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树
虚构植物
食人树是虚构植物,传闻中的足够杀死或吞噬大型动物,现实中并不存在足够杀死大型动物的植物
传说起源
1878年,殖民列强在设法教化和征服那些偏远地区的人们的时候,发现这个世界竟是如此怪异。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传回伦敦、布鲁塞尔和柏林,他们提到了遥远的陆地、失落的城市以及在动物园里所看不到的动物,当然,他们讲述的很多故事都夸大了,而且大部分将随着时间流逝,被人们遗忘。但是马达加斯加岛上的荒野丛林和有关它的传说,却很难被人淡忘。
马达加斯加岛在2013年仍是草木丛生,对外界来说,它仍存在一些未被开发的地区。在这里生长的90%的自然菌群,在世界其他地区根本看不到。它是一个丛林,一切都有可能潜伏在里面。德国探险家卡尔·李奇博士(Carl Liche)手持弯刀,带领着一队当地的穴居土著--姆科多(Mkodo)人进入丛林深处。到达一个空旷地时,李奇突然停下了脚步。
眼前的景象是任何一个白人都不曾见过的:一根“像八英尺高的菠萝”的树干上长着浓密的片,树叶从树顶一直垂到地面上,7英尺长的卷须向四面八方伸展。
李奇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他开始跟他的英国助手交谈,并注意到那些当地人开始变得非常兴奋。他们把一名姆科多妇女推向那棵大树。并开始祈祷。该妇女喝了从食人树里渗出的一种非常奇怪的液体后,变得非常疯狂,开始歇斯底里的大喊大叫圣歌在继续,只见“那棵原本慵懒的像死了一样的残暴的食人树,突然恢复了野性的活力。” 卷须像蛇一样快速伸出,勒紧妇女的脖子和身体,使她无法呼吸。那个妇女的尖叫声变得越来越弱,最后完全消失了。这时树叶把她一层层包裹起来,直到不留一丝缝隙
10天后李奇重新回到这个地方,然而他在那颗树下只看到一堆白骨。 关于马达加斯加岛食人树的故事,是殖民时代一些人为了吹嘘编造的一个故事。
现实植物
植物中的确有一类食肉植物(carnivorous plant),因为它们主要捕捉昆虫,所以也叫食虫植物(insectivorous plant)。截至到2013年全世界发现的食肉植物共有13科20属600多种,绝大多数都隶属于三个食肉植物科——猪笼草科茅膏菜科和狸藻科。
食肉植物其实并不罕见,从热带到寒温带都有分布。在中国南方很多地方——比如广州的白云山和深圳的梧桐山——很容易就能见到茅膏菜属的多种食肉植物,在北京也一直有狸藻生长(虽然数目非常少)。由于这类植物具有这种奇异的特性,它们一向是植物科普的热门题材,也因此被很多人当成观赏花卉栽培。
捕食方式
这类植物捕食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是生有捕捉器或夹子般的叶子,叶子两半能迅速闭合,把牺牲品夹在当中。如捕蝇草茅膏菜科捕蝇草属),它的叶子平时分两片张开,叶上分泌有甜味的液体,一旦有昆虫类小动物碰到叶子上的毛,两片叶子立即闭合,把昆虫夹在其中, 并分泌消化液把它消化即“吃掉”。又一类如猪笼草瓶子草,叶子演化成瓶状,瓶口色彩鲜艳,并能分泌具有香味的蜜腺,吸引昆虫等小动物。而瓶颈又长着向下斜生的硬毛,昆虫只要爬进瓶中就无法逃出,瓶底的消化液会迅速把它消化掉。再一类,如茅膏菜(茅膏菜科,茅膏菜属),叶片有粘液腺,能分泌透明、反光的粘液,使其外表格外鲜艳多彩,以引诱昆虫。当小虫停落叶面时,即被粘液粘住,昆虫因挣扎而使全身粘满粘液,最终浆死。这些能捕食动物的植物,虽然令不少人觉得惊奇,但它们确实存在。然而,这些植物都不高大,一般只有二三十厘米,最高的也不过六七十厘米高。 它们只能捕食小动物,主要是捕食昆虫,较大的品种,偶尔也能捕食小型的壁虎等。因此人们把它们称为捕虫植物或食虫植物。至于稍大些的动物, 哪怕是小,它们是根本无力捕获的。
分布范围
主要产于南亚和澳大利亚的猪卷草、茅膏菜与产于南美的捕蝇草瓶子草等。
主要价值
大都生长在热带沼泽地带,也有一些作为小型盆栽供欣赏。
主要品类
食肉植物又称食虫植物。这种植物能借助特别的结构捕捉昆虫或其他小动物,并靠消化酶、细菌或两者的作用将小虫分解,然后吸收其养分。
已知食肉植物约有400种。这类植物多为绿色植物;食肉植物能将捕获的动物分解,这个过程类似动物的消化过程。分解的最终产物,尤其是氮的化合物及盐类为植物所吸收。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8 15:53
目录
概述
传说起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