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巨源出身关中士族
京兆韦氏郧公房,祖父
韦匡伯初仕北周,袭爵郧国公,入隋后,改封舒国公。韦巨源早年以门荫入仕,在
武周时期,历任
司宾少卿、
司府卿、
文昌右丞。
长寿二年九月辛丑(693年8月20日),韦巨源以文昌右丞之职拜相,被授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当时,内史
李昭德独揽朝政。韦巨源与
豆卢钦望、
陆元方、
苏味道、
杜景俭虽同为宰相,但都依附李昭德,不敢纠正他的过失。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
李显复位,韦巨源工部尚书,封同安
县子。随后又任
吏部尚书、
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郇
县伯。之后因从叔
韦安石拜相,韦巨源避亲罢知政事。改任
侍中、
中书令,进封舒国公,附入韦皇后三等亲,成为韦皇后的兄弟,编入属籍。
景龙二年(708年),传言韦皇后衣笥裙上有五色云,是吉兆,韦巨源请公布天下,李显听从并大赦。当时星坠如雷、野雉同叫之类的凶兆,韦巨源却不说。韦巨源见李显昏惑,便与左卫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
宗楚客、吏部尚书同平章事
郑愔、谏议大夫赵延禧等传播妖言祥瑞,秘密引导韦皇后效法武则天。
景龙三年(709年),韦巨源任
尚书左仆射,依旧知政事。不久,又任
尚书令、
同中书门下三品,仍旧监修国史。当时朝廷因时将在长安南郊的天坛(
圜丘遗址)进行祭祀,韦巨源受韦皇后之意,协同国子祭酒
祝钦明提议让韦皇后参与祭祀,并让韦皇后为亚献,韦巨源为终献,大臣女为斋娘,李显同意。
唐隆元年六月庚子(710年7月21日),临淄王
李隆基和
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杀
韦皇后、
安乐公主。消息传出后,韦巨源家人建议其躲避。韦巨源答:“我是大臣,有难岂能不赴?”出门到都城
长安的街道,被乱兵所杀,时年八十岁。
景云元年六月甲辰(710年7月25日),李隆基拥其父亲,曾为皇帝的相王
李旦复辟,即
唐睿宗。李旦追赠韦巨源
特进、荆州大都督。太常博士李处直建议谥韦巨源为“昭”,户部员外郎
李邕反对,说:“武三思引荐他为宰相,韦皇后以他为亲属。无功受封,无德受禄。他诽谤同族
韦安石,却阿附外人
宗楚客。谥号‘昭’是不合适的。”李处直仍坚持建议谥号为“昭”,李邕再次上表反对,但睿宗李旦仍然谥韦巨源为“昭”。
韦巨源与韦皇后同出京兆韦氏,为让韦皇后临朝执政,做出了很多努力。任职宰相时,韦巨源大量任用韦氏家族成员,均占据要职。又传播祥瑞鼓动
唐中宗宣告天下,为韦后执政掌权制造舆论。在朝廷祭祀时,韦巨源成功说服唐中宗,让韦皇后参与祭祀,并担任为
亚献。
赵莹、
刘昫等《
旧唐书》:“元忠、安石、巨源、至忠、彦昭等行非纯一,识昧存亡,徇利贪荣,有始无卒,不得其死,宜哉!”
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韦巨源出身于
京兆韦氏东眷郧公房,是西汉名相
韦贤、
韦玄成父子的后裔。韦玄成八世孙韦穆,子孙号为东眷韦氏。韦穆八世孙
韦叔裕(
韦孝宽),仕北周,封郧国公,故房支号为郧公房。韦孝宽次子
韦总,官至京兆尹。韦巨源是韦总曾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