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牙》是美国作家
杰克·伦敦创作的中篇小说。《白牙》的背景是
加拿大西北边陲的冰封地带,叙述了一只幼狼如何从荒野中进入人类的文明世界。
内容简介
《白牙》讲述一只叫白牙的狼诞生于荒野世界中,幼年所见的是弱肉强食的世界。后来,母狼带着它一起从荒野回到印地安主人的身边,人类营地的生活使它性格变得乖僻和孤独,心性凶残没有爱,对任何种族都充满仇恨敌视;被卖给史密斯后更加深了它愤世嫉俗的个性。在史密斯的虐待和监控下,它成为一只凶狠的斗狼,在经历一段几近亡命的斗狼生涯后,新主人威登·斯考特救了它。他仁慈的爱使得白牙从凶残的野兽转变成为忠实的宠物,并从坏人手中救了新主人父亲的命,赢得了“福狼”的美名,安度晚年。
作者简介
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6—1916),美国小说家。生于
旧金山。父亲是破产农民,家境贫寒。杰克幼年时就曾以出卖体力为生,卖过报,当过童工,后来又当水手,到过日本。回国后在黄麻厂和铁路厂做工。以后他又加入了加拿大的淘金者行列,但空手而归,从此,埋头写作。他的早期作品有《
野性的呼唤》(1903)、《白牙》(1906)等。1909年发表代表作、自传体小说《
马丁·伊登》,描写了一个出身于劳动者家庭的
现实主义作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坎坷命运,对社会做了尖锐批判。一生先后写过15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优秀的有《
墨西哥人》、《
热爱生命》、《在甲板的天篷底下》等。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故事情节紧凑,文笔生动,有相当感染力。他成名后因经济上的破产和家庭纠纷,精神受到严重打击,于1916年11月22日自杀。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写作《白牙》之时,正好是
杰克·伦敦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离婚的时候,而他和夏弥安·基特里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确定,此时的杰克·伦敦心情沮丧,失去稳定家庭生活的他可能内心渴望一种新的安定的生活,所以他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他要写一本《野性的呼唤》的姐妹篇,而不是续集,他要把整个过程倒转过来,“不再描写一只狗的丧失文明的退化,我打算描写一只狗的进化与文明,描写它的爱家、忠诚、爱、道德以及所有的礼仪和美德的发展。”
人物介绍
白牙
白牙出世后不久,母亲带它在丛林中偶遇从前的印第安主人,印第安主人“灰海狸”为换酒把白牙易手给白人“美男史密斯”。此后,它经常被新主人带去展览,或打赌跟其他狗咬斗,白牙几乎战无不胜,但在跟斗牛犬“切罗齐”相斗时险些被对方咬死,幸亏来看热闹的威登·斯考特赎买下了垂死的白牙;经过新主人的悉心照料,白牙很快伤愈,并开始渐渐熟悉文明世界的生活法则。“人类的友善像太阳般照射它的身体,而它也如植于沃土中的花朵一样茁壮成长”,为白牙由野性向文明进化做了注脚。
威登·斯考特
威登·斯考特是一个理想的动物主人。白牙在和一只斗牛犬打斗奄奄一息的时候被他从比第·史密斯手中救出。不久,白牙适应了它新的主人并开始爱它的新主人。当它意识到主人要离开时便跳出窗户追随主人而去,不顾身体被玻璃划伤的痛苦。
威登·斯考特是白牙生命中的转折点。威登·斯考特救了白牙,但他为白牙所做的只是改变了其生活环境。白牙仅是从一种好斗的动物转变为一种驯服的动物。在人类社会中它仍是一只动物。
威登·斯考特是上层社会的一员,习惯给人下达命令,包括白牙。他靠暴力和金钱救出了白牙,没冒任何危险。他对白牙所做的一切显示了某种阶级压迫。
比第·史密斯
比第·史密斯丑陋,狡猾,奸诈,渴望金钱。除了白牙,他找不到其它赚钱的方法。起先,他想从灰海狸那里买下白牙,但遭拒绝后,又想通过给酒鬼灰海狸一些酒来换取白牙。
比第·史密斯很穷,处于社会低层,因此他渴望金钱,而白牙就是一种手段。是为生存而奋斗的劳苦大众的代表。当然,他丑陋又邪恶,同时又是痛苦,希望获得同情的。作为工人阶级的一员,他受到上层阶级的压迫。
灰海狸
灰海狸,一个印第安人,他是白牙看到的第一个人类也是白牙的第一任主人。事实上,他也是白牙的母亲的主人。
当白牙第一次见到灰海狸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恐惧与尊敬,并且他认为灰海狸是一个神。主人对待白牙既不严厉也不宽容。当他做了有益于灰海狸家的事,他会得到奖赏;而当他做了错事的时候,他会受到惩罚。灰海狸不会在意白牙,仅仅把他看作是一只看门狗。
灰海狸给了白牙一个艰苦的环境。在印第安人的营地里,经常有很多狗欺负白牙,正是这样,使得他迅速的养成了强壮、有威胁性、狡猾的个性。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白牙》的主题思想是杰克·伦敦希望重新开始温暖家庭生活的写照,主人公白牙的成长经历是一个回归文明、回归道德的过程,这部新的小说反映了他当时的信仰:“爱可以治愈最痛彻的绝望。”
在日趋严重的
生态危机面前,人类所产生的一种对命运与前途的担忧,被称为生态忧患意识。人类所从事的那些与自然规律相违背的活动,通常会造成生态危机。如果人类丝毫感觉不到生态危机的存在,盲目乐观,最终将会导致灭亡。在美国文明发展之初,飞速发展的工业文明使得生态遭到破坏。杰克·伦敦在《白牙》中向读者展现了人类残害动物、破坏自然环境的场景,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生态忧患意识和对人类残害、虐待以及猎杀动物的愤恨,字里行间充满着浓郁的忧患意识与悲悯情怀。《白牙》中的斗狗情节充分说明了人性的异化以及人类道德的沦丧,这也是作家面对人性扭曲所表现的一种忧患意识。斗狗参与者以动物之间的残杀作为娱乐与消遣的方式,可谓人性扭曲到了极致。
斗狗人士史密斯看到白牙行动缓慢,目光呆滞,可能会在比赛中失败,就对白牙开始暴打,因为白牙不能获得胜利就意味着史密斯的金钱损失。严重的
拜金主义使史密斯更加物化,逐渐丧失了人性与道德。在当时的美国工业化社会,史密斯是人类所具有恶念的代表人物,《白牙》反映了当时整个美国社会的麻木与冷漠,展现了美国人性崩溃以及行为残忍的生态危机现状。
在《白牙》中,通过白牙的文化回归,杰克·伦敦向读者展现了人类对生命应给予关爱与尊重。白牙原本来自荒野,爱抚、帐篷、人与火将它带入陌生世界。人类世界的陌生让白牙倍感恐惧,同时也让它体会到了人类仁爱的魅力。当白牙第一次见到用两只脚走路的奇怪物种时,它感到极度的恐惧,但是人类的关心与疼爱很快就消除了白牙的恐惧。作家在《白牙》中这样写道:“让白牙觉得奇怪的是,当人类用手在它身上蹭来蹭去时,白牙感到一种难以理解的舒服与快乐。”白牙在和人类接触的过程中,还会经历很多恐惧,但是此次是白牙与人类产生友谊的标志。在白牙被斯考特救起之后,它已经死亡与枯萎的生命潜能逐渐被人类的仁爱唤醒。白牙的生命潜能之一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爱,它取代了喜爱,在与神接触的过程中,爱始终是任何其他情感都无法超越的。这是斯考特的使命,将白牙从痛苦中解救出来,更加准确地说,就是要将人类带给白牙的屈辱消除掉。从白牙的角度来看,它的生活正面临转机。在斯考特爱的召唤下,白牙逐渐有了爱的能力。这种能力带给白牙阳光般的温暖,白牙的生命在爱的感染下焕发光彩。
杰克·伦敦在《白牙》中不止一次地阐述了“
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假使白牙从未走进人类的篝火,荒野会把它塑造成真正的狼,因为它一出生就具有更多狼的特征。然而上帝给它提供了另一种环境,它就被塑造成一只带有一定狼性的狗,可那毕竟是狗而不是狼。可见,“狼”与“狗”的区分主要是由环境造成的。白牙虽同巴克一样经受了残酷无情的弱肉强食生存法则的洗礼,但充满广爱和关怀的环境使它最终走上了从野性向文明归化的道路。
艺术特色
杰克·伦敦巧妙地运用
陌生化手法,揭示了兽性之理与人性之爱。白牙回归兽性之理就充分体现了人性之爱的升华。而正是这种兽性之理和人性之爱的反向流变,让白牙在认识人类的过程中逐渐从陌生转为熟悉,以使其能够更加深刻地感悟与理解人类。白牙对人类的感悟与理解与人类当时的思维理念形成巨大的反差,这激发人类开始重新认识生命、认识自然,更重要的是重新认识人类自身,白牙让人类懂得了关爱与尊重生态自然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