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殿,又名集贤书院、集贤殿书院,中国唐代收藏典籍之所。
简介
集贤殿是官立书院,主要职能是为政府修书。
开元五年(
公元717年),唐玄宗收集天下典籍,在东都
紫微城乾元殿整理,设各种专职整理和管理人员。
开元六年(
公元718年),
乾元殿更号
丽正修书院,改修书官为丽正殿直
学士,并于长安大明宫
光顺门外亦设一丽正修书院。
开元十二年(
公元724年)东都丽正修书院移至明福门外,改名“丽正殿书院”。
开元十三年(
公元725年)东都
紫微城明福门外、西京
大明宫光顺门外,两所丽正修书院均改为集贤殿书院。
唐朝集贤殿
集贤殿书院,也称作集贤书院,其前身是乾元丽正院(又名丽正修书院或丽正殿书院)。
乾元修书院的旧址是
武则天时期建造的气势雄伟、建筑华丽的明堂。
开元初年,玄宗命左散骑常侍、
昭文馆学士马怀素为修图书史,与
右散骑常侍、
崇文馆学士褚无量整比,开始大规模修书。
开元五年(717)唐玄宗巡视洛阳,先是“削明堂之号,克复乾元之名”,继而“常以元日冬于乾元殿受朝贺”,后来“乃就乾元殿东序检校”,设立了东都乾元修书院。
开元六年(718),唐玄宗“及还京师”,而后“迁书东宫丽正殿,置修书院于著作院”。因此乾元修书院改为丽正修书院。
开元十三年(725),四月五日,唐玄宗召集张说等大臣商讨封禅之事,与
中书门下及礼官、学士宴于
集仙殿,称“仙者凭虚之论,朕所不取。贤者济理之具,朕今与卿曹合宴,宜更名曰集贤殿。”(“集贤”,意为“罗致贤才”),于是下诏改
集仙殿为集贤殿、丽正殿书院为
集贤殿书院,并授张说集贤院学士,知院事。
至此唐朝设立在东都洛阳的皇家图书馆正式被命名为集贤殿书院。
意义
集贤殿书院始于唐代开元年间,由唐玄宗颁诏,建立于东都(今洛阳)的明福门外,是官方最早称为“书院”的机构,它相当于一个国家大型图书馆。书院虽然不是后来意义上的那种聚徒讲学机构,但它为保存和传播文化典籍、开展学术研究、以及向国家举荐和选拔经世致用之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开创之功。
建筑特点
朝廷设职任官
人员编制:
学士(五品以上),知院事一人,副知院事一人,判院事一人,押院中使一人,待讲学士、修撰官、校理官、待制官、留院官、孔目官各一人,专知御书典四人,知书官八人,写御书一百人,拓书六人,书直八人,装书直十四人,造笔直四人等等。
供职于集贤殿书院的管理人员、修书人员,一部分是专职的,终身执着于编纂、整理及校勘典籍的工作;另一部分也同时兼职其他官职甚至重要官职。
藏书丰富
据《旧唐书·本纪第十》记载:“壬辰,集贤学士裴濆撰《通选》三十卷,以拟
昭明太子《
文选》。”“辛卯,敕秘书省,集贤院应欠书四万五千二百六十一卷,配诸道缮写。”由此可见,集贤殿在藏书修书方面贡献巨大。
在图书的管理上,依类共分经、史、子、集四库,分别用红、绿、碧、白四色来区分,各库又分若干类。经、史、子、集四库书两京各一本,共一十二万五千九百六十卷,“皆以益州麻纸写”。除此之外,每当书籍储藏时,两都城各存一套,其本有正有副,且“轴带帙签皆异色以别之”。这种以图书自身装横来区分其类的方法,达到了古代图书收藏制度的高峰。
除分类典藏外,国家藏书机构为表明图书归属权,还正式启用了藏书印。
具有多种功能
集贤殿除收集整理各种图书典籍、修撰国史时政外,还负有为朝廷“制诏书敕”的职责。
收藏大型设备
浑天仪铸成后,将其“置于武成殿前,以示百官”。然风雨侵袭,日晒雨淋,“无几而铜铁渐涩,不能自传,遂藏于集贤院”。
经费国家提供
书院经费十分充足。
历史背景
中国古代的书院遍及全国各地,数量达7000余所。据统计目前至少有400余所书院以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等形式留存下来,成为各地的文化教育场所及重要的文化景观,服务于今人,造福于社会。 书院教育历时1000多年,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可以说,书院是我国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结合得最为完美的地方。走进任何一所书院都能感受到那无法言说的庄重和人文氛围。那些“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风致趣闻,给人一种舒适、爽朗的感觉。置身其中,拂去历史的尘埃,古老的书院就会浮现在我们面前。
唐开元年间,国家富庶,经济和文化空前昌盛,史称“开元盛世”。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任命学士马怀素为修书使,专门负责国家图书,并且组织了一批文士在乾元殿整理编辑国家藏书,又借来民间流传的异本,派人抄录,使图书更加丰富。还委派了官员负责管理,设立了乾元院。转年,乾元院改名丽正修书院。后来,在京都长安的光顺门外、东都洛阳的明福门外,也设立了
丽正书院。
开元十三年,唐玄宗召集张说和学士们设宴饮酒,唐玄宗非常高兴。当众宣布:“朕和众贤士在这里饮酒欢乐,就叫集贤殿吧。”于是丽正书院更名叫集贤殿书院。任命张说担任集贤院学士,管理书院事务。收藏的图书多达53915卷,唐朝学者自己著作的书,即有28469卷,真可以说浩如烟海,盛况空前。所有的书籍都抄写正、副两份,分别在长安、洛阳的集贤书院两处收藏。集贤殿书院除负责收存图书外,还向朝廷推荐贤才,并提出政策方面、文化方面的建议。
书院,毕竟是皇家用来收集贮藏书籍的宝库,是推广和应用知识的地方,是经常同皇帝打交道的无比荣耀的机构,所以是读书人非常羡慕的所在。于是,一些私人也把自己的书斋书室夸耀为书院。开元年间曾经担任过集贤院学士的徐安负,退休后回到原籍浙江龙游,修建了自己收藏图书、读书治学的地方,便取名为九峰书院。
就这样官方的文化机构,逐渐演变成了私人读书治学处所的名称。直至唐朝灭亡的一个半世纪的时期中,湮没无闻的不计,有记载可查的,先后建立的大约有30多所书院。
为什么读书人对“书院”情有独钟呢?原来从汉朝起,私人讲学授徒的地方一直称为“精舍”,或者叫“精庐”。自从东汉时佛教传入了中国,到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起来,佛教的经师们借用名称,把传经授徒的地方也叫做精舍、精庐。这一混起来,弄得僧俗不分,释儒难辨,不知道精舍、精庐是哪一家的。这种现象令自视为正统的儒学先生们头疼不已,不情愿同僧侣们共用这一名称。感到用书院来命名治学读书、讲学授徒,比较恰当,于是,最终用书院的称谓,完全取代了先前的精舍、精庐的称呼。
“书院”之称虽然出现了,但并不普遍,也还不是教育性质的场所,只能说书院尚处于萌芽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书院除了文人学士自己在这里读书治学以外,还附带着教授子弟,或收徒讲学。有了学生,于是兼有了教学职能。如江西永丰的皇寮书院,本来是吉州通判刘庆霖来到永丰定居之后“建以讲学”的。陈衮建立的江西备安东佳书院,收集书籍上千卷,供来学者阅读,子弟到了弱冠年龄,都来这里就学。这时候书院已经具备了雏形。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林立,连年战乱,官方办的官学受到严重破坏,但是,却为民间私人兴办书院提供了机缘。人们要读书求学,没有官学可入,可以进入书院学习,这就为书院发展创造了条件。像河南的太乙书院、江西的梧桐书院、匡山书院、广东的天衢书院,出现的书院数量虽然还不是很多,规模也不算大,但是已逐渐完成了向私立教育机构的转型,而且孕育着蓬勃生机,日益显示出书院在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从这时开始,书院在社会不断展示其魅力,吸引名师讲学,吸引众多的弟子入书院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