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碑,是
海峡两岸五所同根同源的
交通大学所拥有的共同标志性纪念建筑。为继承和发扬
饮水思源这一交大人的光荣传统,五所交通大学在校园内均设立此碑,以示海峡两岸五所交大——饮水思源,文脉交通。
饮水思源
交大民国十九届(1930级)毕业生于毕业别离之际,念及母校培育之恩以及他们首先入住执信西斋之便利,决定捐款在执信西斋中央建造一座以校徽为中心的喷水池,赠送母校留作纪念,并表达饮水思源之情。碑于1933年发起建立,碑上刻有“饮水思源”四字,碑后即为执信西斋。
当时的整体设计理念为“将校徽中的砧、书、锤、链、轮用铁铸成立体实物,下加石座,水从齿轮间喷出”。
历经周折,此碑于1933年春始完工,总计耗资约为大洋800元。纪念碑为一水泥石磴,建在池之中央,用大理石贴面,正面刻有“饮水思源”四字,为该届同学陈汝善之父所写,下刻“民一九级建赠”,背后刻有该级全体同学的姓名,顶上竖一立体校徽图案:校徽为圆形,中有一铁砧,向左斜靠着一把铁锤,右有五节链条相垂,上面摆放着中西书籍数本,取寓工于读,学重中西之意。铁砧底座上刻有创校年代1896年,谓奠基之始。环盾作齿轮(Gear)形,略似电机中转核(Armature)之横截面,则表示学校各学科,也可以其为交通事业。外圈刻有学校的中英文校名,中外通用。
1933年4月2日下午2时半,学校在庆祝建校37周年期间举行了喷水池落成典礼,饮水思源碑正式落成。可以说,从此时起,才有了真正被校方认可的、受校友推崇的校徽实物。据说原本学校有废止该校徽另行改订之意,此碑一出,校徽也随之深入人心,影响深远。虽然学校经历变迁,这一校徽却一直存续下来,得到海内外五所交大校友的公认,在学校的各类徽章、刊物等上面常能看到它的形象。
同行致远
1896年(清光绪22年),交通大学沪校以
南洋公学之名在上海创立;1921年,与唐校、平校均归于国民政府交通部辖制,因得“交通”校名。及至1956年,交通大学建校六十周年之际,位于上海的交通大学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令,由校长
彭康带领交大师生将交通大学主体内迁至了
西安;而在
台湾省,由交大前校长
淩鸿勋主持商议交大在台复校的事宜。交通大学由此分衍为海峡两岸五所著名的高等学府——
西安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新竹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和
北京交通大学。
与此同时,作为五所交大共同象征的饮水思源碑,也伴随交大的迁徙而分播、复建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但是,饮水思源碑相关史料、相片较为匮乏,导致后世交大人对原碑产生了许多不准确的解读。比如,上海交大方面的顾建建,在《饮水思源碑与交大校徽》一文中,误以为“碑、池同时建造;西安交大方面的张镇生,在《“饮水思源”说校徽》一文中,误以为原碑“保留在上海徐家汇交通大学旧址的西斋前”,可惜事不遂愿,该原碑在解放后已被毁。有时,甚至对1986年西安交通大学新建的饮水思源碑的建造过程竟然都说不清。徐俐蓉在其博文《‘饮水思源’碑的设计者——纪念我的父亲徐林》中,把西安交大的“‘饮水思源’喷水池”一并提及,也好似“碑池同建”。
事实上,最初的饮水思源碑,是一个在1933年建造于交大上海徐家汇校区执信西斋前喷水池中央的标志性纪念建筑物。先即有“喷水池”,之后才增添建造了“饮水思源碑”。饮水思源碑落成于1933年,由116位30年代校友为感谢母校培养共同捐建;经过80余年的风雨,饮水思源碑也被岁月侵蚀。2015年,交大校友
俞伟景、
晋琰夫妇慷慨捐建,修复饮水思源碑。
西安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新竹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碑分别位于西南交通大学唐山校区,九里校区和峨眉校区。
北京交通大学
2003年,“交大平校”(北京交大)恢复校名为“北京交通大学”,采用“知行”作为新校训。此外,为了与“交大沪校”(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新竹交通大学)保持一致,亦建造“饮水思源碑”;并且同样采用“铁砧、铁锤、书籍”图案作为校徽。
北京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碑分别位于北京交通大学海淀校区和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