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香山位于太湖之滨,自古出建筑工匠,擅长复杂精细的中国传统建筑技术,人称“香山帮匠人”,史书曾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的记载。
明代生于香山的北京
天安门城楼设计者
蒯祥,因其建筑技艺高超而被尊为“香山帮”鼻祖。从匠心独运的
苏州古典园林到气势恢弘的北京皇家宫殿,数百年来,苏州香山帮匠人的精湛技艺代代相传,香山帮匠人的杰作
苏州园林和明代帝陵被列为
世界文化遗产。
9月30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
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包括中国22个项目在内的76个项目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与苏州有关打包列入的项目有3个:端午节(苏州端午习俗)、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苏州的
宋锦、缂丝)和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苏州的“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蒯祥设计天安门是历史的机遇。当年
朱棣迁都北京,从江苏招募了大批能工巧匠前往。蒯祥正当壮年,技艺高超,故被征召入京。进城后,蒯祥的才能获得当时负责皇宫营建的
都督佥事的赏识,于是被委以重任,由他设计了
三大殿、天安门等一批重要的皇宫建筑。蒯祥一时声誉鹊起,皇帝也“每每以‘活鲁班’呼之”。蒯祥最后官至
工部侍郎,成为天下百工的总领头。据考,蒯祥曾读过几年私塾,有一定的
文化修养,而他的技艺更是了得,木匠、泥匠、石匠、漆匠、
竹匠五匠全能。《
吴县志》记载,他精于
建筑构造,“略用尺(淮
下加十)度……造成以置原所,不差毫厘”。在
吴县,关于
蒯祥的民间传说很多,其中心总离不了蒯祥如何鬼斧神工。
在
耦园大修中精心设计了
李白醉酒、
林和靖踏雪寻梅等多个形态各异的
花窗,这些花窗精细夺目,移步易景,富含韵味。据说他动手制作了山水间的屋脊雕塑松鹤柏鹿,
垂脊雕塑天女散花、嫦娥奔月。还带领香山工匠修建了中国出口美国的
园林建筑———
明轩,修复了山塘景区中的玉涵堂等。
苏州吴县香山人,祖上世代为香山帮建筑匠人。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曾任
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在任职期间,他主持了中国第一例出口工程明轩、美国
波特兰市
兰苏园等影响深远的国外园林出口项目。与
薛福鑫同时列入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1949年出生于苏州吴县香山地区(现属
吴中区),从16岁开始便随父亲学艺,从事香山建筑
木作。太祖父为
姚姓木作名师,在
嘉兴开有自己的作坊,曾祖父姚桂庆、叔曾祖姚根庆也均为木作名师,在
木渎开作坊,
叔祖父姚建祥、姚龙祥、姚龙泉则分别在东山、木渎开过建筑木工作坊,父亲陆文安因跟太祖
母姓陆,更是一代香山帮木作名师,他擅长建筑设计,曾参与
枫桥、
寒山寺等多处苏州古典名园的维修和
修复工程,省建工名人志有记载。
陆耀祖从小得到父陆文安亲授,并长期在一起工作,直至陆文安过世,在传统建筑的
大木作、
木装修方面系统地得到继承,由于香山帮营造技艺书籍很少,长期依赖于师徒口头授教形式,在长期的与父亲一起工作期间,他比较勤奋刻苦,潜心专研技术,因此得到了一些香山帮
古典建筑的真传。
陆耀祖不仅自己继承和掌握了香山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各项要领,还为培养下一代香山传人而积极工作着,他主持了“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
名师工作室”,使许多身怀绝技的香山建筑名师有了良好的工作环境,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着手对苏州地区古建筑技术工人进行培训,经他培训的工种有
石雕工、砖细工、
木雕工、木工、瓦工、假山工等,培训的
技术等级为
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的总人数达数百人。他们都成为香山帮古建行业的
中坚力量。
第二代
曾祖父:姚桂庆,木作名师,叔曾祖:姚根庆,木作名师,在木渎开作坊
第四代 父亲: 陆文安(姓
高祖母姓),木作名师,省建工名人志有记载,叔父:姚伯明 姚安明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匠人的收入低、劳作苦,一般的匠人年薪不超过3万,而做得好的匠人年薪不超过5万,本地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从事匠人职业,香山帮面临着后继乏人、技艺失传的尴尬局面。香山帮工匠
老龄化趋势严重,一般工匠年龄在40岁以上;二是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面临走样的困境。由于香山帮技艺的传承方式主要还是口传心授,所以并非短时即能奏效。不少的
仿古建筑只能临摹到香山帮
传统技艺的“形”而无“魂”,做出的活“走样”的多。(苏州“两会”上,政协委员、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陈红霞副教授)
一是同治、光绪年间为
顾文彬怡园建屋三楹,隔扇将其分为南北二厅,前曰“锄月厅”,后曰“
藕香榭”。
二是光绪二十八年,和著名雕刻家赵子康一起重修木渎“
严家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