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利用
通过汇总管对雨水进行收集然后使用过雨水净化装置进行净化处理,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
雨水收集利用是指通过汇总管对雨水进行收集,通过雨水净化装置对雨水进行净化处理,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
简述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就是来自海洋。动植物的生长、生存都离不开水,我们的生存与发展同样离不开水,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自然资源。
现状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时空分布又极不均匀的国家。水资源年内年际变化大,降水及径流的年内分配集中在夏季的几个月中;连丰、连枯年份交替出现,造成一些地区干旱灾害出现频繁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我国水资源总量28000多亿m3,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国水资源的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淮河及其以北地区,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节能呼声越来越高,使得雨水回收再利用也越来越被人重视。采用雨水收集系统。符合我国
可持续发展战略。传统城市雨水收集是在雨水落到地面上后,一部分通过地面下渗补充地下水,不能下渗或来不及下渗的雨水通过地面收集后汇流进入雨水口,再通过收集管道收集后,排入河道或通过泵提升进入河道。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雨水管理模式经常会造成城市洪灾、雨水径流污染、雨水资源大量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主要问题。
常见技术
我国城市雨水利用起步较晚,主要在缺水地区有一些小型、局部的非标准性应用。在国外,德国和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城市雨水的资源化和雨水收集利用已有较长的历史。其经验和方法,对我国大部分城市特别是对那些严重缺水的城市很有借鉴意义。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集下来的雨水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
二是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道路雨水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德国城市街道雨水管道口均设有截污挂篮,以拦截雨水径流携带的污染物。
三是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小区沿着排水道建有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供雨水径流流过时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水池或人工湿地,作为水景或继续下渗。
分类
雨水收集
根据雨水源不同,可粗略分为两类:
1、屋顶雨水。屋顶雨水相对干净,杂质、泥沙及其他污染物少,可通过弃流和简单过滤后,直接排入蓄水系统,进行处理后使用。
2、地面雨水。地面的雨水杂质多,污染物源复杂。在弃流和粗略过滤后,还必须进行沉淀才能排入蓄水系统。
通过模块式蓄水箱收集到的雨水资源用来冲洗厕所、浇洒路面、浇灌草坪、水景补水,甚至用于循环冷却水和消防水。可以缓解城市水资源紧缺的局面,是一种开源节流的有效途径。
雨水渗透
指天然原生态的自然入渗系统被破坏,雨水无法再次回补到地下,人工将落到受雨面上的雨水经处理后,再次回补到地下的一种处理系统。雨水渗透系统是根据受雨面的不同,结合相关的设备来完成的一组系统,相关设备包括:渗透雨水口、渗透雨水井、渗透雨水管、渗透雨水结构来完成雨水渗透。
雨水滞留
降雨量大过城市排水量时,启动区域雨水战略储备系统,雨水快速流入模块池内,大量存储雨水,待暴雨过去后再排放到指定出口或提前进行预排洪,降低城市排水压力,从而根本解决城市洪涝灾害。
意义
1、雨水收集利用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意义
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在国外的发达城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其经验和方法,对我国城市特别是对一些严重缺水的城市很有借鉴意义。城市中大面积的硬质不透水表面导致了城市雨水大量排放、地下水位降低等一系列问题,而城市中屋面的面积占去了整个城市硬质表面的30%左右,采用种植屋面可以吸收汇集部分雨水,增加城市雨水的回收利用,减缓雨水排放,改善城市水环境
城市建设导致自然植被和土壤等覆盖的自然地表不断遭到破坏,自然地表被建筑、道路、停车场等人工构筑物所替代。长期以来,在这些人工构筑物的建设中一直采用不透水面层的处理,使得降落在其表面的雨水通过排水装置迅速排入城市雨水管网。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屋面雨水利用屋顶绿化雨水利用、园区雨水利用和回灌地下水雨水利用四种。由于天然雨水具有硬度低,污染物少等优点,因此它在减少城市雨洪危害,开拓水源方面正日益成为重要主题。对于大型公用建筑、居住区、建筑群体等屋面及地面雨水,经收集和一定处理后,除用于浇灌农作物、补充地下水,还可用于景观环境、绿化、洗车场用水、道路冲洗、冷却水补充、冲厕及一些其它非生活用水用途。
2. 雨水收集利用在农业发展方面的意义
我国降水分布呈现出时间和空间的不均匀性,季节性的干旱缺水问题十分突出,这种降水的不均匀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城市用水。
据不完全统计,到1999年底,西北、西南、华北13个省(区)共修建各类水窖、水池等小、微型蓄水工程464万个,总蓄水容量13.5亿m3;发展灌溉面积2260多万亩,其中节水灌溉工程面积645万亩;解决了约2380多万人、1730多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和近1740万人的温饱问题。
雨水集蓄利用的工程模式与技术方法也呈现灵活多样的特点。集流面形式有自然坡面、路面、人工集雨场(碾压场、薄膜、混凝土等),其中西南地区主要依靠天然集流,北方地区采用人工集流场或天然集流场与人工拦截措施相结合;蓄水工程形式北方地区以窑、窖、旱井为主,南方地区以水池、水窖、塘坝为主;节水灌溉的方法有座水种、点浇、管道输水灌溉、滴灌、渗灌、喷灌及精细地面灌等。普遍采用了地膜覆盖及其他综合农业技术措施,有些地区还开始发展设施种植、养殖业。
由此可见,雨水收集利用解决了干旱缺水山区的基本生存问题。集雨工程的建设有效地解决了缺水地区分散农户的人畜饮水问题和贫困农户的温饱问题。雨水收集利用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山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实施,使当地农业种植结构从传统、单一的粮食种植向粮、果、菜、花等综合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从单一的种植业,向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
雨水集蓄利用使农作物单产有了较大提高,传统的广种薄收开始让位于精耕细作,部分地区出现了退耕还林、还草的现象。
3. 雨水收集利用对于环境的意义
雨水收集利用对保持水土和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但减少了地下水开采,而且还可以补充部分地下水,减轻整个自然界水循环系统的压力。减少水土流失,对建设生态农业、生态城市,保护环境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水资源的缺乏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在传统的水资源开发方式已无法再增加水源时,回收利用雨水成为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水资源开发方式。雨水作为非传统资源的利用具有多重功能:节约用水,缓解水资源危机。雨水收集利用技术与住宅建设的结合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由于水资源日益枯竭而望天兴叹的生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09 20:09
目录
概述
简述
现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