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祠
陕西商州牧护关镇秦岭村的秦岭山巅,是纪念唐代大诗人韩愈的祠堂,始建于唐末
韩愈祠位于陕西商州牧护关镇秦岭村的秦岭山巅,是纪念唐代大诗人韩愈的祠堂,始建于唐末。
简介
韩愈祠位于陕西商州牧护关镇秦岭村的秦岭山巅。有名的商於古道从韩愈祠的前殿门洞穿过。秦岭祠院是关中通往河南南阳的必经之地,也是古都长安通往我国南方各省的交通要道。过去这里行人川流不息。故而,当初秦始皇扫六合、汉刘邦率兵定中原、汉光武刘秀立马建都洛阳都经过这里。而后,各朝历代的名人贤士,如韩愈白居易杜牧、吴显、谭嗣同徒步来此,给秦岭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和诗篇,现存古诗70多篇。如今312国道隧道从岭底穿过,交通十分便利。秦岭山势挺拔,山高路险,峥嵘峻秀,峡谷幽幽,蓝水潺潺,悬崖飞瀑,险峰插云天。四季分明,冬冷夏凉,空气新鲜。春天山花烂漫,夏暑青松翠竹,林木繁茂,荫蔽风凉。金秋天高云淡,群山红遍,层林尽染。隆冬雪积玉砌,银妆素裹。登上秦峰,四面眺望,山峦叠翠,林海茫茫,云雾缭绕,奇景秀丽。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真乃仙境。难怪历代名人过此多题诗吟咏。如唐代诗人司空署写《登秦岭》:“南登秦岭头,回首始堪忧。汉阙青门远,商山蓝水流。三湘千客去,九陌故人游。从此思乡泪,又垂不复收。”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初贬官过秦岭》:“草草辞家忧后事,迟迟去国问路途。望秦岭上回头立,无限秋风吹白须。”如今张承武写《东过秦岭》:“昔过秦岭上下盘,今走隧道车轮欢。蓝小新线通坦途,乘客犹如云中仙。”韩愈也曾留下“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著名诗句。
人文历史
韩愈(公元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终生谥文善诗,又称韩文公。出身小吏,早孤幼好学,是唐代贞元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因上疏请宽关中谣役和赋税被唐德宗贬为广东阳山县令。在元和时任国学博士、刑部侍郎。元和14(819)年又因表谏佛骨一事,触怒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从潮州召回长安任吏部侍郎。他的一生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文学上反对六国以来浮华奢靡的骈偶之风,提倡“文从字顺”的散文。他同唐代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是我国最伟大的文学家、诗人和哲学家。他的一生公正廉洁,无私爱国为民,尊师重教,关心人民疾苦,是一个关心政治的文学家。他写的《韩愈文集》对唐以后的人教育很大,特别是对伟人毛泽东同志的成长起了重要作用。他写的《师说》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得到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多次课改均被选编高中、初中语文教材,教育当代学生,承继先哲遗风。韩愈为了挽回中唐日趋衰败的局势,为民请命,多次直言上谏,触怒皇帝、宦官等上层权贵,受其排挤和打击,多次被谪贬。特别是元和14年(819)正月,宪宗皇帝迷于佛教,不闻朝政,派僧去扶风法门寺迎佛骨进京。当时身为刑部侍郎的韩愈不听相好劝阻,冒着生命危险,立下破天胆上朝进谏除述弊,触怒宪宗当场要将韩愈问斩。经过宰相裴度等人的力争,虽免一死,却被贬千里以外的潮州做刺史。在离别长安去潮州赴任时,途经商於古道的牧护关(古称蓝关),突降暴雪,顿时积雪奇厚,寒风刺骨。他的出随从张千、李万被冻死在冰天雪地之中,葬埋在秦岭下边的瓦窑沟口。韩愈本人多亏当时在牧护关修道的侄孙韩湘相救,才将他接回山洞避寒。他很伤感,悲愤交加之下,写下了千古名篇《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障江边。”韩愈爱国爱民,对民族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民间古今享有崇高威望。历史上凡是对人民做过好事的人,总是受到后代人的尊敬和爱戴。为了纪念他,后人在秦岭山巅立碑修祠院,并把韩愈的生平、《谏佛骨表》和蓝关诗镌刻在石碑上千古流传。
韩愈祠建于唐末,历经沧桑,历代名君曾多次新修和维修。明代的弘治、嘉靖,清代的顺治、雍正、康熙、嘉庆皇帝等多次复修。祠院的建筑宏伟庄严,占地十多亩,庙产耕地一千多亩,养骡马18匹。在兴盛的嘉庆年间,有道人师徒16人,解放初还有4人。殿轩三盈,有正殿、中殿和前殿,东西廊房约三十余间。祠院雕梁画栋,塑像威严,栩栩如生。正殿有韩愈、韩湘、药王、张千和李万塑像。中殿中门是红色大门,东西两边是四方土地,大门下是两只猛虎守门。大门上的对联是清代商州县令所写:上联“雪拥蓝关一片冰心寒日月”,下联“云横秦岭千秋浩气塞乾坤”,横批“正气云开”。祠院墙壁上有八仙图和雪拥蓝关图。祠院内悬挂着“泰山北斗”、“浩气灵霄”和“文雄八代”牌匾。正殿楹联是“一身正气能凌日、千古儒风自拔云”及“仁义继千年之统、文章起八代之衰”。院内有钟鼓亭、神厨库、吊表炉和厢房。祠外还有卧云亭、湘子亭和窥星楼等。祠内外有36个石碑,如“云横处”、“佛骨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和历代翻修的石碑等。最有名的是“同光日月”碑。碑头是“高山景雄”,对联是“天界此心同此理,予将斯道觉斯民”。离祠院不远在瓦窑沟口还有张千、李万坟墓,占地约一亩。整个祠院建筑在文革前一直被保护着。据老人说,历代大小官员和文人贤士从此经过,都要进祠院谟拜。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庙会和每月初一、十五香火极其旺盛。唐后历代文人贤士从此经过留下了很多优美的诗篇,现存70余首。如唐代诗人杜牧“早入商山百里云,蓝溪桥下水声分。流水旧声入旧耳,此回呜咽不堪闻。”明代诗人杨一清诗题《文公祠》:“骨肉相逢兴不孤,朔风吹雪满头颅。一身正气青天在,八代衰文赤手扶。犹有篇章传道路,岂应香火托浮屠。庙门下马瞻依地,却愧经行是坦途。”清代谭嗣同写的《过秦岭昌黎祠》:“绿雨浓烟山四围,水田千顷化僧衣。我来亦有家园感,一岭梨花似雪飞。”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韩愈祠在文革后被毁之一旦。文革中,祠院初毁,省文物部门曾给拨款三千元叫当地群众维修。由于祠院被毁的一无所有,只好将拨款给黑龙口文化站买了电影机了之。直到2002年宣传旅游开发,当地群众自发的投工献料、捐款,克服重重困难,置修小小三间正殿,请名师塑了11个塑像。主要有韩愈、韩湘和药王像。两面墙壁又绘了雪拥蓝关图和八仙图。正殿的再次复修,为2004年国家人大组织的秦岭探访做了一点小贡献,并将我手绘的原概貌图录像做了专题报道,给商州争了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11 14:16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