租车。
出租车站
乘客和出租车均须按次序上车和候客。
过海
乘客在此种出租车站登上出租车,必须过海(由
香港岛前往九龙/
新界或相反),但只须付单程隧道通行费。
一些原本为所有路面车辆或大部分路面车辆禁止停车上落客货的位置(禁区),划作容许出租车停车只作即时上落客,并在该位置的禁区时间内不作等候。
出租形式
四座出租
每一部出租车在车头与车尾同时设有一绿底白字的半圆形牌,上面写上该出租车的乘客上限数,而香港出租车普遍以5座位为主,但曾有一段时间推出过4座位出租车。
1984年,政府容许引进4座位出租车,首款引进的为第4代三菱Lancer,配用1.8升引擎,当时号称是起动速度最快的车型。后来亦引入日产Sunny B12、日产Bluebird 910、丰田Corona CT141、大发Charade、五十铃Gemini,也有一款
丰田皇冠LS120系Deluxe版本(配地台波箱),另外亦有多款样版的四座位出租车,包括马自达323、马自达626、五十铃Aska、福特Telstar,只是这几款车试验反应不太理想,最终只引入少数行驶。4座位出租车特色是车厢较小,最多只能乘载4人,但同时占路面地方也较少,速度较快,节省燃油,较环保,相对适合只有1至2人时乘搭。可是,现实情况是4座位出租车实用性低,市民付一样的价钱而坐少1人,因此不受精打细算的香港人所接受。1990年代开始,4座位出租车已渐渐被淘汰,4座位出租车已没有出现于路面上,但在大约1992年,日产代理当时仍输入少量的Crew出租车,配用2.0升引擎,并配用自动波箱,是继伤残人士版本皇冠之后,另一款配用自动波的出租车。但由于当时四座位出租车已进入淘汰时期,加上不受乘客欢迎及实用性低等不利因素,故此这款车只服役短短半年至一年的时间之后亦宣布淘汰出市面。除此之外,政府在推广石油气出租车,而以福特、日产及丰田为主的出租车制造商均以5座位出租车作标准,进一步使4座位出租车消失于市面。据运输署记录,过去8年内均没有4座位出租车登记。不过,在2008年3月在香港代理日本丰田汽车的皇冠车行称,因应符合欧盟最新的废气排放标准,计划在2008年8月起,新出出租车会五座位改为四座位。但规格就与现时五座位出租车一样。故此四座位出租车亦会在2008年8月起开始再度重返香江。
旅行出租
自香港开埠以来,出租车普遍是一般的五座位出租车,但曾经有一段时间推出过旅行车型之出租车。
2000年,香港福特汽车代理引进了首批澳大利亚福特Falcon石油气旅行版出租车,卖点是有特大的行李存放空间,特别适合用作机场出入的用途。虽然车身较大,但车厢却比较狭窄,加上引擎容量达到3900cc,耗油量比一般日制出租车多达一倍有多,故即使有200匹马力输出,也未能得到用家的喜爱。大约在2003年至2004年期间,这批旅行版出租车开始逐渐消失于市面上,原因是这款车耗油量高,维修费用昂贵,从而加重了经营成本,再加上技术及安全性问题,亦因此试验失败,并且不能普及。由于在现时油价及维修成本高昂等不利因素,导致使用这款车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全港最后一辆福特Falcon石油气旅行版出租车已经在2008年9月10日起停止营运(退役前车牌号码:EH1196,此车退役前多数在元朗区服务,亦是这款车一辆新界出租车),这标致著旅行版出租车从此在香港绝迹。
注:这事件历史上亦称为澳大利亚福特事件。
环保出租
1990年代,香港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政府于是在路面交通方面着手推行一系列措施,而环保出租车便是其中一项。由于柴油车经常排放黑烟及有毒物质,政府于是采取以其他较少污染之出租车取代柴油出租车。
1997年,香港丰田代理皇冠汽车及日产代理合诚汽车分别引入共15辆石油气出租车作样版来港(15部丰田,15部日产),即总共30辆,其中10辆日产是1994年在日本曾落地行走的二手车,目的是用作试验已用了数年的石油气出租车的用途;而另外的5辆全新车则有跟车身同色的泵把及新款的鬼面罩及尾灯,当时石油气出租车引擎为1,998cc,马力分别有79匹及85匹。及至1999年,石油气出租车试验成功,并全面逐步取代所有柴油推动之出租车。政府后又发放一次性资助金来鼓励出租车车主将旗下的柴油出租车全部更换成石油气出租车。至此,香港进口柴油出租车和柴油出租车的登记数字减至相当低的水平。
由2001年8月1日起,法例规定柴油出租车不得进口香港。至2006年起,香港政府更只准石油气出租车行走。
2002年7月,行政长官董建华曾称,自引进天然气出租车和超低硫柴油后,有关的空气质素超标次数,较以往2年少45%,排放黑烟的汽车亦减少约一半。
2004年12月统计,香港共有18,100辆已登记石油气出租车,已达出租车总数的99%,此外在各区有上50个石油气加气站在经营。
政府在推广石油气出租车时以“噪音低和污染少”仍卖点,却曾遇到不少打击,如有司机误以为石油气出租车较容易发生爆炸;早期石油气出租车的加汽站收费昂贵,站点又不足;从柴油车换成石油气车的费用高昂;石油气车起动较慢等。然而,随着政府的强制推行和一段适应期,现时有关问题已大为改善。
政府亦曾考虑过以天然气或电力作出租车之环保能源,可是由于能源费和换车的费用不菲,因此未有全力推行。
但是,在2008年,出租车业界为了推广豪华出租车及复康出租车,于是运输署正积极与环境局磋商,透过修例放宽出租车业界引入环保欧盟IV型及欧盟V型可供轮椅进出的柴油车种,经营豪华出租车及复康出租车,业界可望减低燃油成本高达一半,政府最快本年底便会宣布好消息,因此,柴油出租车有机会在本年底再次重临香江。
丰田七人车款五座位出租车
2007年6月开始,由七人车款改装而成,使用混燃的
丰田Alphard五座位出租车诞生。由于燃费较高,根据2007年8月的香港电油价格,市区行走每公里燃费约需港币1元正,高速公路行走约需港币5角至6角,故此,此款车在营运时期只以电召形式提供服务。车费跟一般新界出租车相同。可是,基于现时燃油油价高昂及此款车营运成本过高,在严重亏损的经营环境下,全港两架丰田Alphard出租车(车牌:MW4329/MY4160)已经在2008年年中退出营运,不再提供任何出租车载客服务。
品牌车型
早期的香港出租车于1940年代诞生,在1940年代至1960年代期间,出租车当时全使用欧洲车及美国车,分别有摩利士(Morris)Oxford、摩利士(Morris)Minor、柯士甸Austin Cambridge、Plymouth、Dodge、Desoto、Willy、Standard、菲亚特Fiat、Hillman、雪铁龙Citroen、标致Peugeot、福特Ford、
福斯、奔驰200D火水灯(W115)及之前两代(圆灯及车尾两侧起角那款及一款较圆浑的型号)等。其中以摩利士及奔驰占最多。
日产
至1968年起,日本制造之出租车引入香港,主宰了香港市场及间接使出租车平民化。最初第一款引进的型号为
日产Cedric 130系,然后到1971年的230系,即行内俗称为大箩柚,这时期奔驰开始退出本地出租车市场,而摩利士因为汽油引擎及车身细小的关系,在六十年代开始已经没有再输入并很快在市面上消失。1975年Cedric推出330系列,行内俗称为大白鲨。1976年9月23日,香港政府开始把正式发牌的
新界出租车车身髹上绿色,实施限制经营地区。1979年推出430,行内俗称为火柴盒,这代开始,内笼由黑色转成深蓝色。由130系至430系列,日产出租车一律配用2164cc四汽缸柴油引擎,最大马力有64匹。1983年日产推出Y30系列取代430,行内俗称为番碱盒,开始改用大容积至2289cc的新引擎。然后到1987年转款为Y31,并提供普通版(圆灯及全手搅车窗)及豪华版(石英大灯,驾驶位及左后门设有电窗)两种。1991年Cedric Y31私家车和出租车车身开始分家,出租车版即在街上所见的行运通石油气出租车那款。但早期仍是配用黑色泵把,及配用再加大容积2500cc柴油引擎。大约1994年至1995年,引擎进一步加大至2700cc,这款车车尾并印有2.7字样,以知识别。1997年日产代理引入15部日产Cedric Y31石油气出租车样版到港作试验,其中10部是1994年曾在日本落地行走的中古车,目的是用作试验已用了数年的石油气出租车的用途。而另外5辆全新车,则配上跟车身颜色相同的泵把,并配用新款鬼面罩及尾灯,引擎容量为1998cc马力85匹。
现款日产出租车多为石油气版本的y31,其特点是前保险为黑色。
丰田
至于丰田出租车就在1979年引入。最早期是LS90系,特点是四圆灯设计,配用2188cc四汽缸柴油引擎,马力66匹。1980年推出LS110系,分前期及后期,前期是四盏方灯,配米黄色内笼,后期改用石英大灯,灰色内笼,引擎仍使用2188cc的L系。1983年并特别为一位伤残出租车司机设计一部配用自动軚波、电窗、风油軚及丝绒座椅的特别版本。1984年推出LS120系,特点是有黑色的C柱,引擎改用2446cc的2L,马力有75匹。这代同时有数部伤残司机版本,但波棍是设在中控台上,故此只得4个乘客座位,而LS120亦有两代,头灯设计略有不同,而内笼开始转用深蓝色设计。1988年推出LS130系,并分有三期,第一期称为钻石皇冠,大约一年后加设风油軚,其他设计不变,但改称为翡翠皇冠,1990年作出小改款,改用新设计的鬼面罩,型号为LS131系列,代理称之为明珠皇冠。1993年推出LS140系,代理称为银禧皇冠,1994年再作出小改款,型号为LS141系列,代理称为金禧皇冠。其实,银禧、金禧、钻石、翡翠、明珠皇冠的车身外壳设计不同,但底盘完全无分别,故此两代的厂号也同样是LS130系。而相 对的3.0汽油引擎的Royal Saloon,1987-1991(即钻石、翡翠及明珠冠车壳)年 款采用7M-GE引擎,厂号是MS133,而1991-1995年款(即金、银禧壳)则是采 用新的2JZ-GE引擎,厂号则是JZS133,在香港代理并没有引进S140系的皇冠, S140系与JZS133同样在1991-1995年间生产,但分别只在硬顶型车身(Hardtop) 及最顶级的Crown Majesta,这两款与香港有引进的JZS133房车版有很大的分别 ,包括较阔的车身(Hardtop 1755mm、Majesta 1800mm)、较阔的车轴跨距, 而Majesta亦有较长的2780mm轴距,与JZS147、UZS143 Aristo相同;而S140 与S130最大的分别,在于S130仍使用皇冠车系用开的与车身分离式的独立底盘, 而S140则是采用单体硬壳式底盘结构。
1995年皇冠S150系私家车与出租车车身开始分开发展,出租车版即金丰(Comfort)出租车车身,车架开始放弃使用分离式大阵,改用单体
硬壳式结构,而车厢方面改用灰色为主的色调,柴油版金丰出租车采用2L引擎,是为LXS10。 1997年丰田代理引入15部丰田金丰石油气出租车样版到港试验,特点是配用日本本土爱用的沙板倒后镜,引擎容量为1998的3Y-PE,马力79匹,是为YXS10。1999年石油气出租车试验成功,并开始全线引进,车身外观一直没有大改变,但加设自动波作为选配设备。2000年加设六幅式合金轮圈作为标准配备,2001年有另一款五幅式轮圈可选,并增设引擎转数表。2002年随着皇冠皇室型的改款而改用相同的倒后镜,同时表版的里程计亦改用液晶式显示。2005年车尾窗内的迫力灯改用LED灯,及两侧前沙板加设一对指挥灯。大约2004年,代理不再引入手波型号,故此一律配用
自动波箱。2006年,代理增加了一款称为“爱心出租车”的型号,特点是左边的B柱被移前10cm,故左边前门会比标准版本细小,而后门则较长,B柱并设有手挽、左后座亦可向左面旋转,以便行动不便人士如长者、受伤者或残疾人士上落,而这款出租车亦使用电动车门,取代手动遥控设计;车价方面比标准版贵10,000港元左右。2008年丰田Crown Comfort出租车作出小改款,车尾冚改用新款高亮度L型大面积尾灯组,配合全电镀牌框,而车顶的出租车招牌换上全新圆拱型设计,并换上白光灯照明,换上跟车身同色的SIDE镜,车尾还贴有LPG 2.0的字样,是继丰田七人车款5座位出租车Alphard Hybrid之后再推出的新款载客出租车。2008年8月开始,为符合欧盟最新废气排放标准,新到港的丰田皇冠出租车会由軚波改做地台波,死气喉位置亦重新编排,故此乘客座位由五个减至四个,但规格与五座位出租车相同,引擎方面改用15吋195呔..新机器1TR-FPE VVT-I 116匹马力。
香港出租车使用的车辆型号必须经政府检定。现时使用的车型绝大多数为丰田皇冠Comfort,亦有少量的日产Cedric、日产Gloria仍然在服役中。
租车派遣系统
随着出租车服务不断提升,2008年出租车业界引进I-TAXI创新出租车资讯系统,已正式获运输署批准,并得到10多个出租车团体及出租车车行认同,现正全力推出市场,已有部分新界出租车及市区出租车安装了I-TAXI创新出租车资讯系统,乘客现时可在出租车车厢内看到免费资讯。
2007年,科浪国际旗下航天科浪宣布,推出专为香港出租车行业而设的智能派遣系统,并命名为“ TAXI4U ”,该方案利用 GPS 科技配合先进数据库处理技术来整合出租车营运,该项服务不但有助业界提升营运效率,亦由于它可记录司机接载乘客的详细资料,可让乘客享受更方便快捷及安全可靠之出租车服务。
据了解,“ TAXI4U ”乃本地首个成功开发及应用于出租车行业之智能派遣系统,得到多个出租车团体、流动通讯系统营运商及相关政府部门全力支持。当出租车营运中心收到客人电召后,可应用后台的智能乘客管理系统,通过无线网络以最短时间派遣附近的出租车前往目的地接载乘客。
该公司把智能交通的科研技术,完实用于“ TAXI4U ”方案内,包括, KENJI 汽车黑盒系统及 VTRACK4U软件,再加上航天科浪在公共交通的经验,在得到出租车团体的支持,“ TAXI4U ”将很快投入服务,并象征著香港智能出租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带动整个出租车行业迈进资讯的新年代。
此外科浪国际主席更扬言把“ TAXI4U ”推展至国内城市,由于国内即将举行多个国际大型项目如2010 年世界博览会、 2012 年亚运会等,科浪国际期待以能抓紧如此庞大的市场商机。
现时,“ TAXI4U ”已获得香港出租车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持,早前已就 TAXI4U 服务进行测试,出租车团体对其效果感到非常满意,不但可协助加强营运效率,更重要是可提升业界的服务水平及专业形象,对香港市民及游客提供更快捷可靠的服务。 TAXI4U 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及潜力,在不久 的将来,为市民提供更优质及多元化出租车服务。
经营模式
大部分出租车是独立个人拥有及经营,但亦有一些出租车是由出租车公司(出租车车行)拥有,雇用出租车司机营运,并规定每辆出租车配一牌照,惟香港政府已停发新出租车牌照以减少出租车数量,从而减少交通挤塞及路面的空气污染情况,故只能在自由市场购入牌照或是在旧有出租车取消登记时参与公开竞标。因此在供不应求下,造成牌价高企,现时一般出租车牌照可达300万港元,比香港不少住宅单位价格更昂贵。故此,买卖出租车牌照亦成为一种投资,主因是出租车牌照具永久性质,且对比于买卖物业,出租车牌照不会因随着时间如楼龄而影响价值。
出租车牌照的转让手续并不繁复,一天内便可办理转名文件手续及交易,更与物业买卖一样可进行按揭,因而也与利率走势的变化紧扣。更有不少中国内地公司看中出租车牌照的投资潜力而进行炒卖活动。各种因素促使出租车牌照价格年年递升,屡创新高,同时造成不少司机只能租车营业,而不能成为持牌车主。
一直只在英国伦敦见到的大型出租车,日后有机会引入本港,并会交由中国吉利汽车负责生产,现阶段是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研究由柴油引擎改装至石油气引擎。TX4型号伦敦出租车的车厢前后有一幅透明玻璃分隔,前面是司机位及摆放行李处,后面是五个乘客座位,其中两个是倒后位。乘客可透过对讲机与司机通话,车厢比现时市面上的丰田石油气出租车阔了300多毫米,出租车又可以放下斜板,供轮椅乘客直接上落车。在安全方面,伦敦出租车车架较坚固,亦装有防锁死刹车系统,防止跣胎,而后排中间乘客座位的安全带也可以调教至供儿童使用,并且视野广阔行车稳定。
安全
据政府统计数字,1996年-2000年每年的交通意外宗数水平约为3200宗,至2002年却递升至3617宗。
乘客安全
鉴于私家车和出租车的交通意外频生,政府于是于1983年起立法规定,私家车及出租车的司机旁前座位置也必须扣带安全带。2001年1月1日,条例扩展至后座乘客。
司机安全
香港出租车车厢内普遍不设前后座之间的透明隔板或栅栏,以致出租车司机遇劫时有发生,甚至劫杀亦发生过。1995年元朗区一宗新界出租车司机被劫杀案件发生后,政府曾试验在部分新界出租车前排座位上加装防护网,以保障司机安全,但最后被全数拆去。
其他信息
三种出租车皆可服务的地方是
香港国际机场及
迪士尼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