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三藏圣教序》是2007年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江吟。
内容简介
《大唐三藏圣教序》,简称《
圣教序》,由
唐太宗撰写。最早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
褚遂良所书,称为《
雁塔圣教序》,后由沙门怀仁从
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
碑文,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或《
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因
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集王圣教序碑刻立于唐咸亨三年(六七二),碑通高三五零、宽一零八、厚二十八厘米。碑文三十行,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
此碑为
弘福寺沙门怀仁集晋
右将军王羲之书,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十二月八日京城法侣建立。文林郎诸葛神力勒石,
武骑尉朱静藏镌字。行书,三十行,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额刻七佛像。碑原在陕西西安弘福寺,后移
西安碑林。集王圣教序记,较
雁塔褚遂良正书本晚十九年,多文王答敕、
皇太子笺答、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怀仁集王羲之书,历廿五年乃成。
《
圣教序》虽是集字成碑,且缺失之字为拼接组合而成。但因怀仁功力精凿,又是谨慎从事,终能各尽其势,完好地再现了
王羲之书法的艺术特征,用明人
王世贞的话来说,是“备尽八法之妙”,成为王字的一个大宝库。此碑于宋以后中断,传世以未断宋拓本为佳,字迹稍肥,笔锋使转处莹丝可见。
王羲之笔法精绝,笔势遒劲,字里行间流露出“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的韵致,确是后世学书者难以达到的境界。我们临习此帖,先应在反复读帖的过程中去领悟王字的法度,落笔之际,则应锤炼用笔工夫,在骨力上要能够体味其“峻骨”“峻整”,特别要细参唐摹本《兰亭》,一下笔即要有筋、骨、血、脉、肉,其点画出入之迹要合乎笔势,由用笔而生字形,也就是说,从用笔的意态
取势,着眼于点画、部首以及结构部件占领的
空间位置,逐个将字临像、临熟,逐渐写出王字清朗俊逸、恬静洒脱的风神来。同时,必须明白,
王羲之之所以能成功,一方面是他对书法技法的把握、运用已精熟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另一方面,他寄情山林、恬淡儒雅的秉性,使他在挥运之际从未宥于法度,或者说在追求书法天趣的过程中,其技法从未受到法度的束缚。这对于一般的学书者来说,颇有启迪意义。因此,我们在刻苦钻研、学习王字技法之际,能
凝神静气、放松心态是十分重要的。如何有分寸地掌握好二者之间的“度”,也是我们在
学习过程中,须视自身情况加以解决的。
其次,“若断还连,如斜反正”,灵动变化的篇章构成,也是
王羲之书法的重要特征。集字而成的《
圣教序》,其章法布势已作了很大的调节,但终因不是一气写成的,故此间稍有缺憾,即某些字势连贯不够,行
气不足。对此,我们可多多注意上下笔势的连贯,并参考如《兰亭序》《
丧乱帖》《
快雪时晴帖》等王字法帖,从中感悟、体味王书谋篇布局的要妙,就自然能窥得王字的真谛,进而把握王字整体风格。
作者简介
王羲之(公元303~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
临沂市兰山区)人,童年时迁往会稽
山阴(今浙江省
绍兴市)。历官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有“
书圣”之称。
王羲之书法,初学
卫夫人,后渡
江北游名山,先后见到
李斯、
曹喜、
钟繇、
梁鹄、
蔡邕等书迹,遂改本师,草书师
张芝,真书法钟繇,得个中奥妙,然后增损
古法,一变汉魏质朴书风,创造出妍美流便的
今体,于真、行、草三体有极高的成就。先有
梁武帝评其书云:“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再有唐太宗
李世民云:“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霞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由于帝王的喜爱提倡,又有群臣的附和,更因为其“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遒媚劲丽的书风,确为后世所钦仰,千百年来被尊为“
书圣”,被书法界奉为圭臬,自在情理之中。
图书信息
原文
盖闻:二仪有像,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
然而,天地苞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像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故知,像显可征,虽愚不惑;形潜莫睹,在智犹迷。况乎,佛道崇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御十方。举威灵而无上,抑神力而无下;大之则弥于宇宙,细之则摄于
毫厘。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若隐若显,运百福而长今。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际;法流湛寂,挹之莫测其源。故知,蠢蠢凡愚,区区庸鄙,投其旨趣,能无疑惑者哉。
然则,大教之兴,基乎西土,腾汉庭而皎梦,照东域而流慈。昔者,
分形分迹之时,言未驰而成化;当常现常之世,民仰德而知遵。及乎,晦影归真,迁仪越世。金容掩色,不镜三千之光;丽象开图,空端四八之相。于是,微言广被,拯含类于三涂;遗训遐宣,导群生于十地。然而,真教难仰,莫能一其
旨归;曲学易遵,邪正于焉纷纠。所以,空有之论,或习俗而是非;大小之乘,乍沿时而隆替。
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
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苞
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故以
智通无累,神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只千古而无对。凝心内境,悲正法之陵迟;栖虑
玄门,慨深文之讹谬。思欲分条析理,广彼前闻;截伪续真,开兹后学。是以翘心净土,往游西域;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间失地;惊砂夕起,空外迷天。
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踪。诚重劳轻,求深愿达;周游西宇,十有七年。穷历道邦,询求正教;双林八水,味道餐风;鹿苑鹫峰,瞻奇仰异。承至言于
先圣,受真教于上贤,探赜妙门,精穷奥业。一乘五律之道,驰骤于心田;
八藏三箧之文,波涛于口海。
爰自所历之国,总将三藏要文,凡六百
五十七部,译布中夏,宣扬胜业。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垂;圣教缺而复全,苍生罪而还福。
湿火宅之干焰,共拔迷途;朗爱水之昏波,同臻彼岸。是知
恶因业坠,善以缘升;升坠之端,惟人所托。譬夫桂生高岭,云露方得泫其华;莲出渌波,飞尘不能污其叶,非莲性自洁而桂质本贞,良由所附者高,则微物不能累;所凭者净,则浊类不能沾。夫以卉木无知,犹资善而成善;况乎人伦有识,不缘庆而求庆。方冀兹经流施,将日月而无穷;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
朕才谢珪璋。言惭博达;至于
内典,尤所未闲。昨制
序文,深为鄙拙。唯恐秽翰墨于金简;标瓦砾于珠林。忽得来书,谬承褒赞;循躬省虑。弥益厚颜,善不足称,空劳致谢。皇帝在春宫述三藏圣记。
夫显扬正教,非智无以广其文。崇阐微言,非贤莫能定其旨。盖真如圣教者,诸法之玄宗,众经之轨躅也。综括宏远,奥旨遐深,极空有之精微,体生灭之机要。词茂道旷,寻之者不究其源;文显义幽,履之者莫测其际。故知圣慈所被,业无善而不臻;妙化所敷,缘无恶而不翦。开法网之纲纪,弘六度之正教;拯群有之涂炭,启三藏之秘扃。是以名无翼而长飞,道无根而永固。道名流庆,历遂古而镇常;赴感应身,经尘劫而不朽。晨钟夕梵,交二音于鹫峰;慧日法流,转双轮于鹿菀;排空
宝盖,接翔云而共飞;庄野春林,与天华而合彩。
伏惟皇帝陛下
上玄资福,垂拱而治八荒;德被黔黎,敛衽而朝万国。恩加朽骨,石室归贝叶之文;泽及昆虫,金匮流梵说之偈。
遂使阿耨达水,通神甸之八川;
耆阇崛山,接嵩华之翠岭。窃以
法性凝寂,麋归心而不通;智地玄奥,感恳诚而遂显。岂谓重昏之夜,烛慧炬之光;火宅之朝,降法雨之泽。
于是百川异流,同会于海,万区分义,总成乎实。岂与汤武校其优劣。
尧舜比其圣德者哉。
玄奘法师者,夙怀聪令,立志夷简,神清龆龀之年,体拔浮华之世。凝情定室,匿迹幽岩,栖息三禅,巡游十地。超六尘之境,独步迦维;会一乘之旨,随机化物。以中华之无质,寻印度之真文。远涉
恒河,终期满字;频登雪岭,更获半珠。问道往还,十有七载;备通释典,利物为心。
以贞观十九年二月六日,奉敕于
弘福寺,翻译圣教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引大海之法流,洗尘劳而不竭;传智灯之长焰,皎幽闇而恒明。自非久植胜缘,何以显扬斯旨。所谓,
法相常住,齐三光之明;我皇福臻,同二仪之固。
伏见御制众经论序,照古腾今。理含金石之声;文抱风云之润。治辄以轻尘足岳,坠露添流,略举大纲,以为斯记。
治素无才学,性不聪敏。内典诸文,殊未观览;所作论序,鄙拙尤繁。忽见来书,褒扬赞述;抚躬自省,惭悚交并。劳师等远臻,深以为愧。
贞观廿二年八月三日。
注释译文
听说天地有形状,所以显露在外、覆盖并且承载着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因为四季没有形状,所以深藏着严寒酷热来化育万物。因此观察体验天地的变化,即使是平凡而愚蠢的人也能知道它的一些征兆;要通晓明白阴阳变化,即使是贤能而有智慧的人也极少有研究透它的变化规律的。但是天地包容着阴阳变化而容易懂的原因,是因为天地有形状;阴阳变化在天地之间而难研究透的原因,是因为阴阳变化是没有形状的。所以天地的形象显露在外并能得到验证,即使愚蠢的人也会明白;而阴阳的变化隐藏了起来没有人能看得见,即使是聪明人仍会迷惑不解。
况且佛道推崇虚空,它驾乘着隐秘来操纵着超脱一切的境界,也主张广泛救济众多生灵,用佛教的理论来治理天下。佛法一旦施发神威就没有上限,克制神奇的力量也没有下限。佛道从大处说它遍布宇宙,从小处说又能收拢一丝一毫。因为佛道主张不生不灭,超脱一切,所以虽历经久远而永不衰落。它有时隐藏,有时显露,以多种多样的形式传送着无数的幸福直到如今。佛道中寓含的神妙的道理和高深的玄机,即使遵循它也没有谁知道它的边际的;佛法的流传,深邃而静远,即使推崇它也没有谁探究出它的根源。所以众多平凡而无知的人,以及那些平庸浅陋之辈,面对佛教高深的旨意,能没有疑惑不解吗。
佛教兴起于西
天竺,东汉始在中原传布。于是关于佛祖分形分迹,当常现常涅磐成佛,金身光照三千世界。普度众生,脱离四八相苦难等经论遗训,在东土弘扬,受到众多僧俗景仰遵循,使众生免遭三途之劫,而达到生功德之十地。然而正宗佛教义理高深,难以理解,加之不正确的经书杂掺其中,真伪邪正纠葛在一起,
空宗、
有宗两派教旨,不同风习之人,或说此是彼非;大乘、
小乘两个教义,在辩论是非曲直中,时而此兴彼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个叫玄奘的法师,是法门的领袖人物。他从小就很聪明,心怀忠诚,早就能明白“三空”的教义;长大后他的神情、性格又和佛教的要求很是投合,他总是坚持包括“四忍”境界的佛门修行。即使是松林涧的清风、湖水中的朗月,也比不上他的清丽华美;即使是仙饮的晨露、明亮的珍珠,岂能和他的明朗润泽相比。所以他智慧超群,没有牵挂,精神清透,并不显露;他超出“六空”,不同于常人,多少年来没有人可以和相比。他聚精会神地从内心修炼自己,常以正统佛学的衰落为悲伤;他静心钻研佛教,常因这精深的理论被谬传而感慨叹息;他想着要有条有理地分辨剖析经文,扩大佛学古代的经文典籍;取掉虚假的,保留真实的,让后辈学者从此开始不再混淆真伪。因此他向往净土,就到西域去求学。他冒着生命危险在万里征途上行进;他拄着拐杖独自远行。途中艰险无以计数,早晨的漫天飞雪,行进途中有时找不到栖身之地;傍晚的滚滚风沙,遮天蔽月难辨方向。在万里山川之上,有着他排开险阻、拨开迷雾前进的身影;在多少个严寒酷暑的季节里,留下他踩霜宿雨而前进的脚印。他凭着对佛祖的诚心,视付出的辛苦为小事,期望着自己的心愿得以实现。他游遍了西域各国,历时一十七年。他历经了所有经过的地方,探询追寻正教。他经双林;到八水,体会到了佛教圣地的高贵风尚;他去鹿苑,登鹫峰,瞻仰了佛祖生活过的奇珍异途。他在先贤圣人那里接受了深奥的学问。对于“一乘”“五律”的佛学教说,他很快就牢记在心中,对“
八藏”“三箧 ”的佛学理论,他讲起来就象波涛流水,滔滔不绝。
于是玄奘从所经过的大小国家中,总共搜集吸取了三藏主要著作,一共六百五十七部,翻译成汉文后在中原传布,从此这宏大的功业得以宣扬。慈仁的云朵,从西地缓缓飘来,功德无量的佛法象
及时雨一样遍洒在
大唐的国土上。残缺不全的佛教教义终于恢复完整,在苦难中生活的百姓又得到了幸福。熄灭了火屋里燃烧的熊熊烈火,(解救众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从此不再迷失方向;
佛光普照,驱散了昏暗,照耀着众生到达超脱生死的彼岸。因此懂得了做恶必将因果报应而坠入苦海,行善也必定会凭着
佛缘而升入天堂。为什么会有升有坠,那就只有看人的所作所为。比如
桂花生长在高高的山岭上,天上的雨露才能够滋润它的花朵;莲花出自清澈的湖水,飞扬的尘土就不会玷污它的叶子。这并不是说莲花原本洁净,桂花原本
贞洁,的确是因为桂花所依附的条件本来就高,所以那些卑贱的东西不能伤害到它;莲花依附的本来就很洁净,所以那些肮脏的东西就玷污不了它。花草树木没有知觉,尚且能凭借好的
条件成就善事,更何况人类有血有肉有思维,却不能凭借好的条件去寻求幸福。希望这部《大唐三藏圣教》经得以流传广布,象日月一样,永放光芒;将这种福址久远地布撒人间,与天地共存,发扬广大。
我才学品德远不能比圭璋玉质,有愧拙文不能圆满表达衷情,至于佛学经义尤缺知闻,昨作序文很拙劣,唯恐污秽经典,又如置瓦砾于珠玑经典上。承蒙大师错爱,来书褒赞。抚躬自省,惭愧交并。劳师等远臻,深以为愧。我的序文不值得称颂赞美,空劳法师来信致谢。
宣扬佛教圣业,非聪慧者不能广其经典;崇阐微言大义,非品识兼优者,不能申明宗旨。真如圣教是诸经论的本源,其内容博大宏远,教旨玄奥幽深,空有之论阐发精微,生灭要旨,体识精深。词章华茂法理恢弘,探求者难以究其源;经文浅显,义理深邃,研习者不能测其际。由是可知,慈悲的佛法广布,行善业必得善果,行恶者必断佛缘。举纲开佛法之网,弘扬六度彼岸之教义,拯救三界众生于泥沼烈火之中,开启佛教经论神秘殿堂之门。于是圣教之名望,不翼而飞遍天下,经文义理永值众生心田之中。佛道慈悲、幸福、欢乐万古常在,虔诚信佛,感应惠施,虽经千灾万劫也能成正果。早晨的钟声,黄昏的诵经,交响回荡于
灵鹫山麓,佛祖智慧之光,佛法神力流布,法轮常转于圣地鹿苑。金身佛祖头上高悬七华宝盖,与飞翔的彩云一起流动;庄野春林圣地,佛祖说法如雨如云,又如天花乱坠。
皇帝陛下,上苍赐福于他,垂裳拱手而治理天下,德政布行万邦百姓,使节群臣恭谨朝见天子。皇帝的恩泽,施与衰翁老媪,遍布
昆虫动物,从而迎来
贝叶真经
置之金匮石室。遂使西天竺的阿耨达水与神州的
黄河、
长江相通,耆者崛山与嵩、岳、
华山相连。我想佛法本性凝静幽寂,事佛者如不定禅修心焉能得道,佛经义理玄妙深奥,必须诚信感悟,方能
修成正果。圣教经典的智慧之光,能遍照茫茫昏暗尘世,佛法如雨,润泽万物,拯救众生于火宅之中。于是不同源流的百川,总汇于法海,各地诸多教派,终统一于圣教经义。皇帝的丰功伟德,天下共仰,又何必与汤、武校其优劣,与尧、舜比其圣德呢。
玄奘法师自幼天资灵秀,气质善美,洁身自好,从不与浮华尘世同流。为使唐土诸经典,能去伪续真,补缺除讹,达到
文质并茂,他立志往西天竺求经问道,远涉恒河,频登雪岭,巡游大小邦国,置身幽岩,禅居寺院,瞻仰释迦超尘出世的胜迹,礼拜佛祖讲经说法的圣地迦维,到处寻访搜罗贝叶真经,历时十七年,终于获得期望的释典,更得珍贵的舍利珠,满载回归大唐都城
长安。贞观十九年二月六日,精通梵文经典的玄奘法师,奉
太宗皇帝之命在弘福寺翻译佛经。这些浩瀚经典,能为众生净洗
六尘,往极乐彼岸,能使昏暗的尘世,永远明亮。如果不是长久深结佛缘,又怎能迎来六百五十七部真经,宣扬大义要旨呢;真所谓法相的光辉,同日月星辰一样,永放光明。
治素无才学,又无聪敏的禀性,尤其诸多佛经未曾观览,所写
序论粗拙繁杂。今忽见法师来书,对我褒扬称赞,自感惭恐交加,烦劳
三藏法师等远道送来,真是有愧有愧。
拓本图册
清崇恩珍藏墨皇本,几乎每页都有题跋。帖后还有30页崇恩题跋和
何绍基题跋4页,足见崇恩对这本《
圣教序》的珍爱。该藏本现藏
天津博物馆,保留了原拓本的风貌。
翻开怀仁和尚《
集王羲之圣教序》(墨皇本),从第二页开始,拓本一侧写着许多密密麻麻的
跋语。这是谁写的。内容是什么。
经查,作者是崇恩。崇恩供职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先后任
山东巡抚、
内阁学士等,为道、咸朝重臣。他官至二品,政治上无多建树,对书法文物却极有兴趣。工书法,收藏旧拓碑帖极富。是清代中晚期著名的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在崇恩的藏品中,最为得意的是怀仁《
集王羲之圣教序》
宋拓本,他有七种之多。崇恩对“墨皇本”最为珍爱,摩挲多年,题跋累累。他在任山东巡抚时,坐事免,授驻藏
帮办大臣。赴
西藏任职时,随身携带此册,途径山西、陕西、四川,接待他的官员纷纷借观这本宋拓摹本。他把沿途所见所闻,也记录在帖后的题跋中。
崇恩在《
圣教序》(墨皇本)上所写的跋语,不但对“墨皇本”给予高度评价,而且对这本宋拓
墨宝的特点也有精确评价,对我们初学者认识和把握《圣教序》“墨皇本”会有所帮助。那么,崇恩的跋语到底都写了些什么呢。
第一,对《圣教序》(墨皇本)给以高度评价。跋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天下法书名碑第一,吾家宋拓墨宝第一。意思在天下书法名碑中,怀仁《
集王羲之圣教序》碑为第一;《圣教序》历代摹本众多,我所具有的宋拓本“墨皇本”为第一。怀仁《集
王羲之圣教序》碑,可以说是笔笔神似、字字形肖,几无二致,为历代书法家所重视,都认为王羲之的真迹多赖此以传。清代杨宾谓唐代集王书者有十八家,怀仁《圣教》为第一。《圣教序》宋拓本有多种版本,光是崇恩一人就收藏有七种之多。经其鉴别,“墨皇本”第一,“空山堂本”第二,“宝严本”第三。所以他对“墨皇本”最为珍爱。
第二,“墨皇本”的妙处
全在腴润。他说,越精彩中越古厚,越生动中越浑论。“墨皇本”看去不觉其肥,而他
宋本更未有肥于此拓者。此其所以
足宝也。他还进一步解释到,“集书家难生动,而石刻者贵腴润。”因为碑版槌拓既久,字画瘦细,日形枯滞,笔意神采存者几何。
第三,《
圣教序》笔笔出于
右军,字字出于右军,且章法井然,一似出于右军。他批评病之者谓其“结构无别体,偏旁多假借”是因为“盖集书不得不尔”,此语看似为怀仁曲袒,实则未识良工苦心。他反问,《圣教序》全碑有一笔一画是自造者不,有一波一桀不类者不。后人集书于所无之字,随手造做,全不相类。因此他认为此册真乃“无上神品,无上至宝。”“右军真迹只馀此碑”,圣教书法为百代楷模。
第四,临《圣教序》须注意看其用笔之方。他提出,凡学行书当以《兰亭序》、《圣教序》为宗,学
真书当以唐虞世南所书《
孔子庙堂碑》和唐
欧阳询书《
九成宫醴泉铭》为宗。《圣教序》须看其用笔之方,《醴泉铭》须看其用笔之圆。所谓方与圆,以神不以迹,在气不在力。他推崇明人
孙月峰评价:此碑点画皆如鸟惊石坠,笔笔无不藏筋蕴铁。鸟惊石坠,藏筋蕴铁,正是用笔之方最好注解。比如第四页,“佛道”二字,他评价起笔二画有石筋,市贾以此辩真赝。
另议
按
封建礼教,古人极重视避先人讳,其祖“王正”,“王旷”,“王恂”,如避“正”字,将“正月”写为“初月”等。
《圣教序》虽说为羲之所书,但有“正”,“旷”等字,所以。这些字断然不是王羲之写的。